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夷陵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6日15: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夷陵區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實施筑堡工程,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推動組織聚合化、隊伍專業化、響應高效化、服務場景化、應用數字化,實現組織觸角扎根在一線、資源力量整合在一線、困難問題解決在一線、為民服務開展在一線,把夷陵基層黨組織打造成“敲得開門、認得到人、說得上話、托得了事”的堅強堡壘,共謀大局、共擔大任、共同締造、共筑美好,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征程中,聚力打造“一線五化”基層治理的“夷陵范式”。
一、背景介紹
宜昌市夷陵區下轄1個街道、1個試驗區,18個城市社區和118個小區(片區),城區常住人口25萬。近年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人口數量的劇增,基層治理面臨著物業“管不好”、居民“不服管”、包保單位“難以管”、雜居小區“無人管”的現狀困境,形成了黨建有基礎但引領不夠、協同有機制但粘合不夠、聯系有渠道但參與不夠、服務有熱情但供給不夠的“四個不夠”基層治理痼疾。
二、基本做法
“筑堡工程”就是構筑堡壘、強基固本,堅持黨建引領,迭代治理思維,注重多元參與,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真正把基層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優勢,不斷鞏固黨在基層社會的執政根基。夷陵區把“筑堡工程”作為統領基層治理各項工作的總體抓手,全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凝漿固土”的核心作用,黨建引領筑堡強基,攻堅賦能基層治理,錘煉隊伍專業效能,服務民生春風化雨,凝聚紅色澎湃動力,推進夷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革命性”重塑,各項任務高位謀劃、扎實推進、成效明顯。
(一)迭代思維、重塑架構,突出基層組織體系“聚合化”
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原點出發,夷陵“筑堡工程”是為了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干什麼。堅持把黨的組織觸角根植於夷陵基層,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筑堡工程的建設清單,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全網賦能的基層組織網絡。
一是健全推進機制。夷陵“筑堡工程”從“舞活黨委龍頭”的全局視角開始頂層設計,通過構筑“1個實施意見+9個配套方案+16個立行事項”的“1+9+16”的總體框架,建立了黨工委指揮領銜、責任單位多元共建、街道主導推進、社區落地見效、小區精准實施的五級筑堡體系,筑基立柱、積木成林,為夷陵筑堡工程推深做實、行穩致遠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完善組織架構。縱向做實“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星火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構架,成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小區“大支部”,組建樓棟星火黨小組,推選黨員中心戶,將黨組織建到樓棟上,建到群眾心坎上﹔橫向健全街道黨組織居中引領,物業企業、社會力量、志願組織聚合環繞的組織矩陣,發揮治安保衛、人民調解、公共衛生等配套組織參與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作用。
三是構建聯動格局。根據夷陵基層實際,整合資源要素配置,按照“一小區一支部、一樓棟一小組”的原則,摸排三類在冊黨員8500余名,下沉定崗到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鼓勵退休、流動黨員將組織關系轉移至居住小區,制定聯合辦公、委員值班、微信群管理等14項下沉管理制度,推進小區基層黨組織全覆蓋,構建“1個大支部+1個黨支部+1個業委會+1個紅色物業+1個網格+N個志願隊”小區治理聯動格局。
四是發揮協同優勢。建立以街道黨組織為核心,兩代表一委員、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包聯單位、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為主體,群眾共同參與的“三治融合、協商自辦”多元共商機制,推廣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五民工作法”,拓寬黨員群眾參與社區事務的渠道路徑,在18個社區全面建立協商委員會,備案社區居民議事等10類社會組織達1576家,筑堡為民、筑堡靠民、筑堡惠民。
(二)戰略突破、激活先鋒,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專業化”
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導向出發,夷陵“筑堡工程”著重解決長期以來基層渙散、資源匱乏、力量不足的現實問題,全面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力量下沉,帶動引領全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度參與夷陵基層社會治理,以“人民群眾”為核心再造一個激情燃燒、干事創業的火紅年代。
一是優選“紅色頭雁”。出台《關於夯實黨建引領城鄉社區治理工作體系的實施方案》《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十條措施》等“2+N”政策文件,鼓勵和選拔在職優秀黨員、離退休黨員領導干部118名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387名下沉在職黨員干部在小區任職。推進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雙向培養、交叉任職”,吸納具有黨員身份的業委會成員、物業公司負責人和社會組織黨員兼任支部委員,實行小區黨支部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全區“一肩挑”比例達62.7%,黨員過半數的業委會佔比達76.8%。
二是鍛造“紅色主軸”。依托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統籌資源、平戰結合,常態化推進“雙報到、雙報告”“三吹哨、三報到”等包聯下沉機制,發動廣大下沉黨員干部全員參與基層治理、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文明創建、“一下三民”實踐活動等各項中心工作。2022年4月初啟動區域核酸篩查后,全區6000多名在職黨員干部火速上陣,159個核酸檢測點僅在24小時內完成核酸採樣37萬人次,全面展現筑堡工程在基層治理中的動員能力與制度優勢。
三是建強“紅色陣地”。全面優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布局,設置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共享書吧、文體活動、心理咨詢、社區警務、矛盾調解、24小時自助服務等民生功能,把社區建成了群眾愛來、常來、願來、還來的“紅色家園”。激活小區閑置公房、社區綜合用房等存量資源,建成76個黨群連心站,把小區服務陣地建到群眾身邊,黨支部、網格員、業委會、紅色物業、志願組織進駐辦公,1/3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站長,189名社區網格員下沉服務。推選566名樓棟黨小組長、黨員中心戶,創新布局“星火微家”,作為樓棟黨小組議事、活動、服務的“微陣地”,將接收、解決、反饋問題的“紅色堡壘”傾情構筑到群眾家門口。
四是激活“紅色先鋒”。以財政支持為主、社區自籌為輔的模式,對小區黨支部、小區連心站、黨員星火微家給予經費獎補。將社區書記納入事業崗位管理,建立面向社工人才定向招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長效機制。鼓勵“退居二線領導干部”擔任小區黨組織書記,出台黨員下沉激勵措施。組織開展黨支部+業委會履職培訓,定期發布物業服務“紅黑榜”,實現41個老舊小區“紅色物業”全覆蓋。下沉黨員主動認領樓棟長、志願服務隊長等崗位1030個,兌現群眾微心願655個,開展大中型服務活動181場次。實施“社工進小區”和社工人才引進“百人計劃”,2022年1565人報考社工考試,報考熱度持續高企。組建62支、1605人筑堡工作隊,針對殘疾人、孤寡老人等9類重點弱勢群體,開展“筑堡暖心·結對幫親”等包聯活動。深度融合網格、警務、執法、志願、應急等組織力量,分別組建301支、2832人的“四長三隊”,切實把一方百姓宣傳好、組織好、引導好、服務好。
(三)宜接就辦、辦就辦好,推進基層吹哨響應“高效化”
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渠道出發,夷陵“筑堡工程”建立了“一個平台接投訴、一個中心強調度、一套標准嚴考核、一套機制解民憂”的“宜接就辦”運行機制,推進“吹哨報到、宜接就辦”與“主動治理、未訴先辦”雙向耦合、深度融合,實現夷陵基層公共服務的“一網通辦”,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攀升。
一是便捷高效響應。組織成立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將除110等緊急報警電話之外的所有熱線收集渠道,歸並整合至“12345”市民熱線調度平台。以響應率、化解率、滿意率為要素核心,建立哨源發現、哨響集結、部門報到、評價回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構建考評、通報、約談、督辦等全鏈條閉環管理機制。整合以來,共通過平台辦理化解群眾民生訴求辦件5750件,受理率100%、辦結率98.5%。
二是及時精准研判。堅持“宜接就辦”與“未訴先辦”雙線並行,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夷陵群眾訴求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關口前移全面發揮“前哨后院”中心作用,在成訴前就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三是多元數據整合。建立“每季一題”的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長效機制,建章立制、滾動整改、動態銷號,主動化解了夷陵群眾身邊針頭線腦、房前屋后的民生難題68大類。統籌“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運用好“城市大腦”等大數據平台,精確掌握不同區域、不同群體甚至不同個體的多元治理需求及其動態變化,集中優勢力量提升區域治理整體效能。
(四)開門筑堡、問需於民,推進基礎設施服務“場景化”
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需求出發,夷陵“筑堡工程”充分運用“共同締造”理念,以“鄰裡生活、公共服務、健康醫療、文化休閑、全民學習、創新創業、平安法治、城市安全”八大場景建設為重點,構建綜合完善、便捷高效的15分鐘城市生活圈,以大地為基、為人民筑城,把夷陵群眾朝棲夜寐的人居環境,營造得更加滿意、愜意、詩意。
一是探索先行先試。堅持把“C位”讓給群眾,深入社區蹲點調研,走訪居民2萬余人、分析研判群眾熱線2.4萬條,把興安社區從小巷深處搬遷到繁華大街,陣地面積四倍於前,零工驛站運轉以來,發布用工信息5237條,達成用工意向263人。綠洲社區依托社區“大黨委”聯系單位、下沉黨員,走訪居民2500余人,對接轄區內教育資源,建學堂、優環境、辦活動,社區學堂開課3個月,累計吸引3000余人參與,直播瀏覽量超過3萬余次。
二是服務落細落小。結合先行社區的場景建設經驗,提煉“問需求、摸底數、配資源、建場景、評質效”場景建設“五步法”,在城市社區梯次鋪開、全面推進。東湖社區針對轄區居民老齡化需求,建設“幸福食堂”,午餐隻需10元錢,讓老年人“食無憂”。長江市場社區延時打造“社區客廳”,把一樓大廳完全讓渡給社區居民,24小時開放,提供空調、WiFi等便民服務,讓群眾夏有乘涼處、冬有取暖地。
三是領域聯推聯動。拓展延伸“筑堡工程”覆蓋領域,創新提出美好社區、美麗鄉村、美譽機關、美質企業“四美”之堡建設體系,分類實施、全域覆蓋。積極探索農村筑堡,圍繞“兩壩一峽”深化G348國道黨建示范帶建設,以“紅滿峽江”為主題迅速展開推進。召開“壩頭庫首”第一村——太平溪鎮許家沖村黨建提檔升級研討會,將許家沖村打造成美麗鄉村示范村、產業興旺標杆村、帶動致富核心村、基層善治幸福村,全面踐行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走出一條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廣泛發動“兩新”組織積極參與夷陵基層治理,美質企業建設有聲勢,組建百裡荒黨委、籌備成立鄉村振興學院,精心打造樓宇商圈黨建綜合體,“紅色萬達·服務萬家”深入人心﹔黨建引領聚合力、深度融合促發展,當好“紅色店小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推進美譽機關創建,稅務、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先試先行,全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模范機關。
(五)減負增能、智慧賦能,推進基層治理應用“數字化”
從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路徑出發,夷陵“筑堡工程”准確把握新常態下傳統治理與數字治理的辯証關系,探索構建“大腦全、小腦強、神經末梢靈”的大數據管理運營平台,變革過去主觀、定性、經驗為主的傳統治理模式,探索未來數據驅動的智能決策、精准管理、全面服務的“互聯網+”智慧化治理模式。
三、工作成效
夷陵區將“筑堡工程”作為推動基層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動能,聚焦群眾需求,從群眾房前屋后、針頭線腦的小事入手,堅持聚合架構、鍛造治理主軸,堅持全面領導、激活治理先鋒,堅持高效響應、凝聚治理要素,堅持共同締造、創新治理場景,堅持把“C位”讓給群眾,凝聚人心、成風化人,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真正做到了群眾心坎兒上。
(一)夯基壘台、固本培元,黨建引領力顯著增強
夷陵區按照“有小區就有黨支部”要求逐步推進小區黨支部全覆蓋,截至目前累計成立小區黨支部118個。同時,小區黨組織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62.7%,小區黨組織成員與業委會成員交叉任職比例達64.9%,同比分別上升了26%、24%。紅色力量的壯大,進一步放大了黨建引領力,小區“大支部”理直氣壯履行主體責任,三方共建、五方聯動,充分利用聯席會議機制,拍板解決小區一系列“疑難雜症”,逐步形成了小區治理“難事誰來說、說了誰來聽、聽了誰來辦、辦了誰來評”的責任閉環,小區黨組織也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破繭蝶變。
(二)一核多元、共同治理,組織戰斗力顯著增強
夷陵區早在2018年就開始探索實行“單位聯小區、黨員進小區”包聯機制,鼓勵和支持黨員干部下沉小區參與志願服務。疫情防控大戰打響后,隨著“社區吹哨、黨員報到”等機制的縱深推進,三類黨員名冊8500余名黨員報到率,從疫情前的不到50%提升至現在的100%,實現黨員干部下沉報到全覆蓋,極大提升了社區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在18個城市社區推進社區客廳建設,成立議事協商委員會,培育“黨員和事佬”“望江同心圓”等居民議事社會組織167家,先后組織社區陣地、小區治理“怎麼建”“怎麼用”“怎麼管”等活動300多場次。
(三)三治融合、齊抓共管,治理效能顯著增強
鑒於疫情防控大戰大考的思考,夷陵創新推動“大工委”“大黨委”和“大支部”制度建設,構建包保單位、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工作者、志願團隊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三治融合、協商自辦”工作格局,小區治理和運轉效能快速迭代升級,推動基層治理從被動管理到主動治理轉變,從強硬行政手段管理到注重綜合手段治理轉變。118個小區的志願服務力量,從原來的平均每個小區20人迅速提升至100人,同時在各類群眾中聘請筑堡觀察員380名,開展大中型服務活動181場次,參與群眾5700多人次,成功把“吃瓜群眾”變為“治理先鋒”。
(四)智慧賦能、普惠民生,群眾滿意度顯著增強
在“宜接就辦”社情民意調度平台上,推動下訪、信訪、人大政協提案建議全面發力,全域開展蹲點調研和民意調查。通過整理近4萬份調查問卷和近1.7萬件熱線來電,確定了噪音擾民、消費投訴、充電難、停車難等矛盾糾紛整治重點共20大項,落實了物業管理、法律維權、文體設施、居家養老、幸福食堂、托幼托育等“效果清單”共68大類,通過智慧賦能把黨的溫暖送到萬家門口,極大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探討與啟示
黨的全面領導是基層治理的“根”與“魂”,要把黨的觸角根植到基層每個角落,要把黨的聲音傳播到社區千家萬戶,把黨的領導貫穿於基層治理的全方位和全過程,通過把民生實事抓到“底”,把有限資源用到“位”,把群眾工作做到“家”,才能全面增強黨的領導力、組織力、引領力、號召力。
(一)強根鑄魂、破冰提能,大抓黨建抓大黨建
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在社區,社區治理是黨群連心的“最后一米”。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提速,鄰裡糾紛、房產銷售、物業服務等矛盾頻發,居民品質化、精細化、多元化服務訴求與日俱增,縱向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星火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黨建主軸,橫向健全街道黨組織居中引領,物業企業、社會組織、志願服務聚合環繞的組織矩陣,才能有效解決小區黨組織“小馬拉大車”的問題,才能全面強化黨建引領在基層治理體系中的核心統領作用。
(二)紅旗擎天、星火滿天,引領黨員發動黨員
強化引領黨員干部深入一線、下沉社區,大力踐行“五民工作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戰斗堡壘精神與先鋒模范作用,做強“星火黨小組”,健全“筑堡暖心·結對幫親”“吹哨報到”機制,推動黨員干部常態化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志願服務、矛盾糾紛化解等社區工作,一個支部一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敲得開門、認得到人、說得上話、托得了事,真正把基層社區打造成為“人氣旺、服務全、黨員群眾都常來”的紅色陣地,推進基層治理更接地氣、更聚人氣、更有煙火氣。
(三)一核多元、共同締造,黨員連心黨群同心
圍繞“隊伍全域組建、服務全域覆蓋”綜合目標,推動社區、社會工作者、社會組織、社會志願者和社區公益慈善資源融合發展,做強街道、做實社區、做精小區,推進社區、下沉黨員、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充分把群眾組織起來,發揮黨建“掌舵”、群眾“劃槳”作用,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實現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共同締造和諧社區、美好家園。
(四)腳踩泥土、貼地行走,立足實際注重實踐
針頭線腦出細活,房前屋后見真情。按照“問需求、摸底數、配資源、優服務、評質效”五步法,暢通快速響應、宜接就辦、及時反饋的群眾訴求信息渠道,加快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區綜合服務八大場景建設,推進幸福食堂、居家養老、文化健身、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落地見效,構筑資源在基層匯聚、功能在基層發揮、難題在基層破解、服務在基層升級的,新時代夷陵“筑堡工程”基層治理“紅色願景”。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