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委員會
2022年08月26日18: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芷江西路街地處靜安區中部,轄區面積1.64平方公裡,轄有18個居民區、74個自然小區。根據初期調研走訪情況,部分居民區存在業委會不作為甚至癱瘓、“三駕馬車”運轉不均衡、不順暢,小區黨建引領作用不明顯等堵點、難點,而有的小區“三駕馬車”在黨建引領下良性運轉,小區各項建設成效顯著,城上城居民區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區之一。
城上城居民區始建於2005年,是一個擁有1522戶居民、常住人口3910人、130戶商鋪的大型商品房小區。2015年,它還以“四高”(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標准管理)小區著稱,但由於物業管理不善、業委會不作為甚至癱瘓,致使城上城一直經歷著“城長的煩惱”:居民與物業長期積怨,信訪量居高不下,業委會形同虛設、換屆選舉困難重重,無法得到業主信任與支持等問題。此次調研以城上城居民區為案例,其以黨建為引領,整合利益訴求和社情民意,歸納總結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合署辦公形式的經驗做法,形成可在街道內復制推廣的“芷江模式”,為研究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提供借鑒意義。
二、做法與經過
調研期間,運用座談會、實地察看、家庭走訪和與相關代表“一對一”溝通交流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真實情況,有效獲取第一手資料,進一步厘清“三駕馬車”權責並切實發揮作用的需要,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三駕馬車”合署辦公取得積極效果。
(一)針對“治理真空沒法抓”,健全規范有序、同向發力的組織體系,確保有人抓
在街道黨工委引領、居民區黨總支牽頭下,全面加強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一是注重選優配強。選拔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社區干部擔任居民區書記,選派社區民警兼任黨總支副書記,為創新社區治理注入新鮮活力。二是優化組織設置。黨總支順勢建立全區首家合署辦公黨支部,由業委會主任擔任黨支部書記,充分吸納居委會、業委會、物業黨員骨干。進一步推進“三駕馬車”高度交叉任職,交叉人數達9人,交叉任職中黨員比例100%。
(二)針對“人員缺位不想抓”,建立上下協調、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確保抓得牢
深入優化居民區共治平台結構,耕耘織密社區黨建網格,促進社區各方代表參與。一是發動培育黨員。由黨總支發動一批黨員骨干加入志願者隊伍,先后成立“城悅”志願者工作室、黨員自管小組,確保服務中心運營實現“自轉”。同時,每周一居委會會同物業、業委會、自管小組共同開展聯合巡邏,每周四黨總支牽頭召開“1+5+X”聯席會議推動問題解決,描畫社區治理“同心圓”。二是織密黨建網格。重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2個片區網格、8個微網格劃分片區實行“網格員+網格長”包干結對機制。通過在網格內發動黨員骨干,由黨員骨干聯絡、走訪、引導若干個居民家庭的做法,促進問題早發現、早解決,也讓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不斷提升,正能量得到充分激發。三是引入專業力量。結合居民區“1+5+X”共治機制,有意識地吸納社區民警、街道業主服務中心、居民區法律顧問等力量開展專項工作和日常矛盾調解,研究討論環境提升、服務提質、管理提效等重大事項,規范了維修資金的使用審計,立項修復了癱瘓多年監控和消防設施,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三)針對“權責不清不好抓”,創新有序銜接、良性互動的合署辦公體系,確保抓得順
一是打造“實體運營”綜合型黨建陣地。在城上城居民區成立街道首家“三駕馬車”合署辦公服務中心,將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放在一起辦公。選派居民區黨總支委員擔任服務中心負責人,創建黨員示范崗,每天至少安排一名黨員志願者值班,接待居民來電來訪,第一時間派單督促問題解決,建立起“一口受理,責任明晰、及時協商,協同解決”的服務機制。中心設有完備的“3+X”功能的黨支部硬件設施,注入紅色元素的同時,為不同居民群體打造服務綜合體。二是開發“雲端服務”創新型黨建平台。同步建成黨建大數據系統平台,居民可以通過同名小程序直接反映問題。系統智能派單給相關人員,后台值班人員跟蹤解決情況,居民可實時查詢問題處理進度,並在問題解決后在線評分。借由科技助力實現了居民工單上傳、統計、分析、分派、處理、結案一站式服務,讓解決問題的速度“跑贏”矛盾發酵的速度。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強化組織、鞏固基礎、搭建網格、完善制度、建設隊伍、整合資源,不斷提高社區治理能力和水平,始終做到堅持“一個核心”,即黨建引領﹔守牢“兩個陣地”,即管好南北兩個片區﹔拉動“三駕馬車”,實現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合署辦公﹔實現“四治融合”,推進德治、法治、自治、共治一體建設﹔建設“五大委員會”,推進居民自治、物業環境、民生服務、群團和平安調解五個工作委員會實體化建設。
(一)形成一個工作方法,以“治理鏈條+合力攻堅”協調推進
在實踐中,梳理總結現有經驗做法,提煉形成“黨建紅七”工作法,從問題發現到問題解決,確保每個節點機制清晰明確。其中包括:黨建引領業委會換屆所建立的人員自管機制、集中多元管理力量的聯合巡邏機制、實現社區問題無死角探查的矛盾預警機制、“合署辦公”模式下的“三駕馬車”聯動機制、梳理“三駕馬車”職權邊界的責任清單機制、鞭策“三駕馬車”協同向前的監督反饋機制、保障治理工作公開透明的公示評議機制,七大機制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以“紅色效率”贏得居民認可。
(二)著眼兩個治理層面,以“領導力+向心力”凝聚共識
首先,實現社區“微觀”層面治理意志的貫徹。社區黨員在業委會、樓組、團隊等社區治理節點中發揮帶頭作用,從而使黨總支的意志能夠在社區的“微觀”層面予以貫徹。而隨著黨員動員網絡的成熟、社區自治項目的發展,使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識不斷提升,正能量得到充分激發﹔其次,實現社區“宏觀”層面治理意志的統一。通過黨員在各治理節點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推動社區服務、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通過指導、協調“三駕馬車”合署辦公的形式,以黨建工作凝聚居委會、物業、業委會的治理共識,為開展社區治理工作的各類載體提供切實保障。
(三)攻克N個治理難題,以“線下接待+線上接單”贏得民心
通過“線下接待+線上接單”7*24小時零距離的“三駕馬車”合署辦公服務模式,真正做到了樓道亂堆物、平台亂晾晒、非機動車亂停等小事當場解決,疑難問題通過每周四的“1+5+X”共治聯席會議協商決定。居民區黨總支還將高空拋物整治、文明養寵、親子樂園等居民需求以項目化方式進行運作,得到居民熱情響應。“合署辦公”以來,小區居民12345投訴量減少了38.7%,物業費收繳率從不足60%提升到超過90%。
四、探討與評論
為實現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斷深化黨建“芷引力”,做細做實做強街道社區網格化黨建,將黨建引領“三駕馬車”合署辦公的實際經驗進行復制推廣,推動形成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實踐的新路子。
(一)固黨建之基,為基層提升組織力
優化支部設置,堅持應建盡建、流程規范、職責明晰,實現組織“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化提升。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把發揚民主落實到位,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選拔一批有情懷、有本事、有擔當的優秀人才進入社區工作。進一步突出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交叉任職、雙向進入的支點作用,強化書記帶班帶隊能力,發揮居民區黨員的“頭雁效應”,鼓勵居民廣泛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讓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二)舉多方之力,為社區打造“合署辦公”2.0模式
在所轄范圍內全面推行黨建引領“三駕馬車”合署辦公2.0模式,引導居民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與物業服務企業建立協調聯動機制,鼓勵更多行政力量、區域化黨建單位、社會資源下沉到居民區,共同探討、解決社區電梯加裝、垃圾廂房改造、房屋修繕、排污不暢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形成黨建工作聯建、小區建設聯抓、物業管理聯手的工作格局。
(三)謀長久之策,為治理提供科技賦能
以黨建網格引領管理、服務、治理“三網融合”,拓展“黨建雲平台”覆蓋面,全面把握社區治理動態,暢通治理主體溝通渠道,組織協調各類管理、執法等力量在網格內、平台上集結,通過智能研判、實時跟進、數據歸集,形成“多格合一”聯勤聯動的運作模式,提高城區管理精細化和服務群眾精准化水平,更好為社區增能減負。同時做好數據存儲,確保系統兼容性,為進一步與“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深度協同做好准備。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