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貴州遵義市匯川區仁和苑社區:“名城先鋒·黨員義工”讓社區成為溫馨的港灣

貴州遵義市匯川區仁和苑社區黨委

2022年07月26日14: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更好地健全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體系、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實現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仁和苑社區動員轄區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成立了“名城先鋒·黨員義工”,使每個“社會細胞”都健康活躍,為基層治理凝聚力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

一、背景和起因

社會治理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也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的必然要求。但社區普遍存在“三多三少”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基層治理效能。主要表現在:

一是社區群眾多,社區干部少。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社區管理人口大幅度增長。仁和苑社區轄區內有11個小區,管理樓棟148棟,戶數3558戶,常居住人口11152名。社區工作者是社區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和主力軍,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但現實中社區干部往往配置很少,仁和苑社區服務1萬余人,僅有8名工作人員。

二是問題矛盾多,黨群聯系少。社區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像城市管理部門與商戶小販之間的矛盾,本地人與外來工的關系,業主與開發商、物業管理公司的關系,都容易造成一些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但通常存在社區黨組織引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渠道少、形式少,下沉社區與群眾聯系少、互動少,以致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意識薄弱,對社區建設不關心、不認同,參與社區建設主動性不強。

三是利益訴求多,主動服務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渠道不斷暢通,居民利益訴求呈現多樣性、維權意識不斷增長。作為最基層的單位,社區在統籌協調整合轄區內的市直、區直單位和國有企業等單位和部門力量資源,用於服務社區居民方面困難重重,加之社區工作任務繁雜,令身兼數職的社區工作者分身乏術,主動服務意願淡化。

二、主要做法

面對社區治理“三多三少”問題,仁和苑社區結合社區實際,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勇於創新,積極破題,打造了“名城先鋒·黨員義工”黨建品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不斷創新社區治理新路徑,將轄區內單位、各類資源有效整合利用,激發黨員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一)初心如芽,“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的萌芽

2011年,社區從支部黨員開始,提出了“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來規范支部黨員言行舉止。

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社區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提出“志願服務黨旗紅”,發動部分離退休黨員和居民群眾參與到社區巡邏和政策宣講,讓部分居民從“我需要”到“我服務”、從“我指責”到“我理解”、從“我旁觀”到“我參與”的轉變,干群關系不斷改善,解決了門難進、臉難看,取得初步成果。

2015年8月,社區結合實際,提出“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的思路,走訪轄區22個單位,動員1089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納入黨員義工管理。設置11類志願服務崗位,建立台賬,簽定個性化的共駐共建協議,定期召開共駐共建聯席會議。2015年12月8日社區舉行“名城先鋒·黨員義工”啟動儀式,400余名在職黨員面對黨旗宣誓,表達為民服務的宗旨和初心。

(二)初心成林,“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的成型

如何把1089名在職黨員的身份“亮”出來,作用發揮出來?“名城先鋒·黨員義工”啟動以后,無論是哪個級別的領導,社區都“敢管善管”,積極引導他們在社區建設、服務群眾、化解難題中當先鋒、做表率,寓管理於服務,著力加強社區建設。紅馬甲的“名城先鋒·黨員義工”很快引得全市呼應,成為廣大到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共同的“身份”,成為紅色遵義的一道靚麗風景。

2017年,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黨支部積極動員黨員義工參與,無論嚴寒酷暑深入轄區的大街小巷鏟野廣告、除雜草、清理樓道雜物,沿街開展文明交通勸導、義務巡邏、義務獻血、政治宣傳、入戶發放宣傳資料等,形成了“當志願者光榮”的濃厚氛圍,仁和苑社區獲得了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2018年,仁和苑社區成立網格黨支部,將社區服務下沉到網格、到小區。將在職黨員分別編入網格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實現管理有目標,服務有載體。根據在職黨員專業特長,組建了“名城先鋒·紅色跑團”服務隊,居民可以通過樓棟微信群點單,由黨員義工上門服務,讓“您吩咐、我來跑”成為在職黨員的服務理念。仁和苑社區一小區屬老舊小區,48棟樓均未安裝電梯,“爬樓難”成了小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心頭患”,也成了社區的“心頭患”。為此,仁和苑社區再次發動黨員義工,一棟樓一棟樓的召開座談會、一家一家困難戶走訪、一個一個單位去協調,通過整整3年的努力,終於在2015年順利實現第一台室外電梯安裝,極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

2019年,社區在轄區206家商鋪門面懸挂“名城先鋒·黨員義工 ”就在您身邊”公示牌,讓黨員義工“融”入企業當中去,把企業的資源“融”進社區來,真正織密了城市治理網底。

2020年,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619名在職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社區成立自協委,建立“名城先鋒·黨員義工”臨時黨委,以小區為單位下設15個臨時黨支部和自協小組。在黨組織的引領下,黨員義工利用下班或雙休息時間,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確保“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矛盾不上交。”

為解決報到在職黨員、干部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突出問題,社區黨總支為報到的黨員干部建立一人一檔,記錄服務居民的履職情況,定期向所在單位進行反饋。社區建立黨員評價機制,從2016年開始,每年的“七一”,社區都會表彰一批較好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黨員義工。截止目前,已經頒發出563座獎杯和榮譽証書。

(三)初心繁花,“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的升華

2021年,為進一步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一核多元”治理體系,打造共治共建共享基層治理格局,按照“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社區與13家駐區單位黨組織、群團組織、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組建了“名城先鋒共建共治聯合黨委”。由社區黨總支部書記為聯合黨委書記,轄區市檢察院、市稅務局、市住建局、市煙草公司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擔任委員,讓轄區單位由“局外人”變成“熱心人”,由“單位人”變成“社區人”。聯合黨委建立“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以及考核評價、經費保障等運行機制,確保社區聯合黨委實體化、規范化運行,實現“小社區”有效調動“大單位”,實現“黨建工作共融、治理難題共解、公益事業共做、文明建設共抓、經濟發展共促”。

(四)初心綻放,“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的延續

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帶團建、帶隊建,培養青年團員、少先隊員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名城先鋒·黨員義工”載體為延續,探索提出“名城小先鋒·社區小主人”,引導268名青年、團員和少年隊員到仁和苑社區報到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組織“名城小先鋒”開展紅色教育觀影等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爭做時代先鋒分子,踐行“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三、工作成效

仁和苑社區創建“名城先鋒·黨員義工”品牌,構建起“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共建共治聯合黨委+自協委”的黨建體系,增強黨員干部融入社區、服務社區的主動性,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意識。社區先后榮獲了“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國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全國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聯絡工作示范站”“貴州省五好基層黨組織”貴州省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示范點等50余項榮譽稱號,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英同志榮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一)堡壘在,旗幟在,他們是“主心骨”,更是“守護神”

“基層安則天下安”。關鍵時刻,支部就是脊梁、黨員就是標尺。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社區第一時間向小區“黨員義工”發出戰時動員令,迅速有389名“名城先鋒·黨員義工”、92位居民志願者集結。社區立即組建黨群聯防隊,構筑起疫情阻擊的堅強堡壘。在“隔離”的牆內牆外,“紅馬甲”成了每一個居民最溫暖的“主心骨”。社區《“雲上”疫情防控的仁和苑魅力》獲得2020年“社區抗疫的智慧力量”全國十佳案例第三名,也成為社區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試金石”。

(二)堡壘在,旗幟在,他們是“調解員”,更是“服務員”

為千方百計幫助居民解決好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通過推行“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組織晒單、居民評單”五單制,累計為居民解決困難問題183單。“名城先鋒·紅色跑團”讓居民有困難第一時間能“找得到、認得到、信得過”。以“四亮四進”的模式組建服務樓棟服務團隊,“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電話”,讓黨的組織進樓棟、黨的服務進樓棟、黨員義工進樓棟、黨的聲音進樓棟。

(三)堡壘在,旗幟在,他們是“踐行者”,更是“帶領者”

社區著力“黨員活動、社團活動、群眾活動”三個活動建設,利用紅色文化長廊、新時代廣場、“初心長廊”等宣傳陣地,每年開展100余場各類黨群活動。通過在職老黨員講述入黨初心,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宣傳黨的好政策、好聲音,教育引導居民群眾聽黨話、跟黨走。

四、探討

仁和苑社區以“名城先鋒·黨員義工”思路為指引,構建起“一名帶動一群,黨員帶動群眾”的社會志願服務模式,不斷織密仁和苑社區治理網格,打通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為黨建引領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提供了諸多啟示。

(一)加強基層黨建,讓基層黨組織成為社區治理主心骨。抓好城市治理,根本上要靠黨的領導。仁和苑社區充分發揮名城先鋒共建共治聯合黨委引領作用,吸納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群團組織、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在職黨員和集體到社區報到,讓“紅馬甲”在社區活躍,讓“急難愁盼”在內部消化,讓黨旗在社區飄揚,凝聚起基層黨建促進社區治理的強大力量。

(二)凝聚廣泛合力,讓基層服務隊繪就社區治理同心圓。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個人的力量也許有限,但團結一心必能跨越座座高山。仁和苑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英帶頭示范,抓住重要契機、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名城先鋒·黨員義工”從無到有的質的轉變,擦亮了“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名片,給其他黨員做出有效示范。

(三)強化宣傳引導,讓基層“小喇叭”弘揚社區治理正能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名城先鋒·黨員義工”經常走上街頭,“面對面”開展文明交通勸導、走進社區小道“點對點”清理垃圾雜物、走進群眾家裡“一對一”宣講政策理論,激發出每一名社區群眾的參與活力。

(四)解決群眾困難,讓基層“紅馬甲”瞄准社區治理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仁和苑社區始終保持黨員與群眾的血肉聯系,著眼困難群眾、社區突出問題、人民現實利益,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執行“五單一檔制”,以點帶面、千方百計幫助居民解決好生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以網格化服務為依托,仁和苑社區把網格黨建落到實處,讓黨員干部聽得見群眾呼喚,讓社區居民找得到幫助解決問題的人。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