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帶頭過緊日子 為了百姓過好日子

蘭琳宗

2022年08月04日08:3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近日,102個中央部門集中公開2021年度部門決算。根據“賬本”,去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26.81億元,比預算數減少25.06億元。此前,財政部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8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從中央到地方,各地各部門過緊日子日益成為“常態”,厲行節約、開源節流,把更多真金白銀用在刀刃上、緊要處,彰顯了民生底色、為民初心。

黨政機關過緊日子,關乎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和黨的群眾路線,關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沒有自己的利益,黨的領導干部更不應該有自己的私利。各級黨政機關都是為老百姓辦事的,不是給自己謀福利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優良作風。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要始終牢記“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多算黨和人民事業的大賬,莫打私利“小算盤”,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讓老百姓過好日子上。

堅持“三公”經費做“減法”,民生保障做“加法”。“足國之道,節用裕民。”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財政狀況面臨壓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但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還有差距,完善社會保障、提升醫療服務、加強環境治理等各方面還有很多大事、難事需要財政支持、經費保障。一方面要做好“減法”,精打細算,在保障部門正常履職需要基礎上,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從緊核定“三公”經費預算。另一方面,要做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加法”,把過緊日子省下來的資金和財力,用在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等利國利民的事情上,讓有限財力發揮最大社會效益、民生效益。

支出更加注重效益,讓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今年發布的中央部門決算中,項目績效自評結果、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報告公開數量繼續增加,特別是首次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評價情況進行了說明。今年隨同中央決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送的項目績效自評表的數量增長到586個,比上年增加93個。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該花的錢得花,但要花在刀刃上。比如,始終把人民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對公共產品的供給,優先考慮那些老百姓最急需、最迫切的事項,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好事。當前中小企業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要加大支出幫扶力度,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保就業。要加強績效管理、評估,低效多壓減、有效多安排,不斷提高資金運行透明度,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每一分錢都要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讓每一分錢花出最好的效果。

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帶頭過緊日子,同時立足職能職責,監督保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要督促各地各部門嚴格執行黨中央關於財經工作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弘揚勤儉節約作風,推動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強化日常監督檢查,嚴查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整治違規發放津補貼、違規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問題,有力遏制公款消費中的違規違紀違法現象。對利用公共資金謀私利,權錢交易、利益輸送,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行為,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以有力監督執紀執法促進黨員、干部依法履職、秉公用權,把財力用在實處、關鍵處,推動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好傳統蔚然成風。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