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
2022年08月24日13: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2年3月,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上海,面對此輪疫情,上海的基層治理正接受著一場特殊的大考。基層人員配備有限、需要實施封控、網格化核酸篩查的小區數量又隨著疫情情況增加。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出無限可能?如何在基層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到科學、精准?結合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和街道社區人群特征,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網格化黨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搭建“樂高式”工作體系,在疫情防控隊伍力量的“搭”“拼”“接”中,實現疫情防控的精准、高效運轉。
一、案例背景
2022年3月,面對由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本土疫情,靜安區廣大基層社區干部、疾控人員、醫務工作者等各條戰線抗疫人員紛紛奔赴一線、夜以繼日,共和新路街道轄區內的一些小區、樓棟也因防疫需要實行了封閉管控,防控壓力驟然增加。
在這場對基層治理的特殊大考中,共和新路街道積極響應。面對基層人員配備有限、需要實施封控、網格化核酸篩查的小區數量又不斷隨著疫情增加等棘手情況,共和新路街道不斷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創造出無限可能,思考如何在基層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實現科學、精准。
結合街道社區的人群特征,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探索形成“樂高式”基層抗疫工作模式,在疫情防控隊伍力量的“搭”“拼”“接”中,實現疫情防控的精准、高效運轉。
二、主要做法
(一)“搭”:搭建人員配置
長期以來,共和新路街道依托網格化黨建工作機制,形成了居民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和樓組微網格的工作架構,基層黨組織發揮著“指揮棒”一般的重要作用,引領著整個體系的力量凝聚和高效運作,一旦有突發情況,可以第一時間激活社區治理的“神經末梢”。
老舊小區是本輪疫情防控難點之一。在共和新路街道,滬太路651弄、631弄小區均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人口密度高且人員復雜,廚衛共用現象普遍,居住條件和衛生環境也相對較差,居民交叉感染風險較大。
為了更好地開展抗疫工作,街道將居民區劃分為6個網格塊,區委組織部選派干部、街道機關干部會同居委會干部和安保力量,每日上午以2人為一組,分頭前往各個樓棟,挨家挨戶開展入戶調查。通過採用“網格化負責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梳理基礎數據、配送物資工作、做好小區固守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調研組給予的數據支撐下,掌握、梳理了塊內人員結構、陽性病例、密接人員等基礎數據台賬,做好動態更新,維護塊內秩序,確保人員足不出戶。
積木一般層層搭建的網格化管理,使得街道整體疫情防控各個環節精密銜接,數據排查、人員轉運、小區封控、網格篩查,經受得住緊急情況的沖擊。第一時間落實抗疫指令,管控嚴格有序,需求及時上傳,在疫情突襲的情況下依舊嚴密不鬆散。
經過幾個月的實踐,形成了共和新路街道特有的人員矩陣式布局,由街道領導班子帶片,衛生中心醫護人員、派出所民警、機關干部(選派干部)、居民區干部、各類志願者、物業及第三方人員等力量組成“六邊形”防疫工作小組,實現“1+6”社區防疫高效運轉模式。
(二)“拼”:“拼”出人員合力
疫情突發,社區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可是街道、居委的在崗人員有限,面對這一迫切需求,共和新路街道將目光瞄准了“共同行動”區域化黨建平台以及社區“雙報到”在職黨員。
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獨特優勢,發揮黨組織的堅強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號召各居民區黨組織成立了26個臨時黨支部,1900余名在職黨員在封控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例如727弄居民區臨時黨支部形成了“三定一群”工作機制,即“一定支委、二定崗位、三定職責、建微信群”,保証在職報到黨員各司其職、齊心配合﹔831弄居民區臨時黨支部將任務進行分組,核酸組、物流組、團購自治小組等緊密配合,靈活對接,實現防疫工作高效運轉﹔唐家沙居民區臨時黨支部的配藥組集思廣益,將登記、配藥、核對、送藥整個流程電子化、細致化、精確化和高效化,2個月來,已經累計為居民配藥2500余人次。此外,居民黨員和樓組長也同樣沖鋒在前,協助“兩委”班子成員,全面開展群防群控、聯防聯控。小區志願者們不僅成為了傳遞物資的“熱心人”,又是調解矛盾的“老娘舅”,還是心理疏導的“貼心人”。在多重身份的拼搭中,在社區疫情防控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頂起了一片藍天。
各方人員形成合力、發揮所長,點位長負責檢測點位的統籌安排、培訓和分工,居民區塊長、樓組長熟悉居民情況、年輕黨員腿腳勤快、下沉干部掃碼操作熟練……一切井然有序。街道通過建立標准化處置流程、科學化分工職責,拼出全員最大合力。
(三)“接”: “接”力人員運轉
抗疫是一個長期戰斗的過程,一線工作強度大、節奏快,面對繁重的抗疫工作,街道需要源源不斷的志願力量補充進來,如何做好“接力”和“對接”對於長期堅守防疫關卡至關重要。
在“樂高式”志願體系中,接續方式的人員蓄力發揮了積極作用。共和新路街道依托社區黨建網格,建立了完善的科學調配和志願招募制度,130余名機關干部、70余名機關社工、78名市委、區委組織部選派干部赴一線支援居民區,建立26個“抗疫突擊小隊”,根據居民區戶數、工作量等調配人員力量﹔26個“臨時黨支部”,由臨時黨支部書記統籌調配人員力量,設立核酸組、物資組、巡邏組等,與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配合推進抗疫工作﹔組建26個疫情防控儲備志願者微信群,補足5000余名志願后備力量,在核酸篩查、突發情況時隨時補位。面對篩查任務重的大型社區,緊急調配其他組的同志“一線”支援。同時,面對網格化核酸篩查的常態化工作,建立“輪崗輪休”機制,實現篩查工作的長效運轉,也能讓社區干部有喘息的機會,站好“責任崗”、傳好“接力棒”。
三、實際成效
(一)精密銜接,人員班子靈活百搭
在黨建引領下,每位人員都像一塊“樂高積木”,合理分工,共同使力,迅速搭起“抗疫堡壘”,在黨組織的指揮帶領下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在疫情突發的情況下,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經受住了一切緊急情況的沖擊,在最大程度上阻斷了疫情的傳播。
在這樣的架構中,每一位人員通過專業化、系統化的多場培訓,都成為了“知識庫”“多面手”,“先摘面罩,脫一樣洗一次手”“打開健康雲,出示檢測碼”。從檢測前期的名單梳理、動線安排、口徑宣傳,到現場輔助掃碼、維持秩序、協助上門檢測,細致到“大白”的穿脫順序、醫療轉運及配藥申請、代買菜等等,每一個崗位都能看到機關、社區干部的身影,有些甚至成為志願者上崗前的“專業培訓師”,一旦人手短缺,隨時可以補替,確保不因緊急情況而陷入體系癱瘓,實現有序運作。
(二)一呼百應,抗疫力量迅速集結
在“樂高”式體系中,黨組織充分發揮核心作用,將各方力量凝聚到共和新路街道抗疫過程中,解決了街道人員稀缺的問題,在突發情況的關鍵節點以最快速度拼接出一支力量雄厚的抗疫隊伍。
“樂高式”的人員拼接讓志願隊伍在緊急防疫中凸顯出極大的速度優勢——快速響應、快速成隊、快速培訓、快速上崗。來自各個單位的志願力量如“積木”般匯集於此,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平日裡,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疫情時,他們在“樂高”式拼接中一呼百應,迅速集結,組合成源源不斷的疫情防控力量,搭建堅實的“抗疫城牆”。
(三)優化調配,戰斗能力長期高效
“樂高式”體系的工作方式,不僅在時間維度上以“接力”實現長效運轉,而且在空間維度上以“對接”的方式實現同時運作,志願力量源源不斷,無縫銜接走上防疫崗位,形成“防疫流水線”。在長達3個多月的不間斷、白+黑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合理長效的志願者機制成為社區抗疫工作人員的最強后盾,以最高效率發揮團隊力量。
在這樣一種“樂高式”的志願體系中,共和新路街道回答好了統籌推進社區疫情防控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這道抗疫“必答題”,一塊塊“積木”在搭建中通力合作、守望相助、環環相扣。
四、經驗啟示
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能否有效防范和應對重大風險的挑戰成為基層社區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對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基層黨組織的高度凝聚力和戰斗力如何凸顯,如何構建以黨建為核心的治理體系應成為基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堅持黨建引領,打造“一核多元”工作體系
在疫情阻擊戰中,基層黨組織必須發揮帶頭引領作用,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多元力量為一體的工作體系,嚴密組織,實現最強行動力。
完善“黨建+治理”模式,樹立大黨建理念。增強黨建輻射范圍,把各領域黨建要素凝聚到基層治理之中,以黨建快速牽動社區每一個神經末梢。要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實現自我管理與服務,共同改善社區環境、提供生活服務和開展事務協商。整合社區警務資源力量、安保力量等,加強疫情巡邏、關卡把守,與志願者積極對接,通力合作,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和效率。同時,充分調動企業單位、“兩新”組織等社會資源,提供一定物資、人力幫助,為社區增加外援支持,增強社區防疫機制長效運轉。
(二)健全應急化動員機制,打造韌性社區
“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社會動員史”,社會動員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現代治理中的重要工具,也是社區基層有效運作的重要工具。
增強網絡密度,高效銜接社會動員網絡各節點。發揮黨建極強的號召力與凝聚力,以黨群中心為平台,將應急需求信息迅速傳達至各個組織單位,並在各支部再次進行動員,通過緊密聯系的網絡結構實現信息高效傳達和人員的迅速集結,加強對動員各方的積極引導,保障抗疫隊伍持續、穩定、可控地運行。
推動黨組織與動員各主體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形成共治理念,搭建聯絡平台,形成架構多層復合、成分多元參與,功能特色互補、職能銜接融合,機制靈活規范、運作良性循環的系統動員網絡結構。
構建常態與應急相結合的綜合型治理體系,保障社區健康發展。當進入常態化管理后,需要將治理體系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整合,分門別類運用到日常管理、風險管理、應急管理當中,建立風險管理、日常管理與應急管理循環往復、持續改進的“治理環”。
(三)創新理念方式,實現基層治理體系現代化
打造多方協同、守望相助的防疫核心新紐帶。充分搭建由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和志願者形成的基層治理新紐帶,強化共同體意識,在緊急情況下優勢互補、互幫互助。充分發揮這一紐帶的基層治理功能,轉化建立長效機制。 把此次戰“疫”過程中建立的“居委+物業+業委”“機關+居委+志願者”“點位長+志願者+群眾” 等聯動機制轉化為長效機制,打開黨建新格局,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的防控局面。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