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直機關工委
2022年10月26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現代社區建設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打造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的突破口。湖州市堅持黨建統領,深化“雙創雙全”組織力提升工程,緊盯城鄉社區治理中存在的體制、管理和服務堵點,率先在全省探索全面建立城市社區功能型、非建制黨組織(以下簡稱“家園支部”),為湖州建設高質量發展、高標准服務、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人民幸福美好家園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全市累計開展家園支部志願服務7200余場次,服務居民群眾36萬余人次,掀起了“黨員在身邊、溫暖千萬家”為群眾辦實事的新高潮,為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構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體,全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貢獻機關黨組織力量,得到了群眾的真心點贊。
二、主要做法
一是抓貫通,把黨員力量統起來。著眼基層社區治理力量薄弱、在職黨員8小時外作用難發揮兩者之間找准切入點。筑強堡壘提升組織力。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組建家園支部,著力構建“市區縣委組織部、機關工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家園支部—黨小組”的組織運行架構,全力推動各方力量下沉基層一線,進一步強化了基層治理力量和黨員作用的有效發揮。經試點探索、總結經驗、全面推廣,全市已組建家園支部600余個。聚焦“三緣”提升凝聚力。根據小區黨員人數、住宅樓分布等情況,以“業緣、趣緣、地緣”為依托,圍繞發揮黨員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崗位職能優勢,在家園支部下設若干黨小組。分別組建以機關黨員干部為主體的“家園先鋒”“家園顧問”“家園園丁”“家園醫生”“家園衛士”“家園文工”等“6+X”家園黨小組,為基層社區和群眾打造各類專業化黨員服務團隊。選優隊伍提升戰斗力。家園支部書記人選優先由“政治過得硬、群眾信得過、服務有本領、工作有招法”的領導干部擔任,組織委員優先由市(區)優秀后備黨員干部、“青領計劃”黨員擔任,鼓勵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的黨員骨干擔任家園支部班子成員,目前超過70%的家園支部書記由市區縣各級部門的黨員領導干部或已退居二線的黨員干部擔任。
二是抓融合,把所需所有聯起來。著眼居民群眾需要什麼、家園支部黨員能做什麼找准發力點。“三張清單”閉環管理。抓實街道社區的“需求清單”、家園支部的“資源清單”、在職黨員的“領辦清單”,主動接單、對單銷號。黨員主動亮身份踐承諾,把服務全面滲透到小區內、網格上、樓道裡、居民戶,當好群眾主心骨、引領者、貼心人,自覺做到“六帶頭六個不”行為准則,主動接受群眾監督。今年來,機關黨員主動認領關愛空巢老人、困難職工、留守兒童、殘疾人等項目1.5萬余個。“四級聯動”縱橫發力。發揮機關工委聯部門、機關部門帶系統作用,市區縣鄉鎮街道社區“四網”聯合發力,以家園支部為橋梁紐帶,堅持每月一次集中志願服務日活動,推動組織融入、活動融入、服務融入、管理融入,實現“活動聯抓、實事聯辦、難題聯解、隊伍聯建”,構建了機關與社區聯動、黨員與群眾互助的社區治理新格局。“五方聯盟”整合資源。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等問題,家園支部創新了“輪值式”“管家式”“不打烊”式服務,建立了聯合家園支部、社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及社會組織等“紅管家五方聯盟”,試點建立35個家園支部社區共享驛站,向老舊小區居民無償提供輪椅、拐杖等免費借用便民服務﹔通過設置民情回音壁、民生圓桌會、“居民接待日”等方式,進行把脈會診,提出對策建議,共解決小區居民“停車難”等難題300余個。
三是抓提升,把長效機制建起來。著眼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找落腳點。堅持服務有序。建立“家園先鋒”應用。通過設置志願服務定量參與、責任網格定位巡查、先鋒報告定性分析、先鋒地圖定點亮化比拼等模塊,對在職黨員的基本信息和居住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智能匹配,建立“傳達需求—派單服務—黨員接單”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務居民群眾。堅持考評有法。圍繞政治引領、作用發揮等方面,建立家園支部“服務力指數”評估體系,實現社區支部、家園支部、機關黨支部的多重考核,定期將在職黨員的表現情況,反饋所屬單位黨組織,作為干部選拔任用、黨員評先評優的重要參考,推動家園支部從“雙聯系雙報到”向“雙服務雙評價”迭代升級。今年來,全市430余名熱心家園支部工作的黨員獲評市、區縣優秀共產黨員。堅持迭代有綱。出台《關於在居民小區創新建立在職黨員功能型黨組織 扎實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的指導意見》和家園支部服務現代社區治理建設若干舉措,完善家園議事機制、多方共治機制、數智賦能機制、工作激勵機制等一系列制度,實現家園支部建設“短期內見成效、長期看有實效、最終能促長效”。
三、案例成效
一是打破體制壁壘。家園支部聚焦變革重塑,緊盯在職黨員服務社區體制上的難點和堵點,主動搭建平台,以功能型、非建制的黨組織建設突破障礙,並構建責任清晰、分工明確、溝通流暢、保障到位的工作機制打通機制梗阻,增強了在職機關黨員的歸屬感和責任感,變“要我干”到“主動干”。
二是提升服務能級。家園支部堅持人事相宜,在組建初期就對報到的在職黨員分類造冊,按照興趣愛好、崗位特色、專業特長等進行標簽化管理,建立社區黨建、疫情防控、基礎設施等多各個專業化黨小組。通過“家園先鋒”等應用場景,對在職黨員的基本信息和居住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智能匹配,積極構建服務“一鍵響應”網絡,縮小了服務半徑。
三是增強治理質效。家園支部堅持資源整合,統合轄區內物業、業委會及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完善家園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委會和轄區治理力量多方聯席會議制度,創新家園支部共享驛站等載體,加快補齊了老舊小區等服務供給的短板,打破了社區任務負擔重、資源力量缺等問題,形成治理合力。
四是拓寬監督渠道。家園支部補齊了干部最容易出問題的8小時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監督短板員的先鋒形象。年底,機關黨組織、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對機關在職黨員志願服務表現的評價,評先評優不僅參考日常工作崗位上的“顯績”,更考察生活圈社交圈的“潛績”,構建了高效有序的黨員干部管理閉環,全天候彰顯機關黨員先鋒形象。
四、探討啟示
一是勇於變革重塑。在職黨員服務現代社區建設應從組織和個人兩個層面雙向發力,組織推動是根本保証、個人主動又是基本前提。家園支部抓住這兩個點,勇於先行先試,以小區為單位,打破黨組織隸屬,把功能型黨組織建到黨員“生活圈”“社交圈”,使在職黨員在居住小區更有組織歸屬感、更有活動號召力。
二是堅持需求導向。在職黨員服務現代社區效果好不好,關鍵要看群眾滿不滿意。家園支部按照“業緣、趣緣、地緣”的模式,設不同類型的黨小組,建立“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機制,抓實社區群眾的“需求清單”、家園支部的“資源清單”、在職黨員的“領辦清單”,主動接單、對單銷號。
三是深化多級聯動。現代社區建設關鍵在“黨建統領、社會協同、全員參與”。家園支部以“家園共治”為抓手,整合社區黨組織、家園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小區網格長等多方資源力量協同參與、協商治理,著力構建“一核多遠·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工作新格局。
四是發揮數智賦能。在職黨員服務現代社區不應是軟指標,而是硬任務。家園支部通過創新開發“家園先鋒”應用,建立線上發布、參與、考評、亮晒的一體化管理平台,同時賦予社區評價機關黨員的話語權,建立黨員志願服務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形成機關黨員“實干爭先、服務有我”的良好態勢。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