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浙江台州市黃岩區:推進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助力擴中提低、穩進提質

中共台州市黃岩區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19日17: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實現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農村,最重要的群體是農民。2021年以來,浙江省台州市黃岩區強化黨建引領,集成組織資源,依托全域黨建聯盟引導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發動企業將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農村建設“共富工坊”,幫助農村低收入人群增收、村集體增富、企業降本增效,助力擴中提低、穩進提質。

一、實施背景

台州市黃岩區西部“六鄉一鎮”(富山鄉、上鄭鄉、嶼頭鄉、上垟鄉、平田鄉、茅畬鄉、寧溪鎮)地處山區,受到交通區位條件、環保政策限制等因素制約,人口、產業大量流出,發展滯后。2021年,西部“六鄉一鎮”財政總收入僅佔全區比重的0.8%,共有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26個,是黃岩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優先解決的重中之重。

長久以來,黃岩區西部鄉鎮村民有在家做節日燈、代加工的傳統。但隨著節日燈等產業“機器換人”,村民在家做工的機會越來越少。為解決農村閑散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問題,黃岩區寧溪鎮黨委發動黨員干部跑腿招商,引入東部城區企業的綠色產能在大山裡落腳。2021年1月,浙江希樂工貿有限公司黨支部與寧溪鎮嶺根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將水壺瓶蓋的生產車間建在村裡,帶動嶺根村及周邊5個村的209名農戶就業,幫助村民實現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在此基礎上,黃岩區實施“生態共富西部振興戰略”,深入貫徹台州市委組織部《關於推進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全面鋪開“共富工坊”建設。通過以黨建聯盟為牽引,以企業為主體,以產業為核心,以村企聯動為路徑,推動機器下鄉、設備進村,利用農村黨群服務陣地、閑置房屋土地等“沉睡資源”創辦“共富工坊”,有效帶動村民口袋鼓起來、集體經濟強起來、企業經營活起來。截至目前,全區共在農村建立77家“共富工坊”(相當於為企業增加77個“插件式”車間),促成65家企業為工坊提供適配產品訂單,幫助2363名農戶實現就近就業。今年第一季度各工坊實現總產值2000多萬元,同比增長10%。

“共富工坊”是以黨建為引領,通過推行黨建聯盟,引導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鏈、生產加工環節布局到偏遠農村,利用農村閑置土地、房屋創辦的集中或居家式工坊,其目的是吸收偏遠農村閑散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就近就地靈活穩定就業。工坊不同於農村原生企業,是發動企業機器下鄉、設備進村、加工入戶而建立的“新生工坊”﹔工坊並不是企業新建分廠,是通過村企共建,實現企業、村集體、村民互利發展的“共贏工坊”﹔工坊也不是簡單加工作坊,是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以工坊服務聯盟帶動基層治理,促進村民物質和精神雙提升的“和諧工坊”。

二、主要做法

(一)集成全域黨建資源,匯聚“共富工坊”建設合力

一是跨區域推進。建立區委“共富工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區委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統籌推進“共富工坊”建設。打破條塊分割、資源分散等壁壘,創新實施全域協作推進共同富裕十二大行動,發揮組織優勢開展“組織聯建、企業聯村、干部聯戶”活動,推動政策、企業、資金、勞動力等統一調度,為工坊建設提供全要素支撐。截至目前,已對17個工坊投入場所建設補貼136萬元,發放低收入農戶就業補貼23萬元、崗位補貼11萬元。二是跨系統貫通。構建“共富工坊”作業、鄰裡、數字、低碳、服務5大標配場景和培訓、電商、體驗、文化4大選配場景,打造幸福感、安全感、未來感兼具的鄉村創富基本單元。聚焦數字場景,搭建“服務、管理、信息、效益”四維融合的“共富工坊”數字化運行平台,對接發布企業的用工需求和農戶的勞務供給信息,動態展示訂單、供貨、加工、產值等,實現運行狀態透明化、訂單管理動態化、物流運輸智能化。三是跨層級協作。區四套班子領銜,抽調相關職能部門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協調區農業農村局、鄉鎮街道等各層級,有效撮合村企雙方需求建設“共富工坊”。如區、鄉、村三級聯動,創造性解決超齡農戶意外保險的難題。並由區屬國有企業出資成立“小橘燈”運營管理公司,為工坊提供運輸、配單、質量監管等兩端服務,促進降本增效。如企業發布用工需求后,運營公司根據工坊運作飽和度分解需求,代為驗收、接運、結算,變“散裝放養”為“全域統籌”,提升工坊運作整體效能。

(二)落實鄉鎮主體責任,激活“共富工坊”建設動能

一是片區聯盟。明確鄉鎮(街道)黨(工)委“共富工坊”建設主體責任,負責推進全域黨建聯盟,引導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結對共建。目前,已建立黨建聯盟10個,覆蓋村居黨組織78個、“兩新”黨組織26個。定期召開黨建聯盟聯席會議,深入掌握聯盟片區內各村留守勞動力狀況、閑置房屋等,全面分析聯盟片區產業發展水平、企業項目適配度和群眾需求度,因地制宜確定工坊組建形式、建設數量和位置規模。二是干部組團。建立駐村干部與村干部“承諾同作、工作同抓、責任同擔”考核體系,以鄉鎮為單位,統籌鄉、村兩級黨員干部組建招商團隊,對生產經營狀況良好、企業信譽度高、樂於社會公益事業的市場經營主體主動出擊進行“大招商”,推動綠色產能在山區布局。如寧溪鎮在“共富工坊”建設培育階段,由班子成員帶隊開展組團招商,先后動員鎮、村黨員干部300余人次,走訪企業80余家,引入16家適宜企業入駐共建19家“共富工坊”,為800余名群眾提供就業。三是人才支撐。邀請專家開展工坊建設指導,依托鄉村振興學院、技能培訓學校等平台,定期組織工坊負責人、組織者開展生產經營、專業技術培訓。充分發揮鄉賢人才經濟雄厚、資源豐富等優勢,為工坊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三)發揮兩新組織作用,注入“共富工坊”建設活力

一是建設紅色工坊。引導企業黨組織和農村黨組織聯建“共富工坊”黨小組,定期會商研判工坊運行情況,實時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發揮企業黨組織作用,選派企業黨組織委員擔任工坊聯絡員(信息員)、企業黨員技術骨干擔任技術員、企業年輕黨員擔任后勤員,建強工坊紅色管理團隊。二是開展駐點指導。組織企業黨員技術人才對定點工坊農戶開展針對性的生產培訓,幫助低收入農戶、居家老人等“目標群體”熟練掌握產業技能,提高人崗適配度,使更多的農戶成為崗位上的業務能手。三是強化生產經營。由企業黨組織牽頭,制定包含場地安全管理、務工人員管理等在內的“共富工坊”管理制度,從日常運行、收益結算、風險防控、運行評價等方面進行細化,明確企業、村居和管理人員的職責,並積極引入社會化保險,確保工坊規范、安全、高效運行。推動互聯網企業入駐工坊,依托鄉村山青水美的自然環境,打造室內戶外“雙直播間”,既為工坊產品“帶貨”,又為鄉村“打call”。

(四)強化村級服務保障,助推“共富工坊”建設提效

一是織密服務“一張網”。將村黨組織作為“共富工坊”保障主體,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工坊“召集人”,依托網格治理體系,動態掌握區域內留守勞動力狀況,通過送“崗”到戶、送“活”上門,將就業崗位送到低收入群體家門口。截至目前,全區共發動村居黨員干部3000余人次,面向低收入農戶、留守老人、農村家庭主婦等群體開展入戶宣傳,帶動近千名農村閑置勞動力就近就業。二是組建服務“八大員”。設立“共富工坊”黨員志願服務隊,發動黨員干部擔任宣傳員、調解員、醫務員、代辦員等8個崗位,為工坊建設運營、村民就業提供“暖心”服務。三是打造服務“三中心”。在“共富工坊”落戶村配套建設“服務綜合體”,形成共富服務、生活保障、醫療衛生“三大中心”,一站式解決工坊員工和本村群眾矛盾調解、住房周轉、醫療保健等需求,打造了以工坊為核心的和諧治理協作區。不少村民表示,不僅生活富裕了,精神層面也富足了。

三、實際成效

(一)工坊下鄉,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黃岩區積極探索民營經濟助推共同富裕新途徑,緊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山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和推進“擴中”“提低”改革主題,以組織資源的統籌整合帶動工坊下鄉,將產業造血功能植入農村,幫助低收入農戶、居家老人實現家門口的就業,促進農村“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目前,已幫助低收入農戶145人實現人均月增收2000元。

(二)村企共建,實現了多方互利共贏。黃岩區推進“共富工坊”建設過程中,堅持“黨建引領、產業支撐、市場運作、多方共贏”的模式,從帶動閑散勞動力增收出發,兼顧村民、村集體、企業各方利益,出台場租、物流、崗位、保險、培訓等9項補貼政策,盤活農村閑置土地,降低工坊生產成本,推動企業產值和村民收入雙雙提升10%以上,有效實現“產業實力強、致富能力強、農民素質強”。同時,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強化基層治理,促進村民物質精神雙提升,真正做到了共贏發展。

(三)黨建聯盟,錘煉了黨員干部擔當。黃岩區堅持不懈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動農村黨員干部當好協調服務員,竭力解決“共富工坊”建設運營中的各項問題,推動黨員在為民服務中踐初心、擔使命,在攻堅克難中打頭陣、勇擔當。同時,將“共富工坊”建設納入黨建聯盟組織體系,不僅推動生產上的聯動,還實現了組織上的聯建。90余名企業黨員定期到村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並成立“橘光共富工坊”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參加村內防疫工作幫助“守小門”。

(四)辦好實事,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黃岩區始終堅持“黨的根基在人民”,在區級“紅色根脈強基指數”考評中設置黨建引領“共富工坊”建設項目,將工坊建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實踐,以黨建之手為農村注入新的變量,積極解決低收入群眾增收問題,把實事辦好、把好事做實,切實服務保障民生,將“共富工坊”打造成為發展之坊、暖心之坊、愛民之坊、固基之坊,不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四、經驗探討

(一)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不忘“同甘共苦”的初心情懷。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不讓一個人掉隊,是黨對人民的庄嚴承諾。農村農民問題,老少邊窮地區、病殘老弱特殊人群,是共同富裕的“軟脅”。各級黨組織必須深刻認識到“市場之手”在共同富裕工作中的局限性,層層負起責任,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市場”之外運用“黨建之手”“集成之策”,以最務實的態度系統解決城鄉低收入群體發展之需,鞏固並升華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

(二)要始終堅持共贏發展,強化“摸石過河”的實踐勇氣。“共富工坊”這項創新舉措,既有黨建屬性,又有市場屬性,是在實踐中摸索前行的社會實驗。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共富征程中,必須認清“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現實工作難度,本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態度勇敢去“試一試、干一干”。在具體推動“先富帶后富”的工作中,要尊重市場規律,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讓各方都能各展所長、各有所獲,確保“熱度”過后仍能“細水長流”。

(三)要始終堅持細節制勝,心懷“人民至上”的溫情本色。“共富工坊”雖是鄉村一隅,卻承載著黨和政府民生無小事的深切情懷,是黨把惠民政策落實到“最后一米”的前沿陣地,也是各方各界檢驗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平台窗口。必須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民生作為“共富工坊”最厚重的底色,從環境保潔、應急方案、兜底保險、勞資和諧等微處著眼、細處入手,建章立制、精心運維,用最大的誠意推動“共富工坊”成為立體式呈現執政黨“一枝一葉總關情”為民本色的最好范例。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