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村改居后,如何更好為進城農民服務?

——山東濰坊市濰城區南關街道完善基層治理體系觀察

2022年12月12日08:18    來源:農民日報

日前,在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南關街道,倉南街社區聯合濰坊市榮復軍人醫院、濰坊標榜美容美發學校等,走進聯建共建的兩個村改居社區——武家社區、徐家社區,為社區60歲以上的居民免費查體、理發,讓進城的農民喜笑顏開。

黨建聯建、干部下沉、“六員”共治、“電小紅”工作法、數字化治理……記者採訪發現,南關街道圍繞更好地為村改居社區服務,今年出台了一系列實招硬招,成效明顯。

濰城區委書記劉金國介紹:“今年以來,濰城創新推動基層黨建融合發展,以南關街道為試點,按照‘同心同力、互聯互幫、共建共享、就近就便’原則,組織優秀城市社區黨組織與村改社區黨組織結對聯建,並出台系統性舉措,用黨建引領打造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黨建聯建為統領,推動村改居社區強班子、順機制

從農村到城市,如何快速提升村改居社區的工作能力?濰城的答案是把基層黨建全域創新提升作為關鍵點和著力點,將黨的組織優勢、制度優勢轉化成基層治理的強大效能。“在南關街道開展試點,組織10個城市社區黨組織與12個村改居社區黨組織結成‘紅色合伙人’,幫助村改居社區強班子、順機制,打造區域化黨建聯建共同體。”濰城區委副書記高斌說。

在實踐中,濰城明確黨建工作聯創、黨員隊伍聯建、重點工作聯促、思想工作聯做、社區服務聯辦、社會治安聯防、環境衛生聯抓、文體活動聯誼“八聯建”目標,運用城市社區在黨建品牌培育、小區支部實體化、黨群志願隊伍組建等方面的成熟經驗,有效解決城市社區與村改居社區發展不同向、步調不一致、資源不均衡等問題。

圍繞強隊伍,濰城創新推出城市社區指派優秀干部駐村“傳幫帶”,村改居社區選拔年輕骨干進城“挂職學”,幫助拓寬思維格局、轉變發展理念,系統提升村改居社區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圍繞順機制,濰城聚焦項目建設、安全穩定等重點工作,引導結對聯建社區黨組織形成“平時互幫、應急支援、自發自願”的穩固伙伴關系,實現街道層面資源優化配置,轉變過去“忙閑不均”“各管各攤”現象。

資源下沉是關鍵,完善上下貫通的治理工作體系

村改居社區既有不少進城農民帶來的老習慣,還要面臨城市化進程中的新任務。在此背景下,僅靠以原來的村干部為主組成社區干部隊伍,難以達到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的要求。如何破解?具有多年基層工作經驗的南關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景剛,對此有著清晰的認識:“瞄准存在的短板和難題,激活改革創新動力源泉,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建立上下貫通、一體運行的基層治理工作體系。”

——實行“小街道、大社區”工作機制。將所有社區優化整合為5個“大社區”,街道干部以站所為單位成立5個“大兵團”下沉充實社區,幫助提升工作質效。在面對防汛救災等突發大戰大考時,通過“吹哨報到”快速反應處置機制,集中優勢力量迅速開展工作。

——優化“雙向治理”工作機制。健全完善“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五級架構。一方面,以網格員、志願者為骨干,激活樓長等“末梢神經”,在走訪入戶中及時發現並上報問題﹔另一方面,街道黨工委調配力量、集中攻堅,社區黨委統籌協調做到精准施策、有效處置,確保“有事馬上辦、問題不過夜”。

——完善考察監督工作機制。黨政主要負責人一線巡查,紀工委、組織辦組成專門力量暗訪督查,結果運用與激勵獎懲挂鉤,旗幟鮮明在一線識別、考察、任免干部,在一線發展黨員、評先樹優,樹立重實干、重實績的鮮明導向。

普惠民生是目標,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對於村改居后的新生活,倉南街社區居民孫佃吉說:“原先是丈夫進城打工,我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現在進了城,老人吃飯有幸福食堂,孩子放學后有‘四點半學校’,家裡沒有煩心事兒,我和丈夫現在是雙職工,一門心思干好工作就行。”

“隻要我們聚焦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從群眾中汲取經驗、夯實根基,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能堅定守住人民的心。”張景剛說。

遇到突發問題,用“電小紅”工作法。南關街道堅持“民呼必應、即應即辦”,推行“電動車、小馬扎、紅馬甲”工作模式,主要負責人帶領街居干部深入一線、直插現場,與居民面對面溝通交流,就地召開“小馬扎會議”商討推進措施、制定解決方案。

針對集中需求,設立“家門口”服務站。南關街道已設立社區“家門口”服務站27個,設置“四點半學校”、心理咨詢、日間照料、養老食堂、法律援助等服務項目,為居民排憂解難。

提升服務效能,用數字化為治理賦能。自今年起,南關街道推廣數字化治理“1+1+N”新模式。建立“1套系統”,構建精准的數據庫,可直觀了解小區人員類別數據情況,根據年齡、性別、惠民政策等主動為居民提供服務﹔打造“1個平台”,智慧社區綜合服務平台將社區服務、信息推送等10項功能合並,推動社區治理從“常態”到“主動”再到“精准”升級﹔開發“N個應用場景”,足不出戶就可完成繳費、投票、投訴、建議等多項服務,讓“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王華綱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兵兵 蔣欣然)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