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江蘇淮安工業園區:農民集中居住小區社會治理的創新探索

江蘇淮安工業園區黨群工作部

2022年09月20日11: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淮安工業園區是以鹽化新材料、智能制造為主體的產業園區,隨著產業規模的發展與壯大,工業項目用地不斷增加,農民拆遷住進農民集中安置小區,農民“洗腳上樓”變成社區居民。農戶拆遷后入住集中居住小區一般都是幾個村拆遷戶雜居,這種不同於傳統城市小區又區別於農村建制村小區如何治理?為切實解決農村集中居住小區內基層組織缺失、管理機制不健全、公共服務不足等問題,淮洪路辦事處成功探索了新形勢下農民集中居住區社區社會治理、社區民生服務、社區經濟發展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1+4”:一核四元社會治理,化矛盾於無形

前些年,一些安置小區物管緊盯前五年由政府承擔的物管費,造成小區管理不到位,以至於物管與居民之間紛爭不斷、上訪不停,物管到期后趁機卷走物管費一走了之。針對這種情況,淮安工業園區淮洪辦黨委審時度勢,決定由渠南村委會接管小區物管,建立“1+4”小區治理體系。“1”即成立小區黨支部,小區黨的管理全覆蓋﹔“4”即成立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社區管理中心、警務室,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提高社區治理水平。

1.成立小區黨總支部,實施黨的全域領導,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1+4”小區治理體系,黨的領導始終是核心和主線。成立小區黨總支,與小區管理中心合署辦公,黨小組建在樓道,黨組織建在網格,形成以黨支部為領導核心,以黨員干部為基本力量,融小區管理中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警務室等為一體的四元參與、多方共治的“一核四元”社區治理結構。

2.成立村物業管理公司,村委會接管小區物業后,大矛盾“灰飛煙滅”。渠南村成立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綠化保潔、維修停車、保安消防,隻負責做事,不負責協調矛盾,矛盾由專業部門處理,服務快捷,小區秩序井然,獲得群眾贊譽。政府撥付的前五年代繳的物管費,除去人員工資,物業公司全用於小區環境治理、文體健身等基礎設施投入。自己的小區,干部舍得投入,群眾支持投入,小矛盾沒有了,外來物管遺留的大矛盾化為無形。

3.成立業主委員會,隨時維護業主利益。業主委員會由群眾推選老干部、老黨員、志願者組成。他們主動收集群眾需求,及時向社區管理中心反饋,及時維護群眾利益。

4.成立社區管理中心,實施社區網格管理,小糾紛不出網格。一級網格長(社區主任)由接管物業的村書記(或辦事處分管領導)擔任﹔二級網格長由小區居民所在村分別推1名村干部擔任,共同負責整個小區的管理。包括社會事務聯絡、矛盾糾紛處理、物業管理公司監督、業主委員會意見建議的協調﹔三、四級網格長分別由單元樓幢、樓道推薦,負責所在村樓棟一切矛盾事務,由離任村干部、黨員代表、志願者兼任。小矛盾不出網格,大事情不出社區。

5.設立警務室,鏈接“雪亮工程”,治安防控全覆蓋。保安負責公共秩序管理、小區車輛引導、來訪登記、火災、治安等突發事件應急,與警務室合署辦公,警鈴與派出所鏈接,出現緊急情況,一摁警鈴,派出所民警將隨即趕赴現場應急。

(二)“1+N”:一站多能服務民生,解民憂干實事

拆遷安置后,農民變為市民,同樣遇到子女教育、看病就醫、貧病困難、文化娛樂等民生問題。怎樣讓他們住得慣、住得好、住得舒心?淮洪辦指導渠南村構建“1+N”民生服務體系,依托渠南村“一站多能”的市級遠程教育示范點,將服務供給與新市民教育、病困、就醫、文化娛樂等“N”項需求精准對接,逐項興辦多項民生實事。

1.留守兒童中心,解決務工群眾子女教育煩憂。村集體出資,聘請有資質的老師,做留守兒童“家庭教師”。留守兒童晚上放學后,集中到村綜合服務中心遠教站點。“家庭教師”承擔家長責任,通過“校訊通”,了解學生在校表現,輔導作業,疏導心理等。村干部輪流值班,監護人負責接送,留守兒童心理無問題,學習不掉隊,安全有保障。村裡定期邀請公安、婦聯、團委、同志,開展法治、交通、食品安全、兒童關愛等講座,節假日有麒祥公司等社會志願者慰問。

2.健康體檢中心,解決普通群眾防病就醫煩憂。渠南村簽約洪澤區人民醫院全科醫生為家庭醫生,逐戶走訪體檢,建立村民健康檔案。利用遠程教育站點,建設村網站及智能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系統,村民上網輸入密碼,即可查看全家健康狀況,根據健康檔案醫生的建議,堅持健康飲食,糾正錯誤習慣,預防疾病,防范大病。村集體出資與社會贊助相結合,購買血壓計、B超機、心電圖檢查儀、血糖儀、血脂儀等,建立健康體檢中心,村民根據需要,聯系家庭醫生免費體檢、診治。重大病情,家庭醫生及時指導轉院就醫。光體檢一項每年可為村民節省十多萬元。

3.社會救助中心,解決困難家庭幫扶關愛煩憂。建立困難家庭檔案,村組干部逐戶走訪,調查登記每個困難家庭的人口數量、人員結構、身體狀況、勞力情況、家庭收入、困難原因等。設立村救助基金,動員村裡在外的能人大戶、創業老板募集資金,救助村裡困難戶、病災戶以及需要救助的人群。患重大疾病的,村集體給予500元/人補助,同時申請園區、辦事處、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等救助。考上大學的孩子,每人補助1000元。

4.渠南文化中心,解決村民精神文明無依煩憂。興建健身廣場,圖書閱覽室、文化娛樂活動室,開展“最美家庭暨文明戶”創建評選,小組推薦、村委會評選、“村一家人”微信群投票,層層發動,全員參與,提升全民文明素質。以“最美家庭暨文明戶”表彰為主題,舉辦頒獎晚會,以生產小組為單位自編自排自演,自娛自樂邀請外援相結合,打造群眾精神文化娛樂平台。發揮創建評選期間“渠南一家人”微信群作用,群中一技之長人員名單及專長,組建互幫互助志願隊,一人有求,眾人相助,打造文化娛樂、全民互助、幸福和美的渠南文化。

(三)“1+X”:一企多業增收致富,以產業興經濟

拆遷安置后,連一棵蔥都需要買,與原先住在自然鄉村比,生活迥異,收入怎麼來?個人怎麼富?社區經濟怎麼搞?集體怎麼創收?淮洪辦指導渠南村黨總支,大膽整合自身資源,構建“1+X”社區經濟體系,以村家政服務公司為社區產業的孵化后台,整合村閑置勞力、資產等自有資源拓展“X”個社區支柱產業,以產業興旺振興社區經濟,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奔小康。

1.成立家政公司搭建孵化后台。以拆遷后小區閑散勞動力為資源,與廣州“菲式管家”聯絡,精選骨干力量,赴廣州菲式管家總部開展保安、保潔、保育、月嫂、園林、家政等精准培訓,培養種子骨干,成立渠南村家政服務公司。根據市場需求,以家政服務公司為后台孵化器,開展市場所需產業的人力培訓,培育社區支柱產業。

2.發展勞務產業帶動個人致富。開展市場需求與閑散人力資源調研,對城區周邊企業、公司、行政事業單位用工需求及小區人力信息建檔立卡。一期就有50多人經家政公司培訓在周邊企業上班。目前已輸送了接管洪澤城鄉相挂鉤項目拆遷安置小區物業管理公司用工,承包了同友齒科保潔、廣場管理等管理保潔業務。還面向城市管理、村庄環境河塘整治、周邊道路綠化以及土地流轉大戶,提供“牛皮癬”整治、河道清淤、環境保潔、綠化制藥、垃圾清運、稻麥收割運輸、旋田播種、農田管理等用工服務。

3.打造租賃產業推動集體增收。一是整合閑散用地資源,發展土地租賃產業。利用原先屬於村裡、現被征用暫時未用的堆、圩以及邊角零散地塊,整治后租賃,面向園區企業搞綠化種植﹔稍大、低窪的田塊面向大戶發包,開展稻麥種植、魚塘養殖等,增加集體收入。二是整合閑置零散資金,發展房屋租賃產業。利用省扶貧補助資金、村創收閑散資金以及社會募集捐助資金等,購買洪澤城區萬通國際門面房出租,利用拆遷補償的500萬元村集體資金購買洪澤城區門面或商業用房出租,增加村集體收入。渠南村還打算發展社區健康產業,准備通過舉辦社區老年活動中心、殘疾人康復中心,開展社區有償服務,提振社區經濟。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