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中國石油玉門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用好“加減乘除”法 筑牢人才成長根基

中國石油玉門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環江室黨支部

2022年07月28日15: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玉門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環江勘探開發研究室(以下簡稱“環江室”)是2017年因礦權流轉急需勘探建產而成立的新機構。面對新區塊、新業務、新隊伍遇到的一系列新問題,環江室黨支部堅信人才是解決困難、拓展業務、科研攻堅、創造價值的重要戰略資源,傳承石油搖籃“三大四出”優良傳統,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大膽嘗試、多措並舉,在現有隊伍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鍛煉人才、造就人才,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管理、技術骨干,取得了優異的業績。

一、背景和動因

玉門油田的前身老君廟油礦始建於1939年,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口油井,被譽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在石油工業初創時期,玉門油田擔負起“三大四出”(大學校、大試驗田、大研究所,出產品、出人才、出經驗、出技術)的歷史重任。隨著中國石油開啟礦權流轉,經過83年的勘探開發的玉門油田在2017年獲得首批環慶流轉區塊。為了盡快打破玉門油田資源接替的困局,推動玉門油田高質量發展,亟需快速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領軍型科研團隊拓荒新區,玉門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黨委果斷成立了環江室,大力培養科研骨干,承擔了環慶區塊勘探開發研究的重任。

二、做法

勘探開發研究院環江室黨支部為了實現環慶流轉區塊勘探快速取得突破,推動油氣產量增長,以“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為引領,把人才作為科研發展的第一資源,從體制機制、組織保障、文化浸潤、管理監督等方面全面發力,培養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優秀骨干。

(一)做足加法,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在黨支部日常工作中,不僅僅注重對員工加強思想淬煉和政治歷練,還注重開展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把思想理論武裝、理想信念教育、知識結構改善、能力素質提升貫穿人才培育成長全過程。

一是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始終把政治素質作為人才成長的首要因素,按照“把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雙培養模式,組織支部黨員群眾及時參加黨支部集中學習、主題黨日等黨內活動,學習落實上級黨組織部署安排,引導支部員工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結合科研生產需要,立足環慶增儲上產會戰創新開展“聯合主題黨日”和“強技術、攻難關”大討論黨日活動,通過“主題黨日+”活動將黨建工作與科研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全面推廣“項目制”管理。運用工程思維將人才培養和項目工程有機結合,在每年初就根據科研項目組建5個項目組,明確項目長、動態調整副項目長和骨干,結合個人特長確定每個人的專題研究方向與論文任務。積極踐行“訓戰一體”培養理念,全面推行“周例會安排落實、月梳理評價進展、季小結階段進度、年總結成果認識”的項目運行機制,引導支部員工在實踐中增長才干、攻堅克難、協作互助。鼓勵思維活躍、創新力強的青年骨干擔任項目長,促進青年骨干快速鍛煉成長為“會地質懂開發”等一專多能型人才。

三是加強培訓為員工提素賦能。認真制定並嚴格執行年度培訓計劃,積極鼓勵員工參加不同級別不同層次的專題培訓,確保每年每人參加集中培訓不少於32學時。2022年優選一名年輕優秀黨員參加中國石油“青馬工程”首期示范培訓班。充分借助支部業務性質和管理優勢,邀請黨員組織關系隸屬黨支部的玉門油田公司兩級專家圍繞重點項目、前沿技術、行業經驗等內容,定期開展專家講堂、技術指導、日常交流等研學活動,為支部員工開展專業理論“清單式”培養、技術項目“定向式”培養,促進員工加快成長成才步伐。

(二)做實減法,提升人才干事創業熱情

圍繞科室主責主業,黨支部積極適應新形勢,突出各崗位的“專、精、責”,加快勘探開發一體化進程,明確崗位責任,精簡冗余非必要性的工作,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一是優化業務流程。根據玉門油田公司改革發展要求和院黨委安排,及時調整業務分工,將勘探和開發業務進行全面整合,優化業務界面和流程,推進實現勘探開發一體化,大幅減少科研工作中的銜接過渡環節,促進科研人員提高統攬全局能力,深入了解勘探開發業務全鏈條、掌握科研技術全方位、熟悉現場操作全流程,促進員工能力提升更加全面、技術素質更加過硬,有效避免了推諉扯皮和尾大不掉等現象的發生。

二是簡化行政事務。明確行政事務責任到人,理清行政事務和科研技術工作界面,從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玉門油田公司到院內各類會議,指定專人負責、統籌協調、分工落實,致力精簡科研人員的匯報、會議、檢查等行政事務。近五年科研人員參加各類會議的次數較往年減少43.6%,深入實驗室、探區現場的時間大幅增加,營造了科研人員一門心思悟專業、搞研究的良好氛圍。

三是縮短培養周期。持續深化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認知,讓員工清楚認識到任何創新成果都是在繼承現有科研條件和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再思考、再實踐、再總結形成的。在支部建立“一對一”導師帶徒機制,嘗試多學科聯合培養,17名經驗豐富的專家和工程師與17名新入職大學生結成師徒關系,定制化“一對一、全過程、雙考核”,創造出大學生3個月即可獨立頂崗的高效記錄,員工學習鍛煉成長時間明顯減少。強化導師引領,對每口井的方案部署、資料分析、總結提升等工作都進行技術交流和成果分享,幫助新入職大學生快速積累經驗,少走彎路,及早成為砂體刻畫、測井油水識別、微構造描述的“小專家”。

(三) 做強乘法,搭建更寬廣的人才展示平台

黨支部把職能作用、崗位實踐和考核激勵作為人才培養的“催化劑”,在工作中為員工創造機會、搭建平台,幫助員工在實踐鍛煉中提升本領、歷練成長。

一是開展科研創新激勵。典型帶動、經費支持、專項獎勵。以“央企楷模”“鐵人式的好干部”陳建軍、地質學家王昌桂為榜樣,深入開展“榜樣力量——我身邊的科研人”主題宣講,激勵員工不斷提升科研攻關、克服困難的精氣神。積極組織開展和參與勘探開發方面的科研競賽,選派優秀科研人才參加中國石油集團公司“人才強企工程推進年”活動中的技術技能比賽,帶領團支部積極籌辦“岩心觀察及儲層描述”青年技術比武,以“培訓+實踐+競賽”的方式激勵員工快速提高地質基本功。將技術津貼納入獎金考核,圍繞階段性目標,從“素質高低、技能強弱、貢獻大小”入手,打破身份同平台比貢獻,同級別的獎金差距最高達到50%,工作業績出色的初級技術人員獎金甚至達到了高級技術人員的水平。通過業績考核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智慧和力量,搭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奮斗平台。

二是加強黨員崗位實踐。在科研崗位任務繁重的前提下,組建黨員突擊隊,全年不間斷由黨員自願帶頭,深入現場開展技術支持,實現“實驗室、現場”兩不誤,從急難險重任務中發現人才、鍛煉人才。五年來,科研人員赴現場解決生產難題達122人次,實現科研崗位和現場服務的無縫銜接,從黨員突擊隊中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代表。有的黨員克服時間緊、任務重困難,接續連做4次核酸檢測、倒3次車、過2道防疫站,最終徒步上井場及時取回關鍵井段岩心,勇當上產會戰“排頭兵”﹔有的黨員克服家庭困難,連續50天常駐井場,甚至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要緊盯現場確保水平井入靶穿砂一次成功,爭當攻堅克難“壓艙石”﹔有的黨員加班連點,反復嘗試數十種水平井的軌跡計算方法,隻為選出精准計算水平井入靶深度的最優解,甘當默默奉獻“老黃牛”。

三是強化服務保障支撐。始終堅持從科研所需出發,利用“雙碳”目標、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新理念和新技術,配備科技前沿領域文獻、實時交互研討設施設備、地質檔案資料數據庫等硬件,學習推廣PDCA循環、“三到”法、沙盤推演交流等方式方法,打造多功能、高效率的數字化示范黨支部陣地,充分激發組織活力,增強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黨費、黨組織工作經費和科研經費支持作用,在各類經費使用范圍內,為支部科研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經費保障。通過“軟硬件”多維度同向發力,為人才培養搭建了一個優渥的成長空間和平台。

(四)做優除法,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熱情

黨支部堅決貫徹上級關於著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工作要求,凝聚黨工團合力,為科研人才減輕各種負擔,推動科研人員全身心投入科研事業,保障科研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解除人才后顧之憂。高度重視組織功能發揮,促進員工身心健康。以“團結-批評-團結”的方式定期開展組織生活會,讓“紅紅臉、出出汗”常態化長效化,及時清除黨員思想上的灰塵,堅定初心使命﹔每周交替組織晨跑、徒步等體育活動,強身健體、增強體質,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組織志願服務常態化消殺辦公區域和員工宿舍,盡可能免除員工身體方面的疾病﹔黨工團聚力開展幫扶活動,對困難員工及時進行救助照顧或幫扶慰問,努力為員工減輕工作以外的負擔和壓力。近五年,組織體育鍛煉類活動132場次1500余人次,及時對困難員工開展救助或慰問42人次。

二是破除人才創新束縛。充分調研支部各崗位工作界面,依據人崗匹配優化調整管理權限和決策權限,特別是改變科研技術方面的管理和決策運行機制,實現責權統一,配套給予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項目對應的人員管理權、科研決策權、經費使用權、物資調配權等自主權限,與項目管理並行建立動態管理機制,真正讓前線的人有權指揮戰斗、讓懂行的人有權管理同行,權限隨項目完成而自動失效。最大限度調動各崗位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運行“賽馬”機制,在組建項目團隊時不唯資歷、不唯年齡、不唯級別,能者居上、按勞分配。有思想能創新干勁足的年輕人作為項目長帶領老師傅們開展科研攻關已經成為常態,為年輕人才去除固有束縛、放手拼搏奉獻創造了條件。

三是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合理確定容錯情形,把科研工作中探索嘗試性的失誤錯誤和明知故犯、失職瀆職等履職盡責不到位現象區分開來。在支委會上綜合考慮問題發生的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序、后果影響以及挽回損失等“六個要件”,認真甄別、准確研判、把握政策、區分對待﹔在黨員大會上深入分析研討問題錯誤產生原因和關鍵環節、制定整改防范措施,杜絕錯誤再次出現﹔必要時上報院黨委予以研判裁定,對該容的大膽容錯,不該容的堅決不容。堅持對屬於容錯情形的人員撐腰鼓勁,由黨支部書記負責,和相關人員開展談心談話,幫助他們汲取教訓、改進提高,督促他們及時採取補救措施,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積極引導人才專心致志干事創業。

三、成效

環江室黨支部現有科研人員26人、中共黨員21人,35歲以下青年員工14人。通過開展“加減乘除”中做法措施,打造了一支政治堅定、勇於創新、技術過硬的高素質科研團隊,研究形成了低幅度構造驚喜解釋技術、中生界正反演儲層預測技術等5項關鍵技術、11項專業技術,有效支撐實現了環慶區塊新增探明儲量連續3年超過1000萬噸,一舉發現了“虎洞”整裝規模油藏,快速實現年建產油氣27萬噸。

黨支部連續獲評玉門油田公司“示范黨支部”,“玉門鄂爾多斯盆地環慶區塊石油勘探取得重要成果”等勘探新成果連續3年獲集團公司油氣勘探重大發現三等獎、油田公司優質項目特等獎、油田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創新成果一等獎等,同時為油田公司培養出管理干部10人(二級正副5人、三級正副5人),青年項目長11人,向油氣田開發單位和院其他科室培養輸送了10余名能夠獨當一面的骨干人才,多人獲得甘肅省技術標兵、甘肅省巾幗建功標兵等多項省部級、局級榮譽。

四、探討

通過黨支部近幾年的工作,環江室黨支部深刻認識到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重要意義,特別對科研單位而言,科研人才更是科研事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根本保証。回顧總結過去幾年黨支部的工作和成效,我們得到了一些認識和啟示。

一是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是做好人才強企工程首要遵循的重要原則。隻有充分發揮黨對人才工作領導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和工作方法的優勢,才能牢牢把握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才能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觀,管好、用活、激勵各類人才資源,為油氣勘探開發取得新突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是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企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首先要把人才作為戰略資源抓緊抓牢。作為基層科研單位,更應堅持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觀大勢、謀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統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全力以赴、想方設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三是黨支部作為黨的最基層細胞,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夯實人才基本功的“根據地”。縱觀絕大部分“領軍型”人才,他們剛參加工作時都在基層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墩苗”鍛煉,隨著基本功持續夯實,在后期成長速度明顯加快。黨支部作為基層“墩苗”的主戰場,必須要有過硬作風和良好成長環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