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浙江淳安縣:創新“大下姜”聯合體黨委模式 推動區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中共杭州市委組織部、中共淳安縣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8日16: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淳安縣委縣政府立足省內加快發展縣和首批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定位,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創新建立“千島湖·大下姜”聯合體黨委,聚焦創新組織設置,推進區域聯合﹔創設工作機制,促進發展聯動﹔創建服務體系,增進黨群聯心三大抓手,落實“1+4”規劃,通過機制創新、項目整合、產業培育等舉措落實,實現鄉村發展主體由“一元化”向社會“多元化”轉變,推動“一村富”走向“村村富”,“一處美”變成“一片美”,有效助力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推動淳安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一、背景起因

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是“兩山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四種人”要求的首提地。一直以來,淳安縣堅持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聚焦“平台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目標,以健全和完善黨建工作共建協作機制為關鍵,以共同需求、共同富裕為紐帶,創新組織設置,成立了“千島湖·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黨委,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鄉村黨建從垂直管理向區域整合,實現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享,推進共同富裕。2019年聯合體黨委成立以來,優隊伍、抓產業、引人才、強治理,帶領“大下姜”25個村,走出了一條先富帶后富、區域共同富裕之路。截至目前,大下姜聯合體建設入選全國首批“村級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先后獲評杭州市、浙江省“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成為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十大模式之一。

二、主要做法

(一)創新組織設置,推進區域聯合

近年來,下姜村強村優質資源要素不斷向周邊村溢出,淳安縣委因勢利導,把“千島湖·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建設作為深化下姜及周邊地區鄉村振興發展的創新載體,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創新組織設置,整合區域資源,激活發展動能。

一是黨建引領,創新組織架構。在不改變原有行政區域條件下,將楓樹嶺鎮下姜村、楓樹嶺村、源塘村、薛家源村、汪村村等18個村和大墅鎮大墅村、孫家畈村、桃源凌家村等7個村作為主要區域范圍,專門成立聯合體黨委,委派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黨委書記,縣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任常務副書記,縣委組織部分管組織副部長、楓樹嶺鎮和大墅鎮黨委書記任副書記,建立大黨委聯合機制,實行“三聯三共”的運行模式,通過實行“組織聯建、區域聯動、黨員聯管”,打破鄉鎮部門間行政壁壘,凡是涉及‘大下姜’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最大程度地整合資源,實現區域內“黨建共創、發展共謀、和諧共促”,著力加強“大下姜”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引領和指導。

二是市場助力,凝聚治理合力。在“大下姜”聯合體黨委堅強領導下,建立了公益性為主的聯合體理事會,把黨建引領作用與市場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聯合體理事會堅持創新開放、合作共贏原則,積極吸納區域范圍內農工商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鄉村民宿經營戶和文創業主等市場主體,負責落實“大下姜”區域聯動發展項目市場化運作,實行政府、農村、群眾和市場共建聯動,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共同推進大下姜鄉村振興發展。

三是產業驅動,組建四大產業組。聯合體黨委、理事會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把培育發展深綠產業作為“大下姜”鄉村振興發展的主引擎,結合聯合體區域現有產業基礎,編制出台了培訓、鄉村旅游、農林和文創等四大產業實施方案。根據縣級部門工作職能,同步成立縣委黨校牽頭的培訓產業組、文廣旅體局牽頭的鄉村旅游產業組、農業農村局牽頭的農林產業組和宣傳部牽頭的文創產業組,各產業組長兼任聯合體黨委委員和理事會常務理事,負責聯系和協調理事會產業分會,著力挖掘市場主體活力,引領深綠產業健康發展。

(二)創設工作機制,促進發展聯動

聯合體黨委、理事會緊緊圍繞“平台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和品牌共塑”發展目標,研究出台了黨委議事規則、理事會月度交流制、工作督查交辦制、專題研究協調制等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形成大下姜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一是平台共建,促進聯動發展。首先建立公共服務平台,進一步完善電商物流、農機農技服務和農民素質教育培訓等平台。其次強化宣傳推介平台,建立“紅色”與“綠色”融合的培訓教育和互聯互通鄉村旅游信息平台,把大下姜納入整個千島湖大旅游市場推介營銷,既展示宣傳鄉村振興系列成果,又推介優質生態資源稟賦。第三是建立農產品銷售平台,加快線上線下農產品展示銷售,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二是資源共享,促進融合發展。首先是文化資源共享,努力實現文化設施跨村共建的文化設施共享、活動聯辦的文化資源共享、新時代紅色文化挖掘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結合的文化氛圍共享。其次是發展資源共享。即增強城鄉一體化和縮短城鄉時距的公共服務共享、形成聯動發展格局的發展成果共享、構建穩健惠民的鄉村經驗理念及利益共享。最后是數據資源共享。即依托5G網絡技術打造前沿科技領先實踐地,推動醫療、教育等與群眾生活相關的數據資源共享。

三是產業共興,促進帶動發展。共興培訓業,推進黨建培訓與社會培訓共進,努力做響做實紅色教育品牌,做精做優黨員干部培訓,做大做強社會教育培訓。共興鄉村旅游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持續創建國家A級旅游景區和浙江省3A級景區村庄,豐富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服務品質,形成以“大下姜”聯合體區域為核心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共興農林業,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實施“128”農林業振興工程,加快傳統農產品加工業設備改造升級,培育現代加工業,實現標准化生產水平和區域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共興文創業,整合要素資源,打造集紅色旅游、藝術創作、農業科普、研學培訓於一體的文農旅產業平台,著力打造“大下姜”文創特色街區,爭創省市級研學營地。

四是品牌共塑,促進整合發展。一方面是塑造品牌形象,開展“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體品牌策劃和形象設計,塑造“千島湖·大下姜”品牌。另一方面是建立品牌標准,積極探索“千島湖·大下姜”系列農產品基地生產標准,建立相應品牌示范基地,帶動小農戶按標准種植,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同時加大品牌宣傳,注重整合資源集中宣傳,借助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節慶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提升“大下姜”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創建服務體系,增進黨群聯心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在促進村級集體消薄和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基礎上,切實關注民生,健全公共服務體系,積極構建便民惠農網絡,不斷融洽干群關系,增進黨群聯心。

一是提升“四好農村路”,構建暢行交通網。按照“四好農村路”建設要求,完成楓常公路改造工程,逐步提升沿薛線等鄉村公路通行能力建設和管護水平,提升“大下姜”區域整體交通路網框架,讓區域交通更便捷暢行。

二是擴大快遞覆蓋面,構建物流配送網。通過提升郵政村級物流配送能力、引入民營快遞資源,逐步形成全域覆蓋的村級物流網絡,解決網貨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物流問題。同時,以千島湖品牌農產品館綜合平台為基礎,線上平台開設“大下姜”分館,提供上門培訓和指導,促進新媒體技術助力農產品銷售。

三是注重共建共享,構建便民服務網。深化“最多跑一次”,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進一步向村級延伸,推廣“代辦服務點+自助服務終端+移動終端”等模式,讓農村群眾就近跑甚至不用跑也能辦成事。減少農村留守老人到現場或集鎮辦事麻煩,降低外出務工經商農民回鄉辦事經濟和時間成本,努力讓大下姜鄉村振興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

三、取得成效

建立“千島湖·大下姜”聯合體黨委,是黨組織在設置形式上的創新,目的是利用黨組織架構變革重塑,以黨建牽引、產業支撐、多元參與,實行政府、村社、群眾和市場共建聯動,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推進鄉村發展主體由“一元化”向社會“多元化”轉變,加快突破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助力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讓鄉村發展、共同富裕看得見、摸得著,推動淳安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一)“四種人”意識深入人心

“基層黨員干部要爭當發展帶頭人、新風示范人、和諧引領人、群眾貼心人‘四種人’”。堅持黨建引領,始終把“四種人”要求作為大下姜區域黨員干部農業農村工作的行動准則。大力推進“兩進兩回”和法治、德治、自治、“數智”工作,創設黨建和鄉村治理工作載體,共建共享發展意識深入人心。一是隊伍素質持續提升。創立初心課堂、廊橋課堂、板凳課堂、農戶課堂“四類課堂”,形成一批 “四種人”標兵、最強黨支部、最強領頭雁、最佳村委班子,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不斷增強群眾對黨員干部的認同感。二是“兩進兩回”增添活力。與浙江農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成功建立校地合作關系,成立大下姜專家工作站、人才支援站,聘任專家70余人,為大下姜各類產業發展注入人才活力。先后吸引76名鄉賢,283名青年返鄉創業,培育了一批星級鄉土人才。三是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心懷感恩、勵志奮進”的“大下姜精神”有機融合,成功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孫家畈村入選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二)綠色發展彰顯后勁

因地而行推行發展培訓、鄉村旅游、農林和文創四大符合大下姜區域特點的鄉村深綠產業,探索構建產業鏈條,注重多元產業融合,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產業培育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培訓產業日趨成熟。創設“夢想大講堂”,舉辦了“鄉村振興第一課”開講活動,開發了“三同”“五大振興”教育課程。成功引進北京大學、寧波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在大下姜設立實踐教育基地。2018-2021年累計完成培訓3萬人次,實現培訓收入1000余萬元。二是鄉村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成功創建下姜國家4A級景區,新增下姜村、孫家畈村、源塘村、桃源凌家村、薛家源村等7個村省3A級景區村庄,下姜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落稱號。2021年接待游客160.15萬人次、住宿游客8.0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1億元。三是農林產業穩步推進。“129”農林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高分通過驗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和市級鄉村振興指導性任務穩步推進,中華蜂、紅高粱、紅薯、葛根、茶葉等農產品實現全產業鏈開發,形成夏峰片紅高粱、白馬片農特產品、銅山片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集群。

(三)區域共富前景光明

堅持幫帶聯動,把共同富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變單打獨斗為集約共建、變各自為政為優勢互補,增收舉措不斷落實。一是鄉村經營模式初顯成效。先后成立下姜實業公司、遂安燒酒廠、大下姜振興公司等鎮村屬企業,有效推動村集體資產運營,開創鄉村職業經理人運營模式先河。創新村企“聯姻”、入股聯營模式,注冊下姜瑤記公司,設立大下姜農產品銷售中心,開發了地瓜干、土麥面等產品,推動了農產品進商超,入選全國兩山(中國)旅游商品聯盟成員單位。二是區域共富目標基本實現。據統計,2021年下姜村、大下姜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959元、34320元,同比分別增長10.7%、10.43%,增幅均高於省市農村平均水平﹔下姜村、大下姜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1028元、16470元,同比分別增長19.9%、18.5%,增幅高於全省農村平均水平。三是聯動發展模式不斷推廣。形成了一個機制、三種模式、五項標准和五大案例。一個機制,即聯合體聯動機制,總結了平台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和機制聯、平台聯、項目聯、產業聯、市場聯、品牌聯、載體聯、服務聯等“四共八聯”成果﹔三種模式,即“兩山”轉化的發展模式、黨建引領的共富模式、鄉風文明的治理模式﹔五個標准,即美麗鄉村指導手冊、鄉村旅游服務准則、農林產業生產標准、生態保護運維規程、紅色教育培訓規范﹔五大案例,即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案例。在淳安北部、西南部等區域的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等領域得到復制推廣。

四、探討

堅持聯合體黨委全面統籌、鄉鎮黨委政府具體負責、有關單位協同作戰和村兩委抓實落地的工作機制。建立季度通報和月度小結制度,營造比學趕超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大下姜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建設,既因勢利導又優勢互補。實踐証明,隻要充分調動廣大干群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就一定能補齊低收入群體短板,推動越來越多的“下姜村”大步走上致富之路。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