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老舊小區“一網三治”工作法

廈門市湖裡區江頭街道黨工委

2022年08月02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江頭街道成立於2004年,位於廈門島的幾何中心,轄區面積10.87平方公裡,戶籍人口7.5萬人,流動人口15.8萬人。濃濃的煙火氣下是沉沉的城區建設包袱——老舊小區治理歷史欠賬多,共建配套短板多,弱勢群體多,基層治理難度大:轄內城市居民小區共118個,其中老舊小區49個,佔比41.52%﹔無物業小區31個,弱物業小區48個,佔比超過66.95%。

老舊小區的治理提升是江頭街道基層治理的重難點。街道黨工委探索“一網三治”工作法,以組織體系之網為基礎,整體謀劃,系統推進,打通由“整治”到“善治”,再到“自治”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途徑,有效破解了老舊小區組織難建、人心難聚、治理難見成效的問題,讓群眾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二、做法

(一)織密組織體系“一張網”。江頭街道老舊小區多有開放式、體量小的特點,針對獨棟樓宇黨員少、組織難建的問題,街道以網格作為基礎治理單元,統籌推進組織體系“一張網”。

一是支部建在網格上。全街共劃分網格103個,其中小區網格42個,一網格一小區的僅9個,全部成立小區黨支部﹔一網格多小區的33個,均為老舊小區集中區域,按照網格成立黨支部。如江浦南裡、北裡的老舊小區整合入江頭小區網格黨支部,解決了原先小區黨支部黨員人數較少,活動開展不便的問題。在小區網格中普遍開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活動,鼓勵黨員積極參與網格治理各項工作。

二是黨建聯盟進網格。建立“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建聯盟”三級聯建體系,推動駐區單位力量、資源下沉網格。依托三級聯建體系,建立轄內急重事務聯動機制,在疫情防控、文明創建期間,駐區單位黨組織以共建網格為單元,下沉幫扶,與網格黨組織、居民群眾做在一起,戰在一起。在今年3月的疫情防控行動中,12家市、區共建單位下派干部數百人次,支援街道老舊小區卡口值守,有效緩解老舊小區防控力量不足的問題。

三是組織培育入網格。針對部分老舊小區扎堆的網格無黨支部、無業委會、無物業進駐的困境,開展“育紅苗”行動,通過網格走訪,把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的熱心群眾挖掘出來,組織起來,優先成立“自管小組”,以重大任務或具體事件為抓手,培養優秀的治理骨干成為黨員,逐漸實現黨在網格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二)聚沙成塔抓整治。江頭街道大部分老舊小區基礎配套薄弱,基礎設施老化。街道黨工委以網格治理推進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堅持問需於民,一點一滴讓群眾擁有獲得感。

一是做好結合文章。針對老舊小區改造投入資金大的難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積極申報國家、省、市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資金,累計申報項目資金近億元,一體推進老舊小區環境整治、設施更新、品質提升等項目。如在白果山公寓耗資200萬,完成了拆除違建、路面硬化、燃氣入戶、監控技防等十方面問題,讓老舊小區重煥生機。同時,創新了網格內老舊小區改造統籌使用資金機制,讓資金使用更靈活,更有針對性。

二是把握平快節奏。針對老舊小區治理過程當中,路面整修、空中纜線規整、違建拆除、管網維修改造等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項目多且散的特點,由黨工委牽頭,在區相關政策支持下,制定街道小散工程和零星作業實施機制,形成小散工程便捷審理通道,確保項目能夠快速及時建設整改到位。機制建成以來,有8個老舊小區因此獲益。網格黨支部牽頭支持、配合政府改造工作,協助社區黨組織做好群眾工作。

三是合唱共建之歌。全面推行“以獎代補”政策,構建小區共建共治格局,由網格(小區)黨支部牽頭,通過“居民自籌+政府獎補”的方式,優先解決群眾最直接最迫切的居住品質整治問題。園山公寓老人多、弱勢群體多,一直苦於沒有公共活動空間,網格黨支部牽頭修建“睦鄰廊”,居民紛紛慷慨解囊,剩余部分由園山社區黨委多方籌資湊足,“睦鄰廊”建好后,無論日晒雨淋,皆有鄰裡聚會“話仙”,其樂融融。

(三)齊心協力謀善治。老舊小區治理牽扯主體眾多,治理提升中經常會發生推諉扯皮的情況。街道黨工委緊抓關鍵主體,理順多方關系,讓“善治”有方有法更有力。

一是建“業委會主任之家”。街道黨工委制定《關於加強黨建引領業委會建設的若干舉措》,全程介入業委會主任選任、培養、激勵、考核等全環節。在人選上,建立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的“雙向培養、雙向進入”的機制,鼓勵小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業委會主任,優秀黨員參選業委會委員,各社區每年針對業委會成員單列發展黨員指標。

二是建“物業企業聯盟”。街道黨工委牽頭制定《關於加強物業企業管理服務工作若干措施》,針對一些連片、規模小,難以單獨引進物業企業進駐的老舊小區,試行“區域物業管理模式”,引導相鄰小區聯合聘請物業公司進駐服務。由一家物業公司或物業企業聯合體實行統一管理,通過政府指導價收費,不足部分公共收益補助等形式,實現物業管理可持續,通過治理水平的提升改善,形成良性循環,努力養成居民服務付費的習慣。在園山公寓網格有園山公寓、嘉景花園兩個小區,原物業費僅為2角錢,經過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后,物業服務水平提升,目前物業費提升為5角,小區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也增強了。

三是建“友鄰四隊”。在每個網格建立“1+4”的網格治理機制,以網格員為召集人,將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物業經理(自管小組長)、黨員群眾志願者、執法隊員、下沉干部等治理力量分為宣傳發動組、整改整治組、綜合執法組、互幫互助組,初步實現文明創建有人宣傳、整治整改有人落實、互幫互助有人商量的近鄰氛圍。在科瑞大廈的集中整治中,面對群眾不理解,社區網格員和小區黨員入戶做宣傳﹔城管執法隊員大規模執法,清理亂堆雜現象,還小區安全的消防通道。

(四)共建共享促自治。老舊小區居民群眾普遍存在對小區治理的參與度與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通過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夯實黨在城市治理根基,關鍵在做實群眾工作。

一是推廣“網格事務聽評會”機制。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提出建議的渠道,提升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調處網格內“三重一大”事務的公信力。金尚社區黨委連續10年開展“事務聽評會”,今年申請到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項目資金后,先后數十次組織居民代表討論具體事宜,涉及了纜線整治、雨污分離等十個方面,群眾對老舊小區改造做什麼、怎麼做,充分發表了意見。網格黨支部牽頭凝聚了共識,老舊小區改造進度加快了,各種矛盾也通過充分地溝通得到化解。

二是搭建“幸福鏈接”平台。由區委組織部搭台,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以網格事務為抓手,引入多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以黨建渠道,探索以無償或低償標准,盤活網格內閑置公共資源,推進黨群活動陣地的使用效率。在嘉隆公寓提升改造中,活動陣地的匱乏,一直困擾著群眾。網格黨支部與區屬國企國投公司黨委簽訂共建協議,國投公司黨委向嘉隆公寓黨支部無償提供1套閑置公房,作為小區黨群活動中心暨網格工作室,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三是開展“文明新風進網格”活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與群眾心連心。全街開展的“文明新風進網格”活動向老舊小區網格傾斜,把便民市集開到最弱勢的群體中,把黨的溫暖送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去。在一場場義剪、義修、義賣的活動中,把文明小知識傳遞到老舊小區當中去。鼓勵老舊小區群眾根據自身愛好特長,組建廣場舞、書畫班、讀報社等群眾自治組織,由社區黨委提供黨群活動陣地,讓群眾更有歸屬感。

三、成效

(一)惠民生。嘉隆公寓、園山公寓、百果山公寓、金尚小區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重新鋪設地下雨污管網,合理設置地面停車位、綠化帶,全面改造公共基礎設施,徹底解決這些小區垃圾成堆、污水橫流、管理無序等老大難問題,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二)補短板。結合雨污分流改造,徹底整治了禾山路兩側老舊小區的地下管網,補齊公建配套短板﹔拆除了台灣街億星大廈附近5800平方米的違建“巨無霸”,並改建為江頭文體公園,一舉解決了周邊小區運動場所緊缺的問題﹔修繕了街道辦公大樓,在台灣街周邊盤活增設300多個停車位,附近居民的停車難題得到緩解。

(三)除隱患。排查整治轄區D級危房21處,通過拆除翻建、除險加固等方法長效處置19處,處置率達90%以上﹔累計拆除違建86處4000多平米,特別是徹底拆除建邦大廈樓頂的歷史違建和江頭北路一處兩層簡易搭蓋,大大消除了安全隱患﹔嘉隆、園山、百果山等老舊小區對凌亂無章的弱電“蜘蛛網”進行規整,基本實現管網下地,既有效降低火災風險,也讓小區更加整潔有序。

(四)利長遠。在整治亂象、消除隱患的同時,街道並督促社區、小區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機制,確保問題不反彈、不回潮。嘉隆公寓由小區黨支部牽頭,廣泛發動居民參與小區自治活動,聯合業委會和物業企業定期召開三方聯席會議,物業繳交率達100%,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百果山公寓、園山公寓擬採取聘請物業企業、適當提高物業管理費等措施,規范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四、探討

(一)街道黨工委必須知重負重、攻堅克難,把好小區治理“航向標”。小區治理事務紛繁復雜,特別是一些持續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牽涉各方利益,妥善解決難度極大。街道黨工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咬定目標、主動作為,不畏艱險、攻堅克難,堅定的決心信心,極大鼓舞了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激情。面對老舊小區公建配套欠缺短板,街道黨工委牢固確立“集中財力辦大事”理念,不搞“面面俱到、淺嘗輒止”,而是“重點突破、改頭換面”,聚焦居民群眾最關切、最急迫的民生問題,每年選定幾個老舊小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把有限的經費投入到補齊短板的刀刃上和居民群眾的心坎上。

(二)基層黨組織必須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當好小區治理“主心骨”。在推進小區區治理過程中,基層黨員干部最有體會:千難萬難,拆違最難。每拆除一處歷史違建,就好比攻克一道難關。攻堅時刻,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主動站了出來,敢挑重擔、能挑重擔,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應有的戰斗堡壘作用。百果山公寓黨支部書記林福才為了小區居民和店鋪商戶能主動配合改造提升,利用晚休時間挨家挨戶做工作,反復勸說大家顧全大局、主動拆違,為小區改造提升立下了功勞。

(三)做好群眾工作,必須增強認同感、歸屬感,才能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小區治理提升改造。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當中,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團結群眾,取信於民、問計於民,才能收獲群眾的認同感。必須打牢堅實的群眾基礎,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來,才能更加順利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這一老大難工程。

(四)建立好機制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保持小區治理“常青樹”。制度才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小區治理中,必須堅持提升治理能力和完善制度建設一起抓,促進治理效能和制度建設更好轉化融合。2017年,根據區委“1+4+N”文件,嘉隆公寓小區黨支部應運而生﹔在小區黨支部的牽頭推動下,2018年底第二屆業委會成功換屆﹔隨后,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聯手出招,依法依規更換了物業服務企業,並逐步完善黨支部、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聯席會議制度,促使小區治理步上正軌。“小區是我家,治理靠大家”。一個秩序井然、環境整潔的小區,必然已形成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治共享氛圍。嘉隆公寓無論是整治環境或是籌措資金,都能一呼百應、人人出力﹔園山公寓、百果山公寓的改造提升,也有一批退休黨員和熱心業主不計得失、自掏腰包,為小區治理出錢出力、獻計獻策。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