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9日09:3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坐上小火車、看看螢火虫、帳篷裡面數星星……走進四川省綿竹市清平鎮童話露營基地,風格各異的帳篷隱於青山綠林間,星空房、泡泡屋、螢火居,比比皆是。游客們享受其中,自得一方安寧。
位於新市鎮白廟村的工業園區綜合服務區內,汽車修理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建設正熱火朝天,釋放著蓬勃向上的發展活力。
由於各村地理環境和發展條件的差異,近些年來,綿竹市堅持從實際出發,結合各村資源,因村施策,積極探索“黨建+X”多種發展模式,通過頭雁引領、村企合作、支部領辦等方式,激活各類特色要素潛力,走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
牽准“牛鼻子”
選優配強領頭雁
“有羅書記帶我們發展,心裡有底了!”日前,龍興村村民羅春莎說。村民口中的“羅書記”是龍興村的村支部書記羅玉軍,在進入村“兩委”班子前,羅玉軍一直在外創業,經營蔬菜加工生意。回村后,他結合龍興村蔬菜種植產業優勢,帶領村“兩委”班子和村民搭建龍興村蔬菜交易平台和蔬菜配送中心,形成蔬菜種植、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加15萬元。
為提升村黨支部帶富能力,綿竹市從致富帶頭人、優秀返鄉農民工等群體中培養選拔優秀人員進入村“兩委”,不斷調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結構,建立動態儲備村(社區)后備干部機制,嚴把成員入口關。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中有致富帶頭人443人,返鄉大學生151人,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
通過舉辦“支部書記培訓班”“村級集體經濟專題培訓班”“支書講堂”等培訓課程,提高村“兩委”班子服務集體經濟的能力。積極組織村黨支部成員到周邊縣市區先進村學習取經,建設形成年輕化、知識化的復合型村干部隊伍。當前,各鎮(街道)圍繞“集體經濟怎麼辦”開辦專題培訓班20次,培訓村“兩委”班子成員500余人。
找准症結
村企合作促共贏
新市鎮工業園區熱鬧非凡,汽修廠、中餐館、洗車店應有盡有,休息的貨車司機、下班的工人、叫賣的小商販絡繹不絕。
過去,由於工業園區中來往貨車多,白廟村揚塵大,道路交通安全壓力大,群眾一直對此有怨言。如何在服務園區的同時也能服務群眾?這是白廟村黨委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白廟村黨委向下調研論証、向上爭取資金,積極與龍蟒大地公司等駐地龍頭企業對接,打造“115”服務模式,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有事來協商”為平台,服務企業轉型、基層治理、物流司機,集體經濟、周邊群眾。通過村企合作,整治道路衛生,共同出資建立綜合服務區,為周邊企業提供洗車、修車、停車、住宿、餐飲等服務,拉動當地就業,確保村民增收,緩解交通壓力。通過村企共建,打造農技示范基地,與駐村企業在管理制度、項目開發、企業運營等方面進行戰略合作,實現雙贏。去年,白廟村集體經濟收入超50萬元,翻了3倍。
選准“造血細胞”
支部領辦民宿發展
“我們把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不出門就把錢掙了!”九龍鎮棚花村村民陳斌開心地說。棚花村位於麓棠山4A級景區旅游帶上,過去一直以種植果樹為主,集體經濟增長緩慢。
怎麼才能讓村民多賺錢?依托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瞄准鄉村民宿這條路,黨支部牽頭領辦建立“花棚子”民宿合作社、集體資產管理經營公司,對民宿統一外觀打造、統一規范化管理,統一接待標准,統一線上線下定價,增強民宿經營的抗風險能力,保証民宿有秩序、高質量發展。為帶動村民加入民宿建設,支部積極動員全村黨員,先干先行,帶頭將自家的房屋、宅基地改造提升為特色民宿。
積極探索“1+1+6”發展道路,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以“治臟、治違、治亂,法治、德治、自治”為抓手,通過清理閑置用房、打造基礎設施等舉措改善村居環境,為民宿產業發展打好基礎。目前,已發展特色農家樂、民宿共50余家。(本報通訊員 許祥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