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7日08:58 來源:光明日報
時值冬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長梁鄉的百合大棚裡暖意融融、花苞待放。比暖棚、花苞更令人感到暖心、喜悅的是,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田間激蕩起的干事熱情。日前,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活動在此進行,沽源縣委講師團成員通過與當地黨員群眾聊天互動的方式將黨的新理論、好政策送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這是張家口市把“書面語”變成“家常話”,用群眾聽得懂的鄉音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的生動一幕。連日來,張家口市全面落實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要求,創新宣講模式、延伸宣講觸角、“量身定制”宣講內容,在全市各地各領域掀起了宣講熱潮。
“竹板一打響連天,歡迎走進直播間,今天不把別的言,就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來宣傳,好戲連台往下看……”近日在尚義縣,“網紅”呂峰在直播間裡開始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不一會兒,圍觀粉絲量便達到5000多人。
呂峰是深受當地百姓喜歡的“草根明星”,在網絡直播平台擁有110萬粉絲。現在,他的直播間已然成了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線上平台。
這並非個例,當前,“文藝+宣講”的模式已成為張家口宣講陣地的時尚。
康保二人台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當地群眾素有“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台”的習慣。現在,這項傳統文化藝術正綻放出新的時代魅力,成為當地做好理論宣講的新載體。
“看戲也是聽課,這樣的宣講方式誰能不愛?”康保縣怡安康城社區居民李佔通告訴記者。“文藝宣講形式新穎,既是一次專題輔導,又是一堂生動黨課。”康保縣扶農公司負責人王大鵬說。
廣大干部群眾的聲聲稱贊正是對宣講方式喜愛與認可的最朴素表達。為讓每一場宣講冒熱氣接地氣,張家口市各區縣創作出許多讓廣大干部群眾看得見、聽得懂、能領會的優秀作品,通過曲藝、歌曲、舞蹈、詩歌朗誦等呈現形式,讓大家在場景體驗、情景交融中感受到理論的溫度、思想的魅力。
“如今,我們農村變化可大了,農村環境美,文化活動隨處可見,家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午后,在蔚縣桃花鎮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員楊秀潔正在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講。連日來,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理論宣講志願服務隊,深入鄉村,進農戶、坐炕頭,為群眾帶去了黨的好聲音。
放眼張家口市各地,處處傳播好聲音,聲聲悅耳潤民心。這聲音回蕩在農戶炕頭、田間地頭、公園廣場、企業車間。在崇禮區,冬奧精神宣講團走進當地紫金礦業公司,與企業職工一起重溫冬奧故事,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懷安縣,273個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鄉村紅色大講堂平台,廣泛開展“紅心向黨、村村宣講”活動﹔在懷來縣,統戰部門通過“送學上門”活動,與宗教界人士一起學習交流黨的二十大精神……
“農村未來有哪些變化?”“老百姓能夠得到哪些實惠?”萬全區膳房堡鄉干部李旭婷通過微信視頻連線窯兒溝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時,在場的村民們爭相提問。在頻頻參與互動並得到答案后,大家紛紛表示這樣的宣講接地氣、很“解渴”。
“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宣講什麼。”這是張家口市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進基層的一貫要求。為針對不同對象的特點和需求進行更精准、更實用的宣講,張家口市各地各單位做足了准備。張家口市委講師團為充分了解社區居民和農民需要什麼、想聽什麼、想怎麼聽,研究設計了針對農村和社區的《調查問卷》。張家口市國資委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在市屬企業各級黨組織開展線上問卷調查,了解各企業和廣大黨員職工的需求。
源於充足的准備,當下,一場場既鼓舞士氣也推動工作的宣講活動正在張垣大地火熱進行,持續匯聚起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的強大動能。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王萬亮)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