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上海一些街道社區以黨建引領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電梯豎起來 民心聚起來

2022年01月27日10:05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繁華的城市中,卻有不少老人因為居住的小區沒有電梯,出行不便,隻能被困在狹小的居住空間裡,有的甚至連下一趟樓都成了奢望。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解決“懸空老人”出行難題,是群眾的熱切期盼。

人民城市為人民,民生實事暖民心。在上海,一些街道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逐一化解電梯加裝過程中的種種難題,加快推進加梯工作,實現了從難裝到量裝,把難事變成了實事、好事、暖心事。它們是如何做到的?記者走進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徐匯區徐家匯街道一探究竟。

組織牽頭,合力推進加梯民心工程

在徐匯區徐家匯街道樂山六七村,說起加裝電梯,幾位居民一下打開了話匣子:“卡一刷就能坐,幾秒鐘就上樓,老開心了。”“以前我叫他下樓都不肯,現在反過來了,每天搶著要下樓。”“本來我房子要賣掉的,現在不賣了,舍不得。”

居民們的一片贊許聲,讓樂山六七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唐佩鳳笑逐顏開:“這裡35個樓棟,現在已經簽約了32台,其中21台已經建成使用。”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環節多、周期長,裝起來並不容易。幾年前曾有居民想出資為自家所在的樓棟加裝一部電梯,前后跑了3年多,還是沒裝成。“需要協調的事情太多了。”在唐佩鳳看來,如今樂山六七村能夠跑出加梯“加速度”,關鍵在於組織牽頭,上下一心,共同推進民生實事。

上海市委將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作為民心工程,在政策配套、項目立項、規劃落地、資源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通過放寬業主意願征詢比例,取消公積金限制提取條件,與銀行合作推出加梯融資低息貸款,開設加裝電梯“一門式受理專窗”等,助推全市電梯加裝邁入快車道。區級層面成立領導小組,街道黨工委細化任務、倒排工期、挂圖作戰,居民區黨組織整合力量,匯聚起民心工程推進的強大合力,讓一台台電梯加快進入老舊小區,為居民們帶去便利和溫暖。

位於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的愚園路1167號,新加裝的幕牆電梯通透雅致,小網格玻璃組成的外立面與街區歷史風貌、居民樓外觀渾然一體。這裡不僅是歷史風貌區沿街面,而且位於軌道交通2號線上方,施工難度大,一開始被劃為不適宜安裝的一類。

“居民們的加梯願望太強烈了,這裡住的老人基本上都是上海航天局的老員工和家屬,算是中國航天第一代,讓他們安享晚年,我們義不容辭。”江蘇路街道福世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瓊說。

為了促成這樁民心實事落地,街道黨工委想方設法協調各方,組織專家對電梯的位置、結構、外觀等方案進行論証,確保電梯結構安全以及外立面適配,對接地鐵申通公司以及市政管線等專業部門,對安全和施工中的道路佔道、地下管線移位等問題反復溝通,終於了卻了居民們的心願。

“那段時間,街道和居委干部們幾乎每天都來,就為了盡快幫我們裝上電梯。現在,我老伴出去看病再也不用打電話叫120上門來抬了。”家住四樓80多歲的黃阿姨激動地說。

凝聚人心,黨群攜手齊攻堅

低層住戶反對、加裝資金分攤難等是加梯過程中一道道繞不開的難題,無一不在考驗著基層黨組織做群眾工作、凝聚人心的能力。

意見征詢中,樂山六七村一位低層住戶放出狠話,誰敢同意就找誰的麻煩,大家都有所顧忌。聽說這位居民的兒子正在找工作,居民區黨總支多方聯系,幫他的兒子介紹了一份稱心的工作。兒子上班第一天,這位居民找到唐佩鳳,主動提出要當加梯宣傳的志願者。

採光、噪音、出資、影響房屋升值……面對每一戶不同的問題和顧慮,居民區黨組織各顯神通,帶領黨員一次次上門,苦口婆心做工作,一梯一策協調解決群眾訴求,化解矛盾。

江蘇路186弄1號、2號樓在加梯時,遭到了相鄰樓棟居民的激烈反對。他們以影響自家採光為由,吵到了居委會。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岐山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召開多次協調會,邀請電梯公司為居民解答具體加梯方案,並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相鄰樓棟進行光照和噪音影響評估。數據擺出來,居民心服口服。

6號樓中有一戶低保戶,拿不出加裝資金,黨總支一邊與街道協商爭取補助政策,一邊發動樓裡的居民共同分擔。隨著電梯順利安裝,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朱衛紅也累啞了嗓子。“背后的這些復雜我們感受不到,都是黨組織在協調。”居民李浩然感慨萬千。

民心工程越深入,越要依靠群眾共商共議。為了推動形成共識,各街鎮在加梯一線廣泛建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小組,推動黨建引領在協商議事、形成共識、解決矛盾和監督實施上見實效,廣泛動員凝聚各類主體參與加裝電梯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昭化東路82弄是江蘇路街道第一個成片加裝小區,活躍在小區裡的黨員志願者和熱心居民成了促成加梯的重要力量。在南汪居民區黨總支的帶領下,小區每個樓棟都成立了由黨員志願者、樓棟長以及熱心居民組成的加裝電梯“三人小組”。

帶領居民實地查看加梯成功案例,打消居民對於電梯噪音和安全的擔憂﹔與電梯公司協商優化電梯加裝方案,降低對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多次召開協調會,解決樓底化糞池影響施工的問題……“三人小組”全程參與、上情下達、溝通協調,成了社區的“宣傳隊”“鐵榔頭”。老黨員金如為人正直、有公信力,被居民推選為“三人小組”的牽頭人。“都是為居民好的事,大家商量著來,黨員更要發揮帶頭作用。”金如說。

持續用力,共建共享美好家園

“電梯美,樓道美,愚園路美,生活更美!”這是愚園路1167號居民趙阿姨對加梯工作最大的感受。

一部電梯,帶來的不僅是老人出行的便利,還串聯起更多民心實事。

走進愚園路1167號,電梯一側布置了一處景觀小品,各種航天元素點綴其間,另一側非機動車棚被整修一新,裝上充電樁,一輛輛自行車、電動車整齊停放,牆面上還展示著中國航天簡史,成了愚園路上一處小小的網紅“打卡地”。“這個小區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航天大樓’,我們結合小區特色進行了微改造,居民們都特別驚喜。”陳瓊笑著說。

結合加裝電梯,街道社區黨組織因地制宜疊加樓道美化、小區微更新、“五亂”整治、美麗家園建設等,持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帶來了“1+1>2”的效果。

樂山六七村在黨組織帶領下,同步開展了雨棚、空調外機、違法搭建等整改,建起了街心花園綠地,讓居民在更加美好的公共空間享受生活。通過居民討論、投票,小區還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搭建了集中晾晒區,取名“樂來晒”,在上海話裡是“很棒”的意思,小區裡再也見不到到處像萬國旗般懸挂的衣物了。

“現在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隨手拍一張發在朋友圈,都是一大堆點贊。”居民黃明芳贊不絕口。“我本來不想簽字的,被他們不厭其煩地做工作感動了。現在電梯裝好了,環境也大變樣,感覺我這字也簽值了!”居民馬金鳳心直口快。

加梯只是第一步,今后電梯如何管理和維保成了大家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電梯裝好后,昭化東路82弄的加裝電梯“三人小組”自動變成電梯管理小組,越來越多志願者加入進來。“大家每天自發打掃電梯裡的衛生,都說這些事就是家裡的事。”黨員王雪月自豪地介紹。

為做好加裝電梯后期維護和管理,江蘇路街道整合多方力量,打造“E梯通”網上加梯服務中心,形成專業技術、專門力量和專有機制,即時響應居民報事、報修、咨詢等服務需求,為居民“后加梯時代”的安全和品質生活保駕護航。

電梯豎起來,民心暖起來。電梯裝好的那天,昭化東路82弄5號樓六樓的李菊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乘坐電梯下樓,多年來第一次參加了黨總支的組織生活會,激動得熱淚盈眶。

樂山六七村92歲的盛同文老人每天都要到樓下走走看看,絲毫不覺得累。“想不到我這把年紀了還能享受乘電梯,感謝黨為我們辦實事。”老人真切地說:“記者同志,請你幫我們好好宣傳,讓更多老人早日享受乘電梯的便利。”(本報記者 吳葉柳)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