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楊浦區:“五+X”舉措緩解停車難

上海市楊浦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

2022年08月09日14:0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海市楊浦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緊盯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停車難”問題,堅持黨建引領,協同各方,綜合施策,不斷推進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

一、背景與起因

停車難是一個老大難問題。楊浦區停車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老舊小區欠賬較多,全區住宅小區停車泊位約14.23萬個,夜間停車需求約16.72萬輛,缺口達2.49萬個。全區近六成已建住宅小區停車超飽和,停車缺口佔比最大的是1993-2000年建成的居住小區。為爭搶車位,小區居民各出奇招,安裝地鎖、擺放非機動車,佔用消防通道、侵佔公共綠化,對社區公共安全、和諧穩定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對此,群眾反響十分強烈。

停車難綜合治理是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城市安全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市、區領導對停車難治理工作都給予了高度重視,要求成立各部門、各屬地政府共同參與的工作專班,黨政雙牽頭協同推進落實。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區建管委一直致力於協同有關部門推進停車難綜合治理工程,2021年停車難綜合治理又被列入市委、市政府共同發文的“民心工程”之一,區委、區政府領導多次進行實地調研,區委書記還將緩解停車難作為直接推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為的就是著力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做出亮點,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瞄准急難愁困的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政府機關、街道社區、企業單位各級黨組織“破圈”融合,為民解憂,通過在部分重點區域探索形成有效的停車治理模式並推廣實施,推動全區范圍內突出停車矛盾的逐步緩解。

二、做法與經過

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區建管委作為停車難綜合治理工作的牽頭落實部門,區建管委機關黨支部的黨員干部們扛起責任,勇於擔當,攻堅克難。

(一)工作專班“承責”,建立機制強保障。“停車難難在有限的資源和不斷增長的需求。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深知做好停車難治理這項民心工程很難,要啃“硬骨頭”,就要有機制保障。牽頭組建楊浦區停車治理工作專班,區規劃資源局、區公安分局、區房屋住房保障局等區相關部門和12個街道為成員單位,堅持黨建引領、協同推進,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內外結合、建管並舉,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推動全區范圍內突出停車矛盾的逐步緩解。

(二)層層分解“化難”,統一思想添動力。區建管工作黨委層層分解,努力將停車難的“死結”盤成“活結”,打開群眾“心結”。近年的楊浦區停車普查數據顯示,居民“停車難”主要難在老舊住宅小區配建停車設施基礎薄弱、增建設施推進困難、又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僧多粥少”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市交通委領導、區委區政府領導分別調研了部分街道的多個老舊小區,我區也多次召開區停車難治理工作會議,重點聚焦創建小區停車治理先行項目和新建公共停車泊位項目。分解任務后,要求各成員部門主動梳理專用停車資源,共同研究對外開放錯時共享停車的管理機制﹔屬地推動,引導社區共建共治﹔公安分局在具備條件的支小道路增設夜間臨時停車為小區居民服務﹔規資局研究支持停車設施建設的土地政策和實施路徑等。

(三)數據、專家“支撐”,先行小區作示范。“停車難”還難在“先天不足”,需要對停車場地進行先期規劃,優化布局。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聯合房管、衛生教育、規劃、公安等相關部門及各街道,開展楊浦區停車設施調查工作,全面掌握停車設施總量、結構布局和供需矛盾,為停車治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撐。啟動新一輪楊浦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編制,明確建立有關停車設施建設指標在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土地供應、項目建設等階段逐步落地實施的工作機制。2021年3月,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聯合控江路街道黨工委,在滄州路180弄小區先行先試,針對原先小區沒有劃設停車位、物業管理鬆散、外來車輛較多等問題,邀請同濟大學交通規劃及社區治理研究專家深入社區,與居民共同研究優化小區內部挖潛停車位方案,對小區內停車位設置和交通流向進行規劃,並完善停車管理公約﹔周邊支小道路同步增設夜間停車泊位。

(四)黨建聯建“破圈”,共建共治賦能量。“停車難”還難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有不同的管理要求,難以簡單地開放共享。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做大“朋友圈”、做精“資源圈”,推動率先成立區停車難綜合治理黨建聯盟,區委組織部發出倡議,要求39家成員單位黨組織帶頭推動停車共享、培樹先進典型、倡導綠色出行、文明停車、共建共治新理念。黨建聯盟以“紅色紐帶”融通小區內外、商業場庫、專用場庫、道路停車等各類資源,全面排摸各類停車設施底數,挖掘機關單位專用停車資源。2021年4月,區建管委、區民防辦、江浦路街道等黨組織在市有關部門和區委組織部指導下,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共享停車解難題”黨史學習教育黨建聯建活動,實現了全市首個民防專用車庫100個停車位與周邊居民錯時共享,並持續推動區衛生、教育、房管、總工會等部門黨組織“破圈融合”,拿出更多資源服務群眾。

三、成效與反響

區建設管理工作黨委堅持多頭並進、多維探索,實施緩解停車難“5+X”共建共治綜合舉措,努力多點開花。

(一)推動“五個一點”共建共治新突破

“五個一點”即“規劃新建一點”:結合外部規劃新建綠地、公園、學校、民防設施、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等政府投資項目同步建設公共停車設施,結合周邊道路、老舊廠房、高架橋下空間、閑置土地資源等建設臨時公共停車設施﹔“老小區內部改造挖潛一點”:促進老舊小區結合“美麗家園”建設以及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在尊重居民意願的前提下,統籌利用小區內空余場地等資源,通過調整內部綠化、道路及平面布局等方式,挖潛改建、擴建停車設施﹔“道路臨時停一點”:周邊支小路道路具備夜間臨時停車條件的,按照上海市道路停車場設置管理規定,對小區居民開放夜間臨時停放服務﹔“公共停車共享一點”:指導住宅小區周邊經營性公共停車場(庫)開放共享﹔“機關企事業專用車庫開放一點”:鼓勵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在保障內部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將內部停車設施錯時對外開放。

(二)構建信息聯通的智慧停車新模式

“X”即數字化轉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抓住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期,賦能智慧停車,優化共享。探索“上海停車”一網統管平台向社區“最后一公裡”延伸輻射,深化應用控江路街道社區智慧停車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小區停車位實時監測數據+公共停車場實時信息+停車誘導小程序”,讓資源匹配更精准、停車信息更透明,可向控江路街道居民提供全區域性停車誘導。已接入 25 個小區、13 個商業停車場庫、8條道路停車點、3個企業園區停車場的信息,可做到街道級停車治理全覆蓋。線上數據的接入積累、小區停車特征分析和停車誘導服務形成閉環,為基層治理創新提供數據支撐和智慧手段。針對醫院特定時段停車難,在新華醫院開展全市首個三甲醫院停車預約試點,醫院內部提供100 個泊位可通過“上海停車”APP 提前預約,並協調3家商業場庫也提供了約60個停車泊位,加入新華醫院停車預約和共享“朋友圈”。同時,不斷積累和總結試點經驗,配合市停車治理專班將成功經驗推廣至肺科醫院等全市10家醫院。

(三)培育基層自治的社區停車治理新樣板

組織和引導居委會、居民、業委會、物業和社會力量等相關各方共同參與小區停車治理,塑造、總結、推廣先行示范小區的成功經驗。江浦路街道遼源花苑小區以社區黨建為引領,完成打破圍牆、小區合並、共同改造,三個老小區打通后,不僅增加了30多個停車位,同時完成業委會合並、實現物業統一管理,更形成“遼源花苑黨群議事會”的長效自治機制,社會治理效能大大提升。滄州路180弄小區結合“美麗家園”建設,完成內部改造和停車位劃設,增加車位160個,小區“三駕馬車”在街道指導下將原本分散為4個區域、3家物業、2個業委會的小區管理整合為一家物業、一個業委會統一管理,小區進出車輛信息全部接入智慧停車平台﹔並完善停車管理公約、欠費追繳機制,以約束不文明停車行為,使共享停車資源最大化,有效緩和了大部分停車矛盾。

四、經驗與啟示

推進緩解停車難的“5+X”共建共治,是將學黨史運用於“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生動實踐。

(一)黨建引領,踐行人民理念。通過停車難綜合治理工作,各級黨組織之間凝聚發展共識,在摸索區域化黨建新模式中,締結了更為堅實的“紅色紐帶”,踐行人民理念,深入推進實施我區民心工程,不斷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屬地驅動,創新社會治理。充分發揮區、街道兩級黨組織、政府機構的“黨建引領、政府主導”作用,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激發社區自治的主人翁精神和創新創造力,構建基層“群眾自治圈”“社會共治圈”,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

(三)協作擔當,共建共治共享。停車難綜合治理是以小見大、又被高度關注的民心工程,面對前進路上的瓶頸和遇到的難題,離不開各部門、單位的協作擔當。各部門、單位在“破圈”融合中,跨前一步,匯智聚力,以共建為根本動力,以共治為重要方式,以共享為最終目的,形成不斷推動問題解決的行動合力,為改善人民群眾的停車體驗做出貢獻。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