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樂山模式”跑出新時期社區精細化治理加速度

徐匯區委組織部、徐匯區委政法委、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黨工委

2022年08月02日10: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社區雖小,卻是“微縮版”的社會。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2018年,徐家匯街道樂山地區打響綜合治理的“第一槍”。三年來,樂山地區舊城改造中巧妙整合了地方文化、制度和技術等治理資源,成功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歸屬”基層社區治理“樂山模式”,有效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著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的典型樣本。

一、背景與起因

樂山地區是徐家匯街道最大的居民聚集區之一,包括樂山二三村、四五村、六七村、八九村和虹二等5個居委的8個老舊小區,總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樂山地區共有居民6458戶,65歲以上老人佔該地區總數的30%﹔殘疾人有700人,困難家庭197戶,分別佔街道29%和40%。該地區房屋多為上世紀80年代建造,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最小的住房面積一家僅10平米﹔硬件設施薄弱、生活環境雜亂、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十分突出,成為基層治理難點。

二、做法與經過

(一)“黨建統領”是樂山模式“戰略統領”

通過“黨建統領”這條主線,抓住基層治理“牛鼻子”,把加強黨的領導貫徹於整個基層治理全過程,形成並鞏固“一核多元”的良好態勢。“一核”即指居民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多元”即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自治家園理事會、政府職能部門、社會組織、駐區單位、社區民警、法律顧問、居民代表等各方主體。在樂山綜合治理的主戰場,充分發揮好“一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街道黨工委牽頭將5個居民區黨組織聯合起來,成立“樂山地區綜合治理聯合黨支部”,安排街道處級領導擔任聯合黨支部書記,吸納區房管局、高建物業公司、徐家匯街道職能部門等負責同志以及樂山地區居民區黨組織書記擔任支部成員,加強對5個居委、物業、業委會及相關項目負責部門的領導和協調,推動樂山地區35個項目有序落地。聯合黨支部成立后,保持與區有關部門、國資公司經常性聯系溝通,協調解決一批“拆建管治”中的難題﹔積極幫扶推進“紅色物業”工作,幫助居委解決一批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實施“黨員家庭”挂牌工作,推動黨員業主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參與志願活動和公益服務,以點滴作為凝結各小區團結互助的和諧氛圍。“一核”與“多元”相結合,有效發揮“樂山模式”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的積極作用,形成基層治理的凝聚力。

(二)“體制機制”是樂山模式“四梁八棟”

建立“統籌指揮在街道、力量整合在片區、人員落地在網格”的工作機制,以“一網統管”為依托,形成職責明晰、協同聯動、實戰管用的基層治理模式。推進治理目標多重性,“一攬子”服務。結合服務型居委建設,針對社區管理中專業化程度較低、問題種類繁雜,涉及利益主體多元化等問題,創新擴寬社區事務受理功能,實現40余項居民高頻業務現場辦理,營造出一種“心寬大過房寬”的心理舒適度。開展醫療進社區、便民服務點、樂山生活集市、老年日間照料、多層加裝電梯、社區事務受理中心延伸服務等項目,以民生情懷的“凝心工程”,化解樂山居民長期以來的“怨氣心結”。增進治理方式協同性,“一站式”化解。建設樂山基層平安工作站,打造樂山塊區警務站、微型消防站、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信訪接待點、黨員民警示范崗“五位一體”,對片區治安、消防進行一站式監管,對群眾矛盾、鄰裡糾紛進行一站式化解。建設“家門口”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推進“家校社”融合、“幼中小”貫通一體化法治教育體系,切實提高社區群眾對基層依法治理工作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先后化解了贍養財產糾紛、相鄰權糾紛、家庭暴力糾紛、親子矛盾等矛盾糾紛20余起﹔還通過線上與線下信訪平台,幫助樂山地區困難信訪人員化解信訪矛盾,解決生活難題,最終得到了信訪人員對街道工作的充分肯定,並收到了感謝信。

(三)“自治共治法治”是樂山模式“基石底座”

堅持基層自治、共治、法治“三治融合”,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修復的能力和水平,夯實基層治理基礎。踐行基層治理“新路徑”,依托“鄰裡匯”的“五微共享”功能,即社區把惠民資源、政策信息整合發布在“微平台”上,讓群眾發布“微心願”表達訴求,社區發起“微行動”提供服務,以“微實事”公布為民辦實事項目,從而形成黨員群眾的“微星光”,以點帶面。培育基層治理“前哨兵”。在實踐中形成黨員先鋒引領治、居民領袖帶動治、達人能人認領治、左鄰右舍攜手治“四治法”,多渠道、多維度的建立“多能、高效、互助”的志願者服務隊,有“1+1+2+4”(1名民警、1名城管、2名安保、4名志願者)專群結合的平安巡邏隊,有自發自主的黃馬甲美麗家園行動隊,更有退役軍人志願者聯盟等,並配套創新一系列自治項目,包括 “樂活社區”“緣驛站”“手‘工藝’慧家園”等。針對樂山特有的“棋牌”頑症,平安巡邏隊伍每日出動24人次,取締或自行整改樂山棋牌室50家,涉賭風氣明顯好轉﹔同“棋牌室”房東、開設者進行約談,規范承租人管理﹔鼓勵居民發現、搜集涉賭線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智能轉型”是樂山模式“活力源泉”

高度重視社區治理的信息化建設,把社區治理服務全面延伸到社會末梢,實現以智能化促進社區治理增效、公共服務升級的目的。打造“感知網”。統一規劃布點,統一建設標准,確保“車過留牌、人過留像”。集成區政法委智能安防信息系統,將智能安防建設后獲取的人臉、車輛、門禁出入次數等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為管理服務所用,實現“一屏觀樂山”﹔集成區匯治理平台,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將“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匯治理平台運用場景和數據,在樂山治理中突出體現,集中應用,實現“一網治樂山”。繪制“風險圖”,將已建的每個視頻監控點的點位、朝向、覆蓋范圍進行逐一詳細標注,不僅提升了算法的精度,還要把能力與業務工作進行有效結合,拓展豐富系統功能,全方位賦能社區治理“打、防、管、控”效能。優化“流程環”,將“感知網”與執法隊伍、自治隊伍相關聯,系統會根據相關法律規則將信息自動推送給網格員、社區或執法人員,從而實現自動指揮,以“自動監督、快速處置、聯動共管、綜合治理”為原則,達到社區治理精細化閉環管理。運行以來,先后通過視頻、網絡當場抓獲嫌疑人1人、解決或查處樂山地區治安事件20余起,還及時解開了一些鄰裡誤會,避免糾紛和矛盾發生。

三、成效與反響

“樂山模式”的推進落實,不僅僅是硬件上的更迭翻新,更在於居民群眾精神面貌的巨大變化。從以前對小區事務失望或漠不關心到現在積極參與和支持,從原來圍著“發難”到圍著“點贊”。互幫互助、守望相助成為樂山新時尚。

(一)“樂山模式”把黨的領導優勢轉化為治理能效

聯合黨支部發揮了黨建引領下統籌協調的優勢,將委辦局的條線部門和塊區的職能部門擰成“一股繩”,選優配強干部隊伍、充分整合管理資源,以此快速和有效的解決了亂停車、亂堆物、亂充電以及賭博等痛難點問題、提升了“三駕馬車”聯席會議的工作效能、督促了物業發揮監督顧問的作用,物業費收繳率從78%上升至91%。截至上半年信訪量、110警情刑事、行政案件同比均下降超過30%,盜竊類警情同比下降75%,群眾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樂山模式”將自治與法治、德治緊密結合

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在樂山改造治理過程中,搭建“居民自治理事會”等議事平台,以居民為主體,發揮專業團隊在社區的作用,特別是法律團隊的入駐,通過律師咨詢、人民調解等,助力居民運用民法典推動自治,提高了居民在參與小區改造方案制定、協助施工、參與監督和后續管理中的自治能力,特別是在協助拆違和“五亂”治理的持續推進中,居民群眾能夠自發的以法律為准繩,以情感做紐帶,提升了治理效率、擴大了治理成果。同時,志願者隊伍充分發揮了德治在小區自治中的作用,以實際行動做榜樣引領,制定文明公約,引導文明養寵,推進美麗樓建設。

四、探討與評論

面對樂山地區這一基層治理難點、痛點、困點,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和需求出發,精心策劃、“攻堅克難”,對“人民城市人民建”做了生動詮釋。“樂山模式”由黨建引領把方向、行政力量作保障、社會力量齊參與,鞏固和發展了樂山治理的動力源,發揮服務賦能、技術賦能的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硬治理、軟治理、服務同步提升,贏得了工作主動和群眾認同。“樂山模式”以真心、用心換取民心。把群眾當親人,真心真情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用真誠換真心,通過解決家庭的實際困難,化解居民長期以來的怨氣心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