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臨沭縣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6日15: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根據黨中央、中組部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部署和省委組織部“全域提升攻堅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按照全市關於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布局,2020年臨沭縣將“依托網格化,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作為“縣委書記突破項目”,不斷抓基礎、強規范、促提升,通過兩年的集中攻堅,臨沭縣城市基層黨建已形成制度完備、體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高效的工作局面。近年來,立足於臨沭縣城區形態布局及人口現狀,聚力開展“城市基層黨建服務提升年行動”,做細做精中小城市基層黨建,積極打造“城市·沭與你”黨建品牌,為建設“強富和美”現代化臨沭提供堅實組織保証。
總的來說,具備基礎好、后勁足、潛力大的特點,具體有十大優勢:一是縣委推進力度“大”,常態化召開會議研究、推進工作,進一步壓實責任,形成合力。二是中小城市特征“精”,形態布局適宜,城鎮化率50%以上,發展空間大。三是網格化治理走在“前”,在全市率先推行黨建引領社區下的網格設置,實現“多網合一、一網統管”。四是街道工作運行機構成立“早”,2020年專設工作機構,分4條線專職抓。五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檔次“高”,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36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臨沭街道城市基層黨建綜合服務中心),率先在全省鎮街層面實現智能化服務,243個事項實現“一窗受理”。六是城市社區運行“實”,8個純城市社區選舉產生74名“兩委”成員,實現實體運轉。七是社區陣地服務“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網格“沭心辦驛站”全部達標建成。八是物業服務水平“專”,物業企業黨組織覆蓋率、業委會應建盡建率、業委會黨組織組建率均實現100%。九是財政資金投入“足”,繼續列支1000余萬元專項經費,足額保障社區運轉。十是體制機制建設“全”,2020年度縣委書記突破項目實施后,連續印發制度文件16個,城市基層黨建“四梁八柱”制度體系全面構建。
二、工作措施
按照縣委“高質量黨建領航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突出“系統建設、整體建設”總體目標,圍繞“抓制度促規范、抓載體促治理、抓活動促服務”的工作思路,著力在系統設計、保障投入、治理水平、服務質效等四個方面求突破、見實效,推動中小城市基層黨建總體實現全域推進、整體提升。
(一)在抓好系統設計上發力,筑牢“大組織”體系。以形成“城市基層黨建的整體效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嚴密組織體系,強化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重點在兩個方面發力提升。一方面擴大組織覆蓋。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擴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電商網絡等新領域黨建覆蓋,真正構建形成“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提高整體效應,提升治理水平。另一方面深化制度建設。在落實好“123”長效機制的基礎上(即縣委常委會或黨建領導小組會每年至少研究1次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縣、街道每年至少召開2次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每年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不少於3次集中調研),制定《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指導標准(試行)》,從網格治理、隊伍建設、紅色物業等11個方面進行規范,進一步厘清各級各領域黨組織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職責邊界。
(二)在健全保障投入上助力,強化“大發展”基礎。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優勢,重點確保三項保障。一是確保有“人”干事。縣委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專班,抽調11名同志集中辦公統籌抓﹔街道著眼主責主業,專設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辦公室,分黨建、紅色物業、網格化治理、便民服務4條工作重點線,由4名科級領導干部牽頭抓、12名專業人員集中專職抓﹔建立街道城市基層黨建綜合服務中心,配備78名專業化人員靠上抓,切實建立縣與街道齊抓共管的梯隊共建體系。二是確保有“錢”辦事。在保証每個城市社區工作運轉經費10萬元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20萬元的基礎上,制定《城市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管理使用辦法》,對相關經費的管理、使用、監管等進一步細化明確,有力保障社區為民服務項目實施,提升城市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工作水平。三是確保有“地”議事。開展“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提升年”活動,嚴格“縣—街道—社區—網格”四級黨群服務中心“全達標、全開放”工作標准,加大對各領域黨群服務中心作用發揮情況的動態監測,確保作用發揮最大化。制定社區辦公服務用房交接清單,聯合民政、住建、規劃、街道等部門單位召開專題推進會議5次、現場辦公3次,現已移交8個純城市社區20個商住小區綜合服務用房,共計面積4500余平方米,價值2900余萬元。新建1處城市基層黨建主題公園,將黨員群眾活動陣地由室內延展到室外,不斷增強中小城市黨建外在活力。
(三)在提升治理水平上聚力,構建“大融合”格局。堅持共建共治理念,探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徑,積極構建城市“治理共同體”,重點在“四治”上下深功。一是落實社區居民協商“自治”。健全社區黨組織主導下的“四位一體”議事協調機制,按月召開居民議事會、理事會、懇談會,按季度開展“鄰裡·睦”系列活動,第一時間掌握群眾訴求問題,每月定期在社區公眾號公開問題解決情況。現已召開聯席會議20余次,開展“鄰裡·睦”系列活動30余次,不斷營造和諧社區氛圍。二是推動駐區單位參與“共治”。將轄區“兩新”組織、各類商圈市場及商務樓宇等領域黨組織納入社區共治范圍,創新“社區+商圈”模式,以培育“鳳凰社區+萬達”商圈、“景城社區+蒼源河沿岸”新商圈2處為引領,建立區域性黨建聯盟,推動社區治理由“單打獨斗”向“聯動作戰”的有機轉變。目前,結成黨建聯盟31個,召開共商共議會議31次,開展聯合活動200余次,210余名新業態從業人員和3674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三是培育社會組織融入“聯治”。探索構建黨建引領下的社會組織全域服務機制,實施“社會組織培育專項行動”,先行購買專業化社會組織服務,建立“專業社會組織—現有社會組織—社區自有社會組織”的社會組織聯合體,為社區量身定做服務項目、治理措施。研究制定《黨組織服務群眾經費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細則》,確保全過程閉環運轉。四是擦亮紅色物業品牌“精治”。開展業委會組建集中行動,全縣物業企業黨組織覆蓋率、業委會應建及業委會黨組織應建盡建率均達到100%。開展“紅色物業品牌創建活動”,每個小區物業與社區共建至少1個項目,由街道社區黨組織定期對項目推進、服務質量進行考核評價,每季度進行通報。目前,金明寓、史丹利等4家物業企業被評為市級“五星級物業服務企業”。
(四)在強化服務質效上蓄力,創立“大服務”品牌。以增進群眾福祉、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重點搭建四類平台,構建“服務共享圈”,叫響“沭心辦”服務品牌。一是推行網格化精准服務。按照“以組織體系為依托,以社區為單位”的原則,重新劃定社區大網格30個、基礎網格216個,形成黨建引領社區下的網格設置,實現黨建、社會治理、疫情防控、行政執法、政務服務等“多網合一、一網統管”。在“一格四員”(每個基礎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1名網格警務員、2名網格指導員)的基礎上,出台社區工作者“定崗網格”制度,建立社區工作者“日常工作定崗、服務項目定戶、志願服務定人”的“三定”服務模式,服務情況納入個人月度考核,與工資薪酬直接挂鉤,確保常態下沉網格開展工作。二是提升專業化精致服務。制定純城市社區“兩委”選舉操作規程,8個社區順利選舉產生首屆“兩委”干部74名,印發《臨沭縣城市社區“兩委”班子運行規范(試行)》,不斷規范和約束社區“兩委”成員。按照每個社區不少於2人的標准,考選專職工作者42名,實施“社區工作者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社區工作者教育培訓工作協調機構,鼓勵其參加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每半年至少組織1次業務能力測試,舉辦業務培訓班3期,全縣獲得社會工作職業資格的社區工作者達到總數的30%以上,評選“最美社區工作者”10個,不斷提高專業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三是開通智能化精細服務。全面構建“網格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依托“智慧臨沭”雲數據平台,建立智慧黨建服務系統,全方位展示社區工作動態、事項辦理流程、服務職能等﹔打造社區公眾號、微信群、智慧黨建服務APP“三位一體”信息服務平台,打通“受理、派發、督辦、考核”全鏈條的基層訴求反映、化解通道,實現社區服務“一點通”。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現場推進會在臨沭召開。四是實施清單化精心服務。出台《臨沭縣社區黨組織 社區居民委員會職責任務清單(試行)》,對社區應承擔事項進行明確。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原則,每季度首月10日前列出季度任務清單“亮承諾”,對清單完成情況每季度開展1次“擂台比武”,成績納入社區實績考核,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三、初步成效
一是做強街道,統籌協調力進一步提升。街道是城市基層治理承上啟下的關鍵節點,是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通過將轄區內的單位、企業、社會組織、商圈市場、商務樓宇等有機整合,凝聚各類人員力量,充分發揮好“龍頭帶動”、統籌協調的作用。同時,街道專門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辦公室、城市基層黨建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明確街道職責任務,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加強黨的建設和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上來,轉移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公共環境上來,切實做到聚焦主責主業,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目前,召開聯席會議2次、季度例會4次,與6個縣直部門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實現資源、活動、服務共享共建。
二是做優社區,組織戰斗力進一步提升。社區工作,關系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城市基層貫徹實施,社區黨組織是離群眾最近的一級組織,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通過實施“社區工作者素質能力提升工程”,抓好“帶頭人”隊伍建設,同時,健全經費、陣地等基礎保障,進一步夯實組織基礎,規范社區運行,提高服務水平。截至目前,1人被評為全市最美社區工作者,鳳凰、振興等4個社區被評為市級示范社區,先后調解化解各類糾紛、矛盾500余起,群眾滿意率98%以上。
三是做實系統,區域聚合力進一步提升。城市基層黨建領域多、人員雜,存在各領域黨建“各自為政”的問題,通過實施“全域組織覆蓋行動”,建立區域黨建聯盟,在縱向上建強了“縣—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宇”五級聯動的黨建工作架構,橫向上建立了“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的黨建工作綜合體,整體上形成了“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的黨建工作體系,構建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2021年臨沭縣被確定為全省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區試點縣,全縣“一區三園”(即經濟開發區、濱海產業園、青雲工業園、店頭工業園)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新成立區域性黨總支2個,210余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到城市社區報到。
四是做活治理,治理引領力進一步提升。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社區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近年來,全縣按照“居民在哪裡,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就跟到哪裡”的工作理念,通過居民“自治”、單位“共治”、社會組織等力量參與“聯治”、物業“精治”等手段,在提升治理水平上凝聚合力。現已全面建立起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居民委員會和居委監督委員會為基礎,黨建聯席會、居民議事會等為紐帶,駐區單位、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類組織和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協同聯動的城市基層治理架構。截至目前,全縣共擁有社區社會組織192家,聯合開展各類治理活動90多次,全縣“12345”群眾訴求同比下降18%。
四、幾點啟示
一是系統建設是基礎。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各個系統各個領域各個單位互聯互動。要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思維、戰略思維,統籌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兩新組織及社會力量共同擔負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責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共生、共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二是夯實保障是關鍵。抓基層、強基礎,必須有實實在在的保障。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更要注重政策保障和資源調配,著力在人、財、物等基礎保障上下功夫,確保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的重心向基層下移,切實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全域提升、全面過硬。
三是完善治理是根本。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社區治理隻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加強黨的領導,推動黨組織向最基層延伸,將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嵌入社區治理的各個環節,為社區治理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四是提升服務是目的。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滿意不滿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務狀況是最重要的評判標准。社區黨組織作為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服務陣地建好、把服務隊伍育強、把服務效能做優,增強服務功能,把群眾身邊事辦好,不斷增強居民的幸福指數。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