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浙江杭州市上城區:黨建統領全域打造“幸福鄰裡坊” 做優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

中共杭州市上城區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30日17: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情況

杭州市上城區是浙江省第一個地方黨組織、新中國第一個居委會的誕生地,是浙江“紅色根脈”的重要承載地。轄區面積122平方公裡,下轄14個街道、201個村社,常住人口132萬。2021年,黨中央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奮進新時代、建設新天堂,奮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城區第一次黨代會提出要“全面建設獨具韻味的國際化現代化共同富裕典范城區”。上城區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堅決貫徹黨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以社區為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以“幸福鄰裡坊”為共同富裕標志性成果,發揮基層黨組織統合聚合作用,整合轄區資源,動員各方力量,構建“十分優享”公共服務圈層,讓不同年齡段的群體在社區能享受到有質量、有溫度的優質服務,推動“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示范圖景在上城率先落地。

二、主要做法

推行黨建統領全域打造“幸福鄰裡坊”社區共富綜合體模式是一個不斷認識、不斷實踐、不斷創新的過程。在具體實踐中,上城區探索構建了“1138”總體架構:

(一)深化“一核統領”,以黨建紅筑基共富路。始終把建強統領有力的基層黨組織作為推進“幸福鄰裡坊”建設的龍頭來抓,著力提升街社黨組織對街社內各類組織和各項事務的領導力。一是橫向抓聯通。適應城市開放融合的發展特征,推動14個街道、201個社區(村)與轄區單位、行業系統黨組織互聯互動,在原有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基礎上,成立240個“幸福紅盟”,積極擴大街道社區的“朋友圈”﹔職能部門組建教育、文體、健康、治理、服務等7類特色服務組團,以街道為主體加強部門下沉社區服務內容和項目統籌,確保社區有資源、有能力為居民服務。二是縱向抓貫通。推動社區黨組織向小區、網格、樓道延伸,健全完善“街道—村社—網格—微網格(樓道、樓棟)”四級動力主軸﹔以小區、園區、村民小組為單位,將全區優化調整為1361個網格、9201個微網格,同步實現網格黨支部(黨小組)、樓道(棟)長全覆蓋,推動黨組織有機嵌入治理經脈,成為居民群眾“家門口”的主心骨。三是力量抓融通。推動力量向基層傾斜,全區配備專職社區工作者2986名,實現每萬城鎮常住人口配備22.4人﹔按照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1名兼職網格員+1名包聯干部擔任網格指導員、N名網格內的其他包聯干部、專業執法力量、基層黨員干部、在職黨員的原則,配備網格力量團隊2.1萬余名,全面夯實最小單元。

(二)建立“一套體系”,以規范化加快全域化。注重系統謀劃,加強頂層設計,出台上城區黨建統領全域打造“幸福鄰裡坊”社區共富綜合體《實施意見》《行動方案》《陣地建設指引》《職責任務清單》《系統架構圖》,形成一套規范體系。一是建立職責任務規范體系,提升執行力。明確19家部門、14個街道共76項職責任務,推動部門、街道按需落實業務指導和專業資源下沉,形成“區推、條抓、塊統”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標識標牌規范體系,提升辨識度。按照“標准規范+創新特色”原則,對“幸福鄰裡坊”線上、線下陣地LOGO進行統一設計,融入社區名稱、區域文化元素進行統一命名,圍繞大數據接入和一體化管理統一數字編碼,在陣地周邊統一設置服務站點導引圖,方便居民快捷獲取服務導引信息。三是建立陣地功能規范體系,提升科學性。因地制宜推進“集聚式”“分散式”“嵌入式”3種類型的“幸福鄰裡坊”建設,“集聚式”由一個大型主體建筑涵蓋全部功能﹔“分散式”由一個主體建筑設施和若干相鄰的輔助基礎設施組成﹔“嵌入式”由若干個功能單一的建筑設施組成。實際需求上,遵循同一區域不同服務功能互補原則,打造社區鄰裡公共空間,補齊居民“家門口”的服務資源和設施﹔規模配置上,“集聚式”綜合體不少於1500平方米、“分散式”綜合體主體建筑不少於500平方米、“嵌入式”綜合體單體建筑不少於50平方米﹔功能設置上,按照“3+X”的模式對陣地資源進行統籌,推進黨群服務、公共服務、便利服務、鄰裡服務有機融合。四是建立評估標准規范體系,提升長效性。設置“環境設施、內部管理、服務開展、活動成果”4個方面19條評估規范,每年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幸福鄰裡坊”建設運營情況進行中期和終期評估,其中社區居民滿意率不低於85%,入駐的社會組織滿意率不低於85%,確保服務高標准、可持續。

(三)集成“三大功能”,以零距離激活鄰裡情。以“社區辦公最小化、服務陣地最大化”理念,拓展“一廳共享、一崗受理、一坊議事”等一站式鄰裡服務功能,把“幸福鄰裡坊”打造成群眾“家門口”的綜合集成社區服務平台。一是打造“共享廳”,促進資源集約。以家庭客廳的方式,設置城市書房、生活服務、24小時自助服務、茶吧、咖啡吧等功能,運用LED屏幕、三維立體圖、全息投影等技術,融入紅色文化、宋韻文化和社區文化特質,營造簡約、溫馨、親民的氛圍,讓群眾走進“共享廳”就能找到歇腳、看書、聊天的地方,讓百姓樂意來、經常來。二是打造“百通崗”,促進一站通辦。突出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最多跑一次”理念,豐富完善黨務、政務、居務、社務“四務合一”服務體系,綜合集成黨務、群團、助殘、助困、為老、就業、物業等服務等功能,由社區全能型社工提供服務,實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務”,群眾來到“百通崗”可以實現咨詢服務一崗受理,一通百通。三是打造“議事坊”,促進多元共治。堅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整合人大代表接待站、黨代表之家、政協委員聯絡站等功能,組建“民情工作室”、建立“民意小圓桌”,總結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籌、民事民辦、民事民評”的社區協商“六步工作法”,倡導社區的事“大家議、大家管、大家辦”,不斷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實踐。

(四)突出“八大服務”,以高品質提升幸福感。突出“一老一小”,設置托育、頤養、健身、康復、小飯桌、小修理、小劇場、小書房等八大基礎服務,結合實際提供N項特色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高品質服務。一是資源重組釋放“大空間”。針對大城市中心城區空間資源緊張的實際,立足“大社團、大組團”理念,通過對原有社區公共場所進行收回、改造或重建,擴展開辟建空間﹔聚焦“舊改騰退、擠挪拆建、資源共享”,將社區原有的垃圾房、自行車棚、小型公園等設計不合理且使用率低的空間進行重新開發設計,盤活存量騰空間﹔多渠道擴充老舊小區停車位,在解決車輛亂停現象的同時,完善設施優空間。二是“三張清單”優化“匹配度”。圍繞“服務老、養育小、讓中青年發展好”,落實“四問四權”,定期開展社區群眾服務需求調研,建立群眾需求清單。對原有的黨群服務、文明實踐、社會組織培育孵化等陣地及部門擬入駐“幸福鄰裡坊”的服務內容和項目進行梳理,建立服務清單。同時健全部門和街道協同創新機制,結合“群眾所需、政府所能”確定建立責任清單,確保“幸福鄰裡坊”項目有效落地。三是數字賦能推動“全天候”。統建“139N1”的“幸福鄰裡坊”數字應用場景,即在區級共同富裕駕駛艙總平台上建設區級“幸福鄰裡坊”駕駛艙,結合社區需求構建數據互通的治理端、群眾端、運營端三端入口,通過“未來健康”“未來教育”“智慧養老”等集成創新、貫通落地和增量開發,形成“一鍵直達”“一屏掌握”“一網統管”的“幸福鄰裡”可視化場景。如針對重點老人,打通家庭煙感、SOS等主動報警設備及門磁、紅外等反向報警裝置,並結合離床感應、體征監測等居家設備,實行24小時生命體征動態管理和遠程監護。目前已將6.8萬名獨居、高齡老人納入重點服務人群。

三、取得成效

(一)推動各類資源以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黨群連心的群眾根基更實。強化社區黨組織對“幸福鄰裡坊”等各類資源的統合作用,牽引撬動全區2560余家單位組建全域黨建聯盟,通過組織共建、隊伍共育、陣地共享,將原有低、散、小的資源聚點成片,新增養老、幼托、文化等配套服務設施4.9萬平方米﹔優化完善吹哨報到機制,推動2800余名黨員干部力量下沉、保障下傾,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二)推動優質服務以幸福鄰裡坊為主陣地集聚,居民群眾獲得感更強。通過幸福鄰裡坊打造,精准鏈接優質資源,實現社區服務、公共服務、志願服務、文化服務“四務融合”。以首批亮相的青荷苑“幸福鄰裡”為例,通過按需配備、按需迭代,集聚“5大場景72項服務”,讓居民不出小區即可暢享全年齡段多元化服務。紅梅社區“幸福鄰裡坊”的全天候在線場景,接通“一表通”手機端,居民通過線上點單反映服務需求,系統通過線下派單將康復、護理、代買等各類服務延伸入戶,確保服務“零時差”。目前,上城區每萬老年人擁有持証養老護理員數22.4人,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3.15個,均高於浙江省高標准服務的年度完成指標。

(三)推動共富典范以幸福鄰裡坊為主載體呈現,共富先行可感性更強。通過幸福鄰裡坊打造,以“一老一小”為重點,打造了頤養園、童樂園、成長驛站等一批可見可享可體驗服務陣地﹔以“十分優享”為標尺,形成了湖濱晴雨、紅巷議事坊、曉荷書房、紅苗學社等一批應用場景和共富品牌﹔以“幸福鄰裡”為主題,既暢通了民呼我為的途徑,又促進了睦鄰文化的浸潤,更厚植了文化文明的底蘊,成為上城韻味和共同富裕的標志性成果和展示窗口。

四、啟示探討

(一)提升基層黨組織統合功能是做優社區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的根本核心。街道社區是面向基層、服務基層的“最后一公裡”,是基層黨建、基層治理、共同富裕等各項工作最終落地的承接主體和基礎。黨建統領“幸福鄰裡坊”建設,首要的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統合功能,突出街道、社區黨組織的主導作用,推動黨政、條塊、政社聯動,把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建設共同富裕基本單元的優勢和勝勢。

(二)建立健全優質服務可持續運營機制是做優社區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的重要保障。“幸福鄰裡坊”的關鍵不在於建設,而在於可持續運營。要採用綜合集成運營與專項服務運營相結合的運營方式,實行“社區+社會+市場+政府”綜合運營模式,堅持“志願+低償”相結合,推動多部門、多主體、多環節整合,多類型、多功能空間聚合,行政、公益、商業多種主導機制融合。加快培育運營主體,建立運營商名錄,積極引導房地產、物業企業和國有平台通過組建聯合體、合資等方式發展綜合運營業務。

(三)突出以人為本精准服務供給是做優社區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的價值追求。站在全生命周期的兩端,老人和兒童是社會最柔軟的群體,讓他們得到更多呵護,是共同富裕最溫暖的底色。黨建統領“幸福鄰裡坊”建設,要針對老齡化、三胎政策、雙減政策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把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打造“幸福鄰裡坊”的必備內容,面向兒童、老人提供更多專業、多元的品質服務,把社區打造為“環境舒心、服務貼心、鄰裡暖心、生活放心、居住安心”的美好生活共同體。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