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貴州惠水縣:“四個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中共惠水縣委組織部

2022年09月19日14: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貴州惠水縣堅持以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積極構建“三級聯動、三創提升、三類培育、三治融合”四個體系,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鄉村振興巨大合力,逐步實現農村基層治理全新面貌。

一、背景動因

(一)組織體系不扎實,任務落實呈“疲軟型”。惠水縣轄8鎮3街道,基層治理工作“雜”而“亂”。“三級聯動”缺少主線串聯,工作呈“三”字型。基層治理任務落實不具體,工作有形無實,基層治理實際問題解決效率較低。村級治理能力欠缺,基礎較弱,達不到預期治理效果。治理工作迫切需要從“三”字型向“王”字型轉變,進一步提高城鄉基層治理水平。

(二)考評體系不健全,管理方式呈“盲亂型”。在城鄉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進程中,考評工作逐漸淡化,漸漸發展為“重實質輕考評”形式,缺少指導方向,導致工作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基層治理中的考評標准和要求比較隨意、混亂、固化、零碎,無法適應現在的城鄉治理工作。在工作載體、干部管理、保障機制上管理制度模糊,無法為現代化城鄉治理提供明確的方向。

(三)發展體系不牢固,培育結構呈“鬆散型”。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需要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細化服務。目前“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模式較緩慢,各村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村集體經濟發展較差。在基層,教育、醫療、農業方面的人才比較欠缺,對現有干部的培育力度較弱,普遍能力不足,無法支撐基層治理工作的推進。

(四)治理體系不完善,三治融合呈“模糊型”。城鄉基層治理工作需建立在“三治”基層上,但“三治”工作往往混為“一治”,並無明顯區分。自治上,監督機制缺位,村規民約未有效利用,群眾自治習慣難養成。德治上,教育活動開展少,形式單一,無法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法治上,重視程度不高,法律服務意識淡薄。

二、做法成效

(一)貫通三級聯動,構建基層組織體系。一是縣級示范帶動。制定縣級領導走訪遍訪機制,縣級領導干部“下抓兩級”聯鎮包村,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帶頭、全縣黨員干部遍訪全縣216個村(社區),聚“三類重點人群”、特殊困難群體等開展精准幫扶研判,緊扣鄉村振興發展,幫助解決問題460余個。二是鎮級壓實責任。縣直部門10%以上干部、鎮(街道)50%以上干部下沉到村,鎮(街道)班子全員挂村。駐村工作隊實行“日清單、周調度、月調研”,每月遍訪群眾,精准分析研判村情民情,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任務落實。縣直部門、鎮(街道)為群眾解決困難問題1618個,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4564件。三是村級夯實基礎。精心組織村級換屆,選優配強村干部,在第十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中,配備1124名常務干部,高中以上學歷佔74.3%,較換屆前提高32.6個百分點。完善村級黨群服務和綜治中心設置,全面落實村干部“345”薪酬保障,購買城鎮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確保基層治理有人、有錢、有場所辦事。

(二)聚力三創提升,完善基層考評體系。一是創新工作載體。圍繞“服務保障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主線,深入開展“五個比一比·爭創紅旗鎮(街道)、部門·推動高質量發展”、就業服務“四個全覆蓋”、“三個盤清楚”、治亂治違提升“三個百日”等行動,穩步推進基層治理取得成效。以“安全生產鞏固提升年”和“安全生產短板補齊攻堅年”為契機,制定《惠水縣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組建縣級工作領導小組和14個專項整治工作組,出動人員6646人次,監督檢查企業(場所、地點)2032家(處),排查治理安全隱患954條。二是創新管理辦法。制發《惠水縣鄉村振興駐村工作手冊》《惠水縣農村工作手冊》《惠水縣社區工作手冊》《駐村工作十條規定》,實行駐村隊員鄉村振興工作積分制管理辦法,對駐村干部幫扶任務工作落實和紀律執行情況進行量化細化,採用十分制對應考核積分評價,考准考實幫扶業績。對駐村干部到崗到位、工作情況等進行動態監管,促進駐村幫扶“一宣六幫”職責落地落實。三是創新保障機制。探索採取“政府出一點、社會幫一點、個人拿一點”方式,建設村級日間照料中心,目前,全縣共建有14個日照中心,服務老人達12000余人次。在鎮(街道)設立農業龍頭企業分公司,將高標准農田、產業路等項目交由村合作社實施,有效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抓好三類培育,夯實基層發展體系。一是培育主導特色產業。圍繞“一鎮一特、多品共榮”和“抓單品、出特色、上規模”要求,主攻優質米、精品果蔬、生豬和水產家禽養殖等優勢產業,形成漣江小黃姜、好花紅金錢桔、雅水白茶、斷杉花椒、蘆山中藥材、王佑百香果等一批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農業產業基地,培育完成以小黃姜、佛手瓜為引領的30萬畝蔬菜,以花椒、蜂糖李、百香果為引領的20萬畝經濟林,以漣江農業為引領的年存欄1000萬羽家禽等規模化特色產業。二是培育集體經濟組織。制定《惠水縣關於扶持壯大“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的若干措施(試行)》,扎實開展村集體經濟三年倍增行動,制定“一村一策”培育“一村一品”,明確縣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貼息專項資金作為“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組織專項貸款貼息,“村社合一”集體經濟當年經營性純收益的20%可作為分紅資金獎勵村“兩委”干部等優惠政策。村集體經濟積累100萬以上的村達10個。三是培育鄉賢人才隊伍。實施“三鄉工程”,吸引人才、資金、技術回鄉助力鄉村振興,年內培育100名鄉賢能手、100名農村經營管理人才,實現資金回鄉10億元以上。實施“三個200”工程,培育選樹“產業興旺示范”“農村治理骨干”“鄉風文明模范”各200名。

(四)推進三治融合,健全基層治理體系。一是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督促指導全縣216個村(社區)完成紅白理事會、互幫互助會、聯防聯治會、鄉賢參事會、禁毒禁賭會、道德評議會組建,並將“六會合一”及作用發揮情況納入常態化督導內容,推動村民主體作用發揮。科學制定村規民約,培塑新時代文明新風,獲評全國、全省、全州的村規民約示范村21個。積極爭取中央資金項目開展農村污水處理,目前已完成農村污水治理1500戶﹔深化開展“三清三美”創建,清理違章建筑、清理亂加層、清理環境衛生,推進實現生態美、環境美、庭院美。二是提升基層法治水平。深化法治政府建設,統一購買法律服務扎實開展相關領域工作,法律顧問參與縣政府各類涉法會議23次,出具法律審核意見建議152條。深化法治進村,培養“法律明白人”1080名。深化平安建設,以“三有兩化一高”建好“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配備網格員2377名、聯戶長7729名。漣江街道排樓村、好花紅鎮好花紅村等21個集體獲評全國、全省、全州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提升德治育人功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深入開展群眾感恩教育,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創新“感恩小屋”“堂屋說事”等講道理講道德工作載體16個,解決矛盾糾紛220余件。推薦評選“文明家庭戶”1500戶,創建“文明村”181個,評選最美家庭、孝老愛親模范等示范典型,加強德潤基層,激蕩文明新風。

三、經驗啟示

(一)提高基層治理效能,要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不動搖。基層黨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持續緊繃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根弦,選優配強基層帶頭人,注重選拔優秀分子到村(社區)任職,把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群眾基礎好的優秀人才選進班子。維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讓村級黨組織腰杆更硬、底氣更足,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因此,要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加強黨組織建設,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進步、整體過硬。改進基層的作風,一以貫之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以正風肅紀和實際成效取信於民、惠之於民。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

(二)提高基層治理效能,要持續推進“治理”向“智理”轉變。伴隨著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訴求不斷增多,基層治理的難度愈加顯現。一般方式無法滿足群眾需求。以“數字+”賦能基層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變革創新,能有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通過強化科技賦能、運用數據手段,按照服務便利化、服務“零距離”的原則,開設“我要幫助、我要建議、通知公告、便民服務”四個數字模塊,通過智能化技術,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接收群眾反映問題、發布縣域政策公告、提供便民政務服務,一鍵直達、“碼”上辦理。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治理”變“智理”。

(三)提高基層治理效能,要把提升群眾福祉作為出發點。實踐表明,將黨建工作融入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上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會更加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因此,要持續探索建立“綜治+”縣域社會治理機制,加快實現“矛盾糾紛聯調、社區服務聯建、行政執法聯合、社會治安聯控、基層平安聯創”體制建設。全覆蓋建成“黨建+”村(社區)鄰裡中心,重點關注留守老人、兒童兩類人群,推動建成日間照料中心、村(社區)衛生院等利民場所。完善村(社區)幼有所育、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食有所安、居有所樂、事有所辦等功能,切實提高民生福祉。

(四)提高基層治理效能,要形成常態化的監管考評機制。制度帶有全局性、穩定性,能夠管根本、管長遠。常態化的監管考評機制,能有效抓住村務決策、公開、監督以及村級財務支出、村委會印章管理等農村基層治理薄弱環節,能督評考察村干部、駐村干部的工作實績,確保城鄉基層治理工作落地落實,指明城鄉基層治理工作方向。健全監管考評機制著力在頂層設計、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立下長期遵循的規矩。實踐証明,隻有通過剛性的制度制約,才能清除滋生問題的溫床﹔隻有把務實管用的真招實策固化好、落實好,才能推動農村基層治理不斷邁上新台階。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