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第六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浙江平湖連續十六年“飛地抱團”發展 構建共同富裕多維跑道

中共平湖市委組織部

2022年07月07日13: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自2006年起,平湖市一以貫之做好“統籌城鄉發展”大文章,積極探索形成村集體經濟“飛地”抱團發展模式,並持續走出了一條從縣域抱團到山海協作、東西部扶貧協作,從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到低收入家庭增收的精准消薄扶貧新路,為浙江省高水平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了平湖方案。

2021年,該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6億元,村經常性收入2.59億元,村均達到360萬元,率先在嘉興市實現100%的村集體經濟年經常性收入180萬元以上、經營性收入100萬元以上目標。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14元、增速10.1%,繼續居全省前列。2018年,浙江省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提煉出26條經濟體制重點領域改革典型經驗,報省政府同意后予以在全省復制推廣,平湖的跨縣“飛地“造血”助推精准扶貧脫貧機制創新位列其中。2019年,平湖市“飛地”抱團新模式入圍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候選名單(全省僅阿裡巴巴和平湖市)。2020年,平湖·青田山海協作“飛地”產業園消薄項目入選全省精准扶貧十大案例。2022年,“打造山海協作高質量發展升級版”成功入列浙江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先行示范最佳實踐。

一、實施背景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証,也是解決村集體“有錢辦事”的根本途徑,更是發展農村公益事業、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收、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堅實基礎。2005年,平湖市三分之二以上的村集體經常性收入不足15萬元,迫切需要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從2006年到2012年間,我市從高處著眼、全局謀劃,經歷了從“單打獨斗”到“區域抱團”兩輪“強村計劃”,全市所有村在嘉興大市范圍內率先全部邁入百萬元“俱樂部”。2013年開始,依托飛地抱團的經驗優勢,平湖市創新升級“飛地抱團+山海協作”“飛地抱團+山海溝協作”等模式,實行跨縣(市區)、跨省聯手消薄。首創“飛地抱團+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模式,將“飛地抱團”的股東從村集體經濟組織拓展至低收入家庭,推動低收入家庭邁向富裕。

二、實踐做法:“飛地抱團”強村模式

平湖市聚焦聚力強村富民,積極探索“飛地抱團”1.0版到6.0版,以“乘數效應”激活村級集體經濟。

一是從輸血到活血,村村變成“百萬戶”。積極探索跨村、跨鎮街道“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從以村為單位發展物業經濟的1.0版,到鎮域聯建發展優質物業的2.0版,再到跨鎮街道“飛地抱團”在市級優質平台建設高標准物業項目和創業創新平台的3.0版,鼓勵村級組織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將偏僻村落多余的建設用地指標“飛地”到用地緊缺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發展潛力大、投資收益好的區域建設聯建項目,有效解決“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現象。如2016年,曹橋街道孔家堰村將零星的建設用地指標“飛”到平湖經開建標准廠房,以用地指標置換,折算資金入股,既解決了先發地區緩解用地緊缺的窘境,也讓薄弱村每年獲得不菲的分紅。在多次參與街道和平湖市平台的“飛地抱團”項目后,孔家堰村從2019年起每年村集體經濟始終保持在200萬以上,其中80%都來源於“飛地抱團”。村裡鼓足了腰包,村民的生活品質也更高了,家家戶戶都通上了水泥路,村中道路的“亮化”工程也提上了日程。此外,引入現代企業經營理念,以鎮街道或強村項目為單位組建聯合公司,加強項目管理和運行,確保資產保值增值。

二是從援助到互助,山海協作“新突破”。充分發揮東部沿海地區組織和經濟優勢,在前期“飛地”抱團基礎上,探索山海協作、東西部扶貧的跨省市“飛地”抱團模式,實現先富帶動后富,區域聯動發展。如,平湖青田自2002年建立幫扶結對關系以來,於2015年正式確定為山海協作結對縣市,2017年起,兩地在全省率先探索跨地市“飛地抱團”精准消薄新模式,合作共建“飛地”產業園,在平湖和青田各建一個產業園,攜手打造“飛地抱團”4.0版。在平湖的產業園是將青田的建設用地指標“飛到”平湖,在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飛地”在青田的產業園由兩地共同出資2億元,開發建設山海協作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園,並由來自平湖的挂職干部共同推進產業園建設,為青田縣生態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從強村到富民,持股增收“廣覆蓋”。找准低收入家庭增收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結合點,探索開展全國首個“飛地抱團”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項目,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總體原則,將全市城鄉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全部納入可持股家庭基礎名單,通過村社區調查、鎮街道核實、部門聯審、鎮街道反饋、村社區公開公示、部門審定備案等六大規范標准程序,最終確定3358戶持股低收入家庭名單。按照每戶5000元的最低標准出資參與村集體“飛地”抱團項目,每年可得入股資金的10%給予回報收益。為避免“幫錯人、少幫人”,該市還建立全過程動態監管模式,通過設立對象准入、動態調整以及退出審核等機制,提高持股對象的精准度和受益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持股低收入家庭2951戶,覆蓋率達到97.04%,實現分紅1590多萬元,戶均年增收5400多元。

三、發展成效:譜寫共同富裕最強音

平湖市堅持發揮組織優勢,開啟了“活血幫扶、區域互動、合作共贏”的集體經濟發展全新模式,譜寫共同富裕最強音。

一是強村補血,市域內“飛地”壯大集體經濟。實施集體經濟薄弱村“摘帽”行動,對一些資源少、區位條件差,靠自身力量難以“消薄”的村,率先提出發展“飛地”項目,實現抱團發展。2006年至2021年,該市村級經濟物業項目立項實施51個,集體年增收7920萬元,其中市級飛地抱團聯建項目6個,集體年增收4911萬元。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出租),產權明晰,收益歸村”的“三統一”形式統籌管理,成立“強村計劃”經濟領導小組,專門就土地指標、資金保障及項目審批等重點、難點問題進行集體研究,各項稅費給予減免或先繳后獎,每年減免或獎勵稅費100萬元以上。強化政府“助力”,幫助薄弱村步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確保村集體增收更加穩定。如,目前全省規模最大的54村“飛地”抱團項目,由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先行租賃建成的“飛地”標准廠房10年,每年按村實際投入資金的10%支付租金,120畝騰退復墾地塊及建筑物的原先租金收益不足80萬元,集中置換后村集體每年租金收益1340萬元,增幅超過17倍﹔每村每年平均增收24萬元。同時完善集體“三資”管理,規范村級集體經濟運行和監管機制,推進集體資產承包、資產租賃和轉讓的統一公開交易,有效保障村級集體資產安全。

二是精准造血,跨省市“飛地”強化山海協作。針對平湖土地指標嚴重緊缺等問題,該市與青田按照“優勢互補、互贏協作”的原則,開展“飛地”抱團產業合作模式,創新建立“三供三保”合作模式,即青田“供土地指標、供錢投資、供人管理”,平湖“保障落地、保障招商、保障收益”。目前,青田縣已有265個村經濟薄弱村共同出資1.62億元,抱團到平湖投資建成高標准廠房3幢,用地面積50.3畝。共享項目招引紅利,一方面,“飛地”產業園為平湖集聚高端要素和新興產業打開了新通道,目前已入駐企業康邁爾機電(嘉興)有限公司、萬奇汽車零部件(中國)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總投資3.11億元﹔另一方面,青田前五年將得到投資總額的10%,參與投資的經濟薄弱村每年村均增收6.1萬元,后五年按“租金+園區企業稅收地方所得部分”各50%實行對半均等收益。在山海協作的基礎上,該市積極深化東西部對口協作,分別與九寨溝縣、屏山縣打造平湖九寨溝“飛地”科創園、浙川平湖屏山時尚產業園,其中平湖九寨溝“飛地”科創園由平湖市和九寨溝縣分別出資5000萬元建成,目前已簽約入駐企業5家,總投資3.06億元。另有浙川平湖屏山時尚產業園,通過將平湖的服裝、箱包等傳統優勢產業飛入園區,為屏山縣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以上。

三是賦能活血,跨領域“飛地”推進持股增收。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啟動“飛地抱團”低收入家庭持股增收項目,按照“七個一點”原則,即家庭出一點、集體出一點、企業幫一點、結對扶一點、黨員干部募一點、慈善捐一點、政府補一點,多方聯動籌集資金,入股至全省投資額最大的“飛地抱團”項目——平湖智創園項目,每年獲取10%的穩定收益。2018年以來,累計籌集資金2.1億元(含退股家庭股金),目前持股低收入家庭總股金1.77億元。全市持股低收入家庭共2951戶、覆蓋率97.04%,總幫扶股份股金1.77億元﹔實施以來戶均年增收5400多元、最高1萬元。

2020年,該市突出農戶主體作用,率先開啟“眾籌+”新型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按照集體引領、農戶自願、市場發展的原則“眾籌”投資項目,並根據項目結果按股分紅,實現強村富民同頻共振。如,該市新埭鎮大齊塘村集體和農戶共同投資1365萬元建設標准化內河建材碼頭,其中632戶農戶出資641.8萬元,參股農戶佔全村農戶的三分之一,33戶先富農戶幫助58戶低收入家庭出資參股41萬元,年分紅率20%以上。

四、啟示探討:始終堅持“四個注重”

平湖市“飛地”抱團開啟了“活血幫扶、區域互動、合作共贏”的集體經濟發展全新模式,為實現共同富裕作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一是從理念上看,注重從當下脫貧想長久脫貧轉變。平湖的“飛地抱團”模式不單單是輸血型“一槍頭買賣”,更加注重造血活血,將地理位置偏遠、發展空間有限或者閑置、低效利用的土地集中到發展潛力大、投資效益好的平台或區域建高標准、高收益集體物業資產,實現了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讓經濟薄弱村(或地區)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進一步讓集體土地資源變資金,資金變股金,村集體變股東的過程,土地要素配置市場化,真正推進村與村、地區與地區之間產業融合、空間耦合、資源整合、要素聚合、功能復合。

二是從方法上看,注重從粗放漫灌向精准滴灌轉變。每個版本的“飛地抱團”都具有針對性,如1.0到3.0版本的“飛地抱團”主要聚焦市域范圍內的經濟薄弱村,4.0到5.0版本的“飛地抱團”主要跨區域面向結對幫扶縣,而6.0到7.0版本又將焦點從“群體”拉回“個人”,突出低收入家庭與農戶的主體作用,讓經濟發展的最終收益回歸到廣大百姓。注重整體協作的方式方法,跳出簡單地修路、建橋、給錢的方式,突出找病因、下方子,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對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舉措和更加扎實的行動靶向治療、對症下藥,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三是從機制上看,注重從“我給你取”向“同心協力”轉變。突破“援助”范疇,積極調動廣大群眾、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建立“三供三保”、強村項目聯席會議等機制,讓落后村(地區)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進一步提高發展能力,發揮主體作用。如,平湖與青田的“飛地抱團”產業園,並不是由平湖一手包辦,雙方在遵守相關機制的同時,由主要領導作為召集人定期召開會議,共同研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在幫助青田消滅薄弱村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青田方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在實共同富裕的時候賦予共同富裕的

四是從領域上看,注重從“跨界走親”向“全域走心”轉變。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組織優勢,把牢資源集聚這一關鍵,全域整合人才、資本、政策、技術等各類優質資源,形成縱向到底多層級對接、橫向到邊全領域推進的“全社會”協作模式,實現黨建引領在“飛地抱團”的全覆蓋、全貫穿。同時,將共同富裕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富裕的堅強核心。

(責編:王子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