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陝西潼關縣:“三無小區”實現“由亂到治”蛻變

中共潼關縣委改革辦

2022年09月01日18: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潼關縣城下轄一個城關街道,3個城市社區(社區黨委), 其中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76個。大量的“三無小區”,給轄區社會治理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環境衛生臟亂差。由於缺乏有效的日常衛生保潔,垃圾得不到及時清理,臟污滿地,害虫和病菌滋生,危害居民健康﹔小區內外秩序混亂,車輛亂停亂放,阻礙交通﹔雜物亂堆,私搭亂建較多,公共空間被嚴重侵佔。二是基礎設施陳舊。房屋老化嚴重,由於建成時間早,隨著房屋使用時間的增加,部分房屋存在結構安全和防火性能差等隱患問題,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居住環境臟,群眾怨聲載道、意見大。三是居民矛盾突出。由於沒有專門的管理人員和規范的管理機制,小區管理處於散亂無序狀態,居民的訴求得不到積極回應、困難得不到及時幫助、問題得不到有效化解,小區居民人心離散,鄰裡糾紛不斷,各類投訴增多,信訪壓力巨大。

為徹底改變“三無小區”現狀,潼關縣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動街道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等多方力量,將“三無小區”轉化提升為有堅強的黨組織、有充足的力量、有固定的活動場所、有豐富的資源、有管用治理機制的“五有小區”,有效破解了“三無小區”治理難題。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強網格體系,鍛造治理“主心骨”

圍繞城市網格管理全覆蓋,建立健全“網格黨支部—片區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黨建組織體系,形成了“支部在網格、小組進樓棟、黨員在身邊”的三級網格體系。一是建強網格黨支部。按照“便於管理、界定清晰、全面覆蓋”的原則,對三個城市社區區劃進行重新調整,對前期組建的35個小區黨支部進行優化,其中單獨組建小區黨支部14個,聯合組建黨支部21個,實現“三無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將“三無小區”、物管小區、沿街商鋪、巷道居民戶等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建立網格黨支部19個。制定完善網格黨支部工作職責、支部書記抓黨建履職“十個一”、支部議事等制度,整合綜治、民政、信訪、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強化網格黨支部基層治理核心職能。二是優化片區黨小組。由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統籌,黨員骨干負責,吸納沿街商鋪黨員、居民黨員,共同組建小區(巷道片區)黨小組47個。三是做實黨員(居民)中心戶。通過小區微信群實名推薦、支部大會評議等形式,推選710余名有威望、品行佳的退休干部、教師、退職村(社區)干部、退伍軍人,擔任小區樓棟長、黨員中心戶,推動環境衛生、矛盾調處等關鍵小事早發現、早解決。

(二)深化三微服務,提升居民幸福感

圍繞居民群眾“急難愁盼”和小區治理熱點難點,針對性開展點亮“微心願、實施“微項目、提供“微服務”的“三微”便民服務,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一是針對老弱殘障等特殊群體,點亮“微心願。網格黨支部牽頭協調,開展多輪“敲門入戶”排查活動,分類建立特殊人群信息台賬,收集整理其訴求心願,採取“群眾點單、組織建單、黨員接單”服務模式,協調實現孤寡老人、貧困學生微心願60余項。二是針對“三無小區”突出問題,實施“微項目。將環境衛生整治、巷道綠化亮化、基礎設施提升等分別納入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微項目”,協調相關職能單位,先后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自來水廠小區加裝電梯、添景苑東段小區增裝充電樁等微項目8個,開展小區巷道增綠42處3900余株、增亮300余盞,改擴建高標准網格黨組織活動陣地37個。三是依托網格職能職責,提供“微服務。深入推進講清小道理、開展小活動、宣傳小人物、解決小問題、做好小事情的“五小工作法”,提供養老保險上門代辦、退役軍人待遇入戶聯審等微服務400余次,推薦評選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范等各類典型21人。

(三)引導多方參與,奏響治理“大合唱”

以網格黨支部為治理核心,廣泛吸納網格內共建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及居民群眾等資源力量參與,構建了“一核多元、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治理聯動機制。建立以縣委常委、組織部長為組長的“三無小區”治理專班,統籌政法、民政、住建、財政等職能部門力量,形成了組織部牽頭抓總、各職能部門分工負責、協調合作的治理聯動機制。二是全面推行包片聯戶制度。機關企事業單位具體包聯網格內特定片區,協助組建片區黨小組、居民自治組織、志願服務隊,協調區域環境衛生整治、矛盾糾紛調處、創文創衛及平安建設等﹔在職黨員包聯小區樓棟、居民戶,常態化聯系居民群眾,落實相關工作任務。目前,107個共駐共建單位、3048名黨員干部全部進入網格包片聯戶,建立黨員志願服務隊117支,900余名黨員志願者、居民小組長、小區樓棟長等成為“紅色管家”。三是健全居民議事制度。建立家委會、物管會等自治組織32個,搭建“周二說事日”“周末議事會”等居民議事平台40余個,通過“相關方議、黨組織理、居民代表評、多方合作辦”的方式,先后協調解決福樂小區環境衛生整治、景園小區飛線充電等問題50余件,化解鄰裡糾紛20余件。四是統籌調配政法干警力量。對“三無小區”實行干警包片包小區機制,加快推進“小探頭”工程建設,在小區及沿街道安裝監控。

(四)完善保障體系,治理能力有提升

圍繞“三無小區”長效治理需求,著力完善保障體系建設,努力打造穩定高效治理隊伍,進一步增強了小區治理能力。一是建立經費保障制度。將每個網格黨支部每年10000元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縣管黨費每年提供每個支部5000元的經費補助,19個網格黨支部共9.5萬元專項經費補助已於3月初撥付到位。二是健全機構人員保障制度。以直管黨員為基礎力量,在職黨員、居民黨員輔助補充,網格黨支部常態化開展便民志願服務,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有效避免網格黨組織“組織不力”“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三是打造過硬社區工作者隊伍。制定《潼關縣城市社區領導班子和兩委會成員管理考核辦法》,按照“三崗十八級”標准,提升了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把“三無小區”治理成效、居民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推動社會工作者工作重心持續向網格、小區下沉。四是建立共駐共建志願者服務隊。建立87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圍繞小區堵點熱點和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創新開展“流動辦公進小區”“牽手夕陽紅 溫暖老人心”等特色志願服務活動﹔積極開展“核心價值觀進小區”活動,大力推進“紅色文化”進小區、進樓道,累計解決“三無小區”私搭亂建等問題50余件,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三、經驗啟示

“三無小區”治理,必須堅持以加強基層黨建為核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抓好居民自治關鍵環節,建立常態長效管理機制,為居民營造文明和諧的居住環境。

一是必須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三無小區”治理必須堅持黨建引領為核心,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堅持把社區黨建與社區治理有機銜接,做到基層治理拓展到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基層治理問題發生到哪裡,黨組織工作重心就轉移到哪裡﹔讓黨組織成為小區居民的“主心骨”,小區治理的“掌舵人,推動社區服務從“粗放型”到“精准型”轉變,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貫穿社區治理全過程,黨的建設成效貫穿社區治理各方面。

二是必須充分發揮居民主體作用。在“三無小區”治理中,政府部門主動轉換角色,變主導為引導,突出小區居民“主人”地位。隻有人人參與的社區治理,才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社區全民共建共享,最終要靠激發社區全體居民的共治熱情。隻有這樣通過不斷強化社區居民主人翁意識、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主體作用,讓居民群眾從旁觀者轉變為小區治理的參與者,促使居民對小區自治管理由習慣性的“漠不關心”變為“積極支持”。

三是必須建立健全管用長效機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逐步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隻有這樣,才能全面解決“三無小區”這一城市“頑疾”,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社會。在治理過程中,組織部門會同宣傳、政法、財政、住建、民政、人社等部門及時同步探索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從政策、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入手,引導小區建立健全靈活有效的管理機制,促進良性循環,用科學有效的制度保証治理的常態長效,形成全民動員、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

四、探討

“三無小區”一直是城市基層治理中的痛點難點。在治理過程中,潼關縣堅持“黨建引領、支部先行”原則,深化網格黨支部創建,將支部建在網格上,構建起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組織體系﹔修訂完善了網格黨支部工作職責、議事制度、黨員志願服務隊工作制度、包聯干部工作職責等,全面推行共駐共建單位結對包聯“三無小區”、在職黨員干部包聯居民戶制度,形成上下聯動的網絡化治理格局。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