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彭水職教中心:“金色黨徽 紅色石榴籽”黨建品牌助推民族地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2022年09月19日14: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渝東南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有漢族、苗族、土家族、蒙古族、侗族等12個民族,同時是重慶唯一以苗族為主、全國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縣,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的苗鄉”。彭水職教中心由革命先烈中共地下黨員彭濟民、霍恂組織創辦,具有純正的紅色基因,師生中90%以上是少數民族。基於這一實際,學校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了“立足世界苗鄉,創辦職教名校”的辦學目標,創建了“金色黨徽、紅色石榴籽”黨建品牌,將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有機融合,學校獲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

二、做法

(一)強化黨建引領“定盤星”,繪好團結進步“同心圓”

按照“突出重點、全面覆蓋、形成體系”的思路,建立健全學校黨委統一領導、三個黨支部牽頭協調、黨小組具體負責、各科室齊抓共管的黨委政治核心體系﹔健全重要事項黨委決策制度,建立規范黨組織會議、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討論和決定學校重要事項﹔建立紀委書記為組長的考評工作小組,健全《“三位一體”立體監督協調機制》,將黨建帶團建工作納入黨建考核內容。校黨委始終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建工作重心,確立“傳承民族文化、培育工匠幼苗”的辦學理念,開展“鑄魂、正心、健體、固本、強基”五項工程,定期開展“四定三講”、抓實“三會一課”“兩學一做”“四風”建設、四個專項治理、黨員上團課等系列活動。

按照黨委整體部署安排,構建支部組織引領專業部教育教學工作、專業建設、活動開展、社會服務等的支持體系。建立支部書記為專業部教育教學工作“第一責任人”的管理機制,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傳統技藝等特色課程﹔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指導專業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和專業建設,督導專業部日常工作﹔通過勞動節、建黨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建黨百年、緬懷先烈、民歌合唱、民族歌舞、民族文化知識競賽、民族技藝大比拼等系列活動,提升師生愛黨愛國的意識﹔支部聯系工會,開展慰問退休老黨員、困難職工、資助貧困學生,“黨史知識進社區”主題宣講﹔支部聯系社區教育學院,開展鄉村振興、老年興趣班等系列培訓,組織志願者團隊深入敬老院送溫暖、講紅色故事、演特色節目,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思政輔導員制度,黨員干部擔任思政班主任、黨員教師擔任班級思政輔導員,緊扣立德樹人根本、強化傳承創新目標、抓牢質量提升主線、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生專業課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創新創業教育、志願服務等過程,增強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的實效性。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引路人的作用,開展民族政策宣講、愛黨愛國教育、勞動教育等主題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進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師生會民族語言、民族歌曲、民族體育運動、民族技藝、民族菜肴、民族舞蹈的“師生素質提升工程”。

(二)打造黨建陣地“奠基石”,培育民族團結“石榴籽”

制定《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到育人全過程,創新構建育人目標與民族精神融合、育人內涵與民族文化技藝融合、育人方式與民族文化傳承融合、育人平台與民族文化服務融合的“四元融合”文化育人陣地,將整校建設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大觀園”。圍繞黨建文化、苗族文化、師范文化、紅色文化打造“一路一廊四室”校園環境文化,形成以黨建文化領航,校園道路有景觀,教學樓有民族文化長廊,教室、寢室、實訓室、民族文化展覽室有紅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校園山、水、園、林、路、館建設達到使用、審美、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實施“傳承基地建設工程”,建成民族文創研發基地、民族文化實訓基地,新建苗銀實訓室、苗族服飾實訓室、苗族茶藝館、苗藝烹飪館等民族特色文化實訓場館6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等文化建設活動,實現以文化人、潤物細無聲。

(三)汲取黨建文化“營養液”,滋養苗鄉兒女“幸福花”

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機融入支部黨課、思政課、專業課和素質拓展課,一體化推進,實現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打造精品黨課,建立支部書記定期開展民族政策宣講、愛黨愛國教育等主題活動﹔打造思政“金課”,按照規定開足開齊開好思想政治必修課程,選用國家統編教材,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進思想政治教育,開設民族團結進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傳統技藝等特色思政課程﹔打造特色“課程思政”,打造“工作室—教室—實訓室—雙創基地”立體大課堂,實施“研學產展銷”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注重挖掘課程教學中所蘊含的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民族團結進步等思政元素,做到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推進,形成協同育人效應。開設特色素質拓展課,實施“師生民族文化素質提升工程”,開設民族語言、民族歌曲、民族體育運動、民族技藝、民族菜肴、民族舞蹈等課程,有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

(四)吹響黨建聚力“結集號”,投身鄉村振興“陣地戰”

依托重慶市非遺產教聯盟,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將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工作同步推進,打響鄉村振興“陣地戰”。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籌下,開展與廟池簽訂“政產學研用”合作協議,建成2000平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群峰村建設紅色文化長廊、共建黨建基地,與興隆村共同打造“興隆苗寨”,共建“一村一品”黨建品牌。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深化產教融合,與九黎城、工業園區、廟池農庄等鄉村文旅企業共建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和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組建黨員教師服務團隊,深入企業提供民族技藝指導,共同開發文創產品,共獲得專利9項,知識產權保護21項,提升產品附加值,2020年創新創業實現產值50余萬元﹔拉動多渠道就業,創新創業就業200余人,為企業提供人才保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圍繞區域經濟發展定位和民族文化旅游產業鏈,組建民族文化專業群,利用人才和專業資源優勢,依托特色鄉鎮傳統文化,打造鄉村文旅樣板,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每年開展全域旅游、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培訓20000余人次﹔探索規范化、網格化、精細化黨建工作,開展“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黨員教育學習“十個一”活動﹔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實踐、“評優評先”“主題黨日”“圓夢大學生資助”等活動﹔成立德育研究中心、發展研究中心、鄉村振興辦公室,創新實施“黨建”+精准扶貧、德育研究、教育教學、師生活動、資源平台、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模式。

三、成效

(一)鍛造特色黨建工作品牌,筑牢了新時代職業院校“黨建根”

通過持續5年培育,“金色黨徽、紅色石榴籽”黨建工作品牌成為高質量黨建的典范,更成為推動學校黨建工作的“金字招牌”,學校黨委切實做到把方向過硬、管大局過硬、做決策過硬、抓班子過硬、帶隊伍過硬、保落實過硬,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全面落實到位,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把關作用進一步得到加強。湖南、貴州、四川、雲南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25余所同類兄弟院校專程到校學習交流。黨建引領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美育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重慶市文化建設100強學校,先后獲得市級黨史知識競賽一等獎,彭水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0余項榮譽。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守住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民族魂”

通過黨建引領有力推動黨建與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各族師生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為推動學風、教風、校風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雙苗”辦學特色更加鮮明。學生綜合素養顯著提升,就業質量穩步提高。學生雙証率95.5%,對口就業率和企業滿意度均在95%以上,每年在全國500強企業就業率達63%,社會滿意度達87.4%。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達94.4%以上,高於全國中職學生近6個百分點。依托民族技藝傳承為主旋律,先后在國家級賽事中獲獎120余項,市級賽事中獲獎980余項﹔先后培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人、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1人,國家級民族技藝大師5人,市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大師5人﹔教學團隊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先后獲全國美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相關經驗做法在國家民委及市級會議中進行專題交流近10場。

(三)黨建引領學校內涵發展,打好了服務區域社會發展“特色牌”

聚焦服務重慶“一區兩群”協同發展,增強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學校立足“金色黨徽、紅色石榴籽”品牌建設理念,積極開展特色社會服務。加大民族文化專業技術技能人才供給,開設民族文化旅游專業和民族工藝品緊缺骨干專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渝東南旅游景區合作開發具有民族地區特征的文創產品,獲得實用專利9項、知識產權保護21項,年產值近1000萬元,形成了校企產教融合典型案例在全國交流﹔學校近五年共開展省市級對外培訓講座20余場,參與人數達5000余人。圍繞區域經濟發展定位和民族文化旅游產業鏈,組建民族文化專業群,利用人才和專業資源優勢,依托特色鄉鎮傳統文化,打造鄉村文旅樣板,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每年開展全域旅游、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培訓20000余人次﹔畢業生依托民族文化產業創立公司5家,有效地助力了當地民族文化產業發展。

(四)示范輻射作用顯著增強,彰顯了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國際范”

學校帶典型經驗做法得到了世界各地廣泛關注,近年, 150余家國內外單位2100余人次到校交流學習。2019年,依托學校師生主創的民族文化作品到法國進行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旅游專業群學生組成的“嬌阿依藝術團”到美國德克莎斯州進行文化交流,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為中國民族文化“走出去”貢獻了彭水職教中心的智慧和力量。

四、探討

一是品牌理念是先導。“金色黨徽、紅色石榴籽”黨建品牌,是指學校在黨建工作中,金色黨徽是指“金黃色的中國共產黨的徽章”,金黃色象征著光明,黨徽突出黨的領導,寓意著民族地區職業院校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紅色“石榴籽”表示要傳承紅色基因,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各族師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密地抱在一起。

二是建章立制是關鍵。有了品牌,就要推進品牌理念的深化和落實,學校建立了“一體化”協同推進機制,“一張網”輻射推廣機制,“一攬子”配套支撐機制和“一杆子”的考核督查機制,切實為品牌建設提供堅強支持。

三是立德樹人是根本。黨建品牌的凝練,要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出發,落實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上來,既要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又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在“金色黨徽 紅色石榴籽”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學校將民族文化融入育人目標、載體、主體、環境,把民族工藝、歌舞、語言、體育等民族文化要素融入育人全過程,讓學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成為懂民族知識、會民族技藝、展民族精神的復合技術技能人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