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東膠州市:“小夜校”書寫鄉村治理“大文章”

中共膠州市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9日15: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近年來,膠州市積極創新鄉村治理方式和理念,在全市推廣村黨組織領辦“鄉村夜校”,按照“滿足群眾需求、整合各類資源、實際使用實效”的原則,聚焦“思想政治、道德先鋒、紀法知識、文明鄉風、糾紛調解、共商議事”等10類微課堂,建立市鎮村三級師資庫,打通資源下沉通道,豐富老百姓增長本領、表達訴求、參與治理的載體,以增強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凝聚力為基礎,不斷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漸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一、背景情況

隨著農村社會發展深刻變革,城鄉資源不均衡、鄉村人才匱乏、農民對文化生活和技能培訓需求越來愈大、基層黨組織聯系群眾的抓手缺乏活力、村民參與鄉村自治的平台單一等挑戰和問題,制約了鄉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中組部印發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若干意見》,對全面開展干部鄉村振興能力培訓、扎實推動農村黨員群眾技能培訓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 做法及成效

(一)夯基礎、強隊伍,鍛造鄉村治理“主力軍”

切實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摸清基本點找准切入點,把“鄉村夜校”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重要載體,通過配強班子隊伍、壓實責任鏈條,鍛造出一支善治理的鄉村“主力軍”。

黨建統領,夯實堅強戰斗堡壘。出台《關於新村黨委領辦“鄉村夜校”的實施方案》,全面壓實基層黨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明確由新村黨委書記擔任“校長”、網格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輪值“班主任”,並依托“膠州先鋒”雲平台,對村黨組織領辦“鄉村夜校”情況進行動態考核,切實推動夜校創建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小夜校”成為家喻戶曉的黨建新品牌。

統籌資源,選優配強師資隊伍。統籌整合市級司法專家、鎮級鄉賢能人、村級行家裡手等三級師資力量,組建“膠州市志願下鄉培訓師資庫”,開設“思想政治、涉農政策、紀法知識、技能培訓、糾紛調解、共商議事”等10類微課堂,真正讓更多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一線。同時,依托“膠州先鋒”雲平台,搭建線上點課預約系統,完善線上預約、黨建積分、授課評價等功能,村庄可以根據實際按需點單,實現了資源要素與群眾需求精准的鏈接。

充沛力量,組建志願服務團隊。為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質量,結合“鄉村夜校”親民為民特點,結合資源力量聚合的實際情況,衍生組建“夜校同學會”“夜校志願者”等志願服務社會組織,各成員志願者結合自身特長,圍繞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定期在村庄開展義務服務,全面提升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二)訪民情、解民怨,筑牢社會穩定“壓艙石”

堅持把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作為開辦夜校的出發點,依托“鄉村夜校”的親民屬性,重點突出共商議事、矛盾調處、法律服務等功能,為鄰裡鄉親提供說知心話、拉家常呱的平台,切實打通鄉村治理的“最后一公裡”。

深化議事協商,找准鄉村治理發力點。在每月第一周夜校開課前,網格黨支部書記主持舉辦“有事好好說”議事會,組織村民召開圓桌會議,把村庄的大事小情放到夜校進行講評,話家長裡短、聊民生需求、談發展建議,不斷完善村庄自治機制,與德治法治相融合,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商、民事民辦。李哥庄鎮雙京新村矯戈庄網絡在修建防汛排水溝渠中,因賠償問題引發爭議,村民代表在夜校共商議事微課堂各抒己見,最終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達成一致意見,解決了村庄19處水涵洞和排水溝渠修建等事宜,徹底解決了道路坑窪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強化糾紛調處,破解鄉村治理矛盾點。針對基層發生的家庭矛盾、鄰裡糾紛、群眾訴求、越級上訪等問題,“鄉村夜校”即時“開課”,第一時間介入、第一時間解決,並由新村綜治中心黨支部主動參與調解,將矛盾擺在桌面上,把事情說明白、把政策講清楚、把道理講透徹,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新村。該制度實行以來,全市村民糾紛調解率由35%提高到85%。

優化法律服務,彌補鄉村治理短缺點。針對村級不能自行化解的民事糾紛、矛盾難題,通過擴充由公安、司法、檢察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師資力量,拓展夜校服務職能,組織開展“鄉村夜校民事小法庭”,針對性、指向性的解決重點難點矛盾糾紛。同時,在解決民事矛盾糾紛的過程中,通過以案說紀、以案為鑒方式,讓群眾真正懂得遇到難題該如何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辦法。“鄉村夜校民事小法庭”組織開展以來,共化解解決民事糾紛3700余件,真正實現了將民事糾紛化解在基層。

(三)聚合力、促新風,樹立鄉村文明“風向標”

堅持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開辦夜校的落腳點,聚焦“黨課聚心、培訓聚力、文化聚魂”,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黨課聚心,厚植精神力量。堅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夜校必修課,將“思想政治微課堂”作為所有教學活動的規定動作,利用課前10分鐘,開展“老書記講黨課”、紅色故事會等黨性教育活動,採取黨員輪流上講台方式,確保常學常新、入腦入心,全面鞏固廣大農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根基。三裡河街道“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王桂芳同志,在各夜校巡回演講,累計授課近11000人,進一步筑牢了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根基,渲染了濃厚的紅色思想學習氛圍。

培訓聚力,激活內生動力。堅持鄉村治理以提升農民物質文化生活為導向,以鄉村經濟發展為中心,將各類產業、教育、政策等要素資源直接導入到農村一線,全面貫通資源耦合連接線,有效破解了村民面臨打工缺技術、想學沒時間、培訓費昂貴等諸多現實制約,實現了坐在家門口、就業技能免費學。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各類工種培訓班次2800余次,培訓2.1萬人次,培育農村技能人才1771人。

文化聚魂,倡樹文明鄉風。針對農村黨員群眾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識相對薄弱等問題,在夜校專門設置“紀法知識、文明鄉風、文體活動”等教學模塊,結合開展送文化下鄉、聯村律師講座、國學大講堂,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農民從電視機前“拽”到夜校課堂上,在寓教於樂中提素質增本領,讓群眾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今年以來,涌現出一大批農民文藝愛好者,新組建農村文藝隊87支,為助推鄉村治理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三、思考與探討

(一)“小夜校”獨有的“在家門口授課、在閑暇時上課”特性,是我們常態開展思想教育的有效陣地。思想政治教育貴在抓常抓細抓長。膠州市在開展“鄉村夜校”過程中堅守“為民不擾民”的工作宗旨,充分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實際和農時安排,採取“課堂+現場”“集中+流動”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實現了理想信念和生產生活的“雙豐收”,得到了基層黨員群眾的一致認可。實踐証明,“鄉村夜校”靈活的授課方式和新穎的授課內容,貼合基層生活、符合基層實際,是新時代我們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法寶。

(二)“小夜校”獨有的“缺什麼學什麼、需什麼教什麼”特性,是我們提升基層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開展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工作理念,膠州市各“鄉村夜校”在授課前,充分尊重村民的意願,通過提前征求群眾意見,實行精准的“點餐式”授課,不斷增強夜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基層黨員群眾的能力素質水平顯著提升,切實把村民通過夜校學到的技能轉化成“看得見”的收入,讓全體村民逐漸走向美好的“薪”生活。

(三)“小夜校”獨有的“從群眾當中來、到群眾當中去”特性,是我們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的有效手段。群眾工作關鍵是要做到心坎上。“鄉村夜校”特有的親民屬性,為鄰裡鄉親提供了“說知心話”“拉家常呱”的機會和場所。通過“小夜校”平台實時溝通交流,許多黨員群眾將心裡的“陳年舊事”和“陳芝麻爛谷子小事”一吐為快,有利於黨組織最直接、最迅速、最精確的了解掌握了村民需求,推動各類問題訴求迎刃而解,為新時代我們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了廣闊平台和參考途徑。

(四)“小夜校”獨有的“匯聚各類資源、融合各類資源”特性,是我們實現鄉村振興之路的有效法寶。實現鄉村振興,關鍵是要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膠州市堅持用平台思維做大做強“鄉村夜校”,建立市鎮村三級鄉村夜校師資庫,推動各類資源向農村一線傾斜,村庄實現了在家門口發展、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致富,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實現了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趟出了一條新路子。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

掃碼參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答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