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無錫:

為基層減負 助服務民生

2022年12月22日08:19    來源:光明日報

“過去,‘綁住’基層干部手腳的不僅有會議、報表、台賬等,隨著即時通信工具的普及,各類工作群裡的‘請上報’‘請回復’‘請點擊’也讓人眼花繚亂。”已從事社區工作十余年的江蘇無錫新吳區新安街道觀湖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主任張穎迪坦言。

隨著無錫市新吳區工作群管理“11條”落地實施,基層“指尖負擔”正逐步減輕。“11條”明確要求,“日常性工作群數按照部門或單位內設機構數的比例設置”“除處理緊急事項外,工作群不得要求其成員反饋‘已收到’等同類信息”“階段性、臨時性工作群應在工作完結后3日內主動撤銷”……“現在,每天花在‘盯群’上的時間少了,服務群眾的時間多了。”張穎迪感慨。

今年以來,無錫市緊扣基層反映突出的問題,研究實施“1+N”系列政策和行動,從嚴控制全市性會議活動數量和規模,深入開展信息簡報“回潮”問題整治和“兩減一規范”行動。經過全面規范“瘦身”,無錫市級機關簡報由原94種減少到59種,市(縣)區簡報由原308種減少到198種﹔市級層面需要村(社區)協助填報的報表由58項減至36項,台賬由113本減至58本。

將社區工作者從繁重冗雜的數據中解放出來,是無錫市為基層減負的另一舉措。在無錫市梁溪區黃巷街道惠山社區,社工朱慧正在使用由梁溪區大數據局開發的社區綜合業務平台。“能自動比對,還能一鍵填入信息,真是既快又准!”她說,以前核查信息得挨個兒上門或打電話,再進行人工錄入,工作量大、耗時長,還容易出現遺漏,現在依托平台數字底座功能,可實現專題數據自動關聯、比對提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社區綜合業務平台還能讓數據‘回家’,賦能基層治理。”瞻江街道豐涵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虞煜表示,以往數據在社區不匯集不回流,社區事務缺少綜合處置平台,如今,社區綜合業務平台不僅與社區核心業務系統對接,還向社區開放人、戶等基礎數據,能有效支撐社區開展精細管理、提供精准服務。

無錫以全市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為契機,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社區減負“一表通”兩大應用場景,建設基層社會治理“智治大腦”。其中,由無錫市民政局牽頭建設的社區減負“一表通”通過社區治理一底座、社區事務一平台、智能表單一表通等,大力推進統計數據採集、處理、上報、共享信息化。目前,“一表通”正在20個村(社區)進行試點應用。

今年11月以來,無錫建立了“基層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直接將“吹哨”權交到村(社區)手中,並結合黨員干部經常性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黨員干部“三報到三服務”制度,形成“精准”吹哨、“高效”報到、應哨結果和評價意見反饋的工作閉環,有效幫助基層化解需要統籌協調解決的難題,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厘米”。

“有些問題跨區域或涉及多個部門,我們以前看得見但管不了、想幫忙卻沒辦法,現在隻要一‘吹哨’,相關職能部門就會快速‘應哨’。”當前,無錫宜興市周鐵鎮正通過“吹哨報到”機制推動解決一批僅靠村(社區)難以解決的“硬骨頭”,基層干部紛紛點贊。

無錫市委編辦副主任吳建昌介紹,未來,無錫將依托“12345”熱線,建立全市統一的集事項錄入、流轉、簽收、反饋等於一體的“吹哨報到”模塊,把基層、群眾、企業對訴求事項的滿意度作為重要衡量標准,對“吹哨報到”事項的全流程、各環節進行量化評分,考核結果將納入市(縣)區下年度的綜合考核。

“為基層減負是攻堅戰、持久戰。”無錫市委督查室主任石光旭表示,下一步,無錫將繼續堅持重點發力和源頭治理相結合、減負與增能相結合,組織開展為基層減負工作“回頭看”,總結各地區各部門為基層減負工作成熟經驗,加大力度推進深層次源頭性問題的研究及整治,推動減負工作走深走實,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精力投身推動改革發展主戰場、城市治理最前哨和服務民生第一線。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惠曉婧)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