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夷陵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26日14: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許家沖村,點贊“黨員公約”。4年來,許家沖村黨支部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拓展深化“黨員公約”“三約三引”等支部工作法,以“黨員公約”引領黨員擔當作為,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崇法向善,以“共富合約”引聯各類組織興業富民,推進協同治理、目標治理、全程治理、智慧治理,探索實踐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形成了“三約四治五共”的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美麗鄉村理念,發動群眾一起干,凝聚合力,群策群力,鄉村振興闊步邁進,幸福生活蒸蒸日上。2021年,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許家沖村黨支部捧回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這份沉甸甸的榮譽,用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回應了總書記的殷殷囑托。
一、背景緣由
28年前,作為三峽工程壩址所在地的許家沖村率先移民。一段時期,村級債務高達200多萬元,100多名移民無法安置,一批遺留問題亟待解決,甚至出現了群體訪、越級訪,背上了上訪村、扯皮村的壞名聲。近年來,特別是2018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許家沖村以來,該村黨支部立足村情,拓展深化“黨員公約”內涵,創新提煉“三約三引”支部工作法,抓黨建、強基礎、促發展、樹新風,充分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建設家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改善人居環境,凝聚村民共識,塑造共同精神,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沒有再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或集體上訪事件,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去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突破1億元,集體經濟收入超過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476元,從一個空殼移民村躍升為鄉村振興示范村。
二、基本做法
(一)“黨員公約”引領黨員擔當有為,領跑“火車頭”。
許家沖村黨支部堅持用好最簡單、最朴實的“治村法寶”,把黨員、群眾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強核心、筑堡壘,讓黨員帶頭干、走在前,群眾對照學、跟著做、主動議,變“冷眼看”為“熱心干”。
一是開門定約亮身份。堅持取智於民、問計於民,引導黨員群眾圍繞建強支部、村級發展、群眾需求等大事要事,通過支部主題黨日、屋場會、黨員群眾大會、網絡交流平台等途徑,引導線上線下積極參與公約制定,廣泛征集公約形式、討論公約內容,最終確定以三峽漁鼓調填詞為公約基本形式,公約內容做到年年更新。村黨員們在黨員大會上公開承諾、立約上牆,全過程接受群眾監督。“黨員公約”使用的三峽漁鼓調,曲調朗朗上口、內容易懂易記,連小娃娃都能流利唱出。全村62個黨員戶門口插上黨旗、晒出公約,一些常年“隱身”黨員的身份意識被喚醒,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群眾的關注,切實引導黨員將百姓小事當作自身大事。
二是帶頭踐約做表率。圍繞公約設崗定責,讓黨員帶頭在承諾踐諾中履職擔當,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組建許家沖“大黨委”,公開選拔優秀年輕后備干部,引進年富力強、視野開闊、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的新鮮血液充實許家沖“兩委”班子,40多名黨員骨干發揮黨員先鋒的頭雁引領與模范帶動作用,引領許家沖村基層治理、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生態文旅、民生實事等競相建功、爭當先鋒。組建黨員先鋒隊、志願服務隊、民兵應急隊、人大活動隊,建設村級應急中心,開展互助養老試點,自發組建家政便民、巾幗衛生、和諧調解、清河護江、治安聯防5支服務隊,為村集體的利益貢獻力量。疫情防控期間,村黨支部副書記朱崇軍帶領黨員,連續一個月吃住在防疫卡口,全村勝利實現零感染零確診,這支隊伍被村民親切地稱呼為許家沖的“門神”。
三是民主評約明獎懲。根據農村熟人社會特點,結合黨員五星創評,實行黨員履約踐諾情況月督促、季考核、年評議制度,評議結果定期公布。建立每月“集中議事日”制度,採取黨員履約陳述、群眾提議評議、集體討論決議的方式,把“群眾想要的”和“村裡要做的”有機結合起來。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和黨員群眾大會上輪流安排黨員就履約情況發言,年終民主評議黨員更是將評約情況作為評選先進的主要依據,有效監督黨員踐行公約,提升黨建活動質感和溫度。對評定不合格黨員,開展末位談話、通報亮相等方式促進整改。對嚴格履約、表現突出的黨員予以表彰嘉獎,並在集鎮路燈挂牌展示,激發黨員榮辱感,營造出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
(二)“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崇法向善,點亮“滿天星”。
放大“黨員公約”帶動效應,讓影響力由黨內擴散到普通群眾,改歪風、樹新風、聚民心,用大家公認的規矩營造好家家共享的環境,引導村民自覺守約、積極督約、主動護約,提升自治能力。
一是民事民議當好“主人翁”。實行“四議兩公開”,以議事懇談形式達成共識,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大事項均在村支部主導下,由集體商討決定,讓群眾“決定自家的事”﹔創新公開形式,村民在家通過數字電視、“夷陵一家親”等平台就能查看村務公開事項,做到一目了然、心知肚明﹔建立完善家庭文明誠信檔案相關制度,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文明愛心積分超市功能,將群眾參與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污水治理等工作納入積分制管理,用於換購農用物資等,逐步改善群眾生活習慣﹔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群眾參與、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激發群眾的自主能動意識,發揮集體智慧﹔在村級發展規劃上,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提出接地氣、貼民心的意見建議80余條,帶動200余戶群眾參與,將許家沖發展目標定位為“美麗鄉村示范村、產業興旺標杆村、帶動致富核心村、基層善治幸福村”,通過打造“一心一館四街四園”,謀劃發展民宿、旅游、文化等生態產業,全村有78戶村民直接乘上集體發展的“東風”。
二是民事民管當好“持家婆”。緊緊圍繞村級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更新細化看得懂、易操作、能遵守的“村規民約”,創新以村民為主體的運行機制,讓群眾的事群眾管,小事不出村,訴求有回應﹔在基層治理方面,根據近年村內征地拆遷、公路硬化等項目建設多的特點,及時將“不無故阻撓施工,不漫天要價”等條目寫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講大局、知奉獻、利長遠,讓上牆文字內化為自覺言行﹔在美麗鄉村領域,透過“村規民約”大力倡導房前屋后“掃干淨、碼整齊、收通豁、種花草”。
三是民事民辦當好“支客佬”。充分發揮退休老黨員、老干部和產業帶頭人作用,以自監自管的“接地氣”,贏得與村民的“零距離”﹔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理事會、和事廳,召集村民就喜事規模、煙酒桌席、人情往來等統一制定標准,引導群眾紅事少辦、白事簡辦、事事文明辦,村民人情往來的擔子輕了,擺宴鋪張的風氣剎住了。現如今,村民“辦席”均在村委會舉行,負擔輕、不攀比,回歸了“辦席”的初心﹔村和事廳每年化解矛盾幾十件,鄰裡怨氣更少了,生活更加和諧了。
(三)“共富合約”引聯組織興業富民,做強“競爭力”。
堅定走產業興旺之路,借外力、生內力,充分發揮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的聚能作用和產業能人的帶動作用,走向共同富裕,締造美麗鄉村。
一是“支部辦社”強化示范引領。村黨支部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帶好頭、指好路。搶抓黨員教育基地、三峽旅游度假區服務中心建設、G348旅游路線開發等機遇,領辦旅游專業合作社,實行“黨支部+合作社+社員”運行模式,支持在外鄉賢回鄉創建精品民宿,激活社會資本等多元力量參與經營發展,分檔定級、統一定價、統一管理﹔扶持民宿產業發展,構建村集體、產業協會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以許家沖為核心,成立“G348鄉村振興黨建聯盟”,帶動沿線8個村抱團發展,共建生態產業發展業態,共享游客資源。
二是“能人創業”注重持續造血。共建黨員能人創業平台,主動為村內企業謀思路、送政策,推動3家本土企業做大做強,讓移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扶持移民望運平自主創業成立雙獅嶺茶業合作社,帶動300余名移民就業,年加工茶葉150萬斤,獲評“全國基層標杆社”﹔鼓勵“全國三八紅旗手”謝蓉傳承發展“牽花繡”產業,培訓周邊合格繡娘近800人、培養非遺傳承人6名、帶動70余名“5060”移民婦女靈活就業,人均年增收近萬元﹔聯手北京阿卡手工,訂單超6萬余件。以非遺手工基地為依托,積極申報以手工為核心特色的許家沖研學基地,獲評“宜昌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稱號﹔幫助楚旺農機公司精准對接市區專家,開展技術改造,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安置村民就業100余人。
三是“筑巢引鳳”帶活移民新村。突出外引外聯、借力發力。引進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蕭氏集團,建成穴盤育苗基地和木本油料加工廠,吸納移民就業50余人﹔聯合龍峽茶業集團建設茶博園和游客購物服務中心,為推動壩區庫區移民新村發展注能﹔引進三峽卷煙廠雪茄手工包裝項目,帶動50名移民婦女就業﹔成立村辦全資公司——湖北新移家勞務有限公司,積極爭取雪茄煙加工車間二、三期項目。鼓勵發展採摘農旅經濟、民俗特色旅游經濟,改造古建筑、古民居,講好移民文化、三峽文化、土家文化等文化故事﹔引入國有投資平台,打造三峽許家沖干部培訓中心,每年接待幾百批次數萬名黨員干部考察培訓﹔新建移民創新創業中心,為創客提供創業孵化平台﹔沉浸式打造移民陳列館,全方位立體展示許家沖作為移民大村的精神特質﹔聯合旅行社推出的大國重器游、高峽平湖游、三峽茶谷游等三條精品旅游線路,涵蓋三峽大壩等核心標志物,輻射至庫區秭歸縣屈原故裡等地,帶動周邊地區共奔致富路。
三、主要成效
許家沖村推行“三約四治五共”以來,黨員干部帶頭干、走在前,普通群眾對照學、跟著做,社會組織扛起責、促共富,各項工作全面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打造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黨建引領更有溫度。黨員公約朗朗上口、鞭辟入裡、發人深省,好似一張如何當好新時期黨員的優異答卷,極大增強了黨員的身份意識、規矩意識和主人翁意識。黨員公約讓黨員感受到了新體驗,行為有了“標准線”,身上多了“緊箍咒”,現在說話辦事更得體,群眾服務更上心了。大學生黨員競相“上崗”村裡“四點半課堂”,舉辦大型活動活躍著端茶倒水的黨員志願者。過去一年,全村黨員帶頭義務參與矛盾糾紛化解、項目建設協調、人居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500余人次,力所能及為群眾興辦好事實事100余件。群眾對黨員有了新評價:“干起來了真就不一樣!”
群眾參與更有深度。制定和踐行村規民約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推動黨組織和黨員為民服務的同時,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了,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了。不少群眾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盼不僅寫進了村規民約,更變成了美好現實。道路黑化了、路燈更亮了,連洗衣池都更生態了,條件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物質生活更好,文化生活就更豐富,村裡組建了花鼓、舞蹈、門球等8個文體隊,參加活動成為村民“必修課”,無事生非的沒了、打牌賭博的少了,村民面貌煥然一新。移風易俗正悄然在許家沖村上演著,村裡建起了紅白理事會、道德理事會,引領群眾“紅事少辦、白事簡辦、事事文明辦”。男女老少每個人、生老病死每件事,村裡都有人張羅。村民們都說:“住在許家沖村,就是生活在集體中。”
鄉村振興更有力度。許家沖以共富合約為引擎,驅動能人帶頭興業富民,謀產業、辦實業,積極帶動創業就業,涌現了一批致富帶頭人,培育了一批企業和項目,增強了發展動能。支部引領、黨群發力,打造了“三峽茶文化民俗旅游村”,一方面引進企業落戶,先后興辦項目13個,“全國農業龍頭企業”蕭氏茶葉、“全省重點龍頭企業”龍峽茶葉集團等8家企業進村發展,村民實現家門口進廠務工﹔另一方面扶持自主創業,鼓勵黨員、群眾辦企業當老板,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起了“穴盤育苗”智能大棚、木本油料加工廠、茶博園、游客接待中心,安置村民就業1200余人。興建移民創業就業培訓基地。
四、啟示
許家沖村通過“三約四治五共”,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鄉村振興,注重發動群眾參與,凝聚強大合力,匯聚磅礡動能,充分調動了黨員干部、普通群眾、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為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提供了有益啟示。
一是以文化人,讓黨建更有生命力。許家沖村將“黨員公約”同峽江地區流傳多年的漁鼓調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改變了以往嚴肅的、無情的、強制的禁令性標志標語形式,轉而以一種融入當地獨特文化、黨員群眾喜聞樂見、唱起來朗朗上口的形式代替,讓黨的紀律和作風在老百姓的日常傳唱中得以牢記在心、深入人心,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黨的紀律和要求、黨員的責任和義務、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內涵和意義,同時也增強了廣大黨員群眾的對傳統文化的自豪和對美麗家鄉的熱愛,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組織力和戰斗力起到了推進作用。
二是黨員帶頭,讓支部更有凝聚力。“村規村紀我遵守,發展產業我帶頭,大操大辦帶頭禁……”在“黨員公約”的耳濡目染和潛移默化中,許家沖村的每一名黨員對標對表,無論是化解矛盾糾紛、照顧困難群眾,還是治理環境衛生、發展壯大產業,都始終帶好頭、走在前,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村民做榜樣、當示范。正是因為有了黨員的率先垂范,感染了廣大村民,帶動群眾自覺加入到鄉村治理的大家庭中,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凝聚合力、群策群力。
三是人民至上,讓堡壘更有戰斗力。許家沖村堅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踐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價值理念,深入推進筑堡工程,把人民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筑堡工程的“建設清單”和“兩委”班子的“履職清單”,用心用情用力為人民群眾服務。正是因為堅定不移貫徹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許家沖村黨支部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用戶和支持,讓基層堡壘戰斗力更強。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