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9日18: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楊浦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入貫徹全國、上海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市社區、關鍵是體制創新”等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整合黨務、政務、服務等各方資源,不斷提升基層社區黨組織對居委會、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三駕馬車”建設的領導力和統籌力,鞏固黨在人民城市的執政基礎,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物業治理格局。
一、背景與起因
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推進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均衡化、優質化水平。”近年來,隨著城市住宅小區體量激增、社區治理工作深入推進,為社區提供維修、養護、管理等服務的物業企業,已逐漸成為住宅小區的“標配”。通過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有利於最大程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對推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更好地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上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楊浦區內常住人口多、老舊小區多。現有住宅小區938個,已成立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委會的住宅小區796個,業委會成員中黨員2073名,佔比52.9%,符合組建黨的工作小組條件的業委會355個,100%組建黨的工作小組。在管住宅項目物業企業202家,其中組建黨組織的物業企業97家。針對部分業委會不盡責、運作不透明、管理不規范等關系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痛點”“難點”“堵點”,楊浦採取“三個深化”“三個提升”,探索建立“黨建引領、行業主管、基層主抓”的物業治理模式,夯實城市基層黨建的“壓艙石”。
二、做法與經過
楊浦始終堅持圍繞“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相關要求,採取“三個深化”,推動形成基層黨組織引領“三駕馬車”各司其職、凝聚合力的自治工作格局,通過共同參與社區營造,有效提升社區品質,提升物業治理能級再上新台階。
(一)“社區挑梁、街道撐腰”,深化黨建引領。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楊浦深化拓展新時代“一線工作法”,區領導帶隊走訪基層開展調研,指導各街道開展黨建引領“三駕馬車”建設,將該項工作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推動班子成員共同參與,確保落實落地。二是擴大組織覆蓋。採取“內生式”“派駐式”兩種方式,加強業主委員會黨的組織覆蓋,建立黨的工作小組或黨支部355個,在全區129個符合“交叉任職”條件的居民區,100%完成居民委員會成員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工作,實現組織聚力、黨員發力、治理給力。三是搭建協商平台。全區12個街道均成立黨建引領業委會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並結合居民區“三會一制”(居民聽証會、協調會、評議會及約請制),深化協商共治,對涉及物業服務管理的重大事項、重要問題,引領各類組織和廣大居民群眾有序參與全過程監督。
(二)“把好雙關、專業跟進”,深化機制創新。一是“人選+程序”把關機制。在業委會換屆、籌建期間,聚焦人選、程序“兩個關口”,著力把好業主代表推薦、業委會中黨員比例和業委會主任人選“三個關鍵”,以及籌備組人選、業主代表推薦、業主委員會候選人產生、業主委員會選舉“四個階段”,注重推薦符合條件的居民區“兩委”成員、老干部黨員、樓組長等擔任“主理人”,筑牢業委會工作的根基。二是“行政+社會”動員機制。居民區黨組織以“大總支”引領驅動,以“大睦鄰”輻射融合,以“大聯動”賦權擴能,實現行政管理力量和社會資源聚焦到居民區。對照“兩新”黨組織和駐區單位黨組織提供的資源清單和項目清單,採取小區居民“點單”、社區“下單”、責任單位“接單”,開展“組團式”服務,促進互聯互補互動。三是“初任+種子”培訓機制。針對新當選的業主委員會主任對該領域缺乏了解的客觀情況,主管部門和所屬街道加大對業主委員會成員的培訓力度,啟動業委會“種子計劃”,建立后備人才庫,通過政策法規學習、參觀學習、工作交流,讓“外行”轉“內行”,為推進小區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三)“規范有序、雙向發力”,深化共治善治。一是聚焦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用功。著眼居民區黨組織組織力提升,居民區“頭雁”不斷增強帶頭帶班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整合資源能力,指導業委會的組建換屆和日常運行,對業主委員會日常運作、重大事項表決及維修資金的使用進一步進行規范,為形成黨建引領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打下群眾基礎。二是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用心。楊浦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針對“老、小、舊”問題,加大投入、真抓實干,努力為人民群眾營造宜居環境。如聚焦“人口老齡化”世界性難題,在老舊小區電梯加裝上積極探索“代資加梯”模式,為“懸空老人”解決出行“最后一公裡”難題,也為廣大業主“以梯養梯”,更好地為服務民生保障把好“錢袋子”。三是聚焦青年作用發揮用力。楊浦率先啟動“社區青年先鋒培養計劃”,成立“青年業委會委員聯誼會”,實施專職團干部聯系“青春社區”制度,通過“開辦一個訓練營,設立一個教學點,組建一支治慧團,儲備一批新人才”,引導青年業主走出“小家”奉獻“大家”,解決社區群眾的實際問題。全區先后認定三批共81名先鋒,300多名“青春社區”聯誼會成員參與社區治理活動。
三、成效與反響
楊浦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最大程度把黨的政治及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優勢,推動物業管理工作從行業管理向基層治理轉變,形成治理合力。
(一)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進一步提升。楊浦積極健全居民區黨組織領導下的“三駕馬車”共同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通過黨建引領、“頭雁”帶班、人選把關實現了居民區黨組織對社區治理工作的全面統籌與全面覆蓋。如平涼路街道黨工委建立業委會定期向居民區黨組織通報工作制度,在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小區環境改造、公共設施完善等重大表決前,業委會主動向居民區黨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報備,接受指導監督。
(二)基層社會治理的合力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推進物業企業和業主委員會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有助於兼顧各方利益,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治理合力。楊浦探索形成的“大總支、大睦鄰、大聯動”睦鄰黨建機制,增強了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等不同類型的社區組織的奉獻意識、服務意識、擔當意識,從而形成基層社會治理的合力。如新江灣城街道堅持條塊聯動、協同共治,聯合復旦江灣校區管委會、司法所、華平信息、社區法律顧問等多元主體,吸納熟悉社區情況的高校學者及熱心公共事務的“草根達人”,成立住宅小區調解委員會,為業主提供專業調解服務。
(三)居民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楊浦積極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聚焦居民關於物業治理的意願和訴求,深化“社區規劃師+社區微治理”聯動機制,全面推動“三微治理”,深化睦鄰家園建設,不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更讓居民參與成為社區美好家園的建設者、社區治理的行動者、治理效果的評判者。如江浦路街道黨工委聯合自治共治力量,運用“同心緣”黨群議事會凝聚居民共識,聘請同濟設計院專業團隊參與規劃,將三個僅有一牆之隔的毗鄰小區打通,構筑起“一脈三園”的景觀結構體系,實現活動空間、景觀環境、社區功能、治安防控、管理秩序、睦鄰友好6個方面的提升。
四、經驗與啟示
人民群眾在哪裡,民生需求在哪裡,黨建就應該覆蓋到哪裡。楊浦緊緊抓住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主線,抓住物業服務“小切口”,全力推動社區治理向縱深發展。
(一)基層黨組織是物業治理的核心。基層黨組織必須在物業治理中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從而實現治理整合。發揮政治引領功能,通過塑造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進而實現政治認同,同時發揮社會整合功能,讓物業治理由以往的“單打獨斗”變為“群策群力”。
(二)協商民主是物業治理的橋梁。物業治理要將共建共治共享作為根本遵循,把協商民主作為重要途徑,積極搭建協商議事的平台和載體,讓多樣化的利益訴求主體在一個平台上提出問題、在一個平台上商議問題、在一個平台上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全體社區居民利益最大化。
(三)全周期管理是物業治理的關鍵。物業治理要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堅持末端矛盾化解、中端風險防范與前端文明促進“三個關鍵環節”,將問題及時予以解決。當前,特別要積極運用“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張網”,建立健全全領域數據治理、全流程動態治理、全天候實時治理,運用技術手段進一步探索創新物業治理方式方法。
(四)群眾滿意是物業治理的標准。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必須始終把更好地服務群眾、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形成黨建引領、社會力量支持、居民廣泛參與社區治理格局,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