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善用“大思政課”創新育人格局

宋陽

2022年09月22日08:22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圍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等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為教育戰線育人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近日,教育部等10部門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師資”。學校要根據這一方案精神進一步用好用活各種資源,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大力提升育人效果。

建設“大課堂”,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課”

切實發揮“大思政課”培根鑄魂的作用,必須深刻認識“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不斷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課”。

建設“大課堂”,要講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將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傳遞給新時代的青年,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建設“大課堂”,要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群建設,形成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四史”、憲法法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設定課程模塊,開設選擇性必修課程。

建設“大課堂”,要講清楚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黨和人民一百多年的奮斗,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這是講好“大思政課”的豐厚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發揮好黨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要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作為鮮活素材,圍繞國家時政熱點,例如脫貧攻堅、抗疫斗爭、北京冬奧會等生動實例,激勵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建設“大課堂”,要進一步轉變原有思政教育觀念,牢固樹立學校和社會緊密結合培養人才的觀念,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實觀照。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從歷史與現實的時空維度中洞察發展規律,從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中勇擔使命責任。深化教學方式創新,強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互動學習的新理念,著力推進案例式、探究式、互動式、議題式、情景式等教學新模式。

搭建“大平台”,激活新時代社會“大課堂”

無論課上還是課外,思政教育都要更加注重啟發性教育。面向未來,思政課教學需在思想啟迪、理論武裝和實踐指導等環節,下功夫、做細活。探索社會“大課堂”的教學新方式,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把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夯實思政教學的深度。

搭建“大平台”,要建好用好實踐教學基地。近日,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公布首批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要利用好現有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運用校外資源,來彌補傳統學校教育資源的短板。如採用沉浸式教學法、情景式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讓學生走進紀念館、革命舊址、博物館等場所深入學習和體驗,將思政課堂搬到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第一線,在現場教學中幫助學生深刻體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

搭建“大平台”,要進一步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課程的關鍵在於通過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幫助學生武裝頭腦、塑造靈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課程思政,即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價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門課程中去,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言談舉止產生影響,尤其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融入其他課程教學,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和歷史融入各學段各門課程,使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緊跟形勢變化,直面時代要求,把握時代大勢。

建好“大師資”,培育立德樹人“大先生”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偉大進程中,造就一批立德樹人的“大先生”,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意義重大、任務緊迫。近年來,我國思政課教師隊伍快速壯大、結構優化、整體素質大幅提升,職業認同感、榮譽感、責任感明顯增強,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正發展壯大。

建好“大師資”,要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使得思政課教師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在教學過程中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通過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清,使思政課真正起到入眼入耳、入腦入心的教育教學實效。

建好“大師資”,要建立健全兼職教師制度,形成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科學巨匠等先進代表,以及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紅色基地講解員、志願者經常性進學校參與思政課教學的長效機制。

拓展“大格局”,匯聚全社會育人“大能量”

“大思政課”大就大在是一門社會大課,是系統工程,光靠學校還不夠,需要社會各方參與。要堅持系統觀念,練好內功,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健全講好“大思政課”的保障促進體制機制,匯聚全社會的育人合力。

拓展“大格局”,要形成思政教育全方位協同育人機制。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搭建大資源平台,建設全國高校思政課教研系統,推出一批優質教學資源,做優一批品牌示范活動,全方位形成多元協調育人環境。通過發揮學校黨委在領導和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大思政課”在黨委統一領導中協調有序推進﹔通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大思政課”提供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內容豐富的教學資源、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使“大思政課”在學校教育中“茁壯成長”﹔通過家庭良好的習慣養成、家風熏陶、榜樣示范,使“大思政課”在家庭教育中“生根發芽”﹔通過贏得社會各界的信任、認可和參與等方式,使“大思政課”在社會各界協助下“煥發生機”。

拓展“大格局”,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為“大思政課”服務,在全社會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網絡教育一體化的協同育人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旨在啟發廣大思政工作者網上網下融合發力,讓“大思政課”無處不在。

“青年者,國之魂也。”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聚焦青少年成長成才,堅持守正創新、立足特色、上下齊心、通力合作,通過辦好“大思政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構建中國特色思政教育體系,引導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通過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更多堪當時代重任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