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東煙台黃渤海新區:聚焦“做實系統”抓突破 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同心圓”

煙台黃渤海新區工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09日13: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煙台黃渤海新區圍繞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在推動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上下功夫,按照機制銜接、互聯互動、資源共享的思路,以煙台市城市社區“幸福家園”黨建品牌建設為抓手,打造出“同心圓”式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推動城市基層治理邁上“快車道”。

一、背景起因

煙台黃渤海新區,管轄陸域面積360平方公裡,轄4個鎮街,232個村居社區,總人口53.8萬,基層黨組織1439個,黨員2.1萬多名。其中城市社區25個,各類住宅小區97個,常住人口近41萬人,2021年,在商務部發布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排名第八。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基層治理體制的持續深化,在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一是權責不對等。街道、社區在城市基層治理中擔負的責任越來越重,但由於權小責大,經常陷入“小馬拉大車”局面。二是條塊不協調。在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過程中,需要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職能部門協調難、執法隊伍統籌難等問題,導致街道社區黨組織治理“核心”作用發揮不明顯,破解難題“力不從心”。三是供需不匹配。街道社區現有資源力量難以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治理缺乏有效的資源整合、上下聯動運行機制,為民服務質量不高。為有效破解這些難題,煙台黃渤海新區按照機制銜接、互聯互動、資源共享的思路,對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系統謀劃,推動從“條塊分割”向“相融共生”轉變,從“單點用力”向“聯合發力”轉變。

二、主要做法

(一)構建“縱向同軸、橫向同心”的工作機制。

一是強化“四級聯動”。針對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公轉”意識,區、鎮街層面全部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委員會,涵蓋政法、人社、建設交通等10個職能部門,下設網格治理、物業服務等5個專項工作組,今年以來,研究解決老舊小區改造、業委會規范管理等85個重點難點問題,形成各方協同的整體合力﹔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處,統籌謀劃城市社區、商圈市場、商務樓宇、“兩新”組織等領域黨建工作。指導鎮街黨委吸收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影響力、帶動力強的新業態企業、“兩新”組織成立“社區毗鄰型”“新就業群體服務型”等6個區域型紅色黨建聯盟,有效整合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資源。各社區黨組織每季度邀請物業公司負責人、業委會成員、綜合執法下沉隊員等召開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定期協商解決商戶店外經營、電動車亂停等居民關心關注問題。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的“三有”標准,選任256名小區黨支部書記,建立“黨支部先議”制度,由小區黨支部主導建立小區民情懇談會、事務協調會、成效評議會等機制,引導小區黨支部第一時間幫助群眾協調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二是建強“治理龍頭”。出台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根據“依法下放、權責一致、能放即放”原則,實質性取消經濟發展、招商引資及相應的考核指標,將街道管理迫切需要且能夠有效承接的經濟社會管理等權限下放,使街道黨委在引領基層治理中的“軸心”作用更加突出。健全社區工作者坐班值班、幫辦代辦等8項工作制度,全域開展社區延時服務試點,選取6個社區先行先試,在充分聽取社區工作者和群眾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逐步健全延時錯時、預約辦理、輪值坐班等彈性服務制度,結合24小時電話受理、網上預約方式,確保社區門常開、人常在、事好辦。

三是延伸“治理觸角”。做強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室,健全“一支隊伍”聯合執法機制,538名綜合執法力量逐人確定分包網格,明確執法范圍,公示聯系電話,常態化到網格內發現處置私搭亂建、侵佔綠地等違法違規行為,由區街條塊分割變街道統籌領導。全面推進黨建引領“一張網”治理改革,按照每200-300戶居民劃分1個網格的標准調整居民網格設置,將綜治、公安、消防原有的各類網格,整合成1041個基礎網格。按照每個網格至少1名社區工作者、1名專職網格員、1名物業管理員的“一格三員”標准配強網格力量,筑牢社區治理底座。

(二)延展“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的服務半徑。

一是聚合部門資源同織“共建網”。注重把部門單位優勢資源下沉到城市基層黨建“大盤子”中,連續3年開展“雙報到、雙認領”工作,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報到,並開展“黨組織領項目、黨員領任務”主題活動,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凝聚到城市基層治理的“一張網”中。目前,全區40多個企事業單位的4500多名黨員和25個城市社區的近20萬名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累計投入700多萬元,幫助解決流浪狗治理、垃圾分類處理等群眾關心關注問題3200多個。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1800多名機關黨員干部迅速集結,在“雙報到”社區分包小區、點位,成立89支“黨員突擊隊”,協助參與排查、流調、轉運等工作,為筑牢疫情防線貢獻力量。

二是用好物業資源同鋪“共治路”。深入推進“紅心物業”黨建領航工程,將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關口前移到業委會組建階段,賦予街道社區黨組織對業委會組建的結構建議權、人選建議權、資格審查權“三項權力”,推動“紅色業委會”組建率同比增長80%。配套出台物業企業考核、業委會組建等規范性制度文件6個,25家物業企業建立黨組織,各方協商解決停車位規劃、物業費欠繳等城市基層治理難題930個。國奧小區黨支部聯合物業黨支部在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內打造“幸福餐廳”,採用以房租部分減免換食堂成本價銷售模式,不僅為居民開放,還對小區的快遞外賣小哥網兼職格員提供半價套餐。疫情期間,餐廳推出特殊人群送餐上門服務,18名小區黨員為腿腳不便的老人、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免費送餐320余次。

三是調動群眾資源同打“共享牌”。實施“民事民辦·幸福睦鄰”行動,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參與進來。在社區全面推行“幸福家園圓桌會”建設,規范提事、議事、辦事、評事程序,引導社區群眾說事議事、自我服務。突出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去年以來,累計培育以黨員為骨干的公益慈善類、矛盾調處類、鄰裡互助類群眾服務隊伍35支,集聚1200多名群眾力量。丹陽社區“居民懇談會”、華城社區“民情回聲壁”、悅海社區“悅驛家議事會”等一批各具特色、接地氣的民主協商品牌“破土而出”,呈現出“鄰裡事、鄰裡議、鄰裡辦”的幸福畫面。

(三)健全“多點投入、全面覆蓋”的保障支撐。

一是配齊“能說會干”力量。在街道,結合機構改革,在每個部門單位專門設置黨建辦專職抓黨建,並配備了3-5名專職干部,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達96%。在社區,按照“每萬城鎮常住人口不少於18人”的標准核定社區工作者總量,目前已應配總數83%,平均年齡不到35歲。持續深化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資格証、全科能力証“雙通關”認証體系,76%的社區工作者具備“全科社工”能力。建立崗位與等級相結合的3崗18級發展體系,每年面向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考錄事業單位人員,暢通社區工作者職業晉升渠道。實施社區工作者“全面成長計劃”,挂牌12處優秀社區書記工作室,建立每月論壇交流、半年提級述職制度,著力打造懂城市、善治理的社區隊伍。

二是做強“真金白銀”保障。場所保障——在園區、片區、龍頭企業等地打造了“1+4+N”黨群服務矩陣,建設了60余個黨群服務中心。全市率先推出“暖新十標”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驛站建設標准,首批建成47處“城誠驛·暖心家”,可一站式提供歇腳休息、充電熱飯等10多項確需服務,讓新就業群體們隨處感受黨建溫度、城市溫暖。經費保障——在嚴格落實6萬元的社區辦公經費和30萬元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基礎上,每年補助近1500萬元用於各類黨群服務中心建設﹔通過黨費補助、黨費返還、財政支持、企業列支等,建立“兩新”組織黨組織多元經費保障體系,平均補助達5000元以上。同時,每年拿出近85萬元的財政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兩新”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對77家省、市、區三級“百千萬提升工程”培育對象,按照每家每年1萬元的標准,單獨列支工作經費。

三是構建“聚智聚力”平台。聚焦智力平台建設——2020年5月,創辦江北首家城市黨建學院,聘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冷曉燕等100余名全國知名的優秀黨務工作者、高校教授及企業家擔任“客座教授”。在教學基地打造上,整合煙台全市城市黨建領域優質資源,建設160多個可學可看的現場實訓教學基地。自成立以來,先后舉辦全國黨建學院發展路徑研討會、河南省街道黨工委書記示范培訓班等有影響力的黨建論壇、培訓活動100多場,迎接5萬余人次來煙台、學煙台。聚焦智慧平台建設——全區統一打造“下呼上應”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線上平台,完善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分級響應、協同處置機制,配備近百套會議指揮系統設備、1000余個手持終端,確保實現問題隨時報、指揮零距離。為了方便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治理、發揮作用,全區還打造了“暖新e家”線上平台,開通“隨手拍”等10余項功能,快遞外賣小哥發現井蓋破損等問題可以隨時拍照上傳,反映的問題由后台管理人員分級派單處置。同時,對反饋問題的小哥網格員進行積分管理,年底憑積分兌換充電寶、頭盔、護膝等小哥確需的“暖新商品”。

三、取得成效

通過打造“同心圓”式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有效強化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基層基礎,提升了服務城市發展的能力,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由各方力量唱“獨角戲”變為黨群“大合唱”,實現了“三有”目標:

(一)街道社區有力量。大力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體制改革,在區市、街道兩級全部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委員會,出台“五項權力”具體操作細則,健全“一支隊伍管執法”機制,徹底解決了以往城市治理“九龍治水”“各自為戰”的問題,讓街道、區黨組織更具能力、更有資源、更有底氣領導治理。

(二)多元共治有效能。健全“社區牽頭、部門共建、社會協同、居民參與”的治理體系,打通了城市基層治理的堵點難點,特別是在多輪疫情防控中經受住了考驗,街道、社區黨組織廣泛動員基層力量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三)為民服務有溫度。城市的核心是人,關鍵是保障好服務好群眾的衣食住行、安居樂業。黃渤海新區聚焦群眾生活全鏈條需求,實施“暖心服務·幸福延伸”行動,優化社區服務供給,建立了全時全科全齡“三全”模式,高標准建設了一批有顏值、有內涵、有溫度的黨群服務中心(驛站),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讓群眾天天有感、處處可及。

四、經驗啟示

(一)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強化統籌協調功能,是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先手棋”。街道是微觀之首、宏觀之末,居於樞紐和軸心的地位,承擔聯通和兜底的責任。推動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厘清職責邊界,實施減負增效,使街道當我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是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的關鍵環節。實踐証明,隻有真正推動重心下移、權力下放、力量下沉,增強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四級聯動的“動力主軸”才能一貫到底、強勁有力。

(二)健全條塊融合的運行機制、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是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城市越來越開放融合,基層黨建必須適應並引領這種開放融合,確保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必須分級搭建議事協調平台,深入推進共駐共建,建立組織、責任、制度等聯動機制,建立開放性的互聯互動紐帶。實踐証明,隻有打破條塊壁壘和隔閡,推進街道社區、部門單位、新業態企業互聯互動、同頻共振,從相互分離走向相融共生,才能以黨的組織優勢,實現整合社會功能,凝聚起城市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基層組織體系建設,是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動力源”。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在哪裡,黨員就在哪裡、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裡。創新優化組織設置,確保黨的工作進樓入戶、全面覆蓋。實踐証明,隻有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堅強有力,才能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統籌整合起來,才能實現組織優勢、服務資源、服務功能的最大化,使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