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滁州學院:“PLUS”模式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

滁州學院黨委

2022年08月16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滁州學院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近年來,學校黨委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相關文件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創新黨建工作“PLUS”模式,激活基層黨建紅色引擎、釋放黨建工作活力、提升黨組織組織力,以高質量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學校是首批“安徽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安徽省黨建研究會第四屆理事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3個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一、背景

滁州學院黨委堅持黨建工作的引領和核心地位,樹立問題導向和質量導向,針對黨建與事業發展“兩張皮”問題,探索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P(Plus)——黨建“加”,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適應新時代黨對青年工作領導的新要求,堅持“黨建引領、群團共建”,推進L(Lead)——黨建“帶”,以黨建帶團建,以團建促黨建﹔針對基層黨組織易於陷入“自我循環”“單打獨斗”的困境,探索聯學聯創聯建的U(Unite)——黨建“聯”,打造互聯互動、開放融合、資源共享的黨建共同體,煥發基層組織活力﹔針對基層黨建工作吸引力不強等短板,推行S(Small)——黨建“微”,以“微創新”做活基層黨建、“小突破”釋放新動能。

通過創新黨建工作“PLUS”模式,運用系統思維和開放融合打破黨建工作中的“孤島現象”,將黨建“加”、黨建“帶”、黨建“聯”和黨建“微”四者有機結合,實現精准定向發力,形成疊加放大效應,進一步激發基層黨建工作活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做法

(一)以“黨建+”為核心,引領融合發展

堅持服務大局、分類施策、整體推進、改革創新,制定並實施《關於開展“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黨建+”機制。學校連續3年舉辦“十佳‘黨建+’”案例評選展示活動,編印《“黨建+”創新案例匯編》。

一是聚焦“加什麼”,細化“黨建+”主要任務。明確“黨建+”是聚合黨建力量的樞紐站,圍繞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特色創建,找准切入點,著力解決好“加什麼”“實現哪些融合”問題。指導各單位各部門將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與常態化疫情防控、教風學風建設,與碩點創建、文明校園創建等相互嵌入,融合推進。全國“樣板支部”物聯網工程系黨支部圍繞“黨建+專業建設”,形成“一流黨建引領一流專業建設”的黨建工作范式,助力物聯網工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得到有效彰顯。

二是聚焦“如何加”,推動“黨建+”落地生根。明確“黨建+”是理念和實踐的結合體,因地制宜創新融合模式、載體抓手、運行機制,打造融合點,解決好“怎樣加”“如何入手”問題。堅持模式創新,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環節設計和課程教學目標,“四融入”推進“黨建+課程思政”﹔堅持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學生黨建“四個帶動”育人機制、機關黨建“四個表率”作用機制﹔堅持載體創新,全國“樣板支部”地理信息系黨支部以“田野支部”黨建工作品牌為載體,黨員教師帶頭把科研做在希望的田野裡、把論文寫在廣袤的大地上、把育人灌注入服務鄉村振興的第一線。

三是聚焦“怎麼樣”,保証“黨建+”取得實效。明確“黨建+”目的是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強化典型引領、考核激勵、氛圍營造,明確落腳點,解決好“怎麼樣”“成效如何”問題。開展“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創建考核,探索黨員量化積分管理,落實黨員干部“五大激勵”和“十項監督”制度。師生黨員中涌現“全國百名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鄉村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安徽最美教師”等先進典型,發揮“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帶動效應。

(二)以黨建“帶”為牽引,延伸工作手臂

堅持“黨建引領、群團共建”的工作思路,將群團建設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總體布局,發揮黨組織的組織育人優勢,在“帶”字上下功夫,以“四個帶動”發揮黨建對群團工作帶動作用。

一是組織帶動。制定並實施《關於開展教師黨支部與學生社團結對共建工作的通知》,推進黨團班一體化建設,選好配強群團組織干部,把抓黨建帶團建列為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通過“書記抓、抓書記”,切實加強黨對群團組織的領導力。

二是隊伍帶動。突出思想政治引領,把“推優”入黨作為團組織履行政治職能的重要抓手,優化“推優”程序,完善黨團組織聯合培養教育機制,組織黨員密切聯系團學青年,鞏固黨團血脈聯系,確保群團組織正確的政治方向,引導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

三是工作帶動。實施黨團共建“2211”行動,全面推進群團組織活動載體、管理機制等改革創新,推動黨組織活動與群團組織工作聯動、活動聯辦、業績聯創,培育出“蔚園理論之聲”“演員的誕生”“超級演說家”等一批黨建與思政工作品牌。

四是榜樣帶動。激發“生力軍”能量,開展先鋒引領、先鋒護航行動,組織黨員開展“三亮一比”(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貢獻)活動,示范推進教學科研、碩點創建、專業學習、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等工作。學生黨員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以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帶動創先爭優。

(三)以黨建“聯”為紐帶,匯聚黨建資源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促共進”原則,通過理論聯學、組織聯建、品牌聯創等形式,變“自我循環”為“開放融合”、“各自為戰”為“互聯互動”,優化活動組織方式,實現黨建資源集約化,推動工作提質增效。

一是理論聯學,打造學習“共同體”。基層黨委“結對學”,突出集中研討交流,探索開展碰撞式、互動式學習,在研討交流中碰撞出解決問題的思想火花。教師支部“互動學”,先進支部、樣板支部互動學習,找准結合點,將理論學習與各自業務工作有機結合。學生支部“互助學”,激發學生黨員在學習上緊起來、快起來、比起來,提高素質,增強活力。

二是組織聯建,共筑發展“同心圓”。上下聯動,校黨委班子成員深入聯系二級學院黨委開展調研指導,參加聯系黨支部“三會一課”,督促指導提升組織生活質效,加強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的縱向聯動。橫向帶動,機關黨組織與學院黨組織、教師支部與學生支部“結對子”等開展聯建,黨課一起上,黨務相約亮,活動齊商量。內外互動,師生支部與校外社區、社團組織、其他高校黨支部等加強聯系與合作。

三是品牌聯創,打造黨建“新高地”。通過發揮自身優勢,搭建宣傳展示平台,強化黨建品牌創建,協同打造“融合發展的蔚園黨建”特色黨建品牌矩陣。選樹示范案例,聯創“黨建+”、微黨建、主題黨日等精品化項目品牌,評選基層黨建工作“三十佳”案例60個﹔選樹示范項目,聯創責任崗、先鋒崗、示范崗等黨員品牌﹔選樹示范點,聯創黨建工作標杆示范點品牌,獲批全國樣板支部3個、全省標杆院系1個、全省樣板支部3個,培育創建校級標杆院系3個、樣板支部10個、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5個。

(四)以黨建“微”為抓手,煥發基層活力

堅持從小處入手、從細節做起,以“小突破”“微點子”“細操作”提升工作質效,制定並實施《關於推行“微黨建”模式的指導意見》,“三式”並舉推行黨建“微”模式,實現以“微創新”做活黨建、“微支點”撬動黨建。學校連續3年舉辦“十佳‘微黨建’”案例評選展示活動,編印《“微黨建”創新案例匯編》。

一是主推“單一式”。聚焦個別主攻點,選取一項內容任務重點落實,以求做深做實、提質增效,如聚焦“微黨課”,突出靈活性,以舉行微黨課比賽、推行黨員輪值主講黨課、情境式黨課、沙龍式黨課等豐富多樣的方式,讓黨課“活”起來。全國“樣板支部”計算機工程系學生黨支部發揮專業優勢創建“紅芯計科”微信公眾平台,聚力黨的基本知識可視化呈現,制作發布黨建微動畫28部,“靚”起黨課新風尚。

二是拓展“組合式”。選取幾項內容進行有機合成,打好系列“組合拳”,以求創新模式、形成特色,實現整體效果大於個體之和的集聚效應。財會系學生第二黨支部通過“微組織”增凝聚、“微課堂”強引領、“微學習”筑根基、“微服務”樹先鋒,形成黨員教育管理“四微”工作法﹔數學與金融學院黨委以“微陣地”為平台夯實新體系、“微指導”為引領構建新格局、“微治理”為保障聚力新引擎,“三微一體”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三是探索“耦合式”。統籌推進“微黨建”與“主題黨日”“黨建+”,以求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比如食品工程系學生黨支部通過“微課堂”“微分享”“微實踐”“三微”模式豐富主題黨日形式,引導學生黨員有效處理好政治學習和專業學習的關系,既做好規定動作,又結合實際提升主題黨日活動實效。

三、成效

1、提升了黨建引領力,實現從“跟隨”向“引領”的轉變。通過推行“PLUS”模式,深化了黨員師生的思想認識,扭轉了抓黨建的“被動”心態,進一步完善了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機制,把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落細落小,真正落實到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構建了“黨建引領、各方聯動”的全覆蓋網絡,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高校治理“千條線”,增強以黨建工作引領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整體合力,實現將黨建工作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學校發展優勢,引領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

2、提升了黨建凝聚力,實現從“結合”向 “融合”的轉變。通過出台“黨建+”“黨建帶”“微黨建”等系列文件,推動“PLUS”模式成為匯聚一切力量的超鏈接,推動學校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從初步結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物理捆綁,走向“同向同行、共融共促”的深度融合。持續深化干部“雙提(提素質能力、提精神狀態)”,頭雁“雙帶”(黨建帶頭人、業務帶頭人),黨員“雙爭”(爭優秀黨員、爭崗位建功)活動,開展“學史力行、干在實處”主題實踐活動,營造了競進有為的創業生態,學校綜合實力排名連續三年大幅躍升,實現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3、提升了黨建推動力,實現“隱性”向“顯性”的轉變。充分釋放“PLUS”模式的“1+1>2”的集成效應,學校各級黨組織生產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黨員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熱情高漲,學校內部治理能力建設扎實推進。入列安徽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重點建設單位,入選安徽省高等學校Ⅲ類高峰學科1個、國家一流專業3個,19個專業上榜2021“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4個專業2022年進入一本招生,近5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位列第26名,入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入選教育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連續5年入圍全省發明專利百強榜,為金寨、岳西等地方政府帶來經濟收益逾百億元。

四、啟示

1、認識上,要打破思維壁壘。學校黨建是系統性的整體建設,要堅持系統謀劃,克服“就黨建抓黨建”“自我循環”“單打獨斗”的封閉思想,樹立開放心態和宏觀視野。在黨建工作“PLUS”模式推行過程中,我們加強了黨建工作的橫向關聯,有效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實現了“疊加”效應,推動構建“一盤棋”的“大黨建”格局。

2、動力上,要創新方式方法。改革創新是推深做實基層黨建工作的動力源泉。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形勢下,如何創出一條符合新時代黨建工作規律和學校特點的基層黨建新路,需要我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黨建工作“PLUS”模式推行過程中,我們注重優化工作方法,拓展黨組織功能,延伸工作手臂,推進黨建工作革故鼎新、煥發生機。

3、目標上,要推動融合發展。發展是高校辦學治校的第一要務。黨建工作為事業發展指明政治方向、提供思想和組織保証,而學校事業發展成效又是檢驗黨建工作的重要旨歸。在黨建工作“PLUS”模式推行過程中,我們通過“加”“帶”“聯”外向發力,通過“微”內向落實,“內外兼修”推動黨建工作效能最大化,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彰顯黨建“最大政績”。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