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山東蘭陵:構建“紅色坐標系”賦能城市基層治理

中共蘭陵縣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07日13: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近年來,蘭陵縣堅持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構建多元“紅色坐標系”,橫向匯聚工作合力,縱向延伸黨建觸角,讓黨在城市的根基更牢固、功能更強大,將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美好願景從紙上不斷落實到地上。

一、背景起因

蘭陵縣是農業大縣、人口大縣,有“山東南菜園”美譽,總面積1724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2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04個行政村,城區常住人口達24萬人。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居民生活需求更加多元,對於基礎設施要求越來越高,但是還存在參與治理的力量融入不足、群眾訴求回應不及時等問題,由此產生了當前城市基層治理同居民需求之間的“空白點”和“盲區”,激發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提檔升級成為擺在蘭陵縣黨員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蘭陵縣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強化黨建引領,破解城市基層治理的阻梗點,將《黨建引領紅色物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作為縣委書記突破項目進行攻堅提升,整合職能部門、社區、網格、物業、業委會、新就業群體等關鍵要素,讓更多治理紅利向群眾傾斜,讓群眾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引領城市治理新風尚,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構建紅色組織“坐標系”

堅持“人民群眾在哪裡,民生需求在哪裡,黨建就覆蓋到哪裡”,確保基層治理的正確方向。一是優化規劃布局。將城市黨建與縣域城區發展規劃融合推進,以全縣“六城同建”為總基調,在原有16個城市社區基礎上,重新劃分增加5個純城市社區,實現東城新建居民小區全覆蓋,進一步精細了社區管理范圍。二是強化社區中樞。建立物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嚴格落實權力下放,將物業管理、監督、考核等職能下沉到街道社區,賦予街道社區9大項、23小項權力,21個城市社區全部建立社區“大黨委”,吸納駐區單位、物業企業等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同步選派了16名“紅領書記”指導社區工作,由社區黨組織書記牽頭定期召集會議研究社區重大事項,讓社區理直氣壯“做主角”,解決過去社區“看得見管不了”的問題。三是強化物業力量。成立物業服務企業行業黨委,對全縣物業企業黨建工作進行統一管理指導,深入排查“口袋”黨員、“隱形”黨員,建立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16個。制定《物業服務市場考核辦法》,建立物業服務“紅黃榜”,實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成績前十名列入紅榜、后十名列入黃榜,在全縣進行公示,將考核結果與物業企業、開發企業評優評先、項目招投標等挂鉤,推動物業企業服務質量提升。

(二)聚焦雙化聯動,構建紅色網格“坐標系”

依托社會治理網格化智能化“雙化聯動”,以服務群眾為目標,推動形成城市治理的“閉環”機制。一是多網融合聚合力。按照“任務相當、便於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則,在黨建網格基礎上,統籌整合綜治、衛生健康、創衛等6類網格,實現“多網合一”。由規劃部門統一進行規劃,將21個城市社區劃分為56個基礎網格,成立56個網格黨支部,構建起“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微網格)黨小組”的四級組織體系。二是選優配強領頭雁。每個基礎網格配備一名網格長,由網格黨支部書記兼任,其他網格員由退休黨員干部、熱心黨員、群眾擔任,有利於發揮貼近群眾、熟悉群眾、服務群眾的優勢。三是網格治理精細化。依托“蘭陵首發”智能化平台,建立“街呼縣應”系統,構建街道“內循環”和街呼縣應“外循環”問題解決工作機制。街道黨工委成立解決問題專業隊伍和分流、交辦、督辦專職隊伍,對網格員通過“蘭陵首發”智能化平台上報的問題訴求,由街道專職隊伍進行分類,能在街道轄區解決的,及時分流交辦,限時辦結,街道層面解決不了的,由街道管理員上報縣級“街呼縣應”平台,縣級平台將上報的訴求矛盾轉派到相關職能部門,限期予以辦理、回復,有效優化了問題解決流程,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網格化治理新模式。

(三)強化基礎保障,構建紅色陣地“坐標系”

以陣地提升、群眾自治為目標,進一步拓展城市治理空間,延伸服務半徑。一是構建“1+N”黨群服務矩陣。按“社區服務用房面積不低於500平方米、小區黨群服務站不低於50平方米”的標准,全面摸排全縣住宅小區配套公建用房使用情況,科學統籌現有社區辦公用房、小區配套公建用房及其他閑置場所等資源,建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1處、小區黨群服務站65處。同時,對所有新建住宅小區,嚴格按照《臨沂市新建住宅區配建移交城市社區綜合服務用房實施辦法》要求,從源頭上加強對新建商住小區配套公建用房的監管。二是強化業委會組建。規范業委會選舉前置程序和選舉流程,嚴格任職條件,進一步明確業委會及委員職責,推薦符合條件、具有業主身份的社區“兩委”成員、小區黨支部書記、在職黨員作為業委會委員候選人,組建了127個業委會,嚴格按照業委會成員中黨員比例不低於60%要求,同步成立了85個業委會黨組織。對尚未成立業委會的小區,通過居民委員會下設的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對物業企業的指導和監督。三是建立“一聯四幫”制度。針對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技防的“三無小區”(家屬院),全面推行“一聯四幫”制度(即:縣直部門聯系小區,幫黨的建設、幫管理提升、幫基層治理、幫難題破解),由原建設縣直部門單位聯系幫包,明確1名班子成員具體負責。對非家屬院的“三無小區”,由街道、社區負責兜底管理。

(四)堅持雙線推進,構建紅色服務“坐標系”

蘭陵縣牢牢把握“服務”的鮮明主題,不斷增強服務功能、創新群眾表達訴求方式,滿足多元化需求。線上,建立群眾訴求解決“閉環式”機制,利用網絡高效、便捷優勢,拓寬業主反映問題渠道。一方面,依托城市社區黨組織微信公眾號開通“紅管家”線上服務,收集群眾訴求。另一方面,依托“蘭陵首發”APP開通“物業專欄”,對業主訴求實行“接訴即辦”機制,居民下單、平台派單、部門單位接單,建立訴求收集交辦、限時督辦、結果回復、滿意評價“閉環式”運行機制,實現“信息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提高群眾獲得感。線下,建立“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設立小區“紅色議事廳”,每月固定一天由社區黨組織、物業主管單位、小區(網格)黨支部、業委會等共同召開一次議事會,會議時間、地點提前在小區宣傳欄、業主群公示,直面群眾、開門納諫,將“議事廳”開到群眾家門口,由相關職能部門下沉社區一線解決。對業主反映的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明確解決時限,努力打通小區物業管理“堵點”。

(五)溫暖新就業群體,構建紅色雙向“坐標系”

探索把黨的工作有效融入新就業群體中,把新就業群體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形成“以服務換服務、抓服務促治理”的良性循環。一是打造紅色矩陣。夯實交通運輸、商務、市場監管、郵政等職能部門責任,成立直播電商和快遞物流2個行業黨委,構建“職能部門黨組織—行業黨委—企業黨組織”的“紅色矩陣”,構建起行業管理部門縱向推動、園區等聚集區橫向拓展、街道社區兜底管理的工作體系,凝聚起齊抓共管合力。依托行業黨委和協會商會,全面摸排各行業經營管理、從業者數量、黨員數量和黨建陣地等基本情況,建立完備的行業工作信息台賬。通過行業企業自查上報、社保信息比對、實地調研了解等多種方式,備案新業態從業人員13082名、黨員121名,全部納入動態管理。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通過企業單建、區域聯建等形式,組建直播電商企業黨支部6個、快遞物流企業黨支部11個、外賣平台企業黨支部2個,行業企業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二是落實關心關愛。出台《蘭陵縣關心關愛新就業群體“十條措施”》,引導各類服務資源向新就業群體傾斜,增進職業歸屬感,讓新就業群體更好更快融入城市生活。開設“技能培訓直通車”,組織開展行業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優秀員工技能培訓3期,開設電商直播孵化班11期,組織直播電商行業業務骨干實地考察學習2次。在快遞小哥中成立“黨員先鋒隊”,設立“黨員快遞專線”5支、“黨員服務專區”8個,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比奉獻、比作為”活動,評選“最美快遞小哥”10名、“最美司機”10名,不斷放大典型示范效應。三是推進“雙向服務”。統籌城市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網格)黨群服務站、樓宇商圈空置區域等開放場所開辟專屬空間,按照有統一標識、有免費茶水、有休憩設施、有充電設備、有急救藥箱、有專人管理的“六有”標准,高標准建設“沂蒙小蜜蜂驛站”21處,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飲水、充電等便利服務。引導新就業群體加入社區志願服務隊,包樓門、進網格,當好社情民意“信息員”、精神文明“宣傳員”、疫情防控“引導員”,首批聘任20名快遞員和外賣配送員擔任城市基層治理監督員,有效融入城市基層治理。

三、工作成效

(一)力量整合更加突出。蘭陵縣將原本單打獨斗的城市治理要素充分整合融合,健全完善了“一核多元”治理體系,擴大了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為加強城市基層治理構建了新框架、探索了新路徑。通過構建社區大黨委共建機制,使相關職能部門、社區黨組織、物業企業更好發揮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強化了小區居民、業委會的自治水平,吸納了新就業群體、“雙報到”單位等共同參與,實現了城市基層治理目標路徑的集中統一,充實了基層治理力量,促進了城市基層治理水平整體提升。例如,全縣92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全部與社區建立聯系,建立了“三張清單”,完成了124個共駐共建項目,形成資源共用、活動共辦、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

(二)服務措施更加精准。聚焦“坐標系”工程,城市治理服務效能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原來衛生條件差、基礎設施不齊全的“三無”小區,現在由原建設單位和街道社區負責兜底管理,享受了與其他小區同等的服務資源。新就業群體作為城市的新力量,一系列暖心服務措施讓他們感受了來自黨的關懷,自覺增強了從業意識和城市主人公意識,也把關愛傳遞到服務居民中去。極大調動了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積極性,豐富了服務內容事項,擴大了服務覆蓋范圍,提升了服務的精細化水平,實現了服務力量的有效集中,發揮了“1+1>2”的效應。

(三)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建設了一批功能完備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黨群服務站,配齊了一批城市專職工作者和網格員隊伍,選派了一批有責任心的紅領書記,陣地和人員保障不斷細化。依托蘭陵首發平台、“紅色議事廳”暢通了群眾訴求反映渠道,讓群眾的問題解決有了保障。截至目前,線下,89個小區設立了“紅色議事廳”,接待群眾來訪932人次﹔線上,21個城市社區全部開通“紅管家”線上服務,配合“蘭陵首發”的“物業專欄”,受理群眾線上訴求600余人次。

四、探索思考

(一)強化黨建引領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舉措。方向決定治理道路的選擇,直接影響基層治理的成效。要始終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做實社區“大黨委”核心領導作用,依托物業、快遞物流、直播電商等行業黨委,推動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好、服務好、發展好物業企業、小區(網格)、新業態企業等黨組織,讓各級黨組織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質增效上目標一致。

(二)夯實制度基礎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撐。制度管根本、管長遠,要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構建“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健全“街呼縣應、上下聯動”協同機制,深化“雙報到”和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制度,推進多元共治,最大限度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三)堅持群眾立場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根本原則。群眾的需要就是工作的方向。要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基層治理成效的根本標准,通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紅色坐標系”深入群眾生活,更持久地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