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寧德市:推行村支部領辦合作社 找准共同富裕新路子

中共寧德市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22日08: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近年來,中央、省裡不斷釋放利好政策,扶持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比如,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鼓勵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聚集人才、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中共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強調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共同富裕”。為貫徹落實中央、省裡部署要求,寧德市堅持以縣為單位,加強縣鄉兩級統籌力度,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至2020年底,寧德市基本消除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相對薄弱村”,收入20萬元以上的達到27.54%。但集體經濟發展遇到瓶頸,收入來源大多依靠市縣鄉統一運營,農業產業收益較低,群眾參與度不高,一些相對薄弱村還存在“返薄”風險。我們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就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破解瓶頸問題,促使集體經濟再上新台階。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三級聯動,把組織引領作用發揮出來。黨的有組織>資本的有組織>小農的無組織,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引領動員群眾走合作化和共同富裕道路。縣委統籌推進。市委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召開現場推進會,強化頂層設計,優化發展環境。縣級普遍成立以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360多名處級領導帶隊,3200多名黨員領導干部進村入戶講解政策,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破解領辦合作社發展難題。鄉鎮黨委指導幫扶。市縣組織部門採取現場推進會、集中授課、觀摩學習等形式,組織專題培訓36期,引導鄉鎮干部快速掌握領辦合作社基本規律、先進經驗和特色做法。建立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幫機制,鄉鎮“一把手”帶頭,帶動403名鄉鎮班子“一對一”包幫、指導試點村做好合作社注冊、項目選取、日常管理、資金使用等工作。村黨支部積極領辦。村黨支部組織集體以土地、資金、資產等入股,群眾以勞動力、土地、資金等量化成股金入股,明確集體持股比例高於30%,重大事項必須由村黨支部研究審議,參與生產經營全過程,主導領辦合作社發展方向,把住分紅主動權,最大限度保護群眾利益。

(二)突出利益聯結,把群眾組織動員起來。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橋梁紐帶,把黨員、群眾、人才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共同發展、增收致富。黨員帶頭示范。大力選拔懂經營、善管理的優秀人才擔任村干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將村民群眾有效組織起來,新一屆班子中返鄉能人1400多名,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佔55.1%。建立“扶持黨員創業、帶動群眾就業”等機制,2300多名農村黨員帶頭出資入股,帶頭創辦領辦致富帶富項目1800多個,幫助和帶動村民群眾增收。群眾積極參與。研究制定《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制度匯編》,把尊重群眾意願貫穿合作社建章立制、理事選舉、管理運營全過程,領辦合作社80%的發展項目由群眾建議、村黨支部集體研究決定,調動群眾參與合作社建設的內生動力。人才下沉幫扶。支持鼓勵駐村干部試點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組織引導540多名農技專家、科技特派員等組建“幫帶導師團隊”,全覆蓋對接幫扶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採取“揭榜挂帥”的方式,選聘230多名外出務工經商能人、返鄉創業大學生等擔任領辦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推動產業發展、技術革新、市場運營。

(三)突出系統觀念,把資源力量整合起來。扎實推進“三變”改革,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各級扶持政策、各類資源資產、各方力量有機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推進村集體、群眾“雙增收”。整合扶持政策。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於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引導260個集體經濟試點村將1.56億元補助資金重點扶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縣級普遍出台具體細化措施,推動項目資金、土地利用、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等政策向領辦合作社傾斜。整合資產資源。發揮黨組織“統”的功能,通過股份合作、抱團發展、聯合生產、規模經營等形式,將農村分散的資金、土地、農房、山林、茶園、海域等要素整合起來,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集中流轉、統一生產發展、統一經營銷售、統一分配收益,做到握指成拳、集中發力。整合各方力量。吸納龍頭企業、社會資本、致富能人等參與領辦合作社經營管理,共同發展、促進增收。截至目前,全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吸引外來資本1.5億元,總資產超過20億元,年收益8000萬元。

(四)突出因地制宜,把產業發展壯大起來。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與合作社經濟優勢、群眾能動性有機結合起來,推動優勢產業快速發展。在生產經營上,立足古田食用菌、福鼎白茶、霞浦旅游民宿等特色產業,大力發展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休閑康養、旅游民宿等新業態258個,在延伸產業鏈條、抱團融合發展、拓展產銷渠道、加強品牌建設等方面定向發力,讓村集體和群眾享受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在產品銷售上,構建“田頭市場+企業商超+城市終端配送”銷售模式,在永輝超市、沃爾瑪超市等開辟“綠色通道”、設立專櫃,組織農產品直播、豐收節、特色採摘等活動120多場次,線上線下同步推介特色農產品,暢通銷售渠道,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在品牌建設上,寧德市統一注冊“0593寧德號”通用標識,設立古田“十方田”、壽寧“下鄉的味道”、福鼎白茶等公共服務品牌,授權運行規范、產品質量好、信譽評價高的領辦合作社免費使用。每年評選“寧德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十大品牌”,幫助宣傳推介產品,提升領辦合作社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取得成效

(一)提升了基層組織力。支部領辦合作社在帶領群眾苦干實干過程中,村黨支部與群眾建立了經濟聯結紐帶,成為了產業發展、強村富民的引領者,群眾對村集體有了依賴,農村黨支部的組織力、威信力明顯提升。403家領辦合作社的理事長100%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2021年全市村“兩委”換屆選舉全面實現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

(二)推動了特色產業發展。支部領辦合作社對市場反應更敏銳、決策效率更高、經營方式更靈活,有力整合項目、資金、資源等要素,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2021年,403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特色產業項目411個,興建倉儲、冷庫、廠房等設施320處,年均收益20萬元。

(三)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支部領辦合作社倡導“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理念,流轉土地、打破邊界、連片平整,可以新增集體用地,僅此一項就能為集體帶來不菲的收入。同時,以資金、資產、資源等入股,享受分紅,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2021年,全市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達21.6%,比上年度提高18個百分點。

(四)拓展了村民增收渠道。對群眾而言,加入領辦合作社既有土地流轉的保底收入,也有入社之后規模經營帶來的支出減少,既有入股分紅增加收入,也有入社務工增加收入等等,農民收入有了明顯增加。全市共有7900多戶群眾入社,佔試點村總戶數的6%,戶均增加收入3000元。

四、探討

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立了“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股份合作、抱團發展、聯合生產、規模經營等形式,有效地將農村分散的資金、勞動力、土地和市場組織整合起來,將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調動起來,推動產業發展、集體增收、群眾獲益。主要有四點啟示: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關鍵。寧德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納入市對縣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通過每年召開現場會、建立項目落實清單等形式,發動部門單位、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在全市掀起“領辦熱潮”。實踐証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需要市縣鄉村一起發力,調動方方面面力量資源參與共建,統籌各級組織資源、政策資源下沉幫扶,這樣才能把土地統籌起來使用、把“三資”整合起來運作、把群眾調動起來勞作,構建集體和群眾之間的利益連接紐帶,實現強村富民的雙贏局面。

(二)發揮“頭雁”作用是前提。寧德市堅持“好人+能人”的標准,把集體觀念強、發展意識強、辦事能力強的能人選為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定期開展專題培訓,選取示范村黨組織書記現身說法,引導村干部宣傳發動、帶頭入社、積極投資,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實踐証明,正確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搭建起村干部干事創業的平台,讓黨支部站在鄉村振興第一線,充分發揮“頭雁”隊伍示范引領作用,帶著黨員群眾一起干,共同發展、增收致富。

(三)差異化推進是重要措施。寧德市針對有土地、資金、技術的村,通過自主經營特色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針對毗鄰城鎮、企業的村,通過流轉土地、興建廠房、服務企業生產生活等形式,拓展增收渠道。實踐証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隻有立足村庄實際,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才能喚醒沉睡的資源、整合分散的資金,讓村集體和村民享受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同時,不能搞“一刀切”“大呼隆”,要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循序漸進的總體要求,成熟一個發展一個,讓更多的農村和群眾看到好處、嘗到甜頭、自覺參與。

(四)實現共同富裕是目的。寧德市在入社資格、股權設置、分配辦法以及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面,都充分體現共同富裕原則,明確社會資本入股不得超過20%,要求村集體和群眾的入社比例超過50%,讓盡可能多的貧困群眾入社,讓更多的農民提高收益。實踐証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匯集各方力量推進多種經營,在分配上向廣大群眾傾斜,引導社會資本為集體經濟服務,讓農民群眾成為最大受益者,讓老弱病殘也能參與分配,可以更有效地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