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遼寧:“千村示范”壯大集體經濟

2022年07月08日08:24    來源:農民日報

隨著今年插秧季的結束,聞名全國的“稻夢空間”已在5月底開園。與之鄰近的單家村民宿也會受益,為單家村集體經濟與農民帶來收入。

單家村民宿各有特色。用村民付振江和溫慶江宅基地改擴建而成的“馬廄民宿”是基於錫伯族騎射文化的概括,提煉“馬文化”而設計的民宿。內飾以馬相關的主題來展示,如馬形的椅子、馬掌做的衣挂、馬的畫冊等。自2021年面世以來,共接待消費者1000余人次,備受消費者歡迎。

單家村是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興隆台街道大孤柳村的一個自然村,沈北新區充分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用單家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這把“鑰匙”,開啟農村宅基地改革這把“鎖”。由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租賃農民宅基地,再以合作社名義打包轉租給企業﹔由企業改建、翻建原有住宅房屋,使其達到經營民宿標准。同時,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入股方式對道路、坑塘等進行整體規劃、建設,促進項目發展,從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建設單家民宿小鎮,讓村民宅基地租金有收入、集體經濟股金有收入、到企業工作薪金有收入、流轉承包地現金有收入,率先成為‘四金農民’。”大孤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愛忠向記者介紹。

2021年,沈陽市各縣(區)在實踐中探索股份合作制、村村聯合和“飛地抱團”等發展路徑,努力推動村集體、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結成權責分明、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合體,全市村級集體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2021年換屆后,大連庄河市光明山鎮馮屯村“兩委”班子由5人組成,平均年齡44歲,均為大專以上學歷。依托區位優勢,利用上級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投入近48萬元用於建設經濟商用房對外出租,2021年村集體收入14.1萬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轉變。

大連市組建“一把手”領銜挂帥的領導機構,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日常指導協調,全面加強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通過抓組織提升、抓能力提升、抓班子隊伍、抓駐村幫扶,形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工作格局。2018年以來,大連市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2.5億元,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396個,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所有的“空殼村”全部“脫殼”。

丹東鳳城市寶山鎮岔路村不但利用省裡扶持資金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探索“飛地”經濟,實現集體經濟項目抱團發展。2020年通過流轉土地,岔路村利用“飛地”模式,15個村的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在已經形成規模的小漿果產業園內落地,在鳳城形成了集體經濟項目抱團發展的典型,進一步增強了資源共享和抗風險能力。

丹東市始終以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為引領,持續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創新推廣“黨支部+”發展模式,科學謀劃,精准施策,實現了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村民增收致富,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遼寧注重發揮集體經濟扶持項目示范引領作用,深入開展“集體經濟千村示范”建設,每年在中央財政獎補資金基礎上,省本級拿出3億元,組織各地以縣(市、區)為單位制定實施方案,2019年、2020年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2.35億元扶持2420個村發展集體經濟項目,每村補助資金總額不低於50萬元。同時加大項目扶持力度。為適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需要,2021年、2022年將財政扶持村補助標准提高到不低於100萬元,共投入各級財政資金12億元選定扶持村1200個,示范推動各地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實現村村都有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為發揮典型引領作用,遼寧總結提煉出資源開發、產業帶動、土地經營等10種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類型,篩選確定20個案例素材,編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手冊》,指導各地學習借鑒,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方式。全省目前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年收入5萬元以上村達到87%,其中20萬元以上的佔21.2%。(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於險峰 張仁軍)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