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黨組織統一召喚 賦社區抗疫動能

上海市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黨工委

2022年09月19日15: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基層黨組織是疫情防控的主心骨,廣大黨員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長白新村街道從本輪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出發,始終堅持“科學精准、動態清零”的疫情防控總方針,釋放黨建引領戰“疫”最大效能,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楊浦區關於組建居民區工作隊伍的方案》為遵循,組建培育和管理使用好居民區工作隊伍,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轉化為大上海保衛戰的勝勢,打造具有長白特色的實踐樣本。

一、背景與起因

長白新村街道位於楊浦區東部,佔地面積約3.05平方公裡,下設16個居民區,45個自然小區,常住人口約7萬人。轄區內老舊小區多、老年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等情況,給小區封控管理、人員信息排摸、民生物資配送等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面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緊迫任務,楊浦區委組織部下發了《楊浦區關於組建居民區工作隊伍的方案》,這為街道在老舊小區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行動指引。街道黨工委認真研究方案和有關文件精神,結合長白社區實際,決定以居民區工作隊為抓手,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開展廣泛動員、提供精准服務、解決急難問題。通過統籌兼顧、科學防控、深挖資源、通力協作,在社區防線上形成了一支“政治上絕對過得硬、組織上絕對靠得住、人民絕對信得過”的居民區工作隊伍,為筑牢疫情防控堤壩注入紅色動力。

二、做法與經過

街道黨工委圍繞組織架構怎麼建、服務群眾怎麼干,結合實際積極思考、深入研判、主動作為、勇於創新,充分發揮居民區工作隊“指導、協同、支撐”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一)全力動員,壯大工作隊群體力量

街道堅決貫徹上級各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組建居民區工隊伍,廣泛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深入一線、沖鋒在前,筑牢社區防控“最強堡壘”。一是用好“派下來的人”。主動跨前一步,用好市、區兩級下沉力量名單,選優配強工作隊隊長和指導員,由市、區級機關干部,企業領導、骨干和黨員組成。二是用足“招募來的人”。發布線上“招募令”,共有700余名在職黨員通過“先鋒上海”微信小程序在線向社區報到並加入抗疫一線。三是善用“主動來的人”。開展“亮身份、亮特長、亮承諾”活動,在居民區內部繼續挖潛,不少自由職業者、公司白領也主動加入工作隊,成為隊長、指導員,持續吸納社區居民中的積極分子、熱心人等共1900余人加入居民區工作隊伍。

(二)健全機制,整合工作隊融入體系

把居民區工作隊作為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無疫小區創建的重要抓手。一是職能聯動。將工作納入街道全防控工作體系,以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由多方力量匯聚的“1+16+X”防控工作架構,層層壓實工作責任、逐級明確工作要求,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的“上傳下達”切實層層壓實責任,織密社區防控網。二是會議聯席。創建社區疫情防控例會制度,參與居民區“兩委”班子例會,定期分析小區疫情防控形勢和重點任務,做到“有動員、有總結、有交流、有分享”。三是微信聯絡。組建由包聯領導、包聯聯絡員、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民區工作隊指導員和隊長等多方力量組成的工作聯絡群,構建防控資源、治理資源、信息資源共享的開放式協同參與的平台渠道。

(三)勇挑重擔,發揮工作隊獨特作用

面對“蔬菜難購”“就醫難行”等封控期間的急、難、險、重任務,長白16個居民區工作隊伍立足需求導向,以深入開展三個“專項行動”為契機,精准畫定 “作戰圖”,以“三鏈”全方位守護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堅決保好“菜籃子”、守住“米袋子”、溫暖“心窩子”。一是串起一條服務保供鏈。考慮到小區老齡化程度較高、老年人對團購流程不熟悉,安圖新村居民區防控工作隊發動在職黨員“認領”銀發一族進行“點對點”專人服務,將高齡獨居老人涵蓋其中,並利用自身專業特長,開發了“團購報備制度”,在有序規范社區團購,實現保供服務無死角、無遺漏、全覆蓋。二是接出一條守護健康鏈。為切實保障封控期間居民問診就醫、配藥“不斷檔”,街道以防控工作隊為核心迅速組建“1+1+X”醫療服務組,提供專人對接、專人配送服務,全力保障社區居民基本用藥需求。控江路18弄居民區防控工作隊更是在居民急需用藥時為居民送去了“救命藥”,以解燃眉之急。三是鍛出一條物資配送鏈。為進一步保障好、服務好、解決好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群眾的食物供給,各防控工作隊抽調青年精干為主力的快遞運輸組,切實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100米”。上理居民區還通過設立“上理管家”,組建一支多元化的社區管家隊,開展“點對點”長者愛心餐配送服務,有效緩解了獨居老人物資緊缺、不會團菜等情況。

(四)典型示范,激發工作隊提質增能

深入挖掘總結推廣居民區工作隊伍中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充分利用市、區兩級網、報、台等媒體,加大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疫情防控期間,相關典型事跡被國家、市、區級媒體報道50余次。一是推行創新做法。《工作隊伍打頭陣,為長白疫情防控注入紅色動力》被多次報道。二是推介先進事跡。長白“配藥男團”被新民晚報、東方網、學習強國App等轉載報道,內江路384弄居民區“七個葫蘆娃”志願者團隊被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報道。三是推薦典型人物。長白新城居民區工作隊隊長事跡被新民晚報、宣傳通訊等報道轉載,安圖新村居民區工作隊隊長事跡被上海楊浦微信公眾號報道。

(五)統籌協同,推動工作隊有效運行

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工作隊作用發揮,指導工作隊結合不同小區實際、防控任務、人員情況等因素,以需求和任務為導向實現資源力量最大化。一是及時優化組織架構。根據不同階段重點任務及時調整工作隊內各小組設置及工作力量配比。根據部分工作隊隊長指導員復工返崗情況,及時調整人員,充實隊伍,保証工作不斷檔。二是作出具體工作導引。社區黨建辦成立工作隊工作微信群,下發工作提示24個,保証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各項指示傳達順暢,響應有效。三是創造良好工作條件。根據工作需要配備足額的防護物資、生活物資、常備藥品等,做好經費支持保障,在抗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后,給相關人員及單位發放感謝信予以慰問。

三、成效與反響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面對復雜艱巨的疫情防控形勢,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居民區工作隊作用,堅決依靠黨員群眾,有效開展宣傳引導,為打贏疫情防控大上海保衛戰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一)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生力量

面對疫情,居民區工作隊通過“點-線-面”的方式持續發力,在黨建引領“三駕馬車”的基礎上,組織發動家庭成員、樓組成員、社區居民等協同作戰,在社區防線形成強大合力,通過整合一批、動員一批、招募一批,為筑牢“紅色堡壘”注入紅色動力。通過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區域范圍內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主體作用、屬地優勢和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資源、發動力量,有效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保障力、組織凝聚力、大眾動員力和協同創新力。

(二)為“人民城市”提供了亮麗風景

居民區工作隊素質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率先垂范、擔當作為,不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都是心連心為民,手牽手合力,實打實干事,肩並肩抗疫,與居民區“兩委”班子一起,站在抗疫最前線,各項防控工作中不條件、不計得失、不分晝夜,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充分展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服務理念,以實實在在的作為彰顯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的風採,也讓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強起來,威信樹起來。

(三)為鍛造隊伍提供了實踐平台

居民區工作隊中有不少骨干成員都是市、區下沉力量,有些是市、區機關干部,有些是企業管理人員,與社區治理關系並不緊密。通過加入工作隊,這些干部不但做好居民區黨組織書記的“參謀助手”,還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的“補位英雄”,在一線實踐中磨礪了群眾工作能力。不少志願者也在工作中進一步了解社區,錘煉意志,得到了能力鍛煉和精神升華,在疫情防控一線提交入黨申請書。

(四)為創新治理提供了組織方案

按照區委組織部關於成立居民區工作隊要求,街道黨工委以工作隊為抓手,持續深化“樓組黨建”“健康守護”“特殊關愛”三項行動,通過示范引領、宣傳引導、積極感召廣大居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科學防疫措施,居民群眾從原先對防疫管理不夠理解到全力支持,從不願主動參與到全情投入,營造了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守護的社會氛圍,不僅激發了居民自治活力、凝聚了社區共治合力、挖掘了社區治理潛力,同時,黨建引領疫情防控的經驗做法也能在日后進一步運用到社區治理中去,為打造共建、共治、共贏、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打下扎實基礎。

四、經驗與啟示

長白新村街道各基層黨組織始終思想一致、步伐一致、目標一致、行動一致,圍繞黨建引領,緊盯民生需求,創新社會動員組織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了防控有力的政治優勢和體制優勢,共同打造具有長白特色的黨建共同體、戰“疫”共同體、治理共同體。

(一)要使組織動員成為黨建引領的“重頭戲”

社區黨建不能就黨建談黨建,必須和社會治理緊密結合,才成產生治理績效。回顧此次戰“疫”,最根本的經驗就是街道黨工委始終堅持創新組織動員方式方法,使黨建引領貫穿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全過程、全方位、全周期。要不斷完善基層動員機制,強化黨建引領的作用,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來實現社區居民的再組織化﹔通過基層黨組織的聯動作用來改善政府治理的碎片化和政府部門之間的內部聯動﹔通過發揮基層黨建的整合效應來實現政府、居民自治組織和社會力量的多元合作。

(二)要把服務社區作為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在此次疫情中,“專程報到、專項報告”呈現出一個時期以來最好的狀況,廣大下沉干部從完全不了解社區工作到帶逐漸熟悉再到游刃有余,真正做到了知民情,情況在一線了解﹔解民憂,問題在一線解決﹔聚民智,工作在一線推動﹔聽民意,干部在一線考評。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群眾怎麼“盼”,我們就怎麼“干”,將群眾的需求轉化為我們工作的指引和行動,把服務群眾工作落到居民心坎上、口碑上,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要持續開展能力作風建設,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抓長抓常,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三)要為自治共治留下常駐社區的“工作隊”

此次疫情防控,從最初的沒人參與,到黨員帶頭,到全員參與,許多小區涌現出了得力的工作隊指導員隊長、社區團長、青年志願者骨干,他們成為基層治理“三駕馬車”之外的社區新生力量,體現出民間自治力量的強大韌性。這得益於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這樣形成的組織架構才是高效的、有凝聚力的。在創新社區治理中,我們必須要找到群眾關切,挖掘居民自治共治的內生動力,逐步扭轉傳統的主要依靠退休黨員、退休志願者參與社區治理的局面,在充分發揮組織號召作用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創造力,把社會力量融入社區,努力將這些新生力量發展成為基層常態化治理中的“第四駕馬車”,讓每個居民都真正成為社區的主人,持續激發廣大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和激情。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