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江蘇常州市天寧區:初心映山紅 鳳凰涅槃生

——黨建引領鳳凰新城十年轉型的實踐探索

中共常州市天寧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6日16: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城市工作,作出系列重大部署,對城市基層黨的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近年來,江蘇常州天寧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強富美高”的工作要求,緊盯“十年成城”的發展目標,大力推動“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市民”的歷史跨越,成功實現了由傳統老工業區向新城市、新產業、新社區、新生活的華麗蛻變。

初心映山紅,鳳凰涅槃生。十年來,圍繞鳳凰新城打造“具有鮮明特質的產城融合示范區”的發展定位,天寧區始終堅持結合實際、聚焦問題、大膽創新,積極探索出了黨建引領新城發展,擁抱“新城市、新產業、新社區、新生活”的獨家模式。

 一、背景和動因

2012年,常州市將10平方公裡的天寧區雕庄街道確立為常州市城市東進的主戰場,啟動鳳凰新城建設。面對“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居民”的跨越發展,天寧區提出了“如何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新城轉型發展”的黨建命題。

回答好這一命題,是黨在重要裡程碑階段賦予天寧區委的光榮使命。堅持和加強黨的政治領導,是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黨建工作中,始終堅持“工作路線服務政治路線”的大格局,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守共產黨人的初心不變﹔堅持“為新城謀發展、為群眾謀幸福”的信念不動搖,才能為做好各項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回答好這一命題,是常州市委、天寧區委發展戰略引領下的主動擔當作為。身處新的發展階段,常州市委“532”發展戰略確立了“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打造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定位,天寧區委“3511”發展戰略明確了“長三角三新經濟高地,現代化城鄉治理樣板”的目標,並給鳳凰新城卯定了“建設具有鮮明辨識度的產城融合示范區”的全新方向。如何讓鳳凰新城“具有鮮明辨識度”,天寧區必須亮出“黨建引領新城治理”新名片。

回答好這一命題,是五萬鳳凰新城群眾共同的期盼追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做好黨建工作絕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是要激發每個黨員為鳳凰新城發展率先垂范、帶頭奉獻,為社區治理、服務群眾多做有益的事,最終通過黨建引領,讓百姓感受到,生活在鳳凰新城是一件令人向往、讓人羨慕、感到幸福的事。

二、具體做法

鳳凰新城的十年轉型之路,伴隨著產業的更新、城市的蛻變,而其中,“人”,已經成為決定城市品質面貌、未來發展空間的重要因素。在黨建引領新城十年轉型的實踐探索中,天寧區通過黨建引領,促進產業、城市、人才的共生發展,實現良性互動﹔通過黨建強基,讓農民改變舊有觀念習慣,主動擁抱“新城市、新社區、新生活”,讓新市民順利融入新城生活,主動自覺成為社區治理與服務的中堅力量﹔通過黨建賦能,廣泛凝聚多元社會主體向上向善,呈現出全域黨建“既有高峰、又有高原”的生動局面。

(一)生有所依,黨建引領成為促進產、城、人共生發展的有力紐帶。

早在鳳凰新城建設之初,面對印染產業佔比超過70%、征收拆遷任務緊急繁重、基礎設施建設繁雜的三重壓力,天寧區確立了黨建引領新城建設的總體思路,並舉全區之力,促進產、城、人共生發展。

激活推動新城建設發展的大腦中樞。設立鳳凰新城建設指揮部黨支部,通過工作例會和黨組織例會同步開展、重大決策部署由黨組織提前討論溝通等方式,有效破解區級部門、街道以及國有公司三方建設主體溝通不暢、效率不高的問題,有力推動新城建設發展快馬加鞭。

發動加速重點項目落地的強大引擎。在重點項目研判、引進、服務過程中,抽調區、街道黨員骨干力量作為項目專員,挂鉤重點項目,並與項目專員的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等挂鉤。近五年來,15名黨員項目專員累計服務省、市、區重點項目102個,總投資265億元。

提供吸引人才紛至沓來的優質服務。作為常州市首批放管服改革試點區域,鳳凰新城將“更用心、更滿意”的服務理念融入每一個環節,在全市率先實行“一件事審批”,讓各類人才享受到領先全國的各類優質服務,感受到在鳳凰新城生有所依、幸福滿滿。

打造助力新城展翅騰飛的最靚標識。為了讓鳳凰新城呈現更加厚重的人文價值和更具辨識度的標識元素,天寧區將鳳凰公園打造為杜鵑花主題公園,確立了將鳳凰新城建設為全域杜鵑花小鎮的目標。2021年4月,承辦了全國第十七屆全國杜鵑花展,十裡花海、萬朵杜鵑“黨史教育實境課堂”被《人民日報》報道,“初心映山紅”黨建品牌成為鳳凰新城最閃亮的標識。

(二)人有所立,黨建強基成為增強社區、物業、居民黏性互動的獨家密碼。

十年轉型之路,讓天寧意識到,轉型之最難在人﹔轉型是否徹底成功,關鍵也在人。如何讓作為鳳凰新城主人翁的居民,不僅感受到便捷與舒適,更體會到溫暖與幸福?天寧區探索出一條增強社區、物業、居民三者黏性互動,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獨家路徑,讓每一位居民既是新城建設發展的受益者,也成為新城建設發展的參與者。

拆遷安置居民“安居上樓、溫情下樓”。聚焦“兩轉”中遇到的社區治理堵點和難題,通過確立年度黨建項目的方式,集中力量、創新辦法加以解決。例如,採菱社區“流動小板凳”社區治理項目,通過在社區內多點設立流動議事點,組織骨干黨員牽頭居民自治,不僅解決了拆遷安置小區破舊椅子亂堆放的問題,還提供了優質的民主協商方案﹔菱溪社區“老屋留影”項目,通過為居民拍照留影,不僅留住了鄉愁,更凝聚了人心﹔朝陽花園社區“愛心助餐”項目,黨員志願者10年的接力堅持,讓獨居老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五年來,通過76個黨建項目的跟蹤實施,走進新城的農民不僅適應了城市居民的全新身份,更保留了原有農村熟人社會中真摯、和諧的鄰裡深情。

青年黨員群體成為社區治理的中堅力量。為了解決青年群體參與社會治理不充分、社會動員能力不足,以及黨建引領城市基層社區治理不深不透等問題,天寧區主要領導親自挂帥,將鳳凰新城水岸社區作為全區試點,探索青年黨員融入社區治理全新模式。水岸社區打破黨員按黨組織關系歸屬地參與黨員活動這一固有模式,以黨員身份為界定標准,將社區黨員、流動黨員、商戶黨員、聯盟黨員等各類青年黨員深度鏈接,打造鳳凰新城青年黨員YOUNG空間,以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家園、共同的事業為脈絡,吸引了市區內100余名青年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並將表現優秀的黨員動員推薦進入業委會、物管會,青年黨員全面參與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社區也由此成為青年發揮青春才智、展現自身價值的大舞台。

各類服務主體激情參與,共建共享常態化。為了實現從農村向城市、從管理到服務的轉型,雕庄街道在全省率先嘗試在社區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通過建立社會組織黨建聯盟、開展公益創投大賽、實行社區和公益組織資源交換式購買服務等形式,探索出了一條第三方社會組織全流程、競爭式、高效率參與社區治理服務的路徑,實現了單一管理主體到多元競爭式服務的轉變。例如,以公益眾籌的模式,黨員帶頭開展樓道環境微治理,通過3年時間,11棟樓、18個單元成功完成治理,458戶居民參與率、滿意度達100%﹔通過“老有所衣”公益創投項目,第三方組織為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免費洗窗帘、洗床單等貼心服務﹔通過“眾籌瑜伽”公益創投項目,讓居民享受優質低償的健身服務。

(三)心有所向,黨建賦能成為聯動多元社會主體向上向善的精神內核。

鳳凰涅槃、新城再造,最重要的在於精神內核的塑造。十年來,雕庄街道在機關、基層、企事業單位等各領域實施黨建賦能工程,呈現出全域黨建“既有高峰、又有高原”的生動局面。“開放、包容、實干、爭先”的雕庄精神,成為多元社會主體的心中所向,也凝聚起每一個新城人為鳳凰新城的“下一個十年”奉獻光和熱。

以大討論凝聚廣泛共識。新城建設之初,面對干部信心不足、居民群眾想法不一致等問題,雕庄街道黨工委通過創新開展“開放、包容、實干、爭先”——“雕庄精神”大討論、大比武、大實踐三年主題活動,使雕庄精神成為各行各業建設者的廣泛共識,成為推動鳳凰新城涅槃重生的強大精神動能。

兩大陣地堅守不變初心。充分挖掘轄區黨史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建設常州紅色文化與主題教育館,重現中共武進縣委成立的光輝歷史﹔結合轄區竹文化和雕刻之鄉的歷史,糅合“留青竹刻”非遺文化與廉政教育,建設“清園”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紅色文化與主題教育館和清園黨風廉政教育基地,成為了全省、全市推進大運河紅色文旅的重要窗口,成為了承載鳳凰新城全體黨員汲取紅色精神與力量的重要陣地。

非公黨建匯聚發展合力。在華利達集團,“至平凡、致不凡”黨建品牌成為引領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助推企業“智轉數改”的紅色動能﹔在常州四藥,“融合黨建”成為推動企業銳意研發、激勵民族產業復興發展的紅色力量﹔在創志科技,一支年輕的黨員研發團隊成為助力企業躋身全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紅色支撐。越來越多的非公企業將黨建引領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為企業披荊斬棘插上翅膀。

先進典型帶動實干擔當。近年來,在鳳凰新城10平方公裡土地的5萬人中,陸續涌現出了40余名全國、省、市先進典型,形成了“一群人帶動一座城”向前奔跑、永不停歇的引領力量。他們全部來自基層一線,憑借各自對黨、對新城多年的堅守、質朴的情懷、辛勤的耕耘,帶領著5萬新城人銳意進取、向上向善,共同成就鳳凰新城“十年成城”華麗蛻變。

三、工作成效

在鳳凰新城十年轉型之路上,從“小散亂污”為主的印染產業佔比超過70%,到創志科技、常州制藥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雕庄實現了“經濟強”的華麗轉身﹔從農民單一增收,到居民立體共享,雕庄拓展了“百姓富”的時代內涵﹔從大運河畔的十裡工廠碼頭,到環島路邊的十裡杜鵑花海,雕庄重塑了“環境美”的江南韻味﹔從最初的典型引領,到全域文明示范,雕庄打造了“社會文明程度高”的生動樣板。

取得了鳳凰新城“十年成城”的階段性成果。近年來,鳳凰新城最有鮮明辨識度的有幾項榮譽和活動,包括: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工作連續兩年獲得國務院辦公廳真抓實干督查激勵﹔“初心映山紅 同慶一百年”全國杜鵑花展吸引20萬人次參觀打卡,鳳凰新城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2020年,雕庄街道辦事處作為全市唯一的街道榮獲全省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僅2021年,雕庄街道就獲得國家級榮譽8項、省級榮譽18項。

打造了一支能打仗、肯拼搏、有實績的黨員干部隊伍。在鳳凰新城建設發展期間,各條戰線、各個領域陸續涌現出了一批全國、全省知名的先進典型:全國人大代表李承霞,全國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湯亞平,中國好人林建利、楊華萍,全國勞動模范張艷紅、許躍雲,江蘇省抗疫先鋒李強,江蘇省最美社工張毅超等。近五年來,雕庄共有獲得省級以上的各條線先進典型40余人。他們成為了引領新城建設發展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精神力量,也展現了雕庄干部隊伍的鮮明特質。

形成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黨建品牌、黨群陣地。以“環島路黨建文化圈”為依托,在紅色文化與主題教育領域,常州紅館成為全市黨支部書記尋找初心的第一站﹔在廉政教育領域,清園成為全市知名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在社區治理領域,青年黨員YOUNG空間成為青年黨員參與社區治理服務的試點示范﹔在精神文明領域,採菱社區、菱溪社區獲評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在非公黨建領域,將華利達“平凡人黨建”成為全市非公黨建示范﹔在婦女兒童領域,菱溪社區獲評全國婦女兒童友好型社區……在10平方公裡的區域,不同領域、不同門類、不同特色的黨群品牌,為鳳凰新城的轉型之路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四、經驗啟示

在黨建引領鳳凰新城十年轉型的實踐探索中,天寧區委區、政府和雕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滿意作為評判工作的最高標准。

必須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打基礎、強基層。“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推進新城建設、加強社會治理,必須堅持把加強黨建引領作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徑,注重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夯實基層基礎,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必須始終不忘為民初心,抓班子、強隊伍。“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黨員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其治理能力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生活幸福。鳳凰新城的十年轉型之路,充分彰顯了領導班子“領頭雁”“主心骨”作用,黨員干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必須始終牢記發展使命,鼓激情、強作風。身處新的發展階段,作為市委、區委重要戰略布局的關鍵一環,鳳凰新城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必須把事業發展的需求作為各項工作的著力點,打造一支有激情、重責任、敢擔當、守規矩的干部隊伍,用心用力用情投入到“強富美高”的新實踐中。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