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福清市:推行“鄉賢補位”模式 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中共福清市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16日14: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微細胞”,既是公共治理的“最后一公裡”,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度和溫度的“神經末梢”。近年來,福清市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為關鍵,以塑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體系為抓手,積極搭建“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治理架構,推動鄉賢群體與基層治理多元嵌入並深度融合,不斷完善“三治融合”的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一、背景

福清市是全國著名僑鄉,現有海外華人華僑160多萬人,遍布155個國家和地區。隨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等問題也逐步顯現,部分農村深陷“人才空心化”的困局,農村發展面臨經濟資源無人引、村民參與缺人帶、鄉村振興乏人力的困境。為破解這一局面,2013年,福清市以“兼職委員”為載體,選派500多名市直機關(部門)科級黨員領導干部到村(社區)黨組織擔任“兼職委員”,建立起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幫助村(社區)理清發展思路,爭取項目扶持,取得良好成效。2016年,福清市又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動員黨員、干部從家鄉出來、回家鄉服務,對“兼職委員”制度進行提檔升級,在全市開展黨員、干部“爭當鄉賢、助推發展”活動。2019年以來,為更好發揮福清作為僑鄉、海內鄉賢眾多的資源優勢,實現鄉賢“變散為聚”,福清市推動全市各村(社區)依法組建鄉賢促進會,推動鄉賢多領域、全方位參與家鄉建設和治理,持續優化基層治理格局。

二、做法

(一)搭台聚賢、筑巢引賢

福清市堅持以鄉愁牽動鄉情、以鄉情聚攏鄉賢,補位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一方面堅持廣開門路,搭建聚賢之台。由鎮村兩級黨組織牽頭,甄選戶籍或原籍在當地、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的賢達人士,重點圍繞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心公益事業、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企業家﹔有道德聲望、能力得到鄉鄰認可的老同志或村(居)民﹔相關領域有影響的海內外賢達等“四類人員”,擇優建立動態“鄉賢庫”。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區)均依法成立鄉賢促進會,登記在冊鄉賢5920人。另一方面堅持以情為系,喚醒歸巢之心。在全市范圍開展“四個一”鄉情記憶工程,以鎮街為單位,通過建設一座鄉賢館、拍攝一部鄉賢宣傳片、編撰一套鄉賢叢書、設立一張鄉賢公德榜,加深鄉賢對故土的思念與聯系,激發鄉賢對家鄉的反哺與回饋。同時,開展“萬名干部聯萬賢”活動,推動每位市領導挂鉤聯系10名左右知名鄉賢,每位鎮黨政領導班子挂鉤聯系3-5名本鎮鄉賢,每位村“兩委”干部挂鉤聯系1-2名本村鄉賢,通過入戶走訪、線上交流、茶話座談等方式加強常態化挂鉤聯系,以家人的牽挂、鄉親的期盼、黨委政府的信任為牽引,感召鄉賢能人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出資出力。

(二)立制領賢、對標育賢

福清市堅持在鄉賢激勵上下功夫、出實招,著力激發鄉賢活力、賦能基層治理。一方面突出制度護航,把穩方向之舵。明確鄉賢促進會是作為村級黨組織領導下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這一定位,在基層治理過程中發揮補位和輔助作用。制定鄉賢促進會運作的“一套章程”“三項制度”,並規范“四個先后”。“一套章程”,即立足村情實際、鄉賢結構、群眾意願,制定《鄉賢促進會章程》,明確鄉賢促進會參與基層治理的范圍和規則﹔“三類制度”,即配套制定資金使用、活動申報、參事議事等制度,規范鄉賢促進會參與基層治理的形式、方法和要求﹔“四個先后”,即會員變更先審核后辦理、相關會議先報批后召開、籌集資金先公開后使用、服務活動先申報后開展,依托制度推動鄉賢促進會步上規范化軌道。另一方面突出導向激勵,凝聚奮進之力。福清市為鄉賢回歸量身定制各項政策激勵措施,涵蓋稅收反哺、創新獎勵、金融支持等多個方面。借力內在激勵。堅持靶向育賢,緊盯農村實用人才開展網格化摸底,把新型職業農民、致富帶頭人納入組織視野,給予尊敬尊重,強化關心關愛,打造鄉賢后備庫。制定“榮譽市民”稱號授予辦法,創新開展首屆福清市“榮譽市民”評選活動,表彰10位貢獻突出的鄉賢代表。突出政治賦能。鼓勵和支持具備卓越領導才干的鄉賢競選基層干部,舉薦擅於諫言建策的鄉賢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力邀精於處理村級日常事務的鄉賢進入社會組織服務村(居)民。堅持良性互動。深化“融聚英才”行動,推行“鄉賢+項目”打包引進模式,持續優化創業優惠、崗位安置、住房保障等惠賢政策。制定出台《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鼓勵和支持離鄉企業家、高校畢業生等回鄉創業就業,為重點企業和民生項目提供個性化、全流程服務,並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

(三)精准用賢、崇德尚賢

福清市聚焦發揮鄉賢力量,引導鄉賢服務中心、融入大局。優化協商機制,以賢引德塑鄉風。常態化召開鄉賢座談會、茶話會,針對基層治理中的重大事項,更廣泛更直接地征求鄉賢的意見建議,既能及時傳達上級部署要求,又能實時反饋基層社情民意,當好村“兩委”和村民間的“傳聲筒”,不斷優化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多元決策機制。強化矛盾化解,以賢引智強治理。推動全市各村成立鄉賢調解室,廣泛吸納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等各領域優秀人才成為鄉賢調解員,條件成熟的按照選聘條件和程序,聘為當地鎮(街)、村(居)鄉賢調解室的專、兼職人民調解員。利用鄉賢的威望、信譽,通過鄉情、親情和真情化解不穩定事件,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提升監督質效,以賢引力促發展。按照“補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的原則,開展點題式、專題式監督。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聽取通報、參與項目檢查驗收、調查研究收集民意等方式,對村委會重大決策、集體“三資”管理、村務財務公開等情況進行監督。對發現的村級治理問題,及時向村(居)委會提出建議、督促整改。

三、實施成效

(一)基層治理合力不斷凝聚,人才短缺難題得到有效緩解

基層治理是一個涉及面廣泛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大批具有較高知識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人才隊伍予以支撐。鄉賢群體一般具備豐富的農村生活生產經驗或特殊才干,容易獲得廣大村民的理解與支持。通過成立鄉賢促進會,有助於推動鄉賢組織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和農村眾多社會組織建立良好的溝通與合作機制,凝聚基層治理合力。同時,雖然當下資金、技術及各種政策對農村的傾斜和扶持不斷加大, 但對農村而言,最緊缺的還是人才資源。發揮鄉賢的補位作用還能夠彌補農村空心化帶來的人才流失,增強農村活力,並通過鄉賢自身的才能和影響力,為家鄉爭取更多資源,帶領農民發家致富。2021年福清市村(社區)“兩委”換屆,新進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中有612名為鎮、村鄉賢庫成員,全市503個村(社區)有301名村黨組織書記為當地鄉賢,基層治理主體逐步優化。

(二)資源配置模式持續優化,鄉村全面振興戰略有效推進

鄉村全面振興需要各類資源的有效支撐,特別是在產業發展上,鄉賢以自身學識、財富及創業才干、經驗技能反哺桑梓,既為當地帶來豐富的資金和技術回流,又帶回先進的管理經驗,讓各項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同時,鄉賢還能爭取各項優惠政策,有利於產業的迭代升級和農民水平收入的提升。福清市僅2018、2019兩年,便籌集到發展資金6.6億多元,主要用於各村產業發展、獎教獎學、扶貧助困、改善村容村貌等。如:海口鎮牛宅村通過召開新春鄉賢茶話會,募集僑胞鄉賢捐資近3300萬元用於村庄道路建設,海口鎮石溪村鄉賢捐資2080萬元、龍田鎮上薛村鄉賢捐資2000萬元,作為家鄉發展項目建設資金﹔高山鎮薛港村鄉賢募捐資金600多萬元,成立“教育”“安老”“助困”等三個基金,用於獎教獎學、扶貧助困。

(三)文明鄉風培育日見成效,和諧人際關系得到有效構建

鄉賢文化具有的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能夠潛移默化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及村庄整體建設,鄉賢的良好品行也為農民素質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弘揚鄉賢文化,能夠喚醒村民們共同的歷史記憶,激發集體認同感,進而激發其反哺桑梓的熱情。同時,鄉賢群體的存在,使政府與農民之間有了一個更好地溝通橋梁,讓農村社會各種意見和聲音得以充分表達。2021年以來,福清市通過設立鄉賢調解室,化解矛盾糾紛3500多件,反饋群眾訴求4700多條。如新厝鎮江兜村以打造朱子草堂、鄉風館、鄉賢館、鄉土館等文化陣地為抓手,通過“知賢”“頌賢”,傳承鄉賢崇文重教、崇德向善的理念,切實深化思想教育成效,農村的人文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四、經驗啟示

(一)做好鄉賢補位的核心,是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這根主線

黨的基層黨組織是領導基層治理的核心和關鍵,必須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各種短板,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領導力、戰斗力和號召力,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福清市在推動落實“黨建引領、鄉賢補位”模式的過程中,堅持完善鄉賢補位的整體運行機制和體系,合理區分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鄉賢促進會的職責定位,並對鄉賢促進會參事方式、參事范圍、參事規則等方面予以制度性的規范。實踐表明,隻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真正把基層黨建的活力和優勢轉化為鄉賢文化發展的持久動力和實際成效,鄉賢促進會才能更加健康有序運行,鄉賢才能真正成為助推基層治理的有益補充。

(二)做好鄉賢補位的關鍵,是要提升鄉賢身份的認同感和榮譽感

眾多鄉賢因為鄉愁情結, 熱衷於家鄉的事業建設,要推動鄉賢發揮更大的效用,就要進一步健全完善鄉賢身份的激勵機制。福清市堅持加強對鄉賢補位基層治理積極作用的正面宣傳, 做好輿論的引導工作。對取得良好治理成效的鄉賢促進會給予表彰獎勵, 激發他們更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積極營造條件,讓表現突出的非黨員鄉賢加入黨組織,支持鄉賢競選“兩代表一委員”,進一步強化鄉賢政治身份認同。實踐表明,隻有不斷強化鄉賢群體的情感身份認同,為鄉賢財智回歸搭建更好的平台,才能保証鄉賢回得來、留得住、干得好。

(三)做好鄉賢補位的重點,是要引導群眾有效參與

准確把握群眾期盼,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也是鄉賢補位的重中之重。福清市堅持以鄉賢補位為先,發揮賢民共治的“共振效應”。一方面,以鄉賢人脈為有力杠杆,撬動資源、資金與技術,借助支部領辦合作社等一系列創新方式,讓村民不僅能有工作創收,還能共享股權紅利。另一方面,構建定期反饋制度, 讓鄉賢能夠依靠在農村基層良好的人脈關系, 以常態和動態相結合的方式收集各類社情民意, 為做好基層治理提供有益參考,讓各項村策更貼近民情,讓村民的合理訴求得到有效解決。實踐表明,群眾的滿意度是檢驗基層治理成效的唯一標准,隻有用群眾身邊信任的人,解群眾身邊煩心的事,回答好基層治理為了誰的問題,鄉賢補位的現實意義才能得到真正的體現。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