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龍裡縣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26日18: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貴州省龍裡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面推行“居民點單、支部派單、全員接單、組織晒單”服務模式,形成“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初步做到行業系統融進來、機關干部沉下去、黨員群眾齊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水平不斷提高。
一、背景和起因
龍裡縣常住人口23.4萬人,轄1個街道和14個城市社區,黨員5922名,城鎮人口8.4萬人。為有效破解城市基層治理中統籌協調不好、響應不夠及時、服務不到位、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探索建立“四單”服務模式,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推動為民辦事常態化、機制化,辦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層治理能力和為民服務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居民“點單”,廣泛收集訴求。一是群眾會聽民聲。通過召開群眾會、居民代表大會等方式,廣泛征集群眾困難需求,誠懇聽取黨員、居民代表等對小區開展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的意見建議。對能夠現場答復的問題訴求全部現場答復,並明確辦結時限。對社區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社區黨支部分析研判,建立台賬,納入派單計劃。目前,各小區召開城市基層治理群眾會325次、居民代表大會458次,收集居民意見訴求1095條。二是網格員訪民意。實行“雙向”包保網格模式,由縣委常委領導+街道科級干部聯系社區,其他縣處級領導+社區常務干部包保大網格,機關企事業單位負責城市基層治理工作,確保責任到人,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網格員每周深入小區開展1次“入戶問需”,全方位了解居民訴求。目前,共精准收集老舊小區環境衛生差、停車難等共性問題58個,其他個性問題330余個,累計解決各類事項320余件。三是主題日征民情。結合主題黨日設定居民需求“征集日”,將每月23日作為居民“點單”固定日,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在各小區定點開展征集活動,多層面收集了解居民關心關注的難點問題及對當前小區治理的迫切需求。目前,共在小區設立意見箱56個,各黨支部結合主題黨日開展“征集日”活動442次,收集居民意見建議480余條。
(二)支部“派單”,明確承辦責任。一是分類梳理訴求。建立民情民意集中處置機制,在社區設民情信息員,對收集上來的群眾需求及時統計匯總、分類梳理,制定政策法規咨詢、矛盾糾紛調解、事務代辦等7類“菜單”,按照公家事、大家事、自家事進行“三事分流”界定責任類別,依照不同類型進行“派單”。目前,共梳理形成“公家事”482件、“大家事”925件、“自家事”275件。二是確定承辦單位。建立完善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制度,依托社區網格化包保單位、志願服務隊力量開展聯動服務。同時,結合黨員特長優勢、服務意向和服務時間等,編制黨員志願服務項目清單,建立相應服務崗位,精准指派居民“點單”任務。目前,共梳理建立服務崗位30余個。三是精准送達指令。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社區吹哨、部門報到”聯動服務平台建設。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派單”,建立微信群、QQ群,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對小區志願者和黨員“派單”。目前,共開展線上線下“派單”1680余件。
(三)全員“接單”,推動事項解決。一是共商“公家事”。對居民“點單”涉及的市政設施建設、應急管理等社會“公家事”,由網格化包保單位、行業主管部門共商對策,分別結合職能職責進行“接單”,協同抓好包保網格日常事務。目前,已有118家單位參與“接單”。二是共議“大家事”。對小區存在的社區管理、文明共建等社區“大家事”,引導在職黨員、網格員共商解決,結合業務優勢和自身特點進行“接單”,認領“服務崗位”, 開展“項目化”共建和“清單式”服務,把在職黨員從“8小時內崗位履職”延伸到“8小時外社會服務”。事務辦結后及時向“點單”居民反饋辦理結果,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目前,共有219名網格員、4832名黨員“接單”,並按照時間節點推進服務。三是共解“自家事”。對收集到的家庭矛盾糾紛、贍養老人等居民“自家事”,由社區和網格聯合志願者深入開展“菜單式”“組團式”志願服務活動,發動志願服務隊、廣大居民群眾參與小區衛生保潔、治安巡邏等,形成“黨員示范帶頭干”到“群眾參與主動干”的良好格局。目前,全縣14個社區建立志願服務隊87支,679名志願者、3400余名群眾參與小區“接單”任務﹔社區開展好人好事推選316人次,評選文明家庭和“好媳婦”“好婆婆”“好公爹”758人(戶)。
(四)組織“晒單”,營造共治氛圍。一是亮承諾。建立在職黨員積分管理、考核激勵機制,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深入社區網格開展承諾踐諾活動。目前,全縣共有4832名在職干部到社區網格報到參與基層治理,1500余名黨員晾晒承諾踐諾事項4500余條,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680余件。二是亮服務。各小區基層黨組織每周統計匯總小區黨員、網格員“接單”任務及完成情況,月末在小區公開欄、微信群公示。採取“積旗制”方式對小區黨員、網格員“接單”進行鞭策激勵,完成1次“接單”任務積1面小紅旗,對每月積累紅旗前三名的黨員、網格員,社區授予“服務明星”榮譽稱號,在小區“榮譽牆”進行公示,發揮了激勵先進、督促后進作用。目前,共對631名小區黨員、網格員“接單”情況進行公示公開,評選“服務明星”168人。三是亮實績。社區黨組織根據包保單位工作開展情況,及時將單位每月到包保網格開展走訪、巡查、摸排、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問題等情況進行公示公開,接受群眾評議監督。實行每月督查考核排名,對每月評比成績排名后2位的網格進行通報,連續2次被通報批評的網格包保單位,報請縣委進行處理。目前,已對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開展工作情況進行實績晾晒236次,有效增強網格包保單位工作責任心。
三、取得成效
通過推行“四單”模式,建立“縣委主導、縣委組織部統籌、冠山街道主責、部門(單位)負責、社區落實”的定期聯席聯動制度,有效推動了職能部門和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力量在社區聚合,部門聯動共駐共建得到進一步優化。全縣4832名在職干部到社區到網格報到,組建志願服務隊87支,召開群眾會325次、居民代表大會458次,收集居民意見建議1095條,開展線上線下“派單”1870余件,118家機關企事業單位、4832名黨員、219名網格員“接單”,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1870余件﹔評選文明家庭和“好媳婦”“好婆婆”“好公爹”758人(戶),評選“服務明星”168人。黨員通過“雙報到雙履職”解決群眾訴求,示范帶領群眾爭當網格員、全民“接單”互幫互助,切實增強群眾自管、自治的“主人翁”意識,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成效明顯,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黨在基層執政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該經驗做法相繼被中國組織人事報、共產黨員網、貴州改革情況交流、貴州日報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
四、啟示
(一)堅持黨建引領,夯實治理根基。黨的領導是覆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貫穿國家治理全過程的,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微細胞”,是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度和溫度的“神經末梢”。龍裡縣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建立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縣、部門(單位)、鎮(街道)、社區、網格、群眾六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格局。實踐証明,隻有在黨的全面領導下,才能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二)密切聯系群眾,把握治理關鍵。群眾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者,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受益者,必須充分發揮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體作用。龍裡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小區黨建作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的關鍵一招,深入開展“社區是我家,共同建管她”示范創建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調動群眾積極參與,實現從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到群眾主動管的目標。實踐証明,隻有將黨員群眾更加有力地組織和動員起來,在深入服務群眾、更好帶領群眾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才能最大限度激發人民群眾自治熱情,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三)凝聚多方合力,提升治理效能。打破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困局,推進各領域黨建融合發展,是城市基層治理的破題之筆。龍裡縣立足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從“單兵作戰”向“協同善戰”“傳統作業”向“科技運作”轉變,把各級黨組織貫通起來,廣大黨員、群眾聯動起來,為街道社區賦權減負,推進人財物下沉,抓實共駐共建工作,實現優勢互補,整體聯動。實踐証明,隻有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才能最終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