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貴州龍裡縣:探索“三個五”模式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成效顯

中共龍裡縣委組織部

2022年12月22日13: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龍裡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和州委工作要求,聚焦新時期鄉村治理短板頑疾,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探索實踐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三個五”模式,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建設組織美、產業美、村庄美、行為美、生活美“五美”鄉村,為示范帶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

一、基本情況

龍裡縣位於黔中腹地、苗嶺山脈中段。全縣總面積1521平方公裡,轄1個街道5個鎮81個村(社區),人口23.7萬,其中農業人口20.4萬,佔86%,境內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38%,耕地面積36.7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63.41%。曾是中組部發展黨員工作重點聯系縣,現為全國重點村分類管理試點縣、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點聯系縣、2021年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二、主要做法

(一)“五建”聯動,匯聚治理合力

一是建優縣級“指揮部”。按照“三個一”(建強一套體系、凝聚一股合力、探索一批措施)工作目標,堅持縣級牽頭抓總,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推動42名縣級領導聯鎮聯村、71家縣直部門結對幫村。強化“問題發現—督促整改—復核銷項”閉環管理,倒逼各級部門履職盡責落實任務。二是建強鄉鎮“作戰室”。動態調整形成430項權責清單,梳理21項擬賦權事項,突出鎮級對派駐機構的管理權限。推進便民服務站“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標准化建設6個人大代表聯絡站和17個聯絡室,積極搭建“請你來商量”平台,加快“一隊多用”鎮級綜合性應急隊伍建設。三是建牢村級“橋頭堡”。以“三能兩創”(能開會、能議事、能管理,創文明典范、創組織先鋒)為抓手,全覆蓋設立722個黨小組(黨支部),健全完善“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聯系戶”三級組織體系。推動縣、鎮(街道)領導干部定點聯系99個村(社區)黨支部。全面推行“三員合一”,試點“提級監督”,監督檢查2801人次。四是建實網格“前沿哨”。深化“三合三提四統”(組織合一、隊伍合一、職責合一,教育培訓提能、要素支撐提檔、數字信息提速,一網統管、一網統防、一網統辦、一網統營),推行網格“多網合一”,劃分895個網格統一進行編碼管理,劃分“十聯戶”單元3792個。實行網格事項准入制度,推動各級各部門工作統一入格、一體推進。五是建穩前線“主力軍”。用好用活“五支隊伍”(鄉鎮干部、駐村干部、鄉賢寨老、無職黨員、致富帶頭人),推行“鄉鎮干部—村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村(社區)干部”網格管理體系,選取熱心村級事務的3792名黨員群眾擔任聯戶長,為4700余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2100余名農村黨員聯系15000余戶群眾,持續實施鄉村振興“雙百”工程。

(二)“五治”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政治同向。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四力”(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為著力點,81個村(社區)全部實現“一肩挑”,231名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503名與其他村級組織交叉任職,1872名黨員按程序擔任組(寨)管委主任、網格員、聯戶長、村民組長、村民代表,確保各類村級組織依法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章程,每年向村(社區)黨組織報告1次工作。二是自治同步。探索“一核一約兩榜兩清單三議三管”自治路徑,指導81個村(社區)依法科學制定符合村情發展實際的自治章程,規范和完善村(寨)規民約的修訂、合法性審查和鎮級備案,788個自然村寨全部建立“紅黑榜”評比機制。梳理制定24項村級小微權力和39項村級組織為民服務“兩張清單”。三是法治同行。聚焦鄉村普法、法治惠民、隊伍培育“三個環節”,組建鎮級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選優配強“一村一警”警務力量、“一村一法律顧問”,培養960余名“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持續開展民生領域風險隱患大走訪大排查,建立完善鎮、村、組三級警民聯調工作機制。積極創建申報各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四是德治同心。創新“四化四融入”理論宣講模式,組建螢火虫、家鄉美等2356支各類群眾性自治組織和非項目化志願服務隊伍參與鄉村治理。大力開展“德行龍裡”十大年度人物、文明村寨、最美志願者等評比表彰。五是智治同頻。建成民生監督大數據平台,打造“智慧人社”綜合服務平台,加快黔農智慧鄉村數字服務平台應用試點建設,深化“雪亮工程”“天網工程”建設。依托平台終端,推廣提質“四單”工作模式向農村延伸,健全鎮街、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

(三)“五化”協同,夯實治理根基

一是要素支撐體系化。構建“經費+人員+陣地+項目”四位一體保障體系,嚴格落實村(社區)常務干部薪酬待遇體系和駐村干部各項待遇保障,聚焦“六網會戰”,投資163.55億元實施127個項目。常態化組織3600余名“三官三師”、2200余名鄉賢、50%以上鄉鎮干部等人員力量下沉網格服務。規范設置12個黨務政務服務分中心、81個村級便民服務站。二是發展產業集群化。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成功申報18家省級示范股份經濟合作社。17家涉農部門出台69項支持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把106個投資小、技術要求低的小型基礎設施工程,優先交由具備實施條件的村級合作社承接。三是教育培訓專業化。採取“五個一批”(業務培訓一批、挂職鍛煉一批、委托培養一批、學歷提升一批、結對幫帶一批)方式,2022年開展鄉村治理能力提升主題培訓7061人次,組織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到東部發達地區挂職、跨縣鍛煉、到縣直部門跟班30人,165名村(社區)常務干部和后備力量到鎮(街道)跟崗學習,對鄉村網格治理人員開展培訓指導88期5463人次。四是示范創建標准化。按照“創建一個、帶動一片、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縣鎮兩級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村黨組織書記擂台“大比武”,實施創新課題領辦機制,動員民營企業投入820余萬元,助力示范村(寨)創建。五是督導考核常態化。用好提示單、反饋單、督辦單“三張清單”,按照“月調度、季通報、半年觀摩、年考核”常態化開展鄉村治理督導考核,縣級統一將鄉村治理工作納入黨建工作成效考核內容,增加鎮級對考核工作的話語權。把推進鄉村治理實績納入各項考核重要內容。

三、取得成效

(一)組織美。龍裡縣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不斷增強。所有農村黨支部圓滿完成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曾作為中組部發展黨員工作重點聯系縣,多次承接黨建引領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農村違規違紀發展黨員排查整頓、重點村分類管理、基層治理“多網合一”、駐村干部工作機制優化完善改革等國家、省、州黨建專項工作試點,2021年,龍裡縣被命名為全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冠山街道奮進社區黨支部(易地扶貧搬遷社區黨支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二)產業美。龍裡縣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大力構建現代高效農業產業發展體系。苗木、鮮果及精深加工等衍生產業穩步發展,恆力源、黔寶、奇昂生物等刺梨加工企業在龍裡落戶建廠。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形成哪嗙社區印苗刺繡、大岩村根雕等民族手工藝“明星”產品,成功打造大岩村“龍湖花海”生態觀光園、茶香村“十裡刺梨溝”風景區等一批農旅融合項目。推動所有村(社區)集體經濟2021年收入均超過9萬元,其中14個超過100萬元,大岩村、翠微村、平坡村發展案例在全州推廣。

(三)村庄美。龍裡縣充分利用地方民族風情濃郁、文化內涵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等優勢,注重保留鄉村特色。編制規劃區范圍外的51個行政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在全省率先實現建制村通暢率、30戶以上自然村寨硬化路通達率“雙百”目標,全縣農村飲水安全、供電服務、郵遞服務實現全覆蓋,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穩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試點建設工作,打造灣灘河鎮翠微村、冠山街道五新村、醒獅鎮大岩村等一批標杆村庄。

(四)行為美。龍裡縣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用榜樣的力量帶動更多村民參與文明鄉風建設。2019年以來涌現各級各類先進個人集體、文明家庭、文明村寨等4989個,1萬余名黨員主動“貼牌”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2.6萬余戶農村家庭自覺“晒家風、亮家訓”,4萬余名黨員群眾注冊成為志願者,志願服務時長達80萬小時。在全省第三屆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中獲得金獎1個,銀獎3個,“山歌伴飛新思想”和“德行龍裡·農技加油站”志願服務項目獲得2021年全國學雷鋒“4個100”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先進典型。

(五)生活美。龍裡縣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農村人居環境和人民生活品質持續提升。促進農村勞動力6.95萬人實現就業,有勞動力的家庭戶均就業1人以上。6個鎮(街道)標准化鄉鎮衛生院覆蓋率100%,行政村國家基本標准化村級衛生室覆蓋率100%。落實義務教育“三免兩補”,高中、中職校“兩助一免(補)”,學前教育購買服務,普惠性幼兒園補助等政策,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均衡發展。鎮村政務服務“遠程辦、網上辦”的知曉率及覆蓋面不斷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活力全面激活,洗馬鎮羊昌村、醒獅鎮大岩村大寨等村寨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

四、經驗啟示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根本要求。黨的領導是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証,隻有通過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鄉村治理才會有把航向定大局的“舵手”,黨員干部內心的底氣才足,解決困難和問題的決心才大。龍裡縣注重選好班子、育強隊伍、健全機制,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發揮黨組織優勢深入宣傳發動、黨員示范帶動,一大批社會組織、能人大戶積極參與,激勵群眾廣泛參與,村寨環境、產業發展、精神文明齊頭並進,鄉村治理工作取得了質的變化。實踐証明,隻有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政治引領作用,才能使鄉村治理在依法依規的軌道上高質量有序運行。

(二)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是制勝法寶。鄉村振興最大的受益者是群眾、最了解農村的也是群眾,以群眾為主體的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所在。龍裡縣順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通過發動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改變政府包辦的思維方式。以往在村庄環境整治中,“資金靠縣裡轉,實施靠小老板”,現在怎麼建,建什麼都是群眾說了算。讓群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轉變,共同出謀劃策,解決問題,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和群眾自治良性互動。實踐証明,隻有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全面推進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才能凝聚起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鄉村治理強大動力。

(三)堅持發展集體經濟是有力支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強支柱,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迫切需要。龍裡縣通過發展“村社合一”壯大集體經濟,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拓展服務外延,增強帶富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提高村黨組織為群眾辦實事的物質能力,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實踐証明,隻有通過發展集體經濟,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讓村黨組織更好地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夯實服務和凝聚群眾的物質基礎,才能為實現鄉村“治理有效”提供長久有力的支撐。

(四)堅持資源要素整合是有效途徑。鄉村治理涵蓋群眾生活各個方面,既不能單打獨斗,也不能有“木桶效應”。龍裡縣各級黨組織加強統籌協調,注重突出不同層面主體的參與,激發各個領域的奮斗潛力,把有限、分散的資金、項目、政策整合起來,確保鄉村治理始終有最大的力量支持。在發揮各自主體優勢的同時,著重提升各主體之間的相互協同能力,在多元化的主體之間形成互助協商、有效互動、共同解決矛盾的治理合力。實踐証明,隻有充分整合資源優勢並統籌利用,進一步加強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支持,才能確保鄉村治理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五)堅持制度長效管理是基本保証。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隻有通過系統性的制度安排與治理機制創新,顯著改善鄉村治理機制和治理效能,才能應對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龍裡縣採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效能提升,不僅在各村(社區)逐步規范落實“三務”公開等制度,而且還圍繞日常工作履職、民生服務、底線紅線和重點難點等工作,注重通俗易懂、簡便易行、務實管用原則,修訂完善規范化管理制度,做到用合規合理合法制度精准精細管事、管理、管權。實踐証明,隻有不斷完善頂層設計,持續提升制度供給質量,將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處理好本土特色與一般規律的關系,才能保証鄉村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