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沈陽市和平區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14日10: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介紹
和平區是沈陽市的中心城區,面積61.1平方公裡。現轄10個街道,112個社區(村),戶籍人口76.3萬人,常住人口105.9萬人。近年來,和平區聚焦產業發展、狠抓項目建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2020年成功入選“全國百強主城區”名單,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列東北第一﹔同時入選“中國縣域科技創新百佳區縣”,位列全省“最具外資吸引力縣市區”第二名。隨著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基層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發生深刻變化,基層治理逐漸出現工作力量不足、精細化治理水平不夠、基層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在此背景下,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社區建設光靠錢不行,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這一重要論斷為總綱領,堅持黨建引領這一核心、網格化治理這一手段、共治共建共享這一理念、社區居民需求這一方向、各方力量下沉這一保障、智慧治理信息平台這一支撐的“六個一”工作思路,創新推出“黨建引領、鄰裡守望、合和共治”工作模式,逐步建立起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社區有顏值、有溫暖、有內涵,群眾有尊嚴、有認同、有希望的幸福家園。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為基層治理縱深推進“打底”
和平區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強化基層治理的基礎工程,全面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一是夯實組織體系。健全完善“區—街道—社區(村)—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六級主體聯動機制。選優配強895個網格黨支部書記隊伍,實行“五星”月度考評,半年整體考核,建立科學退出機制,向網格黨支部書記傳導壓力、提供動力、激發活力﹔同時精選3700余名黨員骨干擔任樓院黨小組長與黨員中心戶,在宣傳黨的政策、收集社情民意、解決實際問題、服務廣大居民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二是強化多元共治。積極引導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兩新黨組織負責人擔任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大支委”委員,凝聚“組織建設互助、黨建載體互用、業務工作互促”的發展共識,不斷增強全區基層黨建整體效應,為社區居民、中小企業提供更加優質和個性化的服務,打通服務“最后一米”﹔梳理社區居民中的醫務人員、教師、律師等各行各業行家裡手,建立網格“人才數據庫”﹔在商務樓宇建立“樓委會”,邀請試點樓宇的產權方、物業方和重點企業負責人擔任“樓委會”班子成員,吸納駐廈企業作為成員單位,集中優質資源,深化多元共治﹔通過懇談會、協商會、評議會定期協商議事,共解難題、共謀發展。三是做實樓宇黨建。樓宇是“豎起來的社區”,樓宇經濟也是和平區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為有效解決樓宇企業“急難愁盼”,全區創造性公開招聘10位業務經驗足、綜合素質高的專職樓宇黨務工作者,扎實開展駐樓聯企、特色服務、訴求對接、資源共享﹔成立樓宇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為樓宇企業黨組織開展黨群活動提供開放式、集約化、共享性多功能平台﹔正在研發“樓幫幫”微信小程序,按照“企業下單預約、區直機關接單服務、各級領導與紀委監委在線督辦、企業評價驗收”的工作閉環,設計近50項功能模塊,讓企業訴求有回聲、問題能解決、發展更順暢。
(二)強化“鄰裡守望”,為基層治理服務民生“增色”
和平區堅持把推動鄰裡守望作為提升全區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最大程度凝聚群眾推動和平振興發展強大合力。一是組建“三長五員”實名制工作專班。合理配備小區點長、應急店長、榮譽點長、物業管理員、卡口值守員、醫療防疫巡查員、社區警務巡查員和街道專管員共7191人,實現所有小區樓院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二是創新開展“百千萬”黨員志願服務行動。建立“睦鄰雙對接”服務機制,志願服務隊伍針對社區(村)居民共性需求,精心制定月度服務計劃,確保“月月有活動,常年有服務”﹔強化“暖鄰幫幫團”服務機制,組織黨員包樓聯戶,發動樓棟內的黨員志願者、居民群眾等,重點將空巢老人、殘疾人重點幫扶對象﹔完善“助鄰雙崗位”服務機制,建立“工作在機關、志願在基層、服務雙崗位”的工作模式﹔組織機關、國企及“兩新”在職黨員,結合疫情防控、雨雪災害等突發性工作任務要求,迅速響應,將服務形式由崗位履職向志願服務延伸拓展。三是不斷擦亮五大民生品牌。和平區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四零”建設等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工作上積極探索創新﹔拓展“舒心就業”,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完善區、街道和社區三級就業平台網絡,為社區居民打造“15分鐘就業工作圈”﹔提升基層就業能力,在社區廣泛推廣使用“沈陽舒心就業服務平台”小程序等,基層就業服務實現信息化、制度化、專業化、標准化﹔完善“幸福教育”,創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的“家校社共同體”,開展家庭教育送課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實現早教家庭服務站在全區112個社區的推廣工作﹔持續拓建全國社區教育品牌“書香雅苑”建設,推進覆蓋全區10個街道的集中性培訓課程和普惠性公益課程長期送課工作﹔深化“健康沈陽”,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進重點人群簽約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市率先實現從發現到隔離管控,全程控制在6個半小時內的疫情閉環快速處置能力,做到科學精准防控﹔完善“品質養老”,創新推廣“智慧養老緊急救援平台”,開通線上120醫療緊急救援服務,搭建打造“社區大食堂”服務網絡,建設覆蓋全區的養老助餐體系,重點為特困、低保、低收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經過評估為輕、中、重度失能老人,通過推進居家養老適老化、信息化建設及上門服務﹔“平安沈陽”方面,推動“四零”社區建設常態長效,應用“部件一張圖”對社區消防井蓋、電力立杆、電信井蓋等案件進行地理定位、實時派單處置,基層治理更聰明、更高效。
(三)推進“合和共治”,為基層治理精准高效“聚力”
和平區堅持以“合心、合議、合力、合手”為路徑、以“和睦、和善、和美、和諧”為目標、以“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為支撐,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向全過程、全要素、全場景及全民參與的常態化治理模式轉變。一是聯動管理、同網共治。結合發展實際,按照300戶左右標准,將895個黨建網格與政法綜治、應急管理等社會治理網格一一對應,創新實施定格、定人、定責、定線、定時、定質、定量、定論的“八定”工作法,推動政法、民政等相關部門人員全部實名制編入網格﹔建立健全“三拍解決法”,對權責清晰的事項直接“法定拍”給責任部門解決,對權責交叉的“商定拍”給一個部門牽頭、多個部門協同配合解決,對權責不清的“指定拍”給一個部門或多個部門共同解決,並建立部門溝通督辦、部門主要領導協調督辦、主管區長親自督促的三級督辦機制,實現網格閉環管理﹔同時,在全區10個街道增設綜合事務服務中心、城市精細化管理運行中心,將執法、房產、市容管護等532名事業編人員下沉至街道,與小區網格員、專業人員對接,實現“一格多員”力量聯動,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二是科技賦能、整體智治。建設“黨建引領、鄰裡守望、合和共治”綜合指揮應用平台,涵蓋黨建、營商、經濟、民生、社會治理5大領域、90個模塊、510項功能﹔開發“指尖和平”APP,將各類場景化辦事應用“一端”集成,打造“掌上辦事之區”,目前已開發18大項功能、78項子功能,將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有機融合,在黨員端建設黨的聲音、黨建學習等功能,切實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標准化、規范化水平﹔在企業端開通企業服務通道,幫助企業實時獲取招商信息、惠企政策﹔在群眾端開發“品質社區”模塊,涵蓋平安、教育、健康、養老等10余項功能,讓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三是民事民議,協商自治。通過社區黨組織主導推動的議事協商、“三會領袖”、業主委員會為代表的居民自治組織的培育,暢通居民訴求協商處理機制。目前,培養小區議事會、居民代表會、小區事務協調會“三會領袖”2052名,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家務事”協商議事能力明顯提高﹔各社區黨組織制定完善具有鄰裡特色的居民公約,將“兩鄰”理念融入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培育社區居民從小事做起,通過社區美好環境、生態文明、特色文化等建設,讓“社區家”理念在居民身邊傳揚開來,成為廣大居民的自覺行動,全區102個社區黨組織共制定完善了2213個社區公約和樓院公約。
三、取得成效
(一)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服務能力明顯增強,黨群干群關系不斷密切
和平區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和城區治理體系深度融合,逐步鍛造了“小區精、社區實、街道強、城區優”的基層治理模式。基層黨組織與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創文明城、服務群眾等重點任務重充分彰顯“黨派我來的”責任擔當,有效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與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疫情期間全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廣泛發動居民黨員3510名,帶動3300余名樓長、網格長設崗定責、分片包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巨大貢獻。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酷發美容美發沙龍派出223位青年志願者火速增援,為19個核酸檢測點位、9個定位消殺,兩處封閉小區做志願服務﹔700CC捐贈4萬余杯熱奶茶,組成500人的志願者愛心小隊助力抗擊疫情,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與“兩新”組織等領域黨員志願服務隊已成立500余支,開展特色志願服務活動3200余次,形成“九大媽”“好八男”“高付率”等志願服務品牌。樓宇黨建方面,黨務工作者進駐樓宇僅一周,各項工作便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企業充分肯定。比如,協調區應急局、人防辦等部門解決萬科渾河天地停車場積水問題﹔對接區人社局、區商務局、區工信局為匯錦金融中心企業定制扶持政策。
(二)民生保障和兜底服務更有溫度,百姓幸福指數顯著提升
和平區強化“鄰裡守望”,積極創造“鄰”的載體,提升民生品牌社區示范力和影響力,讓民生服務既有“力度”、更有“溫度”,打造群眾願來、想來、常來的和諧社區、幸福家園。年初以來共向社區推送就業崗位14000個,採集信息4300余條,實現就業433人。開展“和睦鄰裡迎新春”系列活動近60場,參與人數近4000人。對2653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行了登記並建立聯系,建立健康檔案並實現家庭醫生簽約803人。“智慧養老緊急救援平台”已錄入25858名老年人信息,提供120急救報警服務130人次,轉接處置居民應急服務需求300余人次。全區社區黨組織發動986個社會組織承接服務項目421個,惠及居民58965人次。
(三)數字化信息化治理效能充分彰顯,治理事件處置更加高效
依托綜合指揮應用平台,和平區建立“哨源發現、哨響集結、部門報到、落實評價”的全流程工作閉環,構建對群眾訴求快速響應、高效辦理、及時反饋的基層治理機制,讓基層治理更智能、群眾生活更便利。網格巡察工作中,對於發現的問題,打開“隨手拍”功能,通過提交案件類型選項、事發地點定位、案件描述、近景遠景照片等內容進行上報,更加便捷高效。平台已累計受理並辦結案件12萬余件。將13項34條安全生產問題,5類6740人低保戶、特困戶等信息,145處不可移動文物信息納入網格化治理巡察任務清單,建立立體巡察隊,開展無人機飛巡900余次、拍攝上報非法捕撈等社會治理案件904件,機動車隊累計行駛2.6萬余公裡、巡查上報案件8688件,隨手處置3372件,核查反饋5850件,所有案件均及時派遣至相關責任單位處置。
四、工作探討
(一)加強黨的領導,是推動“兩鄰”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的核心環節。應當切實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要將提升治理能力作為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的必修課,不斷加強思想淬煉、專業訓練、實踐鍛煉,在本職崗位中、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揚擔當精神,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基礎,貢獻力量。
(二)注重實事求是,是推動“兩鄰”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的重要保障。“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是黨執政的重要法寶。應當依托實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索適宜本地社會發展現狀的治理方法、機制和模式,才能找准問題症結,提升治理效率,讓基層工作的開展更有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完善科技支撐,是推動“兩鄰”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的有效手段。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利益訴求多元化、服務需求多樣化,應當按照門戶集成、數據互通、信息共享的思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一網通管、一網通辦”,創新服務群眾方式方法,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不斷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相關專題 |
· 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