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遼寧沈陽市沈河區:深入踐行“兩鄰”理念 交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基層治理答卷

中共沈陽市沈河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9日17: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沈河區立足作為“兩鄰”理念誕生地和實踐地的先發優勢,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重托,堅持“求實務實踏實做實”,不斷創新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模式,推動“兩鄰”工作向“2.0模式過渡,實現“兩鄰”工作由點上突破向面上鋪開、由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轉變,不斷為全市深入踐行“兩鄰”理念提供沈河樣本、貢獻沈河智慧。

一、背景與起因

1.推進“兩鄰”基層治理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講話和指示。去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試行)》。今年,省市分別出台了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特別是研究制定了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方案。從中可以看到黨中央和省、市委對加強城市基層治理的決心,也對如何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2.推進“兩鄰”基層治理是提升治理水平的題中之義。近年來,我區結合深入踐行“兩鄰”理念,對推進基層治理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實踐,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我們也要認識到,聚焦我區打造“兩鄰”幸福家園、古城復興典范、區域性金融中心總目標,對全面增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標准,城市基層黨建所承擔的任務要由單一的黨建任務向全面抓黨的建設、社會治理、服務群眾等多重任務轉型。

3.推進“兩鄰”基層治理是鞏固基層基礎的有效抓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以及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壓力,我們明顯感到,夯實基層基礎、創造良好環境、凝聚各方力量,成為當前緊迫而艱巨的政治任務。這就需要各部門齊抓共管,源源不斷地為基層注入人財物各項資源,確保基層黨組織有資源做事、有場所議事、有人員干事、有規矩辦事、有能力成事,才能承擔好越來越重的任務。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1.厚植基層根基,黨建聚鄰凝民心。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踐行“兩鄰”理念、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在組織體系上,建立“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六級組織體系,全面推進1024個小區(網格)黨支部建設,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職能部門、群團組織、社會組織、駐社區單位等多元主體協調聯動,推進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在管理機制上,劃小基層治理單元,通過新建門衛室、安裝擋車杆、設置行人專用通道、安裝標准合圍護欄等形式,完成81個散體樓區域合圍建設﹔對19個管理鬆散的物業公司予以清退,對承諾提標的物業公司升級改造﹔按照小區自身單獨建、周邊小區聯合建、依靠社區統籌建等方式,在確保全覆蓋的基礎上,在全區每個街道打造1-2個小區黨群服務站示范點。在隊伍建設上,精心選樹2083名黨員中心戶,組建6600余人的“三長五員”工作隊伍,完成向社區派駐第一書記、副書記(挂職),市直機關派駐47人,區直機關派駐64人,實現111個社區全覆蓋﹔確立“1+X”街道和社區“大黨(工)委”制,吸納燃氣、電力、水務等駐地單位兼職委員1800余人﹔全區物業企業全部實現有黨員的100%成立黨組織,沒有黨員的100%選派黨建指導員﹔利用下班后不超過1個小時的時間,採取專題輔導、交流研討、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對全區街道開展幸福社區夜校培訓,已培訓並常態化制度化。

2.聚焦群眾關切,服務暖鄰惠民生。打造有溫度的民生品牌,形成更多溫暖的服務場景,切實以實打實的工作、心貼心的服務,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舒心就業”平台搭建在社區。充分利用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資源,以沈陽市“舒心就業服務平台”、區“舒心就業創業365服務平台”為依托,將就業信息、技能培訓等直送到社區居民身邊,打造“十五分鐘就業服務圈”。“幸福教育”文化浸潤在社區。積極統籌各類社會力量及教育資源,構建“1+3+8+25”(即1個區社區學院提升改造、3個標准化的街道層面社區教育中心、8個標准化的社區居民學校、25個睦鄰學習點)幸福教育社區基礎體系。“健康沈陽”醫療服務在社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直通車”、愛心醫療隊“流動車”、中醫藥“大篷車”等活動,組成愛心流動醫療隊,做強“健康沈河”社區民生品牌。發揮沈河區中醫院龍頭作用,深入開展“知名專家到身邊”送醫送藥活動,每月定期安排中醫院知名老中醫輪流到區屬公立醫療機構出診,做強“家門口”的中醫專科服務品牌。“品質養老”助老行動在社區。開展適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設、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將養老服務機構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家庭,完善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五裡河地區(多福樂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為全市“品質養老”示范點位。

3.賦能智慧治理,科技安鄰解民憂。充分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形成基於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的社區治理新形態。打造一個平台,堅持“踐行‘兩鄰’、同網共治”主線,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打造服務群眾更直接、管理調度更便捷、基層執行更高效地智慧化黨群綜合服務平台,賦予黨的建設、人口管理、民生訴求、平安建設、營商環境、便民服務等六大功能,助推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全覆蓋、不留白。繪制一幅圖表,持續完善“人員裝戶圖”,推開“資源裝戶圖”,以兩張治理資源圖為支撐,形成社區治理數據中心,對轄區居民結構進行綜合分析,特別是為特殊群體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務,進一步簡化社會救助審核審批程序,全面開展便民服務事項“全市通辦”,通過優化辦事流程、加深互認共享、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切實解決“人戶分離”跨區域辦事不便的難題,滿足了居民群眾“就近辦事”的實際需求。生成一張條碼,在全市率先啟用推行盛事通“區域場所碼”“電子通行証”系統,已生成“區域場所碼”18417個,日掃碼量20余萬條,全面提升疫情防控信息化、精細化、精准化水平。開發與居民“市民碼”相關聯的智能門禁“電子哨兵”系統,通過採取掃碼識別,自動判斷掃碼居民是否具備進入小區條件,自動開閉門鎖,解決小區出入口人員值守問題。

4.整合轄區資源,社會助鄰紓民困。將發揮“體系外”能動作用作為強化互聯互動的關鍵環節,加強社區黨組織與群團組織、社會組織、駐社區單位等多元主體的協調聯動,構建鄰裡之間“守望相助”的社會治理格局。將每月第三周的周六定為“鄰裡互助日”,開展“幸福敲門”“評理說事”“志願服務”“文化活動”等,拓展“盛京使者”志願服務隊伍,廣泛開展“鄰裡守望”“鄰裡互助”關愛行動,使鄰裡之間達到相識、相知、相助,著力打造“兩鄰”幸福家園。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將各類社會專業機構的力量有效引入到社區“大服務”格局之中,近2000家社會組織積極有效地參與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注重培育和發展以興趣愛好、共同利益、公益服務、自助互助為基礎的合唱團、書畫協會等各類社會組織,積極搭建“五鄰”園、文化詩社等活動載體,組織開展健康義診、技能培訓等系列服務活動。開展“十送”活動,組織開展黨員進小區送溫暖、紀檢進小區送清風、民警進小區送平安、教師進小區送課堂、衛健進小區送醫療、工會進小區送劇票、律師進小區送法治、院所進小區送科普、企業進小區送就業、文藝團體進小區送演出活動,有效打通社會助鄰服務保障的“最后一米”。

5.加強法治保障,和諧睦鄰保民安。完善議事協商機制,健全矛盾化解機制,建好協商會議和評理說事點等平台,讓“有事好商量”成為鄰裡和諧共處的行為准則。以“四零”社區建設為切入點,將新時代的“楓橋經驗”與深入踐行“兩鄰”理念相結合,注重把群眾工作貫穿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和全過程,扎實推進百姓“評理說事點”建設,在全區打造111個評理議事廳、457個議事站、1629個議事庭、5322個議事角,搭建區、街道、社區三級標准化心理服務平台體系,調動區內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心理咨詢師、社區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之中,及時就地化解社會矛盾,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深入開展信訪“暖心工程”,出台相關規定和制度,組織區級領導、屬事責任單位和屬地街道領導干部開門接訪、帶案下訪、重點約訪、上門領訪、及時回訪,到信訪群眾家中問寒問暖、解憂解難,爭取信訪人最大理解和信任,加速推進案件化解,強力推動“事要解決”。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創新推出“雲庭審”“雲接訪”“雲閱卷”等雲端辦案模式,深入開展“萬人進萬企”“誠信守法企業”創建等活動,推出“沈河普法”微信公眾號和官方抖音號,搭建“法治下午茶”溝通平台,營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濃厚氛圍。

6.豐富精神生活,文化親鄰暖民心。注重以優秀文化涵養人、感召人、教育人,將“兩鄰”基層治理與英雄城市塑造、勞模精神傳承有機結合,融洽鄰裡親情、弘揚時代新風。注重文化賦能,通過建設文化長廊、打造文化景觀、融入文化標識等多種形式,讓社區文化貼近居民、融入生活,營造親善睦鄰的濃厚氛圍,將“兩鄰”理念滲透到社區“居民公約”的文字中、社區文化牆的展示中和“社區之歌”的傳唱中,打造了多福社區“福文化”、溪林社區“孝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社區,培育了家和大院、崇德大院、向善大院等文化大院品牌。注重活動牽引,推動文化活動與居民生活相結合,引導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通過百家宴、鄰裡節等方式將“生人社會”轉化為“熟人社會”,如多福社區的四季大集、回民社區的“異鄉鄰裡情更濃”趣味活動、溪林社區的“24孝星”評選等,不僅融洽鄰裡關系,而且夯實了基層社會治理的群眾根基。注重正向激勵,扎實開展“善行義舉榜”和“好人榜”評選,涌現出100余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中國好人、遼寧好人等先進人物及“房產110”等先進群體,“兩榜”工作經驗在全國推廣。

三、探索與啟示

1.深入踐行“兩鄰”理念,要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沈河區在踐行“兩鄰”理念中,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貫穿社區治理的始終,把建強組織體系作為“關鍵招”,以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為創新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強保証。實踐証明,建強基層黨組織是踐行“兩鄰”理念的重要基石,隻有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強起來,才能把積極因素聚起來,讓社區治理活起來。

2.深入踐行“兩鄰”理念,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群眾是社區服務對象,也是社區治理主體,社區治理的水平和成效要由人民群眾來檢驗和共享。沈河區在踐行“兩鄰”理念過程中,牢牢把握“人民”這個核心要素,把服務居民、造福居民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多樣化服務滿足多元化需求,以精細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

3.深入踐行“兩鄰”理念,要堅持以共治為路徑。社區治理不是基層黨組織的“獨角戲”,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沈河區通過樹立“小鄰和睦、大鄰和諧”觀念,創新共建載體,培育多元治理主體,隻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區內外資源,吸引各類主體參與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才能逐步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4.深入踐行“兩鄰”理念,要堅持以文化為內核。沈河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資源,通過組織社區文化活動、塑造社區文化品牌、注重社區正向激勵,使居民在不知不覺融入社區,在歡聲笑語中融洽了鄰裡親情,在潛移默化中對社區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實踐証明,良好的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之間情感維系的紐帶,不僅能讓社區鄰裡守望的氛圍愈發濃厚,也能讓更多群眾參與到踐行“兩鄰”理念的行動中來。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