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施甸縣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14日14: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后寨村位於酒房鄉西南角,距離鄉人民政府5.2公裡,國土面積12.6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985.02畝,林地面積10024畝,種植桑園1600畝、茶園864畝。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共215戶958人。全村設黨總支1個,下設黨支部2個,共有黨員45人,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近年來,后寨村黨總支以黨建為引領,團結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以產業振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路上的一面旗,也是酒房鄉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抓點連線擴面,開創示范引領的成功范例。
一、背景起因
2020年,酒房鄉實現全鄉脫貧摘帽后,干部群眾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接續把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轉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持續深化拓展后寨村“破繭成‘金’ 后寨向‘前’”的脫貧經驗,以傳承弘揚楊善洲精神為引領、以農業產業為支撐、以美麗鄉村為依托,打通了“紅色+綠色”相互轉化的發展道路,打造了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綠色生態的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在實踐探索中,黨組織的引領效能得到充分釋放,構筑起“后寨不甘落后,后寨一路向前”的強大鄉村精神內核。
二、主要做法
(一)組織引領向前看,聚力黨建優勢賦能組織振興。一是紅色榜樣引領,傳承楊善洲精神聚人心。利用酒房鄉毗鄰善洲林場的地域優勢,掀起“楊善洲與酒房”事跡挖掘熱潮,形成“守護青山”“心懷群眾”“艱苦創業”“恪守原則”“無私奉獻”5個主題系列採訪實錄16篇,為全鄉爭做楊善洲式好黨員好干部奠定學習基礎。后寨村以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將楊善洲精神植入主題花園,種植雪鬆、玉蘭、臘梅、青竹、桂花5種象征品格的植株,還原“三岔九壟”和“雙龍出海”典型插秧法,形成“五區兩景”,打造學習楊善洲精神的“紅色陣地”,廣泛開展傳承和弘揚楊善洲精神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習傳承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村“兩委”帶頭,普通黨員、村民小組長、生態護林員自發義務投工投勞200余人次,完成新村委會綠植200平方米、院場硬化150平方米和茶廠鋼架大棚焊接﹔清掃道路、清理溝渠壩塘、清除道路坍方、汛期地質災害排查等20余場1100余人次。二是頭雁榜樣引領,帶好隊伍促發展。面對疫情群眾外出務工受影響,后寨村黨總支書記發揮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的模范帶頭作用,在換屆后帶領新班子迅速理清“高茶低桑”“融合發展”的思路,持續做精做深“種植兩片葉,養活一條蠶,致富一家人,振興一個村”的產業發展道路。召集所有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和黨小組長,簽訂產業發展三年攻堅戰“軍令狀”,及時調整了2名村民小組長,組建了一支意志堅定、攻堅克難、敢打硬戰的村組干部隊伍,為產業項目實施提供了組織保証。黨總支書記先行先試,種植桑樹75畝,發動村副主任、監督委主任和普通黨員戶種桑養蠶38戶,打造“黨員示范基地”,帶動98戶群眾栽桑養蠶,共新植連片桑園1600畝,打造優質茶園“示范樣板園”200畝,爭取項目實施村級茶廠改造提升工程,帶動215戶群眾重拾茶產業,為后寨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組織化”帶動引領,推動產業持續發展。深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壯大村集體力量,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由合作社主導,試點流轉桑園50畝,探索種、養、收一條龍公司化運營新模式,吸引優秀人才回流,從根本上解決青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工、土地撂荒的問題﹔率先試點實施小蠶共育,引進小蠶共育專業人才和技術,解決低齡蠶比較脆弱、對養殖技術要求較高的瓶頸,實現小蠶孵化率95%以上,以高度組織化引領產業規模化發展﹔以產業引項目,以項目促發展,改造盤活村委會老辦公場所建成蠶繭分揀烘干中心1座,年創收村集體經濟17.8萬元,實現蠶桑“四統一”模式產業發展閉環,提高蠶桑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徹底扭轉以往小、散、亂的局面。
(二)組織發動向前干,創新治理體系賦能鄉村善治。一是紅色網格服務惠群眾。將政策宣傳、疫情防控、綜治維穩、民政救助、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統一整合成“一張網”,通過合理劃分網格,由黨員擔任網格長,發揮黨員聯系服務群眾體制機制優勢,織密織細“紅色網格”微網眼,實現“格不漏戶,戶不漏人”,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全村共劃分網格18個、配備黨員網格長18人,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16支,聯系服務群眾240余人次,辦實事12件,排查並解決矛盾糾紛1起,幫助解決群眾困難問題12個。二是村史館“尋根”統思想。以“破繭成‘金’ 后寨向‘前’”為主題修建村史館,布展“孵育”陳列區、“破繭”榮譽區、“蝶變”規劃區,通過陳列耙、犁、燈、壺等生產生活歷史物件、收集整理后寨涌現的“第一家蓋平房的人”“第一個大學生”“第一家種桑養蠶的人”等無數個“第一”老照片、榮譽獎牌証書等,引導黨員群眾“尋根”,傳承永遠向前的精神力量,續寫后寨“第一”。以“干部規劃家鄉”為契機生動再現“善洲會場”,將村史館打造成“憶初心、謀發展”的“草墩”會場,近距離聽取群眾的心聲。三是民主議事美庭院。通過“協商在基層”,重新修訂完善后寨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制定了后寨村2022年度蠶桑產業發展規劃,落實了農戶門前“三包”人居環境提升制度,建立起一套“戶自評、組互評、村議定”的美麗庭院評選辦法,共評選出“最美庭院”30戶、“最美小組”2個,營造出戶戶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緊抓“家庭”小世界、做起“美麗”大文章,引領全村家庭共建宜居美麗家園。
(三)組織推動向前走,做精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一是聚焦規模提質效。按照黨建引領打造蠶桑專業村的目標,整合各部門項目,抓實2022年度500畝樣板桑園建設﹔逐步退出嶺干田、藤篾水兩個小組甘蔗種植,計劃2023年替代新植桑園1600畝,全村適宜連片耕地植桑完畢,總面積達到3200畝,真正做到“一村一品”,實現蠶桑產業規模化、標准化、專業化發展。二是聚焦創新破瓶頸。成功申報雲南省農科院蠶蜂研究所鄉村振興挂鉤幫扶點,小蠶共育飼料化喂食探索已取得初步成功,有望突破一齡、二齡葉不足的產業發展瓶頸﹔引進省農科院果葉兩用新品桑苗,組織農戶抱團發展,打造集桑葚採摘、休閑旅游、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推動蠶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三是聚焦茶葉抓增長。大力推行典型引路法,充分借鑒蠶桑產業成功經驗,依托獨特資源稟賦繼續在發展特色產業上下功夫,傳承楊善洲老書記的茶葉情懷,秉持“若要山區富,多種茶和樹”的產業觀,由黨員帶頭盤活撂荒閑置茶園,以主題黨日、志願服務、農技培訓、助農支農等活動為抓手打造“善洲茶園”示范樣板園,帶動茶農215戶,交售鮮茶葉200噸,產值110萬元,戶均增收0.5萬元,形成家家有經營、戶戶有產業的發展格局﹔繼續推行黨總支領辦合作社產業發展模式,集中力量主導完成村級茶廠SC認証改造,培育本土茶葉品牌,實現茶葉產業整體提質增效。
三、成效
(一)組織引領,繪就鄉村振興結構圖。一是黨組織作用進一步發揮。通過選優頭雁、配強班子、精干小組干部,打造了一支鄉村振興中堅力量,強壯了黨組織“筋骨”﹔通過村“兩委”牽頭,組織化發動黨員帶領群眾推進規范化建設、產業發展、農村治理、人居環境提升等重點工作,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斗力,將黨組織建成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堅固“哨所”。二是黨員作用進一步發揮。通過發動黨員投工投勞投智慧參與到楊善洲精神小花園建設,讓農村黨員對楊善洲精神進行了深刻的學思踐悟,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嚴格按照楊善洲精神要求自己,錘煉黨性,激發農村黨員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自覺投身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勇敢“哨兵”。三是黨群關系更加緊密。通過組織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后寨村蠶桑生態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后寨村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茶葉產業資源盤活從“荒”到“治”,2021年此兩項產業戶均增收2.2萬元,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信心更足。
(二)黨群同心,繪就鄉村振興設計圖。一是全科網格進一步織密建強。在鄉黨委領導下,在疫情防控“五級網格”有效運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拓展,充分整合政策宣傳、綜治維穩、民政救助、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職能,做到一網包攬、一網打盡,編織成黨員包戶、黨員網格長包組、村“兩委”包片、挂村領導包村的網格體系,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管理服務格局。二是議事決策進一步規范。在黨總支領導下,整合政協力量通過“協商在基層”平台一線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解答群眾的困難和問題,統一群眾的思想和訴求,做到民主議事、民主決策﹔通過“四議兩公開”規范決策程序,做到集體決策合法合規。通過以上科學議事決策利器,后寨村確定了“種植兩片葉”的產業發展思路,修訂完善接地氣的村規民約,制定了美麗庭院相關規章制度,並得到了廣大黨員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三是治理成效進一步提升。通過新建村史館,記錄后寨村的歷史興衰,激發廣大村民的自豪感、榮譽感和歷史責任感,激勵黨員群眾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繼續砥礪前行,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在民主議事、科學決策的基礎上,在黨員的率先示范下,后寨廣大村民積極學習楊善洲精神,自覺遵守村規民約,主動建設美麗庭院,努力發展產業,矛盾糾紛大幅下降,美麗后寨的雛形已經形成。
(三)產業聯動,繪就鄉村振興施工圖。一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后寨村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抓手,立足自身優勢大力發展蠶桑生態產業和茶葉產業,種植連片桑園1600畝、盤活撂荒茶園800余畝,實現全村農戶產業全覆蓋﹔成功申報蠶繭分揀中心項目,推進茶廠SC認証改造,規劃蠶桑田園綜合體,不斷提升產業等級攀爬產業鏈,探索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新路子。二是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充分發揮合作社聯系技術、市場和農戶的紐帶作用,不斷應用新技術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對接市場提高產品議價能力,服務農戶豐產增收,同時不斷建強壯大村集體,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動力,預計2022年后寨村級經濟收入將達到50萬元以上。三是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在黨總支領導下,后寨村以產業振興為主線,引導黨員群眾學習踐行楊善洲艱苦奮斗精神和綠色發展理念,制定落實產業發展規劃鍛造村組干部隊伍,引進和培育蠶桑、茶葉產業專業技術人才、種養大戶和經營管理人才,規范議事決策程序推動村民自治,打造蠶桑產業專業村、茶葉產業生態村,徐徐展開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后寨畫卷。
四、思考與探討
(一)“黨建+組織”,撐起“主心骨”。后寨村黨總支通過選優村“兩委”、配強組干部,領辦合作社、申報項目等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完善提升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帶動絕大部分的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后寨特色產業發展道路。
(二)“黨建+示范”,當好“領頭雁”。以“總支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模式,堅持“方向不清班子找,情況不明黨員上,嘗到甜頭村民跟,走上正軌齊致富”的發展思路,大力推行典型引路法,讓群眾跟過來,形成了“頭雁引領、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黨建+協商”,增強“自治力”。搭建“協商在基層”民主議事平台,引導群眾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來實現當家做主,讓群眾真正回歸“治理主體”本位﹔通過“四議兩公開”規范決策程序,修訂完善符合村情實際的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和相關自治條約,推動產業發展,提升人居環境,真正取得實效。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