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河北裡庄:人民日報從這裡走來

2022年06月15日16: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自創刊之日起,就始終與黨和人民風雨同行,見証舉世矚目的巨大變遷,記錄銘載史冊的重大事件,展現波瀾壯闊的偉大歷程。6月15日是人民日報創刊74周年,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帶您回顧人民日報創刊初期的那些故事。

裡庄創刊

人民日報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裡庄創刊,由《晉察冀日報》和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而成,為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同時擔負黨中央機關報職能。毛澤東同志親筆為人民日報題寫報名。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隨黨中央遷入北京(時稱北平)。1949年8月1日,黨中央決定人民日報為黨中央機關報,並沿用1948年6月15日的期號。

裡庄創刊的人民日報並不是歷史上的第一份《人民日報》。在此之前兩年多,就有一份在解放區印行的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的機關報《人民日報》(即晉冀魯豫《人民日報》)﹔而與之合並的《晉察冀日報》,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分局機關報《抗敵報》改名而來。

裡庄舊址院門。人民網蔣建華翻拍於《人民日報》報史展

毛澤東題寫報頭

毛澤東第一次為人民日報題寫報頭是在1946年,人民日報前身——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以下簡稱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創刊時。當年5月的一天,身在延安的毛澤東在一張淺色土紙上一連寫下4行“人民日報”,其中上面兩個略顯清瘦,下面兩個用墨濃重。仔細斟酌比較后,他在屬意的報頭的左上方畫了個小圈。但因交通阻隔,耽誤了時間,晉冀魯豫《人民日報》於當年5月15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叢台區火磨街創刊時,使用的是毛澤東手跡集字組成的報頭。直到當年7月1日,毛澤東題寫的報頭才被使用。

1946年(左)和1948年(右),毛澤東兩次為人民日報題寫報頭,並圈選了比較滿意的。

1948年,黨中央決定將《晉察冀日報》與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合並為中共中央華北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以下簡稱華北《人民日報》)。

當年,華北平原上一個普通小村——裡庄,迎來了華北《人民日報》的200多名報人和幾台印刷機。這讓世代務農的村民很興奮,他們騰出最好的房子,拿來炊具、桌椅板凳、鐵鍬、掃帚、水缸,年輕力壯的村民還熱情地幫忙搬運機器、印刷報紙。

這年6月,毛澤東已來到距離裡庄30多公裡的西柏坡,住在一個農家小院裡。收到重新題寫報頭的請求后,他在一張不大的白紙上分別寫了4行“人民日報”,共16字,還在自己比較滿意的字邊畫了小圈。

1948年6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創刊號。資料圖片

1948年6月15日,華北《人民日報》創刊,新報頭是從毛澤東題寫的4行“人民日報”中選出合適的字,適當放大或縮小,並略作修飾而成。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日報》正式轉為黨中央機關報,繼續使用這個報頭,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篇雄文退五師"

1948年10月,遼沈戰役期間,我東北野戰軍節節勝利。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為牽制我軍,想用“圍魏救趙”之古法,組織一支多達五個師的快速機動部隊,突襲石家庄,威脅附近沒有重兵駐守的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所在地。這一突襲行動,給中共中央和在中央駐地不遠的人民日報社編輯部的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10月23日上午,傅作義在北平的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召開秘密軍事會議進行部署。翌日,中共地下黨情報人員便獲取了這一絕密計劃,並及時轉報黨中央。

《蔣傅匪妄圖突擊石家庄 我軍嚴陣以待決予殲滅》——1948年10月25日晚,創刊不久的人民日報各版已經付印,這篇新聞稿被緊急安排上版。

10月28日和11月2日,人民日報又先后在頭版位置刊發了兩篇相關報道和評論。“一看就是毛主席寫的!”我軍指戰員心領神會。敵軍看到文章大驚失色,取消了突襲石家庄的計劃,“三篇雄文退五師”的佳話傳誦至今。

始終與黨和人民同行

人民日報在裡庄的歲月雖短暫,卻奠定了一張大報追求真理、服務人民的底蘊和風骨。

74年來,從裡庄村到金台園,從鉛與火到光與電,從黑白版到彩色報,從油燈下的編輯部到數字屏幕前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一代代黨報人風雨兼程,始終與黨和人民同行。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環球人物、研究事兒公眾號)

(責編:王先進、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