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東乳山市:建設共富黨建聯盟助推鄉村振興

中共乳山市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26日18:4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近年來,乳山市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徑依賴,研究探索建設共富黨建聯盟,引導村庄抱團發展、共同發展,推動實現群體共富、城鄉共富、區域共富、物質精神共富,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一、背景動因

(一)建設共富黨建聯盟符合鄉村振興大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山東省村級黨組織分類推進整體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指出,要以黨組織聯建共建帶動區域內村庄融合發展。運用黨建聯盟的形式,通過“書記幫書記”“組織帶組織”,引導村庄聚集形成“紅色朋友圈”“利益共同體”,對推動鄉村振興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二)建設共富黨建聯盟利於解決現實發展難題。乳山市轄14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601個行政村,總人口53.6萬,農村人口41.6萬。整體來看,村小、人少,普遍發展空間有限。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村庄資源分散、致富帶富能人少、政府投入資金利用率低、農村創新創業氛圍差,以及“空心化”“老齡化”等問題更加凸顯。亟需打破村庄壁壘,通過組織融合、資源整合、發展聯合,推動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奠定長遠發展基礎。

(三)建設共富黨建聯盟具備先行先試的實踐基礎。2018年以來,乳山市開始探索農村黨建聯合發展模式,在南黃鎮試點建立全市第一個非建制性綜合黨委,推進鄉村振興樣板片區茶葉重點項目建設,邁出鄉村振興共建、共商、共富、共享的第一步。隨后,逐步探索農村“聯合黨委”“區域化黨建綜合體”等工作機制。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生產結構、人口結構、治理結構等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原先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已經不足以有效破解農村發展中各類問題的實際,2021年,乳山市選取城區街道、夏村鎮為試點,探索組建共富黨建聯盟,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在加強頂層設計、系統謀劃的基礎上,在全市面上逐步推開,目前已組建聯盟20個,覆蓋全市204個行政村。

二、主要做法

(一)N種組合方式,最優化整合區域資源。打破農村地區地域、隸屬關系等限制,統籌行政村、企業、社會組織,採取“基本型+自選型”N種模式,因地制宜、按需組建黨建聯盟。基本型共有5類:一是“優勢互補”型。即將地域相近、資源互補的多個村黨組織聯建,統籌調配人力、項目、資金、土地等,推動區域內村庄優勢互補、聚力發展。比如,城區街道城中村騰甲庄村,總資產超4億元,但現有可用土地不足100畝,無法引進發展新的產業,而周邊5個城郊村可用耕地達2766畝,但仍沿用傳統種植方式,村集體經濟薄弱,缺乏發展后勁。組建共富黨建聯盟后,由騰甲庄村以現金方式出資1200萬元,成立山東騰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城郊村土地1100余畝,整合上級扶持資金200萬元入股,投資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年收入達400萬元,城郊村每年保底分紅收入4萬元。二是“產業依存”型。即立足農產品、文旅、民宿等特色產業資源,通過聯建區域黨組織,將具有共同發展基礎和發展意願的村企聚集起來,通過品牌統一規劃、技術統一推廣等,放大規模效應,形成產業優勢。比如,大孤山鎮以大姜產業為主導,整合鎮域202省道及馮乳線沿線10個大姜種植規模較大的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組建黨建聯盟進行全區域統籌,目前已累計流轉土地2000畝,推動形成區域產學研全鏈條發展體系。三是“以強帶弱”型。即以農村工作片或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為單位,以帶動力強的村或合作社為龍頭,通過聯片打造、成立聯合社等形式,推動村與村聯姻共建,統一規劃招引項目,在生產、管理、銷售等鏈條上實現一體發展,激發弱村發展活力。比如,南黃鎮組織先富起來的明星村院后村與周邊4個經濟薄弱村結對共建,流轉土地400余畝,發展羊肚菌、五彩小麥種植項目,實現自我造血,帶動村集體年增收8萬余元。四是“以工促農”型。即以區域龍頭企業或大型農業項目為依托,組織涉及的村庄、企業等成立黨建聯盟,推廣“黨組織+項目(企業)+村”的發展模式,連片打造、整體推進、共同發展。比如,夏村鎮依托台依湖集團,打造共富黨建聯盟綜合黨委,推動企業及周邊10個村、5個合作社聯建,發展“葡萄酒+”主導產業,實現集團化發展。先后整合土地3000畝,預計帶動村集體每年增收43.8萬元,增加就業崗位100余個。五是“城鄉聯建”型。即綜合考慮市直部門單位、企業在職能、資源、產業等方面優勢,引導他們在與農村黨組織結對聯建的基礎上,到村所屬的區域黨建聯盟“報到”,幫解區域發展難題,推動城市資源、先進理念、優質服務,以更加科學的方式下沉覆蓋到農村,助推城鄉共富發展。

(二)七重機制保障,立體化推動良性運轉。從內部制度建設入手,探索建立“七聯”黨建機制。一是“事務聯商”。建立共富黨建聯盟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每季度聯合進行1次“頭腦風暴”,聯盟內各黨組織負責人協商聯盟重大事項。二是“規劃聯定”。由共富黨建聯盟牽頭,統籌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村庄布局等因素,每年初編制聯盟發展年度規劃,制定重點任務清單,經聯盟聯席會議、轄區黨員群眾代表會議通過后組織實施。三是“人才聯育”。建立27個共富黨建聯盟賦能實踐站、1個共富黨建聯盟人才微信群,安排轄區58名致富能手、產業帶頭人跨村擔任共富黨建聯盟“發展顧問”,邀請專家開展“線上直播培訓+線下田間課堂指導”,累計培養“土專家”“田秀才”800余人。四是“產業聯興”。由共富黨建聯盟牽頭,組建83家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聯合社,推動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提升區域產業配套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組建29家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土地托管、機械服務、農產品加工等一站式服務。五是“治理聯抓”。建立共富黨建聯盟黨組織領導,轄區村級組織、各類經濟社會組織以及利益相關方多元參與的區域協商機制,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困難和矛盾糾紛,定期召開議事會、聽証會協調解決。六是“品牌聯創”。組織聯盟內成員統一注冊農產品商標98個、創建農產品品牌47個,聯合舉辦“農民豐收節”“牡蠣文化節”“採摘節”等系列活動,培育打造鄉村電商創業網紅178個,扶持構建起“一盟一播一品”格局。七是“考核聯評”。每月組織鎮街對鎮域內聯盟進行1次考核,考核結果與轄屬村黨支部考核挂鉤,實行考核分數“聯增聯減”,激勵村黨支部爭先進位、比拼趕超。

(三)搭建四類載體,最大化激發整體活力。一是開展聯盟干部“賦能提素”活動。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市級依托市委黨校、“賦能實踐站”,採取小班教學、專題授課、外出考察等方式,定期對共富黨建聯盟內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培訓,提升履職能力水平﹔每季度組織1次聯盟“擂台大比武”活動,組織聯盟成員現場觀摩,推動橫向交流學習。二是開展經營發展“八方助力”活動。組織12家涉農職能部門,組建市級共富黨建聯盟項目評估小組,跟蹤指導項目發展情況。安排20家對口市直部門精准聯系幫包,組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組成“共富服務隊”,協助推動聯盟發展。在聯盟項目手續辦理、施工建設、資金支持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三是開展“共富指數”評估排名活動。採取聽取匯報、實地查看、問卷測評、調閱數據等方式,市級定期對各聯盟的致富、帶富、滿意度等核心指數打分評價、通報排名,濃厚干事創業氛圍。四是開展“星級紅盟”挂牌表彰活動。結合“共富指數”評估、日常考核情況,市級每年底對聯盟進行評星定級,對五星級進行挂牌表彰獎勵,二星級及以下予以摘牌,並設定三個月觀察期,樹立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三、實踐成效

共富黨建聯盟,重塑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各類組織、各種要素聯系在一起,以方法變革為鄉村振興注入“領跑”動能,在“融合”過程中深刻改變了鄉村治理格局。

(一)充分彰顯了黨建引領作用。堅持合縱連橫的組織架構模式,在縱向上,以市委組織部為統領,以鄉鎮黨委為主導,以村黨組織為基本單位,以特色產業黨支部為操作點,構建起四級連抓、層層落實的組織體系﹔在橫向上,每個黨建聯盟建立1個工作黨委或黨總支,確定1個牽頭或者輪值單位負責日常事務對接,同步有機聯結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推動農村、單位、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形成“聚合”態勢,有效化解了部分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的問題。

(二)有力促進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通過黨委政府“政策引”、龍頭企業“橫向帶”、產業協會“縱向領”、合作組織“利益聯”等措施,實現特定空間區域范圍內不同村庄之間的優勢互補,農業與鄉村旅游、生態觀光、飲食民俗、電子商務等有效銜接,盤活了村集體資源、資產和資金,推動農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幫助老百姓增收致富。目前,已打造3大產業振興示范帶,預計今年能夠幫助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普遍實現收入增幅20%以上,為就業困難戶、生活困難群眾提供工作崗位3000余個。

(三)顯著提升了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在推進共富黨建聯盟建設過程中,乳山市改變以往各自為政的村級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廣泛吸納各類組織參與鄉村治理,同時健全民主議事、會議協商、大事聯議等制度機制,引導陽光理政、規范辦事,大大增強了聯盟內各村的組織動員能力,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由“站著看”向“主動干”轉變,為鄉村振興孕育了更大動能。目前,各村組建義務巡邏隊、和事佬調解隊、志願服務隊等486支,2.4萬余名黨員群眾主動認領疫情防控、撂荒地整治、森林防火等攻堅任務。

(四)穩步推進了鄉村建設行動。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統一推進聯盟村庄規劃、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環境連片整治等,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了村居環境品質,也加速了文化融合、民心凝聚,“人人講美德、戶戶樹先鋒”的良好風氣已經悄然形成。目前,104個村建設“暖心食堂”,312個村新建群眾文化休閑廣場,打造鄉村文明街、文化牆1萬多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32個,評選出“文明家庭”、精致農家“示范戶”2萬余戶。

四、工作啟示

(一)要抓住黨的領導這個根本。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共富黨建聯盟涉及條條塊塊、方方面面,必須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從更高層面建立統一領導、協調各方、有序推進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牽引力。在推進共富黨建聯盟建設過程中,乳山市將黨建工作作為聯盟建設的基礎性、先導性工作,以“黨建+”為紐帶,推動“聯盟建設”一個步調整體推進、一套標准督促落實,保証了聯盟實體化運行。

(二)要聚焦共同富裕這個方向。群體共富、城鄉共富、區域共富、物質精神共富是建設共富黨建聯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隻有想方設法讓老百姓都富起來,才能取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發展也才更有底氣。在推進共富黨建聯盟建設過程中,乳山市不僅堅持以強帶弱、以大帶小、以富帶窮,還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推動村黨組織抱團發展,各類資源下沉覆蓋農村,充分保証村集體和村民能夠共享發展成果,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在農村的完美結合,是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三)要堅持按需組建這個前提。共富黨建聯盟是一種動態調整的組織體系,必須將組建主動權交給基層黨組織,強化主動介入意識、主動對接意識和互利共贏意識,因地制宜、按需而建,才能更充分發揮出聯盟的合力作用。在推進共富黨建聯盟建設過程中,乳山市堅持科學確定聯建主體,不設固定模式,不限領域地域,不搞“拉郎配”,不要求“上下一般粗”,通過自由組合的方式,有效推動了聯盟各方感情融和、理念融合、發展融合,創造了“1+1>2”的發展效果。

(四)要把握資源整合這個關鍵。鄉村振興不僅需要有機整合同一區域范圍內的不同村庄資源稟賦要素,更需要跨區域的資源鏈接,實現不同性質資源要素間的功能性互補。在推進共富黨建聯盟建設過程中,乳山市通過搭建各類載體平台,充分整合職能部門、企業、院校、行業協會、經濟組織、金融機構等各類組織資源,構建“大黨建、大聯盟、大發展”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有效化解了鄉村振興中的資源鏈接問題,走出了一條全社會支持鄉村發展的共富之路。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