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

臧安民

2022年06月01日08:25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年輕干部要“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朴實深刻的話語,彰顯著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凸顯著黨的初心使命。每個干部都應當經常捫心自問,自己做到沒有?做得怎麼樣?群眾是否認可?

行由心生,心到行隨。對群眾的深厚感情沁入血脈,才能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如影隨形、念茲在茲。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東營考察時,俯身摘下一個豆莢、一撮一捻、仔細察看成色,順手將一顆大豆放進嘴裡,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動人的一幕,讓一旁的農技負責人既驚訝又感到親切:“這是老農民才有的動作呀。”心裡裝著群眾,念念不忘群眾,才能真正做到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堅持“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觀念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對人民的真情實意,源自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確立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主體和社會主人的基本觀點,進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基本立場。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就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脫離群眾,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有鹽同咸、無鹽同淡。

對群眾的深厚感情,需要日常滋養。有人說,“人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也是不無道理。養成聯系群眾的習慣,不能疏遠群眾,遠則不明,不明白群眾的所想、所難、所憂、所盼,“坐著小車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很難聽到群眾的聲音,很難作出正確的決策。養成理解群眾的習慣,不能抱怨群眾,怨則生怒,遷怒於群眾不明白,遷怒於群眾不配合,遷怒於群眾找麻煩,干部就會同群眾相對立。養成尊重群眾的習慣,不能忽視群眾,忽視則敗,要學會同群眾搭話,會與群眾一起商量事情,會做群眾工作。早在抗日戰爭時期,習仲勛在講到司法工作時就提出過一個非常朴實的口號:“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在廣東工作期間,他反復強調:“我們的事情,是人民的事情。我們要把人民的事情辦好,就要讓人民當家做主,把群眾的意見、要求反映出來,集中起來,然后再回到群眾中去貫徹執行,離開了這條就沒有什麼方針政策了。”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我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不僅要看我們是怎麼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麼做的”。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需要付諸實踐、久久為功,不能停留在口頭表態、止步於思想環節、滿足於一時一事。一個干部無論在哪個層級、哪個崗位,都要密切聯系群眾,虛心、真心、用心。虛心,則扑下身子、擺正位子、放下架子,聽實話、看實事、察實情,向群眾學習、拜群眾為師,不懂就問、不恥下問﹔真心,則表裡如一、誠心誠意,見到群眾不裝腔作勢,碰到難題不裝聾作啞,遇到矛盾不推諉扯皮,遇到危險不退避三舍﹔用心,則時時放心不下、事事沖鋒陷陣,不棄微小、不舍晝夜,一事未成、寢食難安。這樣,才能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事情,把群眾操心、煩心、揪心的事情,一件一件解決好,一事一事見實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