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安徽天長:“3344”工作法,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同頻共振”

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9日15: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城市基層黨建是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隨著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城市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的深刻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迫切要求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不斷提升黨的城市治理工作水平。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堅持黨建引領作用,積極創新工作思路,強化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作用,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讓基層黨建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一、背景起因

天長市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東部,三面環蘇,屬於南京市“一小時都市圈”范圍內,佔地面積約1770平方公裡,總人口63萬,其中,市區人口約20萬,城鎮化率72.75%。下轄14個鎮、2個街道、1個國家級高新區,174個村和社區,其中城市社區23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的黨員,創業大學生中的黨員,企事業單位退休黨員,都向城市集聚,全市75%的黨組織駐地在城區,65%的黨員工作、居住在城區。人口的不斷聚集加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導致城市基層黨建壓力不斷加大,從體制機制上看,各領域基層黨組織之間各自為戰,欠缺機制性聯系,有工作碎片化傾向﹔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和服務功能弱化,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參與度低。從黨的領導上看,一些城市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甚至“有名無實”,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從為民服務質效上看,仍存在群眾辦事難、為民服務“慵懶散”問題,群眾獲得感不夠高。針對這些問題,天長市以黨建為紐帶,總結“3344”工作法,聚焦機制建設、隊伍打造、社區治理、精細服務等方面,深度整合區域黨建資源,探索出系列特色做法和經驗,有力推進城市黨建工作邁上新台階。

二、主要做法

1.注重機制建設,以“三級聯動”凝聚一體合力。堅持系統思維、整體推進,實現市、街道、社區三級上下聯動、協同用力。堅持高位推動。天長市委把示范市建設作為一號工程,成立由市委書記為組長的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出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實施方案、深化紅色物業三大行動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建立市委書記抓黨建“1+N”工作清單制度,將街道、社區等提報的突出問題納入工作清單,由市委書記牽頭解決,去年解決重難點問題13個。建立社區大黨委工作聯系點,市委常委和其他黨員市領導每人重點聯系1個社區,去年以來,推動31件重點任務落地見效。深化街道改革。變向上對口為向下對應,強化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機構和力量,將街道內設機構精簡調整為“六辦四中心”,選優配強街道班子。賦予街道人事考核權、征得同意權、規劃參與權、綜合管理權、建議權等“五項權力”,取消街道招商引資、協稅護稅等任務,取消市直單位對街道的考核權,將街道工作重心回歸到黨的建設、公共服務、公共管理上來。推行街道大工委制,與城市治理有關的10個市直單位分管負責同志兼任大工委委員,兼職委員每年領辦1-2個黨建項目,推動城市黨建創新出實效。夯實社區堡壘。大力推進社區賦權減負增效,建立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明確未經批准事項一律不得隨意轉嫁社區,社區黨組織擁有對轄區單位評先評優、榮譽申報的評價權等3項權力。採取“1+1+X+N”模式組建社區大黨委,即由社區黨組織書記任書記,聯系市領導任第一書記,X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N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加盟,建立聯合黨委季度聯席會議制度,2021年以來共召開會議98次,幫助社區解決道路硬化、體育設施裝配、無物業小區治理等223件實際問題,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常態長效。

2.緊盯要素保障,以“三大提升”激發干事動力。堅持資源往基層投、政策向基層傾斜,確保基層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有心氣干事。提升隊伍力量。加強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健全招考、退出、考核等一整套辦法。按照350戶左右居民配備1人的標准核定工作者員額,由市統一招考,補齊員額。堅持每年開展社區專職工作者集中輪訓,組織赴廈門、南京等地學習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經費保障。將城市黨建工作經費、社區干部報酬等列入市級財政預算,各社區每年工作經費、服務群眾專項經費達20萬元。實行“社區崗位、事業待遇”,社區專職工作者年平均工資達7.9萬元。提升陣地建設。制定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規范,按照風格標識、功能設置、分布布局等標准化要求,大力推進“2+20+X”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建設。累計投入9000余萬元,在2個街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在20個社區設立黨群服務分中心,在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小區等建成30處“紅色驛站”,推動黨務、政務以及便民服務等進中心、進驛站,形成“15分鐘黨群服務圈”。

3.聚力治理攻堅,以“四進小區”破解小區頑疾。深化紅色物業,破解小區治理力量弱、執法難、管理差等問題,助力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和“三城聯創”工作。在職黨員進小區。組織在職黨員到居住小區及所在單位結對社區報到,帶頭開展“三亮活動”(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帶頭包保責任區,負責衛生治理、秩序維護和群眾教育引導等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大戰大考中,全市8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共計18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網格,建立50個臨時黨支部,組建23支黨員突擊隊,輪班包保89個無物業小區、94個路段路口,強排查、測體溫,保清潔、做勸導,均交出高分答卷。綜合執法進小區。組建綜合執法隊,從公安、城管等9個部門抽調人員常駐街道。將涉及小區管理的12個領域56項執法權限打包整合,書面授權2個街道辦事處,由綜合執法隊具體執法。去年以來,共辦理案件332起,集中解決了一批私拉亂接、亂停亂放、佔用消防通道等“老大難”問題。物業監督進小區。成立街道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安排專人專班負責物業日常工作。優化物業考核辦法,細化為黨建、環境、管理等60項指標。每月隨機抽查物業管理情況﹔每季度對物業服務進行滿意度調查﹔每年年底由物業主管部門、社區黨組織及業主代表三方按4:4:2的比例評分,結果以“紅黑榜”形式公開亮晒,並記入信用檔案。考評末位的,取消其參與新物業項目的招投標資格。截至目前,有2個物業公司因考評末位退出。兜底管理進小區。在街道成立非營利物業公司,探索採取“四個一點”方式,即居民交一點、市場化運營增收一點、項目資金整合一點、政府補貼一點,對無物業小區實行兜底管理,提供衛生清潔、垃圾清運等基本服務。整合住建、城管等4個職能部門對口資金,撥付保障公司運行。每半年審計公司財務,公示經費使用,接受群眾監督。

4.突出精細服務,以“四化並舉”溫暖城市家園。採取網格化、信息化、品牌化、民主化等手段,著力提升為民服務精細化水平,提升居民幸福感、滿意度。網格化服務。全面整合黨建、綜治、城管、信訪等各類網格,按照常住人口300—500戶為單位統一劃分167個紅色網格,推行“社區指導員+支部網格長+黨員網格員+居民”的管理模式,選聘4841名網格員,明確12個方面工作職責要求,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強化網格管理,制定網格評價辦法,每季度從好到差評選“紅藍黃”三色網格,每半年評選“三最”網格工作者。信息化服務。以智慧化提高服務效能,成立紅色智慧管家指揮中心,開通“天長智慧管家”APP,網格員和小區居民發現物業管理問題,通過平台終端APP直接上傳,指揮中心分類派單給相關職能部門限期辦結,辦理情況納入部門考核。2021年以來,指揮中心共接收辦理物業管理問題4331件,群眾滿意度達98.94%。品牌化服務。推行一居一品,打造特色黨建服務品牌。整合物業中心、公共用房、閑置場地等資源,建好用好社區黨性教育館、小區紅色廣場、紅色驛站,建立輪值機制,提供政策宣講、議事協商、心理疏導等服務。針對轄區內“一老一小”兩大服務對象群體,打造日間照料中心和“與愛童行”服務空間。組建“愛心小課桌”“蒲公英志願服務隊”等志願服務品牌,把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輻射到基層治理各個環節。民主化服務。將黨組織向住宅小區延伸,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物業企業和業委會黨支部為兩翼的組織體系,組建黨組織85個,實現應建盡建。建強“紅色業委會”,嚴格業委會選人標准,推行候選人資格聯審及選舉全程公証制度,制定候選人“十不宜”清單,倡導小區黨員參選業委會,新組建業委員會成員黨員佔比均超60%。在社區成立“三聯辦”,建立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物業企業和業委會共同參與的三方聯動機制,居民代表列席會議,每周碰頭。按照“收集民意—黨組織提議—各方共同商議—會議決議—結果公開—督促落實”六步工作法,去年以來,共協調解決物業問題163件。

三、取得的成效

1.各方資源得以進一步整合。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聯席議事機制,充分調動共建單位、社會化力量等資源,構建黨建“大家庭”,讓“手指”握成了“拳頭”,形成合力攻堅的效果。如:小區消防通道管理難一直是小區難點痛點問題,天長市充分發揮聯合黨委作用,開展為期半年的消防通道集中整治,嚴查佔用消防通道和樓道堆放雜物等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了小區的安全秩序,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解困能力得以進一步提升。在示范市建設過程中,各級黨組織迎難而上,找准問題症結,以創新的思路解題破題,有效推動了城市黨建工作開展,確保上級政策和基層黨組織決議得到有效落實。如:曙光社區河畔家園是安置房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差,居民不願意交物業費,收繳率不到30%,形成惡性循環。曙光社區聯合黨委了解情況后,及時牽頭組成“三聯辦”,每周進行三方會商,並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原則,在4個多月裡召開了17次議事會,經過充分協商、對話,最終解決了物業難題。

3.服務內容得以進一步的精細。通過開展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社區工作人員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實現了從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的轉變。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體系建設,推行為民服務下樓工程,實現“一窗辦理、全科服務”。推行網格員聯系上門服務,主動服務高齡老人、行動不便人員、殘疾人、家中有嬰幼兒人員等特殊群體。實施品牌化、信息化服務,推動服務群眾精細化、便捷化。

4.基層組織得以進一步凝聚。按照“民思我想,民困我幫,民需我辦,民求我應”思路,把“群眾利益無小事”落在實處,為居民辦了很多好事實事。增進了街道、社區與基層和居民群眾的感情,居民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可度、信任度逐步提升,促進了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四、啟示探討

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天長市對黨建引領城市基層黨建共治共建共享有了一些認識和體會,主要體現在:

1.夯實多方聯動的“紅色根基”。加強資源整合是完善市域治理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擴大黨建覆蓋面,這就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上將城市基層黨建融入到各行各業之中。以領導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做實網格黨建促進精細化治理等為新著力點,有效提升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工作水平,夯實城市基層黨建的根基。

2.構建開放融合的“紅色格局”。以社區聯合黨委為紐帶,引導志願者、社會組織等群體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局,拓“三聯議事”為“多方共治”。探索優化組織設置,將小區黨支部、物業黨支部和業主委員會黨支部組成小區黨建聯盟,依托紅色驛站等陣地,每季度開展議事,協調解決物業管理、消費維權、環境衛生等所在小區居民反映強烈的熱難點問題。

3.釋放為民服務的“紅色動能”。強化社區專職工作者、網格員隊伍建設,分類制定社區黨性教育館、紅色驛站“1+X”管理服務清單,建立社區聯合黨委資源共享“兩庫四單”(社區需求庫、成員單位資源庫,任務、責任、標准、時限清單),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建設區域性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探索公益性社會組織和黨組織孵化培育機制,推動三社聯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4.打造溫馨和睦的“紅色家園”。制定物業行業黨建工作規范,試點探索“信托制”物業服務,推動物業企業參與社區治理。拓展紅色智慧管家平台功能,開展“四大破題”(破解停車難、收費難、充電亂、垃圾亂)行動,創建“紅色示范小區”,實現紅色物業“提質擴面”。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