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創新黨建工作:

為國考古 為黨育人

2022年06月10日08:06    來源:光明日報

2019年秋季學期伊始,北大考古文博學院2017級23名本科生“第一次出遠門”,前往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的平糧台遺址田野考古隊駐地,開始為期近半年的田野考古實習。

2017級本科生阮可欣是平糧台考古隊的一員。她在探方裡刮過剖面,清過灰坑,看過漢墓也挖過房子,還親手從土裡取出了具有完整花紋的龍山時代的紡輪。在土裡摸爬滾打的過程中,阮可欣覺得自己成了一名真正的考古人。但她的收獲遠不止於此。“考古學是一個接地氣的學科。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跟土地近了,也和這片土地的人更親近了。”在田野實習的過程中,學生與鄉親們建立深厚的情誼,在廣袤天地擁抱帶著“泥土味”的社會。

讓學生在“扎根大地,扎根人民”的實踐中探尋考古工作的初心與價值,勇擔作為一名考古人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是考古學的專業特色,更是魅力所在。

把支部建在考古隊上

田野考古實習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基礎課。2005年,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結合專業特色,創新黨建思路,提出把“支部建在考古隊上”的創新舉措。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說:“把支部建在考古隊上,是充分考慮考古專業師生的特殊性、結合專業特點孕育而生的一種黨建方式。”17年來,北大考古人將黨旗插在了寶雞周原、四川三星堆、鹽池張家場等多個遺址現場。

該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海曾多次帶領考古隊赴各地開展田野考古實習,組織考古隊黨建工作。在他看來,要讓黨建工作在樹立專業自信、培養社會責任感中發揮重要作用,得從兩方面入手。

——對內,以基層臨時黨支部為核心,在黨團日活動中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到實習基地后不久,平糧台考古實習基地臨時黨支部、團支部相繼成立,阮可欣被選為臨時團支部書記。她帶領團支部創辦“平糧台考古隊”公眾號,在科普文章中傳遞“公眾考古”的理念,以考古服務社會。阮可欣還和支部同學們在考古發掘一線發起“青春告白祖國”的活動,將家國情懷轉化為考古人擔當學科建設責任的動力。

——對外,鼓勵學生深入農村基層,走進人民生活,在接觸真實社會的過程中培育社會責任感。“家裡有幾口人?遇到了什麼難處?”透過社會問題,學生們也在探尋考古工作的社會意義。2019年正值淮陽縣脫貧攻堅的重要關頭,支部組織學生參訪聆聽全國勞模、村黨支部書記時興榮講述帶領村民致富的經歷,學習淮陽縣委書記馬明超“以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讓古城煥新顏”的主題黨課。

“作為一名考古人,擔起文化工作者的責任,為詮釋、保護和傳承當地歷史文脈不懈奮斗,是我們必須做的事。”阮可欣說。

將初心使命轉化為行動力

在田野實習中,黨員總是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張海說:“田野考古工作集體性強,業務分工精細。不同業務領域的負責人都是黨員,老黨員帶領年輕黨員,黨員帶領積極分子,更好地將黨員責任感轉化為推動考古工作的行動力。”

讓黨員發揮模范作用,以榜樣力量激發黨員行動力,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黨建育人的重要模式。以兩位杰出院友為榜樣,考古文博學院於2018年成立了“樊錦詩文物保護青年志願宣講團”和“柴生芳學生聯合黨支部”。

“樊錦詩文物保護青年志願宣講團”成員承擔了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周末導覽和日常接待、展覽文創產品設計、展覽文字內容翻譯等工作,推動考古學走向大眾,踐行“做中華遺產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以己綿薄之力,為考古工作賦予時代意義和價值。

“學生聯合黨支部成立的初心,就是打通本碩博黨員專業和年級之間的壁壘,在活動中各自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學生聯合黨支部書記、2019級博士生吳琪瑤說。4年來,黨支部走入鄉村、走入西部、走入各行各業,將足跡留在了甘肅臨洮、河北樂亭、北京香山、四川甘孜、福建泉州、陝西寶雞和河南周口等地,在實踐中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運用所學知識為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博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考古學是個奇妙的學科。我們腳踩黃土,卻仰望著人類歷史文化的浩瀚星河﹔我們執著於鑽研‘無字天書’,卻永遠心系家國。”阮可欣說。在新的百年征程中,北大考古人將始終以黨建引領學科建設,以黨建引領人才培養,真正做到“為國考古,為黨育人”。

(本報記者 晉浩天 本報通訊員 蘇仁心)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