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業主自治聯合會
2022年08月19日16: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和動因
住宅小區作為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場景,是目前市域社會運行中的基本治理單元,也是矛盾和問題最集中的治理領域。在當前通行的治理結構之下,各個小區由街道、社區直接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社區、街道乃至縣區都缺乏相應權限管理的工作困境。雖然有許多市級單位的工作業務與小區治理息息相關,但目前在市級層面沒有明確的專職主管小區的單位和部門。因此有必要從市級層面做出頂層設計,突出“市域治理”特色,以“五治融合”推進小區治理,通過創新舉措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二、整體設計構想
為將“五治融合”工作做到實處,開封市著力建強陣地堡壘,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由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專班統籌,“五治”分別由市委組織部、市司法局、市文明辦、市民政局、市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等五個責任部門牽頭開展。
(一)以政治引領為基礎。市委組織部作為政治引領的責任單位,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三項工作任務:建立健全各級組織體系,實現所有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引導黨員亮身份、作表率﹔激活主體自治力,加強業主委員會建設,推進小區物業化管理,引導業主有序參與治理﹔推動物業行業黨組織覆蓋,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行動和共駐共建行動。
(二)以法治保障為根本。市司法局作為法治保障的責任單位,制定下發了《開封市司法局開封市住宅小區治理“五治融合”法治保障工作方案》,建立法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四項工作任務:做好相關政策措施文化的合法性審核﹔深入開展普法宣傳進小區提高居民法律意識﹔深入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進小區﹔深入開展矛盾排查調解化解進小區。
(三)以德治教化為重點。市文明辦作為德治教化的責任單位,制定下發了《關於住宅小區治理“五治融合”文明創建實施方案》,引導發揮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營造更加優美、整潔、文明、宜居的城市環境,明確四項工作任務:文明單位結對幫扶﹔加強小區志願者隊伍建設﹔營造濃厚宣傳氛圍﹔開展文明創評活動。
(四)以自治強基為核心。市民政局作為自治強基的責任單位,制定下發了《關於推動社會組織力量參與無物業管理小區業主自治工作方案》,市級成立業主自治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民政局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三項工作任務:推動成立市縣樞紐型社會組織﹔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推動志願服務類社會組織參與無物業管理小區業主自治工作。
(五)以智治支撐為抓手。市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保障中心作為智治支撐的責任單位,制定下發了《關於推進小區治理“五治融合”智治支撐工作方案》,成立全市住宅小區治理“五治融合”智治支撐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四項工作任務:完善體制機制保障﹔完善技術數據保障﹔完善小區新型網絡安全風險防控保障﹔完善小區智治能力提升保障。
三、主要實施成效
自2021年試點工作啟動以來,開封市全面叫響“聽黨話、為群眾、揚正氣、促和諧”工作口號,按照“組建工作隊伍、積極推廣發動、系統分析研判、集中開展治理、強化監督評估、建立長效機制”6個實施步驟,凝聚小區內外治理力量,根據前期發現的問題和小區發展的實際,制定目標明確、措施具體、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同時推廣小區治理費用“收支兩條線”管理模式,確保“治理費用收支公開、業委會人員組成公開、業主繳納情況公開”,並將小區治理“五治融合”的生動實踐有機融入到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整體工作體系之中。
(一)組建工作隊伍
1.明確責任單位。在市級層面分別由五個市直部門牽頭,成立相應“五治融合”試點工作小組。同步組建綜合組,統籌安排整體工作。同時成立推廣指導組,由相關專業人士參加,指導小區填寫各類摸底表格,開展小區自治工作。
2.凝聚工作合力。各個工作小組圍繞“五治”明確重點任務,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明確上報主管副職、科長和首席聯系人及聯系方式,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參與。
(二)積極推廣發動
1.安排縣區試點。同步組建本縣區小區治理“五治融合”工作七支隊伍。並明確專人作為組長、副組長和首席聯系人。同時根據市級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本縣區小區治理“五治融合”試點工作方案,鼓勵試點縣區因地制宜、大膽創新、積極探索本地經驗,及時上報工作開展中發現的實際問題,迅速研判解決。各縣區“五治融合”試點工作法治組要同步做好相應的政策審核把關,確保各項工作的合法開展。
2.明確工作責任。市級層面著眼頂層設計,建成建強陣地堡壘,強化政策支持和引導﹔縣區層面承上啟下,發揮樞紐作用,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抓好政策落實﹔街道(鄉鎮)層面結合轄區實際,細化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措施,嚴明相關要求,做好具體實施﹔社區、小區層面要貼近一線實際,結合小區實際,落實落細具體工作。
(三)系統分析研判
1.分類選取小區。各試點縣區要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選取部分有物業進駐小區、業主自治小區、無物業無自治小區三類小區分類施策,積極開展試點工作。
2.了解基本情況。從住宅小區治理工作的實際出發,形成《“五治融合”基本情況表》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測評工具,“五治融合”推廣指導組和街道、社區黨組織、小區長溝通了解小區和居民情況,小區業主和現住戶情況和聯系方式。了解小區結構圖,掌握小區建筑面積情況。共同計算小區所需保安保潔等支出項目費用,計算費用標准等其他事項,為后續進一步開展“五治融合”提供第一手資料。
(四)集中開展治理
1.政治引領。按照“應建盡建”原則,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33個基層黨組織的400余名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並有近700名黨員先后到居住地小區報到,有效充實了基層黨組織工作力量。各級試點工作黨組織累計開展黨員志願服務231次,通過“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群眾解決各類難題249個。為了保持工作的長效化開展,先后成立紅色業委會15個,引進紅色物業4個。
2.法治保障。堅持依法治理,保障“五治融合”工作合法合規,及時提供法律服務,設立小區治理法律指導組、黨員律師小區治理服務團,為社區治理提供法律保障,盡可能減少小區內訴訟和上訪事件的發生。重點關注老舊小區治理難題,聯合市住建局、城管局等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規范化,確保小區治理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先后有24名律師、十余名民警深入小區一線,累計進行法律咨詢900余次,開展基層調解4000余次、開展普法活動200余次、化解基層矛盾糾紛近2000條,並通過專業的法律咨詢團隊,先后對物業費收繳、業主自治團隊管理等十余項一線法律實務問題進行了專題研討。
3.德治教化。加強對小區居民文明行為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小區環境和濃厚宣傳氛圍,及時巡查勸阻糾正小區內各類不文明行為,大力開展文明小區創建活動,真正實現以道德約束群眾,強化小區治理。同時制定相關工作方案,促進各級干部職工到居住社區報到。先后在試點小區設置文明宣傳展示牌、標語牌200余個,充分打造文明小區氛圍,同時積極表揚先進,形成示范引領,先后表彰文明小區文明樓道41個,並有207人次獲得文明居民、優秀業主榮譽稱號。
4.自治強基。成立市級樞紐型社會組織,豐富小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提高小區治理水平,推動業主有序參與治理。同時,通過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增強群眾自治能力,促進群眾社會角色轉變。團委、婦聯等21個群團組織積極參與試點活動,並充分發掘社區資源,先后成立近40個基層社會組織,會員人數達544人,累計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330次,在有效培養小區居民的自治意識的同時,大大豐富了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5.智治支撐。推進小區智能化治理,延伸物業服務鏈條,推進物業管理人員兼任小區網格員,讓服務更高效、小區更安全、生活更便捷。通過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打造涉及138個配備網格員的基層網格,先后設立攝像頭等智能設備1800余個,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累計通過“一中心四平台”處理各類事件達26萬件。
(五)強化監督評估
1.加強監督管理。市級層面的七個小組要指導縣區相應小組開展有關工作,並安排具體工作人員對接試點縣區,同時結合本組實際,每月提出召開本組現場會的有關工作意見,並對各試點縣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排名,及時推動工作落到實處。
2.完善獎懲制度。實行周計劃、月匯報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會議原則上由市委政法委領導同志主持,試點縣區黨委書記和“五治融合”試點工作組牽頭單位一把手進行匯報,討論當前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問題及下步打算。同時將小區治理“五治融合”試點工作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獎懲內容,定期將有關考評情況上報市四大班子聯席會。
(六)建立長效機制
1.增強融合效果。將小區治理流程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十級聯動”體系,即在“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網格”的傳統治理體系的基礎上,著力培育“小區長、樓棟長、單元長、中心戶、群眾”五級聯動機制。
2.實現治理目標。一是對於無物業無自治的小區,實施覆蓋工程,實現消除無物業無自治小區﹔二是對於已經自治的小區,實施規范工程,對原有開展業主自治小區進行規范、指導和幫助﹔三是對於已有物業進駐的小區,實施提升工程,對有物業的小區開展監督、規范和幫助。最終是到2022年底,服務小區智能化治理工作體制機制初步健全,小區治理的方式手段進一步規范化、智能化、科學化。
(七)創新工作經驗
“五治融合”試點工作涉及全市4個縣區、15個街道(鄉鎮)、25個社區,33個小區,覆蓋933座樓棟,累計形成各級工作隊伍160余人,惠及居民將近50000人,並在全國首家注冊成立“開封市業主自治聯合會”,全市1200多個小區的負責人進入聯合會,形成了獨有的開封經驗。其中,《河南蘭考:“五治”融合構建平安格局》典型經驗由《光明日報》刊發,《蘭考:“五治”融合提升小區治理水平》典型做法由《河南日報》刊發。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