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濟源示范區黨工委組織部
2022年08月09日13: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絲毫不能放鬆。河南省濟源示范區牢牢把握加強黨的領導這一核心、高效服務群眾這一根本,創新實施“黨群連心工程”,積極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組織化、制度化、常態化,黨心民心聯系更加緊密,黨員干部作風有了明顯變化,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和諧,黨群“一家親”、同心促發展的局面進一步形成。
一、實施背景
濟源示范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是全國首個全域產城融合示范區,共有基層黨組織2156個,黨員48250名。其中農村(社區)無職黨員18638名,佔鎮(街道)黨員總數的91.55%。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基層黨組織和服務對象比例失衡,服務半徑過大、服務資源緊張等問題日漸突出,各類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彼此互動銜接不夠,普通黨員發揮作用缺乏有效的平台載體,難以形成制度化、長效化的服務機制。一是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強,制度不全。部分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不能做到常態化,沒有形成長期有效的制度,對於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簡單化處理,制約了黨組織的功能發揮﹔有的黨員身份意識、責任意識淡薄,不願意亮出身份、發揮作用,群眾隻能通過村干部反映訴求,渠道單一。二是服務群眾的方法不多,渠道不暢。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中心工作方面載體不多,創新性不夠,特別是在服務疫情防控、防汛救災、“三零”創建、營商環境等方面缺乏長效機制,存在被動應付現象。三是服務群眾的作風不實,水平不高。部分基層黨員干部作風不扎實、不深入,在工作中存在等、靠、推、拖等現象,與群眾溝通聯系有所弱化,對群眾的呼聲困難了解不夠,主動走到群眾家中了解需求、上門服務的少,群眾意見較大。
為有效解決這些突出問題,濟源示范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創新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叫響做實“有問題找支部、有困難找黨員”黨建服務品牌,有效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基層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二、主要做法
“黨群連心工程”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為骨干,以“黨員聯戶”為基本單元,以黨員主動入戶服務為主要形式,從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入手,把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組織群眾、教育群眾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一網全覆蓋、黨員走在前、組織做后盾、群眾來評判”工作體系,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一)一網全覆蓋,“一張網”聯起“百家姓”。“黨群連心工程”通過強化“網絡+網格”治理體系,暢通基層黨組織運行脈絡,找准服務群眾的發力點。一是聯戶全覆蓋。在聯戶的形式上,和基層網格化管理結合起來,實現“黨員入格、一網兜底”。在農村,按照“居住相鄰、自願雙向、能力互補”要求,建立黨員個人“責任區”,聯系農戶實現全覆蓋﹔在社區,組織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黨組織報到,和社區黨員一起入網格、進家戶,聯系樓院住戶實現全覆蓋。同時,建立機關黨員聯系個體工商戶、企業黨員聯系班組的工作制度,基本建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層級清晰、全面覆蓋的黨員服務網絡體系。二是服務全覆蓋。在黨員聯戶基礎上,落實“三定四包”責任(定片、定崗、定責﹔包產業發展、包環境整治、包“三零”創建、包民生保障),在農村,以村、組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為主要力量開展聯戶服務。在城市社區,建立“社區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聯戶群眾”五級聯動體系,將基層治理任務分解給樓棟,打通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后一米”。三是資源全覆蓋。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採取集中服務、個性服務、圓夢服務等形式,參與小區建設、管理和服務,在為民服務中當先鋒、樹形象。組織機關黨員組建黨員服務小分隊,下沉支援基層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重點人員信息摸排、聚集性活動勸阻等工作,實現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黨建資源轉化為社會治理資源、黨建成果轉化為社會治理成果的“三個轉化”。
(二)黨員走在前,“催著辦”變成“主動干”。“黨群連心工程”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一是主動走訪入戶。推行“五星跑腿小哥”活動,重點關注特殊群體、特殊事件、特殊訴求、特殊情況、特殊節點,做到“五必訪”,即鰥寡孤獨必訪、紅白喜事必訪、急難愁盼必訪、矛盾糾紛必訪、極端狀況必訪。黨員對所聯系戶做到“四個一口清”,即“家庭情況一口清、人員類別一口清、區域設施一口清、隱患矛盾一口清”,確保社情民意全掌握。二是主動收集信息。組建三級黨群連心微信群:一級群以基層黨(工)委為主,包村(社區)干部、包片干部、相關單位黨員加入﹔二級群以村(社區)黨組織為主,包片干部每人建立一個群,邀請聯戶黨員和聯系群眾實名加入﹔三級群以“黨員+聯系戶”為單位,聯戶黨員和聯系戶加入,推動聯戶黨員“辦小事、報大事”與部門“解難事、辦實事”融合統一。三是主動化解辦理。打造群眾反映問題快辦快結直通車,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直接辦理的,快辦快結並向黨組織報備﹔不能直接辦理的,及時報告所在村(社區)黨組織,由村(社區)黨組織會商研判,對群眾關切度高、迫切需要解決的事項,基層黨組織及時研判回應,做到事不過夜、即收即辦。
(三)組織做后盾,“老大難”變得“不再難”。建立黨員收集、村(社區)吹哨上報、鎮(街道)響應處理、示范區兜底辦結工作機制,通過解決群眾關心關注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支部會商分析辦。村(社區)黨支部每周召開1次碰頭會,研判問題訴求並建立村(社區)問題台賬,定期開展專項治理和集中化解行動,個性問題點對點解決,共性問題專項治理,重復性問題集中化解。二是“吹哨”報到合力辦。支部會商后不能有效化解的,“吹哨”上報至基層黨(工)委,基層黨(工)委與相關部門會商確定后,能解決的當天解決,一般性問題在7天內解決﹔鎮(街道)無法解決的提級到示范區“黨群連心工程”辦公室,建立“3+N”合力攻堅工作體系(“3”即區、鎮、村三級,“N”即教育、衛生、人社等相關職能部門),確保“哨聲”一響、干部到場。三是“抓鐵留痕”督促辦。嚴格落實“13710”機制,規范辦理路徑,做到進展可視、過程可控、結果可考。每周梳理匯總、分析研判、排名通報,對工作不力、推進緩慢、流於形式等問題下發提醒函,對整改落實不到位的予以約談。
(四)群眾來評判,“解民憂”推動“聚民心”。“黨群連心工程”把評判權交給服務對象,倒逼黨員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質量水平。一是過程受群眾監督。推行“陽光辦理”模式,利用每月“先鋒課堂”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實事辦理“講晒評”活動,聯戶黨員講本月事項辦理情況,支部將當月承諾事項進行公示,請群眾代表對支部和黨員服務情況進行評價,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二是效果由群眾評判。每周針對問題台賬辦理情況,對反映問題的群眾、推進辦理涉及的群眾分別進行滿意度調查,了解群眾滿意度情況﹔每半年開展一次大范圍的問卷調查活動,實現“事情辦得怎麼樣,群眾說話有分量”。三是績效受組織考核。注重激勵約束,每月開展自評、每半年開展群眾測評和互評、每年開展綜合評價,對推進“黨群連心工程”成效明顯的黨員,在評優評先、推薦“兩代表一委員”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三、工作成效
“黨群連心工程”實施以來,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行動、主動而為,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事,與聯戶群眾結親、認親、走親、幫親,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取得了明顯成效。“黨群連心工程”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予以報道。
(一)黨員干部作風得到轉變。廣大黨員干部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不斷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堅定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中,廣大黨員深入一線值班值守、除險救災,尤其是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不顧個人安危,深夜冒雨轉移群眾,先后處置險情200余處,轉移困難群眾2200余人,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基層群眾的高度贊揚,被群眾贊譽為“最信得過的人、最靠得住的人、最願意跟隨的人”,涌現出了“金牌店小二”“五星跑腿小哥”“老崔調解車”等一批基層服務品牌。
(二)問題解決精准性明顯增強。“黨群連心工程”將基層治理中需要解決的“真問題”與主責部門“搭橋”鏈接,基層一聲“哨響”為破解難題找到了路徑,解決了一大批時間長、跨度大、涉及面廣的疑難雜症。針對老舊小區管理難的問題,派單到住建、民政等部門,對278個無主管樓院全部建立黨組織和自治組織﹔針對電信詐騙頻發現象,派單到政法、公安等部門,通過“流動警務室+板凳議事會”,發放防詐騙溫馨提示宣傳頁6萬余份,排查各類風險隱患912個,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共為群眾辦理實事13000余起,極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基層治理能動性有效激發。“黨群連心工程”有效激發了基層主動找問題、發現問題、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針對石油公司家屬院住戶反映的長期無法辦理不動產登記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全面梳理,建立容缺辦理機制,為全區415棟樓商品房辦理不動產首次登記,2.1萬套、327.5萬平方米不動產有效盤活,惠及群眾6.3萬余人。在“敲門行動”中,廣大黨員積極進家入戶,開展防范詐騙宣傳活動,幫助群眾注冊“國家反詐中心”軟件23.5萬人,受“金鐘罩”保護人數33.4萬人。
四、經驗啟示
抓實“黨群連心工程”,必須壓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責任,讓廣大黨員干部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基層,有效引導群眾參與共治共建共享,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民心、推動發展,為強化基層治理夯實組織基礎。
(一)必須堅持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形成黨建引領的先導力。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必須把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好,將黨的領導融入到多元治理主體中,處理好基層黨組織與多元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動員優勢、資源統籌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將抓黨建、抓治理、抓發展與抓服務統一起來,校正治理方向、扶正治理軌道,形成多元主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必須堅持凝聚各方資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整合力。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必須在資源整合上下功夫,落實好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和村報告、鎮處理、市辦結機制,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變“碎片化”為“有機體”,變“單獨用力”為“條塊合力”,共同打造基層治理的幸福同心圓。
(三)必須堅持合理定責定崗,形成黨員主動作為的驅動力。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必須讓所有黨員行動起來,調動黨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給每一名黨員劃分“責任田”,讓無職黨員成為鎮、村基層干部的得力助手,形成“有困難找黨員、黨員就在我身邊”的良好氛圍,在推進為民辦實事常態化的過程中實現黨員群眾心連心、一家親。
(四)必須堅持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復合治理的執行力。實施“黨群連心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通盤謀劃,通過“黨群連心+”,引領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領群眾共同參與“三零”創建、疫情防控、經濟發展等中心工作,將“黨群連心工程”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治理優勢,實現黨建工作和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