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陝西富平縣: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 “五小服務”模式解難群眾身邊事

中共富平縣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24日13: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社會形態的復雜多變,群眾需求的多元多樣,加之疫情防控等突發事件的加持,讓補齊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短板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近年來,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堅持黨建引領,以小切口破解大難題、小服務撬動大治理,創新推行以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點亮小心願、宣傳小人物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治理“五小服務”模式,成效明顯、啟迪頗多。

一、背景起因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總面積1242平方公裡,轄14個鎮2個街道、268個行政村19個社區,戶籍總人口78.6萬,常住人口64.25萬,城市人口18.7萬,是陝西人口大縣。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縣城建設邁上了快車道,城市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之也產生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縣城東片區新建大型商住小區越來越多,人口密集且流動性大,外來人口不斷增多,小區物業服務質量不高、車輛亂停放等問題時常出現。縣城西片區基礎設施較差,老舊小區較多,物業管理缺乏,小區屋頂漏水、線路老化等問題層出不窮。如何快速有效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小事、讓老百姓感到服務就在身邊,避免矛盾在基層積累、風險在社區環繞,仍舊是不得不正視和面對的一個難題。

1.如何有效管理服務不斷擴大的社區居民群體?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型樓盤、萬人小區不斷出現,社區大型化,人口流動速度加快,居民構成更加復雜,增大了社區治理難度,傳統治理模式難以適應,在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暴發時,更暴露出動態情況難以快速掌握的問題。

2.如何採取有效方式滿足群眾多元化訴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群眾不僅有信息咨詢、水電維修、看病就醫等日常生活訴求,還有文化、娛樂等精神層面的訴求,群眾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對社區服務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社區一家的力量更加顯得捉襟見肘。

3.如何推動社區、小區治理實現自運轉?如果僅靠行政命令和簡單宣傳,很難調動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也難以激活社區治理的內在動力。在社區經費短缺、需要以無償服務為主開展工作的現狀下,如何把社區居民的積極性激發出來、調動起來,主動承擔起鄰裡糾紛協調等事項,成為擺在社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二、主要做法

面對傳統治理模式難以滿足群眾新期盼、新要求的困擾,富平縣經過摸索實踐、總結提煉,創新推行以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點亮小心願、宣傳小人物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治理“五小服務”模式,以“建好小平台”為基本載體,通過小區黨支部、網格化管理、“院落議事會”“群眾文藝小舞台”等,構建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網格員、居民群眾等共同參與的共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以“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點亮小心願”為服務內容,廣泛收集居民訴求,分級響應快速辦理,把便民服務做到居民家門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日常平時,把溫暖關懷送到居民心坎上,有效解決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宣傳小人物”為主要方式,建立“小人物風採集錦”“社區好人”評選等鼓勵激勵機制,調動了網格員、駐區單位、居民群眾開展服務、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激活了社區治理的一池春水。

1.以“建好小平台”為基本載體,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紐帶的組織架構。

建強小區黨支部,推動黨的組織有效覆蓋。富平縣把小區作為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全覆蓋成立小區黨支部,支部書記由社區工作者、網格長等擔任,並將物業經理、業委會主任等發展為支部委員,物業公司、業委會從相互對立轉變為同向發力,形成小區黨支部領導物業公司、業委會的治理模式。城關街道陶藝社區喬山商住小區存在生活垃圾堆積、無任何公共設施、社會車輛隨意停放等問題,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社區了解情況后,及時成立小區黨支部,帶領黨員群眾安裝車輛識別機、人行門禁系統、路燈監控並且規劃停車位、定期整治環境衛生等,居民群眾有了“主心骨”,小區實現了由“亂”到“治”的蛻變。

做實網格化管理,延伸社區治理觸角。根據區域布局將社區劃分為若干網格,組建網格長、網格員(以樓棟長、巷道長為主)隊伍,並在小區設置網格化管理公示牌,明確“常在小區走一走、碰到糾紛勸一勸”等“十個一”服務職責。在網格員隊伍組建中,注重把熱心居民和閑暇時間充裕的老干部、老黨員等發展為網格員,通過“敲鑼打鼓”的方式讓其上崗,解決了無待遇沒人干的問題,組建起一支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的網格員隊伍。

推行“院落議事會”,群策群治商議小區問題。堅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涉及單位等共同參與,以“民意收集-協商議題-議前准備-協商議事-反饋結果”的“五步議事法”開展議事,通過廣泛推行“院落議事會”等議事“小平台”,形成“一方引領、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及時解決涉及群眾公共利益的小區問題。城關街道渭運社區育英巷小區南、北兩棟樓共用一個水表,一戶水費收不上,兩棟樓就會全部停水。接到停水反映后,社區立即聯系小區黨支部、業委會、水廠負責人等,當天就召開“院落議事會”,明確繳費規則,及時解決了居民用水難題。

辦好“群眾文藝小舞台”,激發小區居民自治活力。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定期舉辦“群眾文藝小舞台”,把黨的創新理論、社區治理政策、新道德新風尚等作為主題,組織群眾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表演活動,起到宣傳、教育、凝聚、服務群眾的作用,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東華街道福民社區富龍大廈小區黨支部書記王中興說,“群眾文藝小舞台為小區居民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台,拉近了居民和小區黨支部的關系,現在,我們小區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緊緊團結在一起”。

2.以“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點亮小心願”為服務內容,全方位、多元化、暖心式聯系服務社區居民。

“提供小方便”,把便民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緊扣群眾身邊的小事瑣碎事,社區認真梳理居民日常訴求,對居民平時咨詢較多的業務,編制辦事指南、設置小區快遞代收點並制作便民服務卡,讓居民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生活中的小麻煩。針對居民反映的生活、娛樂場所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社區積極協調轄區單位、企業等,將運動場地、停車位、圖書室等與居民錯時共享,打造共享式生活娛樂圈。另外,每年到居民退休工資認証、高齡補貼審核等比較集中的時段,社區都會把辦公桌搬進小區,現場幫居民辦理業務。庄裡鎮景翼社區對行動便利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對在外居民提供線上和代辦服務,對老弱病殘居民提供上門服務,全方位回應訴求、解決問題,贏得居民點贊。

“化解小矛盾”,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日常平時。富平縣通過網格員日常走訪、熱心居民反映等方式,動態了解小區居民糾紛矛盾,對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等個體矛盾,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等聯合“三官一律”,採取說情、說理、說法“三說”工作法進行調解,實現“小事不出網格、矛盾不上交”。對涉及群眾公共利益的矛盾糾紛,社區黨組織召集黨員居民代表、物業企業、涉及單位等,採取上門說事、現場調解等方式,努力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前,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小區。東華街道溫泉社區東方一品小區居民曹女士樓上住戶家漏水,導致自家客廳天花板出現大面積牆皮脫落,與鄰居多次協商未果。樓棟長獲悉后,及時聯系黨支部書記,第一時間查清問題,商定解決方案,最終鄰裡握手言和。

“點亮小心願”,讓困難群眾感到關懷和溫暖。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體,組織開展“小心願、我來圓”主題活動,將征集到的“小心願”張貼在社區“心願牆”,動員轄區單位黨員、社會愛心人士等根據自身能力,按照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自願認領、幫助圓夢,社區對點亮心願的黨員、干部、群眾頒發“愛心徽章”,帶動身邊人積極參與,營造有愛心、有溫度的社區。

3.以“宣傳小人物”為主要方式,建立以居民評價為基礎的鼓勵激勵機制。

開設“小人物風採集錦”專欄,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在社區微信公眾號開設“小人物風採集錦”專欄,及時宣傳在便民服務、化解矛盾、點亮心願、志願服務等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樹立身邊學習榜樣,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從眾效應,帶動“沉默的大多數”。

開展“社區好人”評選活動,樹立“小人物”也是大英雄的服務導向。通過微信公眾號、網格員、居民等征集好人線索,年底由社區整理審核后形成候選人名單,組織社區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結合日常掌握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對評選出的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扶危助困等10類“社區好人”進行集中表彰,現場頒發榮譽証書和獎品,通過“小人物”傳遞社區服務正能量,形成崇尚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的濃厚氛圍。目前,城關街道渭運社區已舉辦4屆“渭運好人”主題頒獎典禮,形成了社區有榜樣、身邊有楷模、行動有標杆的良好氛圍。

納入網格化管理考核,激發駐區單位、網格員責任感、榮譽感。每年底,各個社區組織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對駐區單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理情況進行考評,對開展活動成效好、群眾滿意度高的單位和黨員進行授牌表彰,充分調動了駐區單位、在職黨員開展共駐共建、參與志願服務的積極性。同時,把當好網格員作為培養后備干部的重要渠道和發展黨員的優先條件,對工作表現突出、作用發揮明顯的網格員重點培養,及時吸收進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社區“兩委”干部中,讓他們被看見、受尊重、得榮譽,充分激發了網格員的服務熱情。

三、成效啟示

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關鍵要把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出發點和落腳地。富平縣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五小服務”模式既回答了社區治理的基本命題,又贏得了民心民意,以“潤物細無聲”的細小舉動、真心服務,提升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堅持黨建引領、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是實現社區共駐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基礎。社區治理不是簡單的維護社會秩序,而是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基層、植根於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組織群眾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實現黨領導社區治理、依靠群眾加強社區治理。黨組織超脫各方利益之外,處理事情出於公心,為群眾提供議事平台,在引領服務群眾方面具有天然的組織優勢。在“五小服務”模式實踐中,富平縣堅持黨建引領,全覆蓋成立小區黨支部,並作為網格化管理的樞紐,有效地把黨員、干部、群眾和駐區單位、物業公司、業委會等領導起來,推動各方積極發揮作用,將社區服務“化整為零”、沉到一線,提高了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能力,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局面,增強了社區治理的凝聚力。

2.推動“生人治理”向“熟人治理”轉變是打破社區治理壁壘的重要手段。城市社區居民構成類型多樣,居民與居民的工作圈、交際圈、生活圈互有差異、相對獨立,增加了治理的難度,如何把社區居民聯系起來、組織起來,是減少社區服務成本、提高社區服務效能的關鍵。在“五小服務”模式實踐中,富平縣發現、吸引、培養了一批來源於群眾、生活在群眾身邊的網格員隊伍,這些人居民認可度高,對本樓棟、周邊戶情況熟悉,更加有利於發現居民需求,在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等方面更有優勢,也更容易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把居民有效組織起來,通過“熱心人”把一個個不熟悉的居民連接起來,形成了符合城市社區實際的“熟人治理”模式。

3.強化精神激勵是提高網格員、駐區單位、社區居民等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的重要方式。社區治理中,既需要社區工作者、網格員等具有一定的奉獻精神且自願開展服務工作,也需要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等手段來持續驅動,兩者缺一不可。在“五小服務”模式實踐中,富平縣著重從強化精神激勵上想辦法,實行樓棟長或巷道長“敲鑼打鼓”上崗,對駐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進行考核表彰,開設專欄宣傳服務群眾典型,開展“社區好人”評選,讓服務社區居民的干部、單位、社會群體得到尊敬、受到表彰、收獲榮譽,極大地增強了社區各方面服務力量的活力和激情。

4.回歸服務本位,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工作導向是評判社區治理成效的重要標准。群眾的事不大、但要有人管,事不急、但要有效率,社區治理必須尊重群眾、了解並回應群眾的訴求,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標准,真正讓群眾當“閱卷人”。在“五小服務”模式實踐中,富平縣堅持群眾需要什麼就服務什麼、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服務,細化服務項目,優化服務方式,為群眾提供貼心式、滴灌式、滲透式服務,並將服務成效交由群眾評價,反作用於服務主體,形成治理閉環,提升了社區治理的實際成效,真正打通了城市基層治理“最后一公裡”,為居民幸福生活不斷“加碼”。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