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孝感市委黨校
2022年12月22日13: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隨著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的推進,鄉村呈現出邊緣化趨勢。位於孝感市大悟縣新城鎮東北部的金嶺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型村庄,表現尤為明顯,集體經濟“空殼化”,村庄“空心化”,干群關系“疏遠化”。脫貧攻堅過程中,湖北省委組織部駐村扶貧工作隊、大悟縣幫扶干部進駐金嶺村,帶領金嶺人民探索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為了增強村庄“造血”能力,駐村幫扶干部帶領金嶺人民抓住產業扶貧這個“牛鼻子”,按照“黨組織領導的、人民群眾自己的、集體經濟高度發展的、特色資源充分彰顯的、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的發展思路,採取“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金嶺村特有的“紅綠古”三色資源,走“農旅工商”融合發展之路,實現了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背景
金嶺村作為一個深度貧困村,位於大悟縣新城鎮東北部,在脫貧攻堅中面臨著較為突出的“三農”問題。
1.農業基礎薄弱。金嶺村地理位置偏僻,資源利用率較低,人均不足一畝半,40%的土地撂荒﹔資源貧乏,山上因缺水樹木難以成林,70%是荒山。村裡沒有優勢主導產業,特色不突出,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收入低,因此農業兼業化、老齡化較為突出。村集體經濟空殼,收入多年為零,致使村庄公共事務、公益事業長期無人問津。
2.村庄“空心化”。全村磚瓦結構房屋隻佔39%,大多數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成的土坯房,房屋年久失修,瓦漏頂塌、門破窗殘。村裡道路破損,通村道路無人管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全村85%的勞動力外出打工,13個自然灣中,有5個常住人口不到10人。
3.貧困人口較多。金嶺村國土面積10.5平方公裡,共有13個村民小組,545戶19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5戶614人,分別佔全村37.6%、31.9%。基層黨組織薄弱,34名黨員中有21人外出,在家黨員平均年齡近60歲。村“兩委”班子人難選、不健全,缺乏帶頭致富的思路和技能。干群關系疏遠,“各吃各的飯、各干各的活、各走各的路”。
二、主要做法
金嶺村的變化源自內生動力的變革。從黨組織隊伍這一關鍵環節入手,抓住產業發展這一關鍵要害,激發村民參與活力,健全制度機制,實現了蝶變。
(一)以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提升引領力
金嶺村原有黨組織空虛,干群關系疏遠。為了盡快改變現狀,從狠抓黨組織建設入手,著力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感召力和引領力。
一是把選好“領頭雁”作為關鍵工程。村子強不強,關鍵看頭雁。省委組織部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大悟縣委縣政府統籌選派金嶺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干部,組成駐村幫扶工作團隊。工作團隊以培養選拔黨組織書記為己任,在謀劃發展中,幫助村黨組織書記樹立新發展理念﹔在項目建設中,提高村黨組織書記帶領發展的能力。
二是把配強“火車頭”作為關鍵項目。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火車頭。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圍繞產業發展,駐村工作團隊動員村裡外出務工經商的村民、本村大學畢業生共320多人回村創業,從中發現、培養和選拔“80后”村干部8名。2018年換屆前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56歲,換屆后下降到33歲,增強了班子活力。
三是把建好“主心骨”作為關鍵內容。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首先建立黨員、在外學子、能人、退役軍人四本台賬,摸清家底,建立村級人才庫。其次培養后備干部,2019年新增入黨申請人5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7名,發展對象4名,預備黨員2名,1名退役士官進入人民公司中層。在外黨員80%回村報到,從中發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12名,最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村灣整治黨員帶領,服務群眾黨員帶頭,產業發展黨員帶動,黨組織和黨員成為群眾“生產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主心骨。
(二)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增強內動力
為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利用好特有的“三色”資源,走好鄉村旅游發展之路,金嶺村始終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堅持科學規劃,循序漸進,始終面向市場,及時調整思路,邊建設、邊探索、邊總結、邊優化。
科學規劃村庄建設,著力打造“一心三區”。一是確定風格,突出“故鄉金嶺”理念,高標准編制金嶺村鄉村旅游發展規劃,打造田園“慢生活”,按照“鄂北民居特色小鎮、大別山區鄉村名片”建設思路,“農業的、現代的、美麗的鄉村小鎮”特色定位,還原“門樓磚牆山水檐,坐脊盤頭布瓦頂”鄂北民居建筑風格,全域規劃、嚴守風格,修舊如舊,充分體現金嶺特點,保留鄉村風貌。二是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整治,修建10公裡7米寬的公路,以往從村到鎮要半小時現在縮短為10分鐘,到縣城需要繞行現在直達隻需20分鐘。三是建成“一心三區”,即金嶺群眾文化廣場文化娛樂貿易集散中心、小張灣顏回書院文化體驗區、黃金溝喜宴大世界農耕文明體驗區、磨子溝汽車露營地運動休閑體驗區。
根據自身實際,選擇混合經濟形式。金嶺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2017年7月金嶺人民公司成立,堅持因地制宜、群眾受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按照“黨組織領導的、人民群眾自己的、集體經濟高度發展的、特色資源充分彰顯的、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的發展思路,採取“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發展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人民公司是集體經濟,是主體﹔股份合作是合作經濟,是重要平台﹔自主經營是家庭經濟,是重要補充。
人民公司是主體。人民公司負責村集體可經營性固定資產的運營管理,收益全部歸集體所有。旗下的旅游發展公司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教育培訓業務﹔商貿服務公司負責開拓銷售渠道,2020年公司開設“金嶺村坊”網店,2021年12月,“金嶺優品超市”在村開始營業,2022年5月又在大悟縣城開辦“金嶺優品超市精品生活館”,線下超市推動綠色產品“出村進城”。金嶺村初步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業、旅游、康養、研學多業並舉的產業體系。
股份合作是重要平台。村民以自有資源與集體資源按股份組建合作社,堅持“自願入社,自負盈虧,按股分紅,適當扶持”的原則,通過資金統一管理、集體“三資”入股、集體股份讓利於民、技術服務培訓、產業銷售服務等多種途徑,吸引農戶合作經營。回村的黨員領辦7個專業合作社,創辦35個經濟實體,引領村民共同富裕。
家庭經營是搞活鄉村經濟的有益補充。以彰顯農耕文明、地域文化和鄉土味道為主旋律,村兩委班子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組織發動群眾開辦農家樂(農家旅館)18家,抱團搭乘集體經濟發展的快車。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手工業,挖掘本村能工巧匠,按照“前店后廠、店廠一體”的模式,扶持農民開辦“喜酒坊、憨豆坊、油磨坊、面點坊、干炒坊、鹵味坊、木匠坊、漢繡坊”等“八大作坊”。引導農戶在房前屋后種植蔬菜瓜果、養殖土雞土豬,發展庭院經濟,拓展消費扶貧。
(三)以群眾為主體,提高凝聚力
村庄建設如果僅靠黨員干部而缺少村民參與,就會失去活力、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金嶺村堅持以群眾為主體,群眾徹底改變“等靠要”思想,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致富”。
一是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樹立“要幸福就要奮斗”的鮮明導向,一感化二教化三同化。利用村級廣播、微信群傳播黨的聲音,凝聚思想共識。依托“愛心超市”和“正氣銀行”,改變群眾“等靠要”思想。群眾凡是參加義務勞動和公益活動的,經黨員群眾代表及村兩委評議后,即可在“正氣銀行”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在“愛心超市”兌換物品。創立並統籌使用村級“扶貧基金”,定期組織互評公議,鼓勵自食其力、自主脫貧,杜絕“花錢養懶漢”。持續開展“自主脫貧標兵”、“最美金嶺人”系列評選活動,激發主動發展生產、傳承優良家風、建設美好家園的“精氣神”,從骨子裡挖掉貧困的“病根”。開展“清潔村灣”“清潔戶”評比活動,提高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水平。
二是以服務功能促進政治功能的發揮。村黨組織扶志、人民公司扶業、合作社扶技、黨小組和黨員扶困,用服務凝聚群眾。以人民公司為載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建立村級人力資源庫,招聘有管理經驗的村民為主管,培養有發展潛力的村民為員工,致力建設本地穩定的管理團隊,以強村帶民富,以民富促強村。開辦漢繡、農家樂服務、種養殖技術培訓班,提高村民脫貧致富的能力,以產業富家業,以家業壯產業。設立孝感市首家郵政、快遞到村服務中心,為村民購物提供便捷服務。設立愛心食堂,村集體補貼6萬元為75歲以上獨居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四)以制度為保障,強化支撐力
金嶺村健全制度體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為鞏固發展成果,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不斷健全人民公司治理機制。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設立董事會、理事會和監事會。把黨的全面領導“嵌入”人民公司治理各環節。同時,健全收益分配機制。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每年從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50%作為村集體留存發展基金,25%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托底保障,25%用於扶持非貧困戶發展產業及合作社經營。建立“按勞分配+按股分紅+按業績取酬+精准扶貧”的收益分配模式,幫助農戶持續穩定增收。
健全共享分配機制。金嶺村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設立扶貧基金鞏固脫貧成效。金嶺村整合廣場門面收入和各級扶貧慰問金,設立扶貧基金。基金60%為扶貧留存資金,40%為深度貧困戶分紅資金,96戶205人作為分紅對象。分紅資金按照村集體研究的“5311”原則分配,即50%按人均等分配給貧困人口,30%按人按勞獎勵參與村級公益勞動貧困人口,10%按戶鼓勵發展產業貧困戶,10%按人補助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其次,全民共享村集體分紅收益﹔制定重大疾病重大變故集體救助辦法,關照家庭困難群體﹔制定考學獎、優學獎獎勵辦法,獎勵品學兼優的孩子。
三、實際成效
如今的金嶺村面貌煥然一新,不僅甩掉了“空殼村”的帽子,而且成了美麗、宜居、幸福村。
(一)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農村集體經濟是鄉村振興最硬實的“腰板”,“腰板”不硬寸步難行。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年上新台階,2020年村集體經濟實現淨收入162萬元,比2019年增長6.59%。村民腰包鼓起來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7120元增加到2019年的13211元,人民群眾安居樂業,一個貧窮落后的偏僻山村蝶變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二)村庄治理充滿活力
在黨支部帶領下,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村庄治理的積極性。在環境整治、古民居修復中發動群眾﹔在油茶青茶種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動員群眾﹔在文化活動、手藝傳承中激勵群眾﹔在技能培訓、困難幫扶中感召群眾﹔在產業致富、村庄發展中凝聚群眾。回村的320多人,跟著村黨支部入股合作社、開辦手工作坊,發揮脫貧致富“主力軍”作用。基層群眾自治不斷健全,堅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村民自發組織治安巡邏隊、半邊天衛生監督組、老人義務服務隊等參與管理村裡大小事務,發揮“主人翁”作用。
(三)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金嶺村相繼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國家森林鄉村”,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范村”、湖北省首批“特色文化村”,湖北省“十佳美麗鄉村”,成功入選“荊楚鄉村旅游十大美景”、“湖北旅游名村”。金嶺村還成為“湖北省級黨政機關會議定點場所”,“湖北省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孝感市直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基地”。
(四)輻射帶動效應明顯
金嶺片區正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闊步邁進。以金嶺村為中心,延伸至紅畈、新府2個村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區,在紅畈、新府村實施登山步道、山地自行車賽道和青少年體能拓展基地等運動休閑特色項目。金嶺村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開辦農家樂、家庭旅館26家、手工作坊12個,帶動家庭增收340多萬元。
四、探討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總抓手,誰來推進,如何推進,怎麼鞏固,金嶺村的發展探索之路為我們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一)堅持黨的領導,踐行為民服務宗旨
金嶺村的蝶變之路首先得益於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其次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發展中始終想著怎麼為金嶺村的老百姓謀一條致富路、幸福路、可持續發展之路,在發展中遇到困難始終依靠人民的力量來解決,發展成果最終又惠及全體村民,干群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
(二)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因地制宜發展
金嶺村在發展中始終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理順“統分”關系,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突破口,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紅綠古“三色”資源,走出一條“農旅工商”融合發展的產業強村之路,探索出“人民公司+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的產業發展模式,實現人民公司率領群眾致富、股份合作帶領群眾致富、自主經營引領群眾致富。
(三)以制度保障為支撐,鞏固發展成果
制度體系建設是管根本、管長遠的,金嶺村在發展中十分注重制度建設。首先厘清各主體之間的產權關系,免除后顧之憂﹔其次借鑒公司制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方式運營人民公司,科學高效。再次建立科學的收益分配機制,與各類群眾建立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村民穩定增收,激發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於塑造村庄利益共同體,增強村庄發展的內生動力。最后建立收益共享機制,改變群眾原來“等靠要”的思想,樹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勤學善思的良好風尚。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